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190714《湘江評論》東方人事述評

[複製鏈接]

181

主題

1025

帖子

130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urwrite 發表於 2008-12-1 0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方人事述評

    陳獨秀之被捕及營救[1](一九一九年七月十四日)

  前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陳獨秀[2],於六月十一日,在北京新世界被捕。被捕的原因,據警廳方面的佈告,系因這日晚上,有人在新世界散佈市民宣言的傳單,被密探拘去。到警廳詰問,方知是陳氏。今錄中美通信社所述什麼北京市民宣言的傳單於下──

  一,取消歐戰期內一切中日秘約。

  二,免除徐樹錚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段芝貴王懷慶[3]職,並即逐驅出京。

  三,取消步軍統領衙門,及警備總司令。

  四,北京保安隊,由商民組織。

  五,促進南北和議[4]。

  六,人民有絕鱸的言論出版集會的自由權。

  以上六條,乃人民對於政府最低之要求,仍希望以和平方法達此目的。倘政府不俯順民意,則北京市民,惟有直接行動,圖根本之改造。

  上文是北京市民宣言傳單,我們看了,也沒有甚麼大不了處。政府將陳氏捉了,各報所載、很受虐待。北京學生全體有一個公函呈到警廳,請求釋放。下面是公函的原文──

員警總監鈞鑒,敬啟者
  近聞軍警逮捕北京大學前文科學長陳獨秀,擬加重究,學生等期期以為不可。特舉出二要點於下:
  (一)陳先生夙負學界重望,其言論思想,皆見稱於國內外。倘此次以嫌疑遽加之罪,恐激動全國學界再起波瀾。當此學潮緊急之時,殊非息事寧人之計。
  (二)陳先生向以提倡新文學現代思想見忌於一般守舊者。此次忽被逮捕,誠恐國內外人士,疑軍警當局,有意羅織,以為摧殘近代思想之步。現今各種問題,已極複雜,豈可再生枝節,以滋糾紛?
  基此二種理由,學生等特陳請貴廳,將陳獨秀早予保釋。

  北京學生又有致上海各報各學校各界一電──

  陳獨秀氏為提倡近代思想最力之人,實學界重鎮,忽於真日[5]被逮,住宅亦被抄查,群情無任惶駭。除設法援救外,並希國人注意。

  上海工業協會也有請求釋放陳氏的電。有「以北京學潮,遷怒陳氏一人,大亂之機,將從此始」的話。政府尚未昏憒到全不知外間大勢,可料不久就會放出。若說硬要興一文字獄,與舉世披靡的近代思潮,拚一死戰,吾恐政府也沒有這麼大膽子。章行嚴[6]與陳君為多年舊交。陳在大學任文科學長時,章亦在大學任圖書館長及研究所邏輯教授。於陳君被捕,即有一電給京裏的王克敏[7],要他轉達警廳,立予釋放。大要說──

  ……陳君向以講學為務,平生不含政治黨派的臭味。此次雖因文字失當,亦何至遽興大獄,視若囚犯,至斷絕家常往來。且值學潮甫息之秋,詎可忽興文網,重激眾怒。甚為諸公所不取。……

  章氏又致代總理龔心湛[8]一函,說得更加激切──

  仙舟先生執事,久違矩教,結念為勞。茲有懇者,前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陳君獨秀,聞因牽涉傳單之嫌,致被逮捕,迄今未釋。其事實如何,遠道未能詳悉。惟念陳君平日,專以講學為務,雖其提倡新思潮,著書立論,或不無過甚之詞,然範圍實僅及於文字方面,決不含有政治臭味,則固皎然可征。方今國家多事,且值學潮甫息之後,詎可蹈腹誹之誅,師監謗之策,而愈激動人之心理耶?竊為諸公所不取。故就歷史論,執政因文字小故而專與文人為難,致興文字之獄,幸而勝之,是為不武;不勝,人心瓦解,政紐摧崩,雖有善者,莫之能挽。試觀古今中外,每當文網最甚之秋,正其國運衰歇之候。以明末為殷鑒,可為寒心。今日謠諑縈興,清流危懼。乃迭有此罪及文人之舉,是真國家不祥之象,天下大亂之基也。杜漸防微,用敢望諸當事。且陳君英姿梃秀,學貫中西。皖省地綰南北,每產材武之士,如斯學者,誠歎難能。執事平視同鄉諸賢,諒有同感。遠而一國,近而一省,育一人才,至為不易。又焉忍遽而殘之耶?特專函奉達,請即飭警廳速將陳君釋放。釗與陳君總角舊交,同岑大學。於其人品行誼,知之甚深。敢保無他,願為佐證。……

