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雲人物 鄧小平八次登《時代》封面揭秘(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ingzhe123 發表於 2010-11-19 16: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是1976年1月19日的《時代》封面,「周的繼任者鄧小平「,右上角寫著:中國,是朋友還是敵人?

    《時代》是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類周刊,有世界「史庫」之稱,覆蓋面遍布全世界。

    自1923年3月3日創刊以來,《時代》就對報道中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它的主要創辦者、老闆亨利·盧斯是美國在華傳教士的後代,在山東出生並長大。在執掌《時代》的數十年間,他與中國的這一歷史淵源和其傳教士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刊物對中國的關注,這一特點也延續至今。截至2002年,《時代》封面上與中國有關的人物和事件,大約有60次。

    從1976年1月到1997年去世為止,鄧小平共有8次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分別是:1976年1月19日、1978年12月25日、1979年1月1日、1979年2月5日、1983年9月26日、1985年9月23日、1986年1月6日和1997年3月3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鄧小平兩次被評為該刊的「年度風雲人物」,即1978年和1985年。其中1986年1月6日的《時代》周刊用了25頁的篇幅介紹他。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逝世。3月3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在《告讀者信》中稱,能夠兩次當選該刊「年度風雲人物」的,只有丘吉爾、艾森豪威爾等少數幾位世界領導人。

    初次上《時代》,美國人對鄧小平心裡沒底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中國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全世界也對中國的前途問題強烈關注。1月19日,鄧小平的大頭像首次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但色調極為暗淡、陰鬱。封面左下角註明:「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的醒目標題則是:《中國:朋友還是敵人?》這種暗淡、陰鬱、疑慮的格調,不僅反映了觀察者當時眼中的中國,而且也揭示了美國以及美國人的集體心理狀態。

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開始和解。在美國人看來,周恩來代表著中國內部務實的溫和力量,願意同美國發展關係。周恩來去世,中美的戰略和解是否會由此斷送?美國人感到焦慮。

    據說,基辛格早期訪華時見過鄧小平,稱之為一個「令人討厭的小個子」。這話他到1976年就不認賬了。1997年鄧小平去世,記者再追問他此話,他乾脆說:「這不是真的,他是我所遇到的一個偉大的世界領袖。」基辛格態度的轉變,說明了美國人對鄧小平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

    在美國人看來,周恩來溫文爾雅、充滿了儒者的魅力,這也是美國人心目中社會主義國家務實、靈活、理性的溫和派領導人的理想形象。鄧小平則完全不同。他從來是直來直去,甚至咄咄逼人。所以,初次與鄧見面,對於習慣於和周恩來打交道的基辛格等人,心裡感到不舒服和看錯人是不難理解的。

    不過,美國人很快發現,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講話一針見血、斬釘截鐵、從來不兜圈子的鄧小平其實更好打交道。美國人對鄧小平不僅尊重,而且喜歡,甚至著迷,因為鄧小平更能夠清楚地展示中美合作的潛力。在美國人看來,他幹練、執著、厲害,能明白無誤地告訴你他想要什麼,並準備為此付出什麼代價。

    雖然1976年初對於誰將主持未來的中國還不清楚,但《時代》周刊卻看好鄧小平,將他作為了封面人物。果然,1978年,復出后的鄧小平明確地告訴美國人,他準備和美國打交道,於是中美迅速實現了關係正常化。1978年12月25日,鄧小平的頭像與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同時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上面寫著:與中國打交道,與以色列免談。顯然這時美國已開始信任並欣賞這個新領導者了。

    「紅色魔鬼頭子」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鄧小平被《時代》周刊評為1978年「年度風雲人物」。



    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說,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度風雲人物是因為鄧小平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讓中國走向世界,同時讓世界走進中國。

   
  1978年7月5日,中美建交談判開始。由於雙方立場尚有相當距離,談判進行得非常艱苦。為促使美國儘快下最後決心,鄧小平抓住時機,於11月29日在會見日本友人時發出信號:「訪日是我多年的願望,不過,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到華盛頓去……完成了中美關係正常化這件事,我就可以去見馬克思了。」
     12月初,鑒於美方在提出的中美建交公報草案中,立場有較大調整,鄧小平決定接見美方談判代表伍德科克。這一消息傳到美國,卡特總統立刻意識到這是一次重要的接見,「已經到了對與中國建交作出最終決策的時候了」。大喜之餘,卡特鄭重地邀請鄧小平於1979年1月訪美。1978年12月16日(美國時間15日),中美兩國同時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1979年1月1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時代》周刊封面上。標題寫著:《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不過,這次顯然更具有衝擊力,因為他被評為「年度風雲人物」。鄧小平被評為《時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風雲人物」,不僅因為他一手促成了中美關係的正常化,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他啟動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時代》周刊事後承認,那年的評選,鄧小平並不是熱門候選人。因為他剛剛復出,中國經濟一片凋敝,中國在世界中還微不足道。但就是在這種舉步維艱的情況下,《時代》周刊為鄧小平大膽進行經濟改革和主政后的務實而大膽的風格投上了讚賞的一票。

