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航展論中印軍事實力,代溝之大沒得一比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11-21 2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眾所周知,中國和印度的武器裝備按常理來說是不分上下的,可以說,中印武器的源泉流自於俄羅斯,兩家的尖端武器都出自於同一個師門,甚至印度的還要更先進一些。但是,實際上印度在高端武器領域卻遠遠不如中國,究其根源還是人品問題。在俄羅斯眼裡對中印兩國曾這樣評價:印度人太笨,中國人太聰明,說的就是武器研發。

有句笑話是這麼說,俄羅斯人把武器給印度人看了,不講解,就不能理解,講了也造不出來,因此軍事工業跟不上。而中國人看了武器不出多久就能複製並創新。就拿印度與中國同樣引進俄羅斯的SU30戰機,中國人引進后並消化,更換了很多中國自己的武器系統、電傳系統、還有雷達。印度人呢,因為維修不善,現在有40%左右的飛機不能升空,因為沒有維修的零部件。

印度最大的能耐就是不切合實際,不依據本國國情盲目發展,為實現大國海軍稱霸的夢想,自己造不了航空母艦就買二手貨,不僅被軍火商坑騙害了自己,還要打腫臉充胖子誤國誤民。在購買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的計劃中,被俄羅斯的一再加價直到將一堆破銅爛鐵當成黃金如獲至寶才罷休。這次為了實現大國夢在美國輕易的許諾進常任理事國位,再一次購進美軍大批的淘汰武器,而合同簽好的當天,美國的承諾就煙消雲散了。

軍用高新技術,包括支撐裝備發展的基礎技術和針對武器裝備功能所需的應用技術。軍用高新技術信息的能力:更是衡量當今世界軍事強國的一個重大的標誌。現代戰爭的比拼不再是以戰員的眾多、勇猛來論勝敗,新概念武器將對戰場的勝負起到一定的作用。雖然說,購買引進武器來裝備國防力量也是發展之路,但是現實經驗證明,靠購買引進永遠屬於二流,以現代化戰爭所需要的高科技軍工技術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智商高低決定其策略的優劣,中國人這點自信起碼在"孫子兵法"中找得到,中國人的智慧和才智,中國古代的輝煌技術成就,足以體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自主的能力。一個有過四大發明的古國,難道就不應該有更偉大的發明創造?一個民族要想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創新意識。不能動不動就買別人的。中國走的是從引進仿製到自研的道路。事實已證明我們是有能力的!我國國防軍事工業技術力量是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專家團隊。他們是推動中國特色軍事的變革者,按照我軍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要求,提升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自主研發和快速供給能力,為軍隊機械化、資訊化複合發展的戰略需求,在加快發展中國高新技術武器的軍工事業中奮力拚搏。

此次珠海航展再次讓世界看到,中國人的智慧和能量在這屆航展中發揮的淋漓盡致,中國軍事產業的發展是印度望塵莫及,不僅裝備了解放軍陸海空還在對外軍售上大展雄風。從導彈到戰機此屆航展收穫甚大,梟龍已發展外銷達到八個國家,據可靠消息,殲10外銷也開始拉開帷幕,從這背後我們可以得出,中國在沒有更強的軍事裝備之前提下,是決不可能出售新一代尖端武器的,也就是說中國真正的強項並未露眼,藏龍卧虎的殺手利器正等著膽敢冒險的來犯者!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8: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