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主對話--第三部分

[複製鏈接]

69

主題

6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li50 發表於 2010-11-30 0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mali50 於 2010-11-30 02:41 編輯

絕大多數社會學問題三言兩語即可作答。然而建立在謊言上的西方社會學卻往往長篇大論不知所云。如對「民主」一詞眾說紛紜互相抵牾的解釋就是一例。這就像畫鬼,從沒見過鬼,自然只能憑個人想象無中生有,所畫之物難免因人而異。更有甚者,畫鬼為夢中情人,因此百般粉飾以饋靈欲之飢。本文將指鬼畫鬼,有則畫有,無則畫無,決不裝神弄鬼張冠李戴。
。。。。。。
86、        美國的立法機構能不能對司法過程和機構進行監督?
答:美國聯邦和州憲法都有三權之間相互監督的條文。但實際上美國議會幾乎從不為平頭老百姓的官司行使任何監督權力。你想為司法不公見見負責本地的議員,議員的秘書會告訴你議員不管法庭的事。中國政府還設有上訪辦公室,美國是連樣子都懶得做。
87、        美國的法官不因錯判受法律起訴,但有沒有對法官的紀律檢查?
答:只能說是名義上有。因為同樣由當地法官組成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明文規定只考慮法官在判案外的舞弊行為。即便是發現因舞弊而錯判,法官受紀律處分后他的錯誤判決依然有效。
88、        這麼說美國的民權案獲得公正判決的難度很大。
答:在有著兩百年歧視傳統的美國,雖然每年都有大量的反歧視的案子卻很少聽到獲勝的例子。從美國的政治結構可見,民權訴訟是美國老百姓唯一能夠影響自身利益的政治權力。因此,美國的統治階級不惜一切地給予法官像專制君主那樣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權有效地扼殺人民唯一有用的政治權力。更何況民權案的律師費尤其高昂,可以是幾年的全部年薪。故絕大多數窮人不得不放棄這最後的政治權力。
89、美國不是有公派律師免費替窮人打官司嗎?
答:這只是當窮人遭到政府刑事起訴的時候。
90、        美國有沒有政府機構為人民解決歧視問題?
答:在一些州有所謂的反歧視委員會。聯邦政府也有所謂的機會平等委員會。本人聽說過有華人因歧視白人遭到罰款的例子,以及個別女性的性騷擾案得到調查。其他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投訴被否定。一些機構更是打著反歧視的旗幟以行政來干擾司法程序。例如規定歧視案如沒有投訴反歧視委員會,法院可以不予受理。投訴后,這些委員會可以在沒有取證和聽證的條件下加以否定。而這些行政部門的否定,而不是證據,居然可以作為獨立的法庭以後判案的依據。西方指責中國沒有司法獨立,其實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所用的手法更專業而已。
91、        西方政客認為他們國家的大選就是讓人民推翻政府。
答:這是西方民主理論中典型的謊言之一。西方國家政府的定期換屆在實行民選制度前就存在。這些國家由統治者自己制定的憲法規定了每一屆政府的任期;屆滿后必須由新政府(可以是競選連任的原政府)繼續執政。可見舊政府不是被推翻的,而只是到了執政期限必須停止施政進行更換或重新當選。這「推翻政府」的整個過程是政治貴族們發起和控制的,為了使他們自己能夠輪流執政權力均分。政治貴族們制定的競選規則是以資本為專制手段把普通人民排除在競選外。人民要的是自己當家作主而並不想在同一個階級中推翻張黨換李黨,繼續忍受資產階級的統治,因為人民不是天生的賤民只配治於人。在政治貴族推翻舊政府的過程中,人民只是被他們用來演木偶戲的牽線木偶,所有的只是對統治階級選出的候選人進行別無選擇的選擇性認選。人民不想「推翻」時或推翻不成時,舊政府也會被政治貴族自己「推翻」。
92、        西方國家每次選舉只是改變幾個執法者和立法人員,說是推翻政府的確太誇張了。
答:在法治國家,決定社會制度和權力等級的是憲法和法律,而不是執法者和幾個立法人員。如果真是人民為了自己的政治權利而推翻「政府」,會同時推翻政權,即改變限制人民政治權利的一切,包括專制的公法和私法。甚至可以說,推翻政府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民主的國家機器和法律體系,保障民權和民主。但是在西方國家,明文規定推翻政權是違法的。西方國家將推翻政府解釋為只是政府領導人的更換,正好證明了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沒能擺脫人治和君治的專制思想窠臼。
93、        許多人很欣賞丘吉爾的那句話:「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但卻比別的制度好。」
答:這是西方民主理論的又一個特點:充滿了似是而非的廢話。
前面說過資本主義國家的類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分散的財產私有基礎上唯一可能穩定自然存在的制度,不存在選擇的問題。丘吉爾和其他資產階級政客沒有任何可能選擇不同的制度。他不可能實行世襲的家族統治,也不可能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因為他既不能把全國財產劃到一個家族的名下,也不能將它們全部收歸國有。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基礎上,他的制度的確要比私有制的專制制度好。
94、        也許丘吉爾只是就社會制度本身而言。
