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紫湮斗膽說詩歌 二說 詩無達詁

[複製鏈接]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3-25 02: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言:
    這丹奇姐姐害S人拉,非要拿我取笑。要我說什麼詩歌,,我不說吧,她是姐姐使盡了手段,說吧,在
貝殼這藏龍卧虎的地盤我算得了什麼呢 ?這點自知之明我絳紫湮還是有的。天呢。。。
    思來想去,得,寧可被拍也不能得罪丹奇姐姐不是,豁出去了。紫湮就班門弄斧了。

    在咱們混混幫這裡把老師教的,書中寫的,網上抄的,自己總結的 統統混合發在這裡。對不對的,還請大家海涵。
    糊塗幫主,咱領導:您老可得給咱頂著點!咱這可是為咱混混幫做事~!還有飛飛幫主。
   



紫湮斗膽說詩歌 二說 詩無達詁
      
      詩無達詁:也就是說對於詩歌的理解,沒有定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詩無達詁」,語
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華》。「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訓詁或解釋。
      
     在藝術鑒賞中,又由於詩的含義常常並不顯露,甚至於「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加上讀詩歌的人的心理、情感狀態的不同;政治 觀點不同;知識高低不同;品德修養不同;生活經歷不同;審美標準和美感趣味不同等;對那 些「無畫處」和那些「可言可不言」、「可解不可解」的朦朧形象和意境就各有體會。
     為什麼「詩」會「無達詁 」呢?為什麼我們解讀詩歌會出現多元化的理解呢?依紫湮淺見:
一是詩歌的朦朧詩歌的美的特點,使得讀詩歌的人對同一首詩歌產生了不同的理解。     
     正如一說我們已經提到的,詩歌是一幅主觀情志和客觀事物相結合的、神形合一的、情景交融的、能給人以立體感的藝術 圖畫。而這些圖畫,有的並未畫滿,還留有空白,讓讀者馳騁想象,去描繪其中未出現的妙景,這就是「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有的寫得含蓄朦朧,若水月鏡花欲露還藏,「含蓄無垠,思致微妙, 其寄托在可言可不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燮葉詩原),呈現出冥冥恍惚 之境界,留給讀詩歌的人以思索的餘地,去發揮想象,,。甚至有的體會還超越了詩本身應有的高度和深度,這便使「詩」出現了「無達詁」的現象。
      如《詩經 ·秦風》中的《蒹葭》篇就突出地顯示了這一美學特徵。詩的意境十分朦朧,詩中的
抒情主 人公是男是女不明白,「伊人」若隱若現,亦不知其或男或女,而且「伊人」所居之地神秘
莫測,似是一個人跡難到的地方。全篇的複雜感情信息,所以朱熹也說「不知其何指」(詩集傳)
,因而這首詩給讀《詩經》的人留下了更多的思維活動餘地。
     我們古代的許多藝術家、理論家就是以這種獨特的民族方式來欣賞詩歌,來理解「詩無達詁」的理論真諦的。如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膾炙人口的佳句。蘇軾盛讚道:「採菊而見山,境與心會,此句最有妙處。」(《東坡題跋·題陶淵明飲酒詩后》)所謂「境與心會」,就是寧靜和諧的自然環境正與陶公純靜超脫的心境相融,自然與詩人的情感和諧地統一在一起了。這種「境與心會」的感觸微妙複雜難以言傳,連詩人自己也一時說不清,所以他最後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而也為讀者留下了一片藝術空白,使讀者能夠自由地發揮聯想,進行藝術的再創造,《飲酒》詩也因此獲得了永恆的藝術生命。這就是「詩無達詁」的妙用。
      但是有人不這樣看,他們硬作精確「達詁」之解。如「悠然見南山」,《文選》「見」作「望」。「南山」,丁福保確詁為廬山。依此之見,改為「悠然望廬山」,雖然「因人論世」,精確「達詁」,但卻大煞風景,詩味全無。在詩歌的閱讀欣賞活動中,一是表面「達詁」,實是「訪」而不「達」;一是不「詁」不「達」,用心領會,卻符合人類審美心理活動的規律,具有無窮的創造性,因而實是更高級的「達詁」。兩相比較,相去不可以道里計。
      所以,對同一首詩,常常因鑒賞者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解釋。所以,「詩無達詁」在後世又被引申為審美鑒賞中的差異性。
二是讀詩歌的人,不明詩人創作這首詩歌時候的真正意圖,使得讀詩歌的人對同一首詩歌產生了不同的理解。
     宋人沈作哲在《寓簡》中說:「詩之作也,其寓意深遠后之人莫能知其意之所在,因詩序而 知
耳。」可見詩序有助於后之讀者了解詩人的創作意圖,探求詩中深遠的寓意。《詩經》每篇前序,叫
《毛詩序》,但此序並非出於詩作者本人之手,而是後人根據儒家詩教,比附經 傳史籍,穿鑿附會地
寫出來的,大多謬解了詩歌主題,不符合詩人創作意圖,所以《詩經》的詩篇雖有序,仍然存在「無
達詁」的現象。
     拿《關雎》來說吧。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擇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認為是為了歌 頌男女間的戀愛而作,因而詩中表達的是「君子」如
何追求、思念「淑女」,如何親近「淑女」,如何使「淑女」喜樂的情景。
     詩歌大意:在河心的小洲上,雎鳩在關關地一唱一和,彷彿在說著綿綿不斷的情思。而那個與我
初次相遇在這裡的那個美麗的姑娘,你在哪裡呢?那天,你在忙著采荇菜,那一左一右彷彿舞蹈般的
動作和你那窈窕的身姿 在我眼前總也揮不去,我食不甘,夜無眠。我怎樣才能和你在一起呢?……
     有人認為是一種對理想的追求。每一個人在年少時都會有色彩斑斕的理想,或者是學業的成就,
或者是經邦濟世,或者是一段美好的姻緣。這個理想可能會在不期然之間闖入你的腦海,讓你「寐寤
求之」、「寐寤思服」。
     也有很多傳統的詩學卻認為認為詩人是為了歌頌「后妃之德」而作,詩中說的是「后妃性行和諧
,貞專化下 ,寤寐求賢,供奉職事」。
     還有的則認為是為了祝賀新婚而作,因而把首段理解為人們的祝頌,末段理解為迎娶時的熱鬧場
面。
     後代的詩歌多如浩蕩的海洋,但有序者卻寥寥無幾。而讀詩者由於各自的思想觀點不同,所處的
時代不同,對詩歌的理解也就不同啦。
     其實無論如何這樣在當初,詩人想表達怎樣的本意已經不重要了
      這一點在中國古文論中也有很豐富的論述。這也就是法國詩人瓦勒利所說的「詩中章句並無正
解真旨。作者本人亦無權定奪」,「吾詩中之意,惟人所寓。吾所寓意,□為己設;他人異解,并行
不悖」(轉引自錢鍾書也是集)
      
