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0-11-9 19:29 編輯
什麼是洗腦? 就是把某種觀點重複一千遍, 你不信也得信. 此非政客專利. 中國古代就有 " 曾參殺人 " 的故事.
對於公有制計劃經濟體制下商品供應不足要憑票配給這一事實, 我們來看有一種觀點在不斷的重複:
毛澤東時代的窮有各種原因, 帝國主義的封鎖, 起點低都是重要原因。 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是人口爆炸性增長。
咋一看有理, 但經不起推敲. 帝國主義的封鎖是重要原因? 假定帝國主義不封鎖, 是不是就可以改善民眾生活了. 帝國主義會因為你窮而大發善心, 無償援助中國? 顯然是緣木求魚, 完全不可能.
我們知道中國自古就是一個閉關自守, 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 只要社會穩定, 在沒有戰爭或大規模自然災害的情況下, 一般可自給自足. 歷史上還出現漢唐盛世, 康亁盛世. 那時尚末工業革命, 連帝國主義是方是圓也不知道, 根本就沒出生.
帝國主義第一次用槍炮打開中國大門是1840年鴉片戰爭, 中國人這才知道原來世上還有這等蠻橫的紳士, 無恥的強盜.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 八國聯軍, 甲午戰爭---- 每次帶給中國的是割地賠款, 是掠奪, 是災難. 從沒有一絲善心. 換句話說, 帝國主義離我們越遠越好, 你封鎖我, 不正是求之不得?
配給制度產生於商品供應不足, 戰爭引起大量財產損失, 破壞生產也有重大影響. 以德國為例; 德國在二戰中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實行配給制. 戰後隨著經濟復甦, 大約只有幾年時間. 在1949年就全面放開物價,取消配給. 市場經濟開始運行, 經濟漸入良性循環。
而中國一直存在糧食不足的問題, 正是因為農村的人民公社集體化制度, 農民沒有獨立進行生產經營的自由權利. 沒有生產積級性. 所以糧食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得到解決. 糧食配給一直持續了幾十年.
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鍋飯」的舊體制。而且,隨著承包制的推行﹐個人付出與收入掛勾﹐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大增,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民可以將多餘的糧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場,農民手上的現金大增﹐農村經濟大為好轉。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間﹐糧食的增幅達到中共建國以來的最高峰。而農民除了需要上繳的公糧外﹐對種穀物擁有完全的自主權。農民可以選擇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農民的收入亦因而提升﹐部分的農戶更躍升為萬元戶。農村出現了一番新境象。糧票也在90年代初全部取消, 從跟本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市場供求規律是人的總稱最古老和最固執的行為規律之一, 試圖戰勝和壓倒這個規律可以說沒有人成功過. 我們現在可以得出結論, 公有制計劃經濟嚴重束縛生產力, 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是中國人自己的事, 與帝國主義封鎖無關, 帝國主義也不可能無償送糧食給你. 而市場經濟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繼續深入地改革開放, 改革那些上層建築中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政策和制度, 使之更完善, 中國經濟才能更健康持續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