答:這樣的比較也只能在私有制的框架內才成立。由於西方國家沒有經歷過公有制,西方人民認為類民主制度比專制制度好是有道理的。也正因為沒有經歷過公有制,他們不理解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專制的私有制之間的根本區別。由於西方國家長期誣衊社會主義制度,將它與專制的私有制混為一談,普通人民根本不知道社會主義是什麼。如果在民意測驗中問要不要社會主義,許多人也許說不要。如果問要不要國家企業中的終身制、免費教育、住房和醫療以及低犯罪率等,我相信多數會同意。這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另外,歐美幾個國家短短几百年的資本主義制度製造過多次大規模的種族滅絕和世界範圍上的戰爭。它們所製造的人道災難和人類災難超過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在人類全部歷史中所製造的總和。
95、        今天的西方國家同希特勒一樣,把資本主義的德國稱為一種社會主義,實際上是國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制度最基本的條件是公有制。
答:在西方,社會主義一詞源於集體主義。希特勒用這個詞強調他極力主張的團隊精神而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制度,並為控制大資本家籠絡底層民眾和沒收猶太人的財產製造法理上的借口。實際上,希特勒同今天西方國家的極右派一樣是個極端的反共分子,不惜用包括縱火栽贓等骯髒手段誣陷迫害共產黨人並最終取締共產黨。西方國家有意混淆不同意義的概念,是為了把私有的資本主義製造的罪惡強加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頭上。
96、        為什麼被認為是先進的民主制度反而會造成更多的災難?
答:因為決定國家作為的是國家政治的目的而不是運作方式。民主程序只是一種政治工具,可以用於善也可以用於惡。
97、        不少人認為只要是民主的就一定是好的。即便如伊拉克戰爭,只要是美國以民主方式決定的,就一定是對的。
答:這正是西方國家長期宣傳民主至上造成的。幾百年來,西方資本主義在世界上干盡壞事,乏善可陳。為了爭奪道德高地,便只能在政治上粉飾它們特有的民主政治形式。事實上,它們對人類犯下的絕大多數惡行和罪行有多少不是由它們的「民主」政治授權的?
98、        你是說由多數人決定的事不一定是好的?
答:首先這個問題是由對西式民主的誤解帶來的。西式民主不等於多數人決定。就是通過普選當選的總統絕大多數沒有獲得多數公民的選票。其次,這多數是不是所有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多數?如對另一個國家開戰,這個多數應該包括國際社會有關國家人民的多數。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戰爭遭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聯合國的反對。僅僅是美國國會的大多數支持不能說明什麼,甚至連對美國自身的利弊權衡都說明不了什麼,因為美國不只是議員們所屬的大資產階級的美國。再次,在使用表決手段時,還需要考慮少數弱勢群體的正當利益。
99、        那麼看似先進的政治制度反而造成更大人類災難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答:恰恰是產生這個所謂民主政治的原因本身。
100、        也就是說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答:源於擴張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
101、        這個基本矛盾是什麼?
答:生產的無限性和市場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
102、        何謂生產的無限性?
答:從理論上來說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工業生產可以通過利潤的再投資而無限擴大。
103、        何謂市場的有限性?
答:在特定範圍內單一產品的消費市場是有限的。因此無限生產最終受到有限市場的限制。在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生產的邊際利潤下降即利潤率下降。
104、        何謂邊際利潤?
答:邊際利潤指增加單位投資所獲得的利潤增量。邊際利潤下降意味著利潤率下降。
105、        這樣說來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中,市場有時比生產還重要。
答:正是如此。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多數市場基本上接近飽和。這樣就形成了無限生產與有限市場之間的一對矛盾。這個矛盾造成的資本家之間爭奪各種市場的競爭正是資本主義類民主產生的根本原因。
106、        這個矛盾不同於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生產的社會性之間的矛盾。