     綜上所述「詩無達詁」實在是一個很有理由的說法。於此可見,「詩無達詁」的說法,貌似荒謬,實是藝術欣賞的一個重要美學原則。它是文學事實的結晶,理論上有一定的科學根據。所以說:好的詩歌不是由作者獨自完成的,讀者的參與才使得作品得以完成。只有讀者的參與,一件作品才是完整的。「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我想說 :
   
      寫詩歌需要音節停頓、運用意象、抒情的、語言的變異創新、虛擬的運用等。這需要一定的
知識積累和情感積累,沒有這些方面的積累,便會感到對詩歌無從著手。
      每個人自己要清楚,那就是你離開詩歌有多遠。比如對於我來說,讀寫詩歌是一種愛好。詩歌讀多了慢慢的就變成了一種才能,詩歌中那些美麗的句子,詞語就會,不知不覺的留在了你的心裡。如果拒絕詩歌,是永遠也不會習得詩歌的。
      詩歌並不是完全可以解釋,可以理解的,如上所述,不同的人,可以從一首詩歌里讀到適合自
己的不同的內容。這就是文本的獨立意義。當然對沒有習得詩歌的人來說,這樣的理由很容易成為一
個借口。
      另外還有很多人都喜歡從「懂得」的角度來分析詩歌。 但這個「懂得」因為範圍太狹窄,都只局限於內容,對詩歌的表達的毫無了目的境意的內容,就看不懂了。而詩歌的表達,範圍是開闊的,如上所述,詩歌的一些基本知識,都可以概括進去。
      詩歌比較接近最純粹的精神根源!



