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話題二:後現代----看完這篇有沒有人要吵架?:-)

[複製鏈接]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3-11 06: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後現代肉醬(ZT)

——對「國產後現代主義」的一點看法

楊典


   
一個次元的哲學是形而上的但一個人的器官則是肉身的基本無內在邏輯如果我們把命題放在薩德/佛之間那麼就無法解決了因為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神學與函數之間有真理的平方根而釃頡鍀皴甾醭馘鬏泐欹鯧嗌鯖……

   
你知道我要說什麼嗎?

   
不知道也沒關係,反正夠玄就行。這就是一切後現代文本。狗日的不能說成是狗日的,而要說:犬科動物基因的異化性行為

   
嗨,真他媽的鬏峙鮪泐欹鯧嗌鯖!

   
據說,現在很多後現代文本就是這樣寫的。有人話偏不說人話,全都說的是鳥語。文本就文本嘛,可又搞了很多謎語。而且現在的人搞謎語,已經不是當初托馬 ·品欽寫《萬有引力之虹》時的那種寫法了。此書前不久第一次有了全譯本,買來讀了讀,發現品欽起碼還在講故事。而現在的後現代作家則根本連故事都不講 了。大多數人覺得只要把羅蘭·巴爾特式寫作的零度像肉醬一樣往裡一攪和,加點維特根斯坦的醬油、桑塔格的味精、巴塔耶的醋或齊澤克的鹽之類,然後猛火 一炒,一盤像樣的後現代亂燉就可以出鍋了。

   
問題是,漢語真的適合這種拼盤思維遊戲嗎?

   
其實要想玩跳脫精神,五百年前的明人早就登峰造極了。

   
尤其是我們在面對古代漢語或藝術品時,簡直可以說是一種羞愧。

   
譬如,有一次我看明人傅山《嗇廬妙翰》里的書法,其中變化各種字體之大寫意,真是晚明時代最具有鬼才的散書作品之一。儘管是印刷品,但其嶙峋風格,丑拙古 怪,不下徐、朱、董、石之流。關鍵是其中有很多異體字,古字和造字,根本如天書,若無人註解完全不懂。傅山為何要如此?故弄玄虛?於是我忽然就想到詹姆斯 ·喬伊斯寫《尤里西斯》時也是夾雜大量外語、俚語和造語,還無標點。那書我讀不下去,覺得簡直是故意在製造迷宮。據說有人問之,喬伊斯答:我就是故意要 編製一個謎語,讓大家猜,以便作品能永恆。此為卑鄙之藝術還是先鋒之精神?或者後現代的開山宗旨?書法是美術,屬於造型與視覺藝術,所以看起來還比較容 易。況且大寫意之思想多來自《莊子·人間世》中關於一個臆造的人物支離疏的象徵剖析,有道家土壤為根源,國人總能明其大旨。西方小說則不然,若是也大寫意了,根本無法集中看。

   
我們看那些所謂的文本,往往是讀完后一頁,忘了前一頁。

   
而且那些文本還動不動就寫得跟磚頭一樣厚。

   
所以,若喬伊斯確是大家,那我個人還是喜歡看他早期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或《都柏林人》等其他作品。我厭惡一切遊戲之作,除非是為了反抗暴政的諷刺 作品。雖然他們也許會說:《尤》一書的傳統是《奧德修紀》,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流浪體,而且錢鍾書先生早在30年代就拿此書來與《史記》做過比較文學研 ……等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從藝術與本能的角度來說,我仍然覺得《尤》是本磚頭,可以不讀。

   
有那時間,我還不如去讀比它更后的磚頭《追憶逝水年華》。起碼這磚頭我看起來能感動。

   
有很多西方思想家,從18世紀開始,就愛寫一些我們中國人用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簡單道理。譬如康德,霍布斯或者費希特之類。他們的書都很厚,我姑且收藏 之,翻閱之。不過說真話,我並不愛看。包括黑格爾或海德格爾那些個重量級的文本。尤其在20世紀的法國思想家中,如羅蘭·巴爾特的《戀人絮語》或 S/Z》,德里達的《寫作的差異》與福柯的《瘋癲史》等書,還有拉康或巴塔耶等人,當初的影響也的確很大。而正是由於他們的學術影響,甚至結束了一個語 言時代,所以冷戰之後,西方治學者,全都走上了類似中國宋明理學或乾嘉學派式的老路子:詮釋詞語。

