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吳楚七國之亂(8)

[複製鏈接]

696

主題

1019

帖子

421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2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xixing 發表於 2009-6-15 05: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漢宮廷故事7:8

西漢宮廷故事


李西興

1995年初稿於中國陝西西安

2009年修訂於紐西蘭奧克蘭


第七篇  吳楚七國之亂



八、漢軍間關據要津  鄧先進言褒忠良
太尉周亞夫受命平叛,率領大軍出發。行至灞上,有個叫趙涉的人攔路求見,說:「將軍東進誅討吳楚,勝則可以安定劉氏宗廟。如若不勝,漢朝的天下就危險了。將軍能聽取我的建言嗎?」周亞夫下車,很有禮貌地向他請教。趙涉說:「吳國素來富饒。吳王招納了許多亡命之徒。他得知見將軍領兵出關,一定會在殽山和澠池等狹窄的通道上埋伏刺客。況且,行軍貴在高度機密。將軍不如繞道走藍田,出武關,也可以抵達雒陽,不過晚一二日而已。等到漢軍佔據武庫,鳴起戰鼓,諸侯們聞訊,還以為將軍從天而降呢!」周亞夫聽從了趙涉的建議,繞道抵達雒陽。他派部下搜索殽澠狹道,果然抓住不少吳王的伏兵。於是周太尉就任命趙涉擔任大軍的護軍這一職務。
到達雒陽,周亞夫見到當地的大俠劇孟,十分高興地說:「七國反叛,我乘快速馬車趕來,簡直不敢自信能安全地來到這裡。我還以為,諸侯軍已經得到劇孟的支持。而劇孟至今卻毫無動靜。諸侯得不到劇孟的支持,還能有什麼作為呢?待我軍據守滎陽,東方的戰事就不必擔憂了。」於是乘坐六馬傳郵快車,趕往滎陽,和討伐叛逆的各路漢朝軍隊會師。
周亞夫到達臨近梁國的淮陽國國都陳縣(今河南淮陽),向都尉鄧先徵求平叛的戰略設想。鄧先是亞夫的父親周勃的門客,精通軍事謀略。他說:「吳國軍隊銳氣很盛,目前難以和他們爭鋒。楚軍輕捷,但不可能持久。將軍最好引兵駐紮昌邑(今山東巨鹿),深溝高壘,堅壁固守,聽任吳國精兵圍攻梁國。將軍再派輕騎部隊隔絕淮汜口(今江蘇淮陰西南),切斷吳軍的運糧通道。等到吳兵久攻梁國不下,銳氣完全消失,軍糧又接濟不上時,將軍率領大軍一鼓作氣,定可大破敵軍。」
周亞夫見這個構思和自己的戰略思想完全一致,不禁讚歎說:「很好!」就按鄧先的計策部署兵力。然後派遣鄧先回朝廷稟報軍情。鄧先回到長安,面見皇帝。景帝問:「晁錯已經被處死,吳楚會不會罷兵呢?」
鄧先說:「吳王想要謀反已經幾十年了。他因為被削地而發怒起兵,打著誅晁錯的旗號。其實吳王的本意,那裡是誅晁錯,他是要和陛下爭奪天下啊!今後,恐怕天下之士,再也不會有誰向陛下進獻忠言了。」景帝問:「這是為什麼?」
鄧先說:「晁錯擔心諸侯過於強大,無法制約。所以請求削減他們的封地,為的是加強朝廷的權威。這可是萬世的利益啊!計劃才開始實施,晁錯竟然慘遭殺身之禍。對內堵住了忠臣之口,對外為諸侯報了私仇。陛下怎能這麼做呢?」
景帝沉默了很長時間,才說:「您說的對。我也對此感到非常悔恨。」
【《漢武大帝》電視劇把與漢景帝對話的鄧先移植為李廣。並說李廣代表梁王來向景帝請救兵。宦官通報時說,衛尉李廣求見。按:景帝即位時,李廣為騎郎將(郎中令屬官,秩比千石),吳楚反叛,以驍騎都尉(都尉秩比二千石)從太尉周亞夫戰昌邑下,顯名。梁王看重李廣,授給他將軍印。所以還師長安之後,漢景帝就沒有封賞李廣。李廣任衛尉是武帝即位之後的事。衛尉秩中二千石,是宮廷衛戍司令,不可能離開皇帝去出征打仗。編劇的這一改動,露出其歷史知識不足之馬腳。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4: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