後記:
    紫湮斗膽只是在咱們混混群里假裝 「文化人」 各位真正的 文化人 就見怪別怪吧~ 贊同的捧個場 ,不贊同的莫入!
    同時歡迎真正的詩人朋友來咱混混幫講座詩詞歌賦,別叫小女子我長時間獻醜~給人笑話哈

         

39

主題

1512

帖子

3266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66
沙發
路不平 發表於 2009-3-25 02:11 | 只看該作者
敬佩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8

主題

310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566
3
xinsheng 發表於 2009-3-25 02:17 | 只看該作者
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1842

帖子

1998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998
4
翰山 發表於 2009-3-25 02:19 | 只看該作者
沒有沙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1842

帖子

1998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998
5
翰山 發表於 2009-3-25 02:25 | 只看該作者
好文,非常好,受益良多。建議以後寫短一點兒,可以把例子限於只舉一個。因為,像我這樣不懂的人,多了,反而記不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51

帖子

43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2
6
江上漁夫 發表於 2009-3-25 02:28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長進了,要求老師表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7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3-25 02:48 | 只看該作者
xinsheng: 好。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8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3-25 02:49 | 只看該作者
路不平: 敬佩ing
誇的我要找地縫的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9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3-25 02:50 | 只看該作者
翰山: 沒有沙發!
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1512

帖子

3266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66
10
路不平 發表於 2009-3-25 02:56 | 只看該作者
絳紫湮: 誇的我要找地縫的說
下次不誇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11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3-25 02:56 | 只看該作者
翰山: 好文,非常好,受益良多。建議以後寫短一點兒,可以把例子限於只舉一個。因為,像我這樣不懂的人,多了,反而記不住。
好的,這樣對我也不用這樣緊張的弄啦兩天啦
西西 和你說我寫東西 一般的只是馬馬虎虎的看下就發了 很多沒有經過認真的推敲,寫這個 我是一次次看 說來好笑 我看一次 讀一次,,,從昨天基本完稿到今天又大段刪除重寫,,,到了現在才敢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12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3-25 02:58 | 只看該作者
江上漁夫: 學習了,長進了,要求老師表揚
好同志~ 請繼續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13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3-25 03:05 | 只看該作者
路不平: 下次不誇了
那也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1512

帖子

3266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66
14
路不平 發表於 2009-3-25 03:08 | 只看該作者
絳紫湮: 那也不行~
也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15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3-25 03:10 | 只看該作者
路不平: 也不行?
呵呵 ,也是我自己矛盾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1842

帖子

1998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998
16
翰山 發表於 2009-3-25 03:12 | 只看該作者
江上漁夫: 學習了,長進了,要求老師表揚
帶肉乾了嗎?我們是都交過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1842

帖子

1998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998
17
翰山 發表於 2009-3-25 03:13 | 只看該作者
絳紫湮: 呵呵~~
那就茶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51

帖子

43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2
18
江上漁夫 發表於 2009-3-25 03:13 | 只看該作者
翰山: 帶肉乾了嗎?我們是都交過了。
俺上交了魚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1842

帖子

1998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998
19
翰山 發表於 2009-3-25 03:13 | 只看該作者
絳紫湮: 好的,這樣對我也不用這樣緊張的弄啦兩天啦
西西 和你說我寫東西 一般的只是馬馬虎虎的看下就發了 很多沒有經過認真的推敲,寫這個 我是一次次看 說來好笑 我看
就是很下心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1842

帖子

1998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998
20
翰山 發表於 2009-3-25 03:14 | 只看該作者
路不平: 也不行?
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