   
然後,這種哲學語言的惡習又滲透到文學寫作中。

   
於是解構主義與後現代小說應運而生,成了無數庸才的護身符。

   
我從來不否認文學需要探索,人類的語言也需要詮釋。不僅是人類的語言,就是最世俗的宗教現象,譬如磕頭燒香,或者最愚昧的政治制度,譬如個人崇拜等,哪怕 每一個人都在執行,也需要詮釋。譬如美國黑色幽默作家馮內古特那本由圖畫與文字拼貼出的《冠軍的早餐》,就是這樣一種嘗試。但是詮釋往往會歪曲語言。 因為,沒有一種詮釋具有權威性,所以任何命題都可能被一語雙關或者複雜化。正因為如此,義大利符號學家兼小說家安貝托·艾柯因此寫了一本《詮釋與過度詮 釋》的書,來談詮釋需不需要邊界?邊界又在哪裡的問題。但是他的書里,更好看的依然是其小說《玫瑰之名》與《傅科擺》。

   
在西方辭典中,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後現代的主要理論家們都反對以各種約定成俗的形式,來 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他們的觸角觸及到建築學、繪畫、文學、詩歌、戲劇、文學批評、心理分析學、法律學、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而且就當 下的後現代境況來看,他們似乎都自成體系。

   
但真的是這樣嗎?

   
後現代的東西,有一部分純屬瞎掰。很多作家都是些無頭蒼蠅。西方很多藝術家靠沾點東方神秘主義的殘渣或禪宗的花椒,就能在那邊迅速走紅。譬如詩人斯奈德、小說家凱魯亞克或者音樂家約翰·凱奇等。其實他們到的那點東西對於中國古人來說,連垃圾都算不上。

   
讀來讀去,我還是喜歡老書,老話和一些質樸讀物。

   
為什麼?因為過去的寫作者不僅寫作,還有著非常堅實、準確而清晰的人生閱歷與背景。這是一切好書潛在的根本,是冰山理論。

   
後現代理論家們,很多並無太複雜的個人生活履歷。除了書還是書。

   
由此,我想起過去第一次讀老舍的《月牙兒》,那種來自文字本身的感動,一直就沒有在記憶中褪色。因為在讀書時,你有時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老舍一個人和紅衛兵 爭執后,孤零零地死在太平湖的景象。於是,在感動之上還增加了景仰。其實,我個人原來除了《茶館》外,對老舍的作品都不太喜歡。原因是他太平民,不夠激 烈。在近代東方小說家裡,我更喜歡激烈的,雄渾與尖銳的東西,譬如蘇曼殊、魯迅或三島由紀夫的小說。但現在我的看法變了。《月牙兒》就像《小王子》一樣感 染著我。倒不是因為《月牙兒》寫得不夠尖銳,寫得不夠激烈,寫得象一篇滿是絕望的19世紀法國抒情小說。而是我透過這本書——更深刻地看到了老舍作為一個 偉大的人的背景:即他背後的黑暗。這就好像一說起《小王子》的神秘,我們就能想起那位消失在二戰天空中的作者聖·埃克索佩里。

   
每個好的作家,都該有一個完全屬於他自己的人格背景。

   
就是生活在同一國家、同一地方的人、甚至就是鄰居之間,也都可能有著不同的文明底襯。他將為自己的這個底襯度過或荒誕、或庸俗、或光輝的一生。而且,背景 前的這個人,只是一個浮雕。他永遠有著我們看不到的另一面。這一面是什麼呢?我想就是人格魅力。因為人格魅力只有在遭遇背景的衝擊時,才會表現出來。在大 多數時候,尤其是在和平與中產階級時代,它是平庸的。譬如在今天的當代作家裡,我就看不見一個有著強烈人格魅力的作家。無論是後現代的先鋒理論,還是黃仁 宇、金觀濤、徐有漁、鄭也夫、劉曉楓或吳思等等。不是他們的作品好或不好,只是缺乏人格背景。由於地域與歷史諸多原因,他們不可能有梁啟超、陳寅恪或梁宗 岱等那些大家的魅力。這個號稱要說真話,那個也號稱要搞民主,從不反觀內省。其實誰又說過幾句真話?全都是拿著那邊的綠卡批判這邊的紅袖箍,為利益共同體 服務與裝腔作勢的人道主義罷了。權力的槍口若真的頂在他腦袋上,別說真話,連廢話都不敢說。不信你試試看。所以也頂多玩玩後現代文字遊戲。在文學上,北 島、張戎或王力雄的各類禁書或許算偶然的例外,但那是極少數,而且整體成就並不高。大多數漢語作家都沒能征服世界。蓋所謂人格魅力者,往往又都是 時間與歷史賦予的。譬如我記得就在讀《月牙兒》的同時,我也讀著貝克特、尼采以及喬治·奧威爾等人的一些老書。我感到世界上幾乎所有偉大的作家,只要他是 偉大的,就一定會有一個人格背景。如果沒有這個背景,也許他會是一個語言天才,但絕不會是偉大的作家。作家的一生所寫,一定是他的某種精神自傳。如果他沒 有被時代與歷史賦予人格魅力,那這個自傳往往就是一筆流水帳。近代中國哲學與文學史上,象這樣沒有人格魅力,卻充滿了語言魅力的作品實在太多了,譬如明清 散文、雜文、書信、筆記,譬如訓詁學、考古學與政治學,浩若煙海。到了後現代,又加上了文學理論和小說。很多文章寫得優雅動人,構思巧妙,但仔細想來,卻 毫無意義。為什麼呢?因為其中沒有多少可以觸及人類靈魂的東西。其本質仍然是:人云亦云。

