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里還是那般悶熱與嘈雜,我不得不將頭伸出快速行使的列車窗外。風沙朝我飛奔而來,吹起我的頭髮,打在我的臉頰,而我卻無暇顧及心中的失意與無奈,一隻昆蟲猛地撞擊在我的鼻樑上。我哧溜地坐起來,原來是個夢境。
在廣州度過了第三個春節,這次沒有欣賞花市,也沒有品嘗小吃,而是在為自己的畢業做各種準備,而更多地是在心裡做好離別前的心理準備。好在那時的大學畢業生是國家分配,不用自己找工作。
本科畢業論文開始后,同學們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學習興趣,自己選導師,而導師們也與學生進行一對一面談。我的導師是做微生物的,我與班上另外2個男生一起,但分開做不同內容。一開始,我們在生物系大樓的3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基礎訓練,然後,我們在位於生物系大樓正北面的中山大學測試中心3樓,按照導師的實驗計劃進行實驗,包括細菌培養、培養基替代、金屬離子濃度梯度、DNA酶切分析、質粒構建、轉化效率等等。
中山大學測試中心是一幢新建的實驗大樓,大型科研儀器比較齊全,而且幾乎都是全新的儀器設備。在這樣的環境中做研究,感覺非常專業。只是一些試劑和小型設備還在生物系大樓,經常要兩邊跑。導師也在生物系大樓,有時候也要請教一些具體內容。晚上加班做實驗也是常有的事,同學們都一樣,希望早點結束實驗。與文科同學不同,他們不用做實驗,只是到圖書館查查文獻,寫寫論文就行了。而我們做完實驗后,還是要寫論文的。
實驗任務並不是十分繁重,我們有很多自由時間。在實驗開始后的一段時間內,我還與學生會的幹部一起到廣州六中(中大附中)做生化諮詢,給學生們介紹生物化學的基本內容;與生物系部分同學一起,到廣州紅十字醫院獻血,留給廣州200CC的鮮血;在多媒體教室,觀摩了最新科技――數碼激光視頻碟片技術(即6年後才在全國開始流行的VCD技術)。生活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哦!
5月的一天,我們實驗室幾個同學,包括導師實驗室的幾個碩士生和博士生,還有班上的幾個同學一起到「東郊公園」野炊。東郊公園位於黃埔大道北側,面積75公頃,始建於1928年。當時為廣州政府林楊(又名石碑林場),1933年為紀念孫中山易名為中山公園,1957年改名為森林公園,1960年易名為東郊公園。
實驗室的博士生胡大姐帶我們去,大家都騎單車,還帶了很多肉類、點心和水果。遠遠地,大家就聞到了一股燒烤的味道,原來,我們並不是來的最早的。來到燒烤活動區,租借了燒烤用具,還買了一箱啤酒,10多個人基本將它們消滅掉。我和河南的一位男生表現突出,最後還一人「獎勵」一瓶。
燒烤結束后,我們騎車遊覽了公園。由於公園歷史悠久,又地處郊區,這裡綠樹成蔭,風景秀麗,空氣格外清新。園內有喬木、灌木、花草、棕櫚、竹子等100多種植物,並有20多株百年以上老樹和園內特有的萬餘平方米的水中森林,給公園增添了一種神奇的色彩。再加上是曾經的「中山公園」,我們更是興奮有加。那些巨大的榕樹、水中的杉樹,無一不是一幅幅誘人的彩色風景畫,令人留連忘返。
6月中旬,我們組的畢業論文就完成了,我的論文題目是:pcJ3質粒轉化枯草芽孢桿菌的條件的研究。我們組3人的論文,後來被導師撰寫成一篇研究論文,發表在《中山大學學報》上,其中有關金屬離子的影響實驗,成為我參加工作后的研究重點之一。那時候,全班的畢業論文基本上都完成了,除了3、4個同學還在繼續努力。到月底,全班就都結束了全部的實驗和論文寫作。為此,男生們還到西區的康樂餐廳小聚了一下,喝了不少啤酒,想象自己即將開始的新生活。畢竟,4年的大學學習結束了,即將走入工作崗位。大家對未來都充滿希望、充滿期待!