   
  隨後,剛過了一個月,2月5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上,題目是《鄧來了》。鄧小平訪美,掀起了美國全國性的「中國熱」。200多名新聞記者樂此不疲,跟蹤採訪和報道了鄧小平的活動。陪同鄧小平參觀的美國參議員亨利·傑克遜指著那本封面有鄧小平像的《時代》周刊,笑著說:「那個時候,認為你是紅色魔鬼頭子之一,不可能想象可以將你評為《時代》周刊的新聞人物呵。」
   [img=364,480] http://images2.china.com/culture ... 810173460441900.jpg[/img]
1985年9月23日。題目是中國正在遠離馬克思,畫面很清楚地對毛和鄧兩個不同時代的生活進行了對比。一邊是遊行的隊伍高舉著馬克思的畫像,農民在田裡插秧;另一邊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樓大廈,漢堡包,照相機等消費品。

     
  1978年7月5日,中美建交談判開始。由於雙方立場尚有相當距離,談判進行得非常艱苦。為促使美國儘快下最後決心,鄧小平抓住時機,於11月29日在會見日本友人時發出信號:「訪日是我多年的願望,不過,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到華盛頓去……完成了中美關係正常化這件事,我就可以去見馬克思了。」

   
  12月初,鑒於美方在提出的中美建交公報草案中,立場有較大調整,鄧小平決定接見美方談判代表伍德科克。這一消息傳到美國,卡特總統立刻意識到這是一次重要的接見,「已經到了對與中國建交作出最終決策的時候了」。大喜之餘,卡特鄭重地邀請鄧小平於1979年1月訪美。1978年12月16日(美國時間15日),中美兩國同時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1979年1月1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時代》周刊封面上。標題寫著:《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不過,這次顯然更具有衝擊力,因為他被評為「年度風雲人物」。鄧小平被評為《時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風雲人物」,不僅因為他一手促成了中美關係的正常化,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他啟動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時代》周刊事後承認,那年的評選,鄧小平並不是熱門候選人。因為他剛剛復出,中國經濟一片凋敝,中國在世界中還微不足道。但就是在這種舉步維艱的情況下,《時代》周刊為鄧小平大膽進行經濟改革和主政后的務實而大膽的風格投上了讚賞的一票。

   
  隨後,剛過了一個月,2月5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上,題目是《鄧來了》。鄧小平訪美,掀起了美國全國性的「中國熱」。200多名新聞記者樂此不疲,跟蹤採訪和報道了鄧小平的活動。陪同鄧小平參觀的美國參議員亨利·傑克遜指著那本封面有鄧小平像的《時代》周刊,笑著說:「那個時候,認為你是紅色魔鬼頭子之一,不可能想象可以將你評為《時代》周刊的新聞人物呵。」

   
  1978年7月5日,中美建交談判開始。由於雙方立場尚有相當距離,談判進行得非常艱苦。為促使美國儘快下最後決心,鄧小平抓住時機,於11月29日在會見日本友人時發出信號:「訪日是我多年的願望,不過,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到華盛頓去……完成了中美關係正常化這件事,我就可以去見馬克思了。」
     12月初,鑒於美方在提出的中美建交公報草案中,立場有較大調整,鄧小平決定接見美方談判代表伍德科克。這一消息傳到美國,卡特總統立刻意識到這是一次重要的接見,「已經到了對與中國建交作出最終決策的時候了」。大喜之餘,卡特鄭重地邀請鄧小平於1979年1月訪美。1978年12月16日(美國時間15日),中美兩國同時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1979年1月1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時代》周刊封面上。標題寫著:《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不過,這次顯然更具有衝擊力,因為他被評為「年度風雲人物」。鄧小平被評為《時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風雲人物」,不僅因為他一手促成了中美關係的正常化,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他啟動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時代》周刊事後承認,那年的評選,鄧小平並不是熱門候選人。因為他剛剛復出,中國經濟一片凋敝,中國在世界中還微不足道。但就是在這種舉步維艱的情況下,《時代》周刊為鄧小平大膽進行經濟改革和主政后的務實而大膽的風格投上了讚賞的一票。

   
  隨後,剛過了一個月,2月5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上,題目是《鄧來了》。鄧小平訪美,掀起了美國全國性的「中國熱」。200多名新聞記者樂此不疲,跟蹤採訪和報道了鄧小平的活動。陪同鄧小平參觀的美國參議員亨利·傑克遜指著那本封面有鄧小平像的《時代》周刊,笑著說:「那個時候,認為你是紅色魔鬼頭子之一,不可能想象可以將你評為《時代》周刊的新聞人物呵。」