   
後現代主義的各種詮釋,就是一場人云亦云的宴席。

   
而那些模仿後現代的文本,則是這場宴席上廉價的肉醬。這場宴席若總是遲遲不散,那肉醬就會發臭。

   
但願我終其一生,哪怕是沒有人格魅力,也不要人云亦云。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沙發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3-11 07:05 | 只看該作者



畢加索的 最著名的剪貼畫 (Collage) 《 格爾尼卡 》(Guernica)[本話題由 Mythologist 於 2009-03-11 07:12:04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395

帖子

73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3
3
SirCat 發表於 2009-3-11 07:07 | 只看該作者
文章開始不久,有兩處亂碼,不知能否找到原文補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4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3-11 07:13 | 只看該作者
各位,看後有什麼感想,可以談一談,也可以吵一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5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3-11 07:15 | 只看該作者
SirCat: 文章開始不久,有兩處亂碼,不知能否找到原文補上?
不是亂碼,就是那個意思。這就是後現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2376

帖子

69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5
6
snail_house 發表於 2009-3-12 03:09 | 只看該作者
看完我想跟自己吵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7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9-3-18 06:28 |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有人話偏不說人話

我覺著這就是後現代,也許他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為說話兒說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8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3-18 06:56 | 只看該作者
您說得很對。

不過,您想一想,50年前,有人告訴您COMPUTER,和 INTERNET, 你一定也認為他們不說人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51

帖子

51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8
9
zhuqi123 發表於 2009-3-31 01:02 | 只看該作者
我這人從不吵架,但是願意過來看看,也算是一種見識和汲取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10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3-31 08:28 | 只看該作者
zhuqi123: 我這人從不吵架,但是願意過來看看,也算是一種見識和汲取吧。
為什麼不吵架啊?吵架象作詩一樣浪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51

帖子

51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8
11
zhuqi123 發表於 2009-3-31 10:15 | 只看該作者
一見吵架就躲開,天生一個沒脾氣。奈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51

帖子

51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8
12
zhuqi123 發表於 2009-4-1 05:58 | 只看該作者
Mythologist: 為什麼不吵架啊?吵架象作詩一樣浪漫。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能夠隨心所欲就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3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4-4 07:41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寧跟明白人打場架,不和糊塗人說句話。所以就進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4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4-4 07:44 | 只看該作者
我們都在後現代環境里,或多或少受其影響。例如,萬事無絕對就是其哲學基礎之一。

所以樓主秘宗大師說的有人不知寫什麼,正是後現代精神的發揚。因為根據萬事無絕對,你說是什麼實際不一定是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15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4-4 08:24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我們都在後現代環境里,或多或少受其影響。例如,萬事無絕對就是其哲學基礎之一。

所以樓主秘宗大師說的有人不知寫什麼,正是後現代精神的發揚。因為根據萬事無
」萬事無絕對就是其哲學基礎之一。「 贊成!

藝術是精神需求。但是,也有些藝術熱衷於形式上的標新立異,精神內涵已不再重要。

什麼大師?要小心,一會兒網管就來了。[本話題由 Mythologist 於 2009-04-04 10:07:07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16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4-4 08:27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哈哈!寧跟明白人打場架,不和糊塗人說句話。所以就進來了。
進來了,歡迎。接著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17
 樓主|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9-4-4 10:04 | 只看該作者
snail_house: 看完我想跟自己吵架……
和自己吵,我們就不干涉內政了。告訴我們結果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1: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