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新2008年預言:中國人該有過苦日子的精神準備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0-11-15 06: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篇舊文,何新2008年預言:
————————————————————
   

中國人該有過苦日子的精神準備
——就業物價形勢將非常嚴峻
作者:何新

何新:我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預后趨勢表示悲觀,許多中國人要有會過苦日子的精神準備,市場經濟救不了命!

1、何新說:回看我2001年出版的《新國家主義經濟學》序言,我曾經講全球性金融危機根源在美國,近年必會來一次大爆發。終於發生,夫復何言?

2、何新說: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國家信用長期透支過多,體現在美國國家累積的巨額內外公、私債務上,總規模據說高達50萬億美元以上,即期應兌的規模也高達7--10萬億。這是天文數字。

因此相比之下,目前美國用來救市的7000--8000億美金金額真是微乎其微,只夠應付幾個月或半年。不久,兌付困難的美國及其他國家金融機構還將陸續發生破產。

3、美國並沒有更多的籌錢的好辦法。多年以來許多人迷信外表轟轟烈烈的美國高科技經濟。以至現在還有人還在談什麼美國經濟的"實體面"如何,他們好像不知道金融就是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動機。長期以來,美國的實體經濟早就是入不敷出的紅樓夢大觀園經濟,包括國防軍工在內的高科技產業早就是虧損補貼產業,多數不是依靠良性循環的技術或產品的銷售利潤,而是依靠資本市場的集資維持繁榮的。

美國應付危機的辦法,最終只有發國債向聯儲透支預借。也就是只能用繼續多印美元票子的方法紓緩眼前的支付危機。但是7000億美金投入國際貨幣市場,對全球過剩的美元信用打擊足夠大,美元勢必更嚴重地發生貶值。
  
4、由美國債務鏈條聯鎖著的全球金融,特別是歐盟債務鏈規模也很大,所以與美國綁得很緊的英國、荷蘭銀行現在朝不保夕。比較脆弱的冰島金融已經瀕臨破產。危機還會向歐洲和其他地方傳遞。要拯救,世界所需要的資金規模可能是天文數字。

所以格林斯潘、保爾森都說目前這次金融危機規模前所未見,這次美國真的玩大了!這是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金融信用的全球性危機----總體危機,不是局部危機。

5、中國並沒有置身事外。中國已經買了美國上萬億的公、私債券,人家美國要破產或者已經破產,欠你的這些債務眼看還不起了,至少到期也還不了。你買的債券已經變成爛賬、呆賬了,怎麼還說中國經濟沒受影響;沒有損失?1萬億美金,可不是小數字。

此外中國外匯儲備總額1億8千萬其餘部分的外匯儲備貨幣主要也是美元。美元面臨不斷貶值,這部分儲備也在不斷縮水。這也是間接損失。(註:中國外匯儲備最新數字是2億4千萬)

6、中國近幾年國家財富的主要來源是出口。受全球性經濟危機影響,中國出口主要市場將大大縮小,加上出口品受被媒體大肆炒作的毒食品等問題影響,發生信譽崩潰;未來中國出口業必將面臨急劇萎縮。

國內社會就業問題,未來將非常嚴峻。

國內發生高失業,同時伴隨高物價的經濟時代,到來了。

7、過去幾年的表面繁榮,奢靡揮霍,廉價貨物充斥超市的時代,恐怕就要結束。

展望今後5--10年,中國人已經該有過苦日子的思想準備。苦到什麼程度?對中下層社會,生活可能會變得十分嚴峻,以至許多人發生類似上個世紀60年代那樣衣食無著的艱難狀況也難以避免。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沙發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0-11-15 06:11 | 只看該作者
何新具有非凡的洞察力。

何新最先正確地預見了「八九風波」;何新最先正確地預見了蘇聯和東歐的垮台;何新最先正確地預見了本次世界性經濟危機。

何新多年前的許多觀點,不因歲月的侵蝕而晦暗埋沒,反而因歲月的沖刷磨礪而更加璀燦,閃爍著智慧的奪目光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wazhh 發表於 2010-11-15 22:22 | 只看該作者
未雨綢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3

帖子

19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8
4
大刀槍 發表於 2010-11-16 02:36 | 只看該作者
何新絕對是高人一個.很喜歡他的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3

帖子

35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9
5
可憐父母心 發表於 2010-11-18 23:42 | 只看該作者
20年前,讀他的文章和書,他對美國的分析就很獨特。高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