答:馬克思主要著眼於無產階級的政治鬥爭。他所說的矛盾是這個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矛盾在他所處的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一種最引人注目的反映,表現為的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危機以及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在經濟地位上的兩極分化。馬克思和他之後的馬克思主義者都忽視了產生資本主義類民主政治的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以及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的是同一個更基本的矛盾,以致在「普世價值」的進攻面前束手無策繳械投降。
107、        馬克思認為這一矛盾將導致資本主義制度的終結而代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制度。
答:但是這樣的事情沒有在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為了避免工人階級的革命和維護私有制的存在,資本家必須不斷提高工人的物質待遇。這樣做不僅需要資本家擴大生產的規模,更重要的是提高生產的利潤率。
108、        為什麼還要提高生產的利潤率?
答:簡單地擴大再生產意味著僱用更多的工人。在市場有限的情況下,生產相同產品的邊際利潤隨生產的擴大而下降。在利潤率下降或不變時,單個工人的報酬很難提高。
109、        怎樣才能提高利潤率?
答:通常有兩個主要的辦法:一、開發新技術降低包括不變和可變資本在內的生產成本。二、開發新市場利用權力或優勢進行不等價的交易。開發新技術需要大量投資也擔有失敗的風險。因此一百年前提高利潤率最快的方法就是開闢新市場進行不等價交易。
105、為什麼需要不等價的交易,公平的等價交換不行嗎?
答:等價交換能夠增加利潤但不能提高利潤率。增加等價交換隻是簡單地擴大再生產。
110、        怎樣才能開闢新市場進行不等價交易?
答:最簡單常用的辦法就是把批量生產的工業品賣到別的國家換回比本國廉價的原料和日用品。
111、        這相當於用同樣的產品在本國的市場上賣出更高的價格。
答:也相當於提高單位產量的利潤即利潤率。由於西方國家掌握著定價權,這種不等價的交易在表面上卻看似等價的。
112、        為什麼說是看似等價的?
答:首先來看發達國家的出口價格。從生產成本的角度來說,這種表面上的等價性是工業國家把出口的批量生產的工業品按進口國家落後的工業技術所需要的生產時間和成本來定價的。從供求關係的角度來說,發達國家是把出口商品按進口國家而不是自己國家的市場佔有率來定價的。至於進口產品,發達國家是按出口國而不是本國的市場佔有率來定價的。總之是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定價方式。
113、        這種估價方式為什麼又是不等價的呢?
答:因為發達國家對出口和進口貨物採用了不對稱的定價方式。如果是真正等價的交換,應該在交換中使用對稱的定價方式。例如當發達國家進口時,進口貨物的價格也應按照進口國的生產成本或市場佔有率來定價。但這樣一來,海外貿易帶來的利潤可能與國內貿易差不多。也就是說發達國家無法通過擴大海外市場來迅速提高整個社會經濟的利潤率。
114、        那麼落後國家能不能採用國際市場的進出口價格自由選擇對外貿易的國家,因而避免一個國家對它實行的價格壟斷?
答:完整的國際市場在殖民主義時代的早期並不存在。它是帝國主義在瓜分殖民地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出來的。即便有,落後國家也不一定有選擇的自由。
115、        於是這種國與國之間不平等的貿易只能通過強權的方式來進行。
答:這種由強權控制定價權的不平等貿易實際上是掠奪性貿易,是資本主義早期掠奪性原始積累的連載。新的市場國家通常是商品生產落後的農業國。農業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手工業產品的產量較低。有的國家像清代的中國那樣還在使用金銀等貴金屬為貨幣。為了防止國家和民間財富的大量流失和日用品的大量出口,這些國家不得不對海外貿易,即便是完全公平的,加以限制。
116、        今天許多人喜歡批評中國清末閉關鎖國的政策。而當時的政策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答:其實許多國家都實行過類似的不得已而為之的貿易政策。那時的國人不能只靠進口商品甚至像鴉片那樣的毒品過日子。西方國家總是首先出口多餘的商品,然後才是過時的技術,直到今天還是如此。
117、        這就不可避免地爆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闢新的市場而對落後國家進行的殖民主義侵略戰爭。
答:接著還有發達國家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和國際市場的戰爭。由於這些戰爭是為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宗教信仰所驅動,它們的規模和殘酷程度是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被嚴密封鎖的德國為打破歐洲列強的圍堵而進行的殊死搏鬥。
118、        二戰以後美國發動的對朝和對越戰爭也是為了經濟利益嗎?
答:這兩場表面上為了抑制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戰爭和半個世紀的冷戰實際上還是為了打敗斯大林的平行市場政策,以便將東方世界變成西方國家新的市場。
119、        難怪三十年來,表面上反對專制的西方國家一直對它們認為的一黨專制的中國比對轉型后實行西式選舉的俄國更加友好,都因為中國比俄國更加開放。
答:正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矛盾而不完全是意識形態決定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政策。