畢業前夕,是大學生活最快樂的時光,也是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刻。
有一段時間,梁球琚堂每天晚上放連場電影,而且經常是每次3部,專門為我們這一屆畢業生準備的。因為離畢業典禮還有半個月,班上有人提議去龍穴島旅遊,大家一致同意。然後就開始了周密的安排和準備,有的聯繫旅遊船,有的購買食品,有的打聽龍穴島的情況,有的準備旅遊必備的物品和藥品,還有的準備相機和膠捲。
那天早上,校園的同學和廣州本市的同學在碼頭匯合,不巧,其中有3個同學跑到另一處碼頭了,當時又沒有手機,無法聯繫,我們大部隊只好「遺棄」他們了,實在是遺憾啊!
旅遊船是一艘大型鐵船,旅客使用部分只有2層,第3層是船員專用的,地下室是儲備倉。我們班都在第2層,大家在船舷看看風景、說說話,累了,就到第2層的涼席木板床上休息。這種休息床是一條長長的通鋪,全班同學睡在一起,大被同眠啊,感覺非常壯觀!大家帶了不少零食,邊吃邊說邊笑,是我一生中感覺最溫暖的一個大集體,最開心最幸福的一次旅行。
這艘旅遊船是一條專線船,來往於龍穴島和廣州之間。船上介紹說,龍穴島位於珠江口的蕉門、虎門水道出口交界處,北距小南沙約10公里,距廣州86公里,西南距新墾鎮約6公里。龍穴島由龍穴島旅遊區、雞抱沙、孖沙組成。全島面積為65平方公里,是南沙最大的海島。
中午,我們就到了龍穴島碼頭。一下船,我們就到服務處做準備,計劃如何在島上遊覽。大家一邊午餐,一邊看服務處的介紹。龍穴島有四奇:海市蜃樓、奇井、奇榕、奇洞。海市蜃樓是看不到了,其它的就一定要看看。島上有60多米高的龍穴山,青山環抱,綠樹成蔭。鐵索橋、九曲亭、觀日亭、古井、龍窩、藏寶洞、大榕、穿雲洞等等,都逃不過我們的視線。很多同學都帶了相機,這是我沒有想到的,而我的相機是向動物班同學借的。
大風景看完后,同學們就來到了海灘邊,坐在石頭上休息,看大海的豪邁、聽海浪的聲音。有個同學翻開一塊大石頭,發現了螃蟹,紅棗大小。好傢夥!大家像發現新大陸似地,一下子都來了。個個都提著塑料袋、捲起褲腳、脫掉鞋子來抓螃蟹。海灘近處的石頭翻遍了,大家就一路向大海深處進發,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很遠,海水漸漸淹沒了膝蓋。因為海水還是比較清澈的,仍然可以看見螃蟹。離島約200米的巨礁上,還有一座的燈塔,只是太遠了。
時間過得很快,太陽落山了,海水也一下子就漲起來了。有個同學大叫,快點上來,小心漲潮!大家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大海,真希望再來一次!
班幹部們開始忙於在島上租借晚上使用的帳篷、被單和涼席,燒烤用的鍋子和鐵叉,還買了木炭、調料等,考慮得非常周到。在靠近島上的一個服務處附近,選好露營和燒烤的地點后,不久,我們就吃上了燒烤的雞腿、雞翅、牛肉、豬肉,大鍋熬的排骨湯、綠豆湯,還有帶來的麵包、水果、零食等等。當地人喜歡使用蚝油和燒烤醬,味道很不錯,真的是終身難忘。多倫多也有的賣,我現在也是自己做燒烤,遠比西人做的BBQ好吃。
男生們已經搭起帳篷,鋪好了涼席。有人提議,大家站在什麼地方,就睡在什麼地方,男女生不要分開睡了。好像也沒有人提出異議,男生們應該有保護女生的義務啊。聽聽四周,是一片寂靜,除了滾滾海浪聲;看看四周,是一片漆黑,除了帳篷里那盞從服務處牽來的電燈。夜深人靜的時候,有的同學還在海邊看海,有的同學還是吃東西。我覺得累了,在一片海浪聲的搖曳中,我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鬧鐘就響了。同學們像被電擊似地,一個個都蹦起來了。拿起衣服和相機,就往山頂跑,生怕看不到日出。到了山頂,大約等了20分鐘,太陽才從海水中慢慢浮起,好美!第一次海上觀日出,竟是這般感覺!那個紅紅的「鴨蛋黃」扁扁的,慢慢地,有一邊已經「煎」黃了。大家的相機「咔嚓」不停,單照、合影,就是趕不上太陽上升的速度,不一會兒,整個「鴨蛋黃」都被「煎」黃了,只是我們夠不著、吃不上。