    1986年1月6日,鄧小平再一次成為《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時代》告訴世界,中國經濟發展迅速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經濟改革力度的進一步加大,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1980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根據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相繼在我國東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興辦經濟特區。這些經濟特區,劃定一定的區域範圍,實行特殊的政策,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樹立了一個新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1983和1985年,《時代》周刊又在封面刊出了鄧小平的頭像,尤其是1985年9月23日,《時代》周刊雖然對中國政治有明顯歪曲,但還是告訴世界,中國經濟已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對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所取得的經濟成果給予了肯定和讚賞。

   
  《時代》編輯部的爭論

   
  1986年1月6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照片再次出現在美國《時代》周刊該年度首期的封面上,成為《時代》周刊評出的1985年「年度風雲人物」。這是《時代》周刊第二次把他評選為「年度風雲人物」。

   
  當然,作出這種決定需要很大的勇氣。美國《時代》周刊1985年「年度風雲人物」的遴選於11月間就開始了。最先被提出來的人物有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南非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黑人主教圖圖,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以及美國總統里根。但在《時代》周刊高級編輯會議的討論中,這些人物都沒有得到普遍支持。這時,鄧小平的名字被提了出來。正巧,《時代》周刊首席駐外記者鄧肯剛從北京回來,編輯會議於是請他發表意見。鄧肯談了四個方面的看法,大力舉薦鄧小平:1。鄧小平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在中國深得人心,世界1/4人口的生活因此得到改善。2。世界1/4人口生活的改善,有助於保持世界局勢的平穩。3。中國經濟政策的徹底轉變,如果確實有效,將意味著對蘇聯模式的共產主義提出了另一種選擇。4。這個轉變,無論在正面還是反面,都將影響世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

   
  鄧肯所舉的事實和在事實基礎上的推理,一下子就說服了猶豫不決的高級編輯們。他們通過投票,選擇鄧小平為1985年的「年度風雲人物」。

   
  高級編輯們投票的結果只是提名,最後一關還要得到《時代》周刊的總編輯亨利·格倫沃德的首肯。格倫沃德又問了高級編輯們幾個問題。他問:鄧小平的政策會不會失敗?得到的回答是:中國人民支持他,高低潮也許會出現,但是回到「文革」時代卻不可能。他又問:人民的支持有什麼徵象?回答是:中國農村新房屋的建造是人民生活改善的明證之一。格倫沃德本人曾率《時代》周刊代表團在1985年10月訪問北京,見過鄧小平。鄧小平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就用鄧小平吧。」格倫沃德最後下了決心。

   
鄧小平再度當選《時代》周刊1985年度「年度風雲人物」時,中國的發展已經取得明顯成績。農村改革已經獲得成功,城市國有企業的改革正在開始,現代化的工廠、建築拔地而起,市場上商品琳琅滿目。「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鄧小平的語錄,被摘登在《時代》周刊上。
91電話卡,0.6美分/分鐘!
www.91dianhuaka.com

66

主題

6352

帖子

182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混世魔王

Rank: 4

積分
1824
沙發
金寶 發表於 2010-11-19 19:22 | 只看該作者
登上外國雜誌不容易,主要都在講他在文革結束復出之後的事情。

鄧在晚年的主要功績是撥亂反正,讓國家從政治鬥爭回到發展經濟的道路上來。這是需要氣魄和膽識的。當時唯有鄧做得到。

第二個大功是成功主導了中英香港談判的主調,頂住巨大的國際壓力,使97年香港平穩回歸,沒有出現大的動蕩。

第三個大功是92年南巡,使改革開放的勢頭持續下去,不可回頭。

鄧最大的挫折和失誤是親手斷送了他自己選擇的兩個親密的左膀右臂和接班人,尤其是第二個,並因此造成了6.4這樣全國性政治動亂。

但也是從他開始,中共領導逐步廢除了終身制,建立了一套比較健全的交接班體制。

以武會友 交結天下豪傑
板斧如風 專砍流氓阿飛
        邪不壓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wazhh 發表於 2010-11-20 18:54 | 只看該作者
敵人是互相的,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751

帖子

65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2
4
DaHL 發表於 2010-11-21 22:53 | 只看該作者
金寶 發表於 2010-11-19 19:22
登上外國雜誌不容易,主要都在講他在文革結束復出之後的事情。

鄧在晚年的主要功績是撥亂反正,讓國家從 ...

會不會使人聯想到得到和平獎也是不容易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6352

帖子

182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混世魔王

Rank: 4

積分
1824
5
金寶 發表於 2010-11-21 23:12 | 只看該作者
DaHL 發表於 2010-11-21 22:53
會不會使人聯想到得到和平獎也是不容易的?

和平獎是永遠不會發給當今中國領導人的。

對於中國和中國人民來說,諾貝爾和平獎實際上是分裂獎。
如果有一天中國領導人獲得了和平獎,那就是中國人民的最大的不幸。
因為那意味著中國出現了戈爾巴喬夫式的人物,或者西方狗奴們得手上了台,替國際利益集團把中國徹底解體。

這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以武會友 交結天下豪傑
板斧如風 專砍流氓阿飛
        邪不壓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6: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