120、        真是太有意思了。現代民主政治、經濟危機和帝國主義戰爭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甚至對立的事件居然都源於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無限生產和有限市場之間的矛盾,是這個矛盾分別在政治、經濟和國際事務上的不同反映。
答:真實的歷史就是這樣有趣。如果我們不把西方國家的類民主制度叫作民主,而是實事求是地把它叫作資本家主或資產階級專制,那麼這三者之間表面上的矛盾便蕩然無存:資本家主—經濟危機—帝國主義戰爭,這個邏輯不僅順理成章,而且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階段和自然規律。
121、        從這裡可以看到尋找被術語塗抹的事實是多麼重要。
答:事實上,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例如西方學者口中的專制、法西斯和共產主義等,都是被實用主義扭曲的概念。
122、        今天,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極力向全球推銷被稱為普世價值的民主制度,這會不會又是那個基本矛盾作得秀?
答:正是。由於這個基本矛盾並沒有過時並將貫穿於整個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全過程,它必將導演出一幕又一幕精彩滑稽的戲劇。
123、        能不能說得詳細點?
答:今天絕大多數被西方國家稱為專制的國家不比美國成人和兒童電影中所美化的中世紀政教合一的專制國家更專制,也不比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達賴喇嘛治下的政教合一的西藏更專制。西方國家並不真正關心那裡的人民是否真地受到比在它們自己國家的私人企業里更嚴格的專制。它們真正關心的仍然還是如何將這些國家變成不等價交換的新市場。
124、        以前是用炮艦轟開別國的國門。
答:在今天覺醒的世界上,曾經用來打開別國市場的炮艦政策所承擔的政治和人道風險大大增加,甚至會引發其他發達國家為競爭而發動的爭奪戰。因此今天開發新市場的方式主要是各個發達國家所能認同的利益共享的新方式。
125、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后帝國主義時代。
答:在後帝國主義時代,西方國家對非制裁國家進行的不等價交換所遇到的主要障礙不僅是閉關鎖國,而且是集權下的保護主義。落後國家的集權政府代表著國家的整體利益。為了保護本國有限的財富和資源,不能不經常限制或抵制與西方國家的自由貿易。
126、        為了突破這種保護主義對貿易的限制,貪得無厭的西方國家不得不首先瓦解落後國家的集權統治,使國家財富和資源分散到私人手裡,從而與國家利益分裂開來。然後設法與這些國家唯利是圖的財主們進行沒有限制的交易。
答:和平瓦解集權統治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西方國家以欺騙和顛覆的方式推銷的民主政治。這種推銷過程必然伴隨著鼓吹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同時將別國的愛國主義誣衊成種族主義。其目的就是鼓勵落後國家腐敗的財主們出賣國家利益的自由貿易。
127、        中國的稀土等資源的走私國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答:許多非洲國家和南美國家就是這樣成為西方普世價值的犧牲品。曾經富饒安定的國家如今一窮二白戰禍連連。
128、        西方國家推行西式民主還有沒有其他重要目的?
答: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削弱競爭國家的對抗實力。西式民主是以財產分離為前提的。國家政府用以軍備和國防的資金只能來自部分稅收等幾個渠道。在不借債的情況下,一個發達國家能夠用以軍事等特殊用途的開支可能不比一個落後的集權國家更有效率。前蘇聯曾經慘敗給剛剛復國的小小波蘭以致割地賠款。由於能夠集中國家資本,在經濟上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條件下,很快便在軍事上超過歐洲並大大縮小了與美國的距離。然而在實行西式民主和私有化后的二十年,俄國無可奈何地拉大了與美國在軍事上的距離。
129、        原來無限生產和有限市場之間的矛盾還是后帝國主義時代霸權主義的產婆。
答:這個霸權不只是殺人越貨的軍事霸權,還是持強凌弱的外交霸權、定價壟斷的貿易霸權、民主至上的政治霸權和普世價值的文明霸權。所有這些霸權都不過是為了維護髮達國家為了擺脫這個基本矛盾所進行的不平等貿易。

12

主題

876

帖子

205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0
沙發
人權是非 發表於 2010-11-30 05:39 | 只看該作者
很有哲理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wazhh 發表於 2010-11-30 09:17 | 只看該作者
收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17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4
修緣 發表於 2010-12-3 11:23 | 只看該作者
關注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