是回廣州的時間了,要不就趕不上旅遊船了。在回校的路上,又有人在看船頭櫥窗的介紹。說是相傳龍穴島正南有幾個深邃開闊的洞穴,為南海龍王所居。又有傳說海上常有龍出沒,以島上的這些洞為穴,這就是龍穴島得名的由來。還有傳說這些洞穴是明末清初廣東著名海盜張保仔的藏寶洞,我們是沒有發現什麼寶藏的,除了那些螃蟹。後來,居然有人說是我的老家,要我把票錢退還給他們。
回到校園,學生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策劃86屆畢業生的畢業晚會。
畢業晚會那個晚上,會場早已布置完畢。表演節目的同學,都是自己準備服裝道具,所有學生會幹部、主持人都是節日盛裝。我們邀請了系裡的老師、退休的教授,低年級的同學以及外系的校友也有來看的,還包括86屆畢業生在華師、華工、華農以及中山醫的一些老鄉。整個晚會節目演出順利,各位代表發言精彩。最後,由我代表全體86屆畢業生,贈送給生物系全體同學一個「石英鐘」,以警示全體同學:時間就是知識!時間就是生命!
在梁球琚堂舉行了全校86屆畢業典禮之後,全校86屆畢業生以係為單位在小禮堂外合影,系裡的幾乎全體老師都參加了。隨後,班上全體同學共計31名,在生物系、校大門、大草坪、惺亭、孫中山銅像、北校門、東區運動場、廣寒宮以及鏡湖和冼星海雕像處合影留戀。膠捲不夠用,馬上又去買。然後又是與其它班級的同學合影,與同校不同系的校友合影、與老鄉合影、與同一宿舍的同學合影等等。有很多同學哭了,尤其是那些戀人們「青春散場」的離別,更讓人傷感。雖然當時流行「大學時代的愛情,有花無果很快樂」,但畢竟是一份揮之不去的情感。更多的同學是互贈紀念品,很多同學則在畢業留言冊上寫下字句:
鄉間小路也是路,同學友情也是情。
是啊,青春,屬於我們的精彩。但是這一美好的過程,終有結束的一天。在那天來臨之前把握青春,努力追尋自己的夢想,因為時間是如此多情,也是如此無情。它讓青春來得如此匆匆,也會讓她走得悄無聲息。可是我們終究不是行走在路上的那些勇敢且孤單的人,我們仍會有些期待,封鎖在心裡,像是一朵燦爛盛開的玫瑰,不願凋謝;又如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等待繼續。
初入大學時候的稚氣未脫的面孔已經不起回憶,大學里的那些愛情瑣事已經辯不清真偽。帶著畢業留言冊上滿滿的祝福與期待,同學們逐漸離開了康樂園――這個伴隨我們4年學生生活的美麗花園、這個烙印在我們記憶深處的青春舞壇。我們班級同學的去向一直是個話題,有計生辦、公安局、醫院、體育學院、海關檢疫,有製藥廠、化工廠、生化公司、石化公司、中草藥進出口、煙草專賣局,還有寄生蟲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病毒所,而我選擇了遺傳研究所。
四季更替,花開花謝,青春之花永遠散發著光彩。在那些青春蕩漾的歲月里,我們時而興奮、時而傷感、時而瘋狂、時而哭泣,純真而富有激情。大學學業、畢業論文、尊敬老師、學生活動、業餘愛好、唱歌跳舞、軍訓做操、遊覽山水、南國花市、廣州小吃、校園文學、人生哲學、浪漫愛情、同學友情……只要我們的青春之夢得以實現,我們就會快樂地說:「青春無悔!」作為大學歷程的最後一頁,永遠都有一個想象的世界,清晰得正如我所描繪的一般,無可替代。畢竟,這是我一生中最燦爛的一程,我深信無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