  章士釗拜啟 六月二十二日

  我們對於陳君,認他為思想界的明星。陳君所說的話,頭腦稍為清楚的聽得,莫不人人各如其意中所欲出。現在的中國,可謂危險極了。不是兵力不強財用不足的危險,也不是內亂相尋四分五裂的危險。危險在全國人民思想界空虛腐敗到十二分。中國的四萬萬人,差不多有三萬九千萬是迷信家。迷信神鬼,迷信物象,迷信運命,迷信強權。全然不認有個人,不認有自己,不認有真理。這是科學思想不發達的結果。中國名為共和,實則專制,愈弄愈糟,甲仆乙代,這是群眾心裡沒有民主的影子,不曉得民主究竟是甚麼的結果。陳君平日所標揭的,就是這兩樣。他曾說,我們所以得罪於社會,無非是為著「賽因斯」(科學)和「克莫克拉西」(民主)。陳君為這兩件東西得罪了社會,社會居然就把逮捕和禁錮報給他。也可算是罪罰相敵了!凡思想是沒有畛域的,去年十二月德國的廣義派社會黨首領魯森堡[9]被民主派政府殺了,上月中旬,德國仇敵的義大利一個都林地方的人民,舉行了一個大示威以紀念他。瑞士的蘇裏克,也有個同樣的示威給他做紀念。仇敵尚且如此,況在非仇敵。異國尚且如此,況在本國。陳君之被逮,決不能損及陳君的毫末,並且是留著大大的一個紀念於新思潮,使他越發光輝遠大。政府決沒有膽子將陳君處死。就是死了,也不能損及陳君至堅至高精神的毫末。陳君原自說過,出試驗室,即入監獄。出監獄,即入試驗室。又說,死是不怕的。陳君可以實驗其言了。我祝陳君萬歲!我祝陳君至堅至高的精神萬歲!

  根據1919年7月14日《湘江評論》創刊號刊印。署名澤東。

注 釋

  〔1〕五四運動爆發後,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在北京前門外新世界商場散發傳單時,被北京員警廳巡警和步兵統領衙門便衣密探逮捕。陳被捕後,立即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群情激憤,聲援營救。同年9月,北京政府被迫將其釋放。

  〔2〕陳獨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懷寧人。五四新文化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五四運動後,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8月,組織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進行建黨活動,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中共成立後的最初六年中是黨的主要領導人。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犯了嚴重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其後,對於革命前途悲觀失望,接受託派觀點,在黨內成立小組織,進行反黨活動,1929年11月被開除出黨。1932年10月被國民黨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獄。1942年病故於四川江津。

  〔3〕徐樹錚(1880—1925),字又錚,江蘇蕭縣(今屬安徽)人。北洋皖系軍閥。曾在日本學習軍事,1918年任北京政府陸軍部次長。1919年6月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7月被免職。 曹汝霖(1877—1966),字潤田,上海人。早年留學日本,1913年任北京政府外交次長,1915年參加同日本簽訂「二十一條」的談判。1919年初任北京政府交通總長。6月被免職。章宗祥(1879—1962),字仲和,浙江吳興人。早年留學日本。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府秘書,1916年任駐日公使。1919年6月被免職。 陸宗輿(1876—1941),字潤生,浙江海寧人。早年留學日本。1913年被袁世凱任命為駐日公使,1915年5月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由陸在東京與日本換文批准。1919年初任北京政府幣制局總裁,6月被免職。段芝貴,見本書策56頁注〔25〕。王懷慶(1866—?),字懋宣,直隸寧普(今屬河北)人。民國成立前後,歷任北洋軍奉天巡防中路統領、河北通永鎮總兵、冀南鎮守使等職。1918年任總統府高等顧問。時任北京政府步軍統領。

  〔4〕北洋軍閥與南方軍閥為爭權奪利進行幾年混戰之後,於1919年2月20日在上海開會議和。不久,爆發直皖戰爭和粵桂戰爭,南北議和無形消失。

  〔5〕真,韻目代日,指每月的11日。

  〔6〕章行嚴,即章士釗(1881—1973),湖南長沙人。華興會成員。曾任《蘇報》主筆。辛亥革命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農業學校校長。時任廣州軍政府秘書長。南北議和時為南方代表之一,後任北京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抗日戰爭時期,為第一、二、三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9年國共和平談判時,為國民黨政府代表團成員,因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遂留北京。新中國建立後,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1973年病逝。

  〔7〕王克敏(1873—1945),字叔魯,浙江杭縣(今屬餘杭)人,清末任留日學生監督。時為南北議和北方代表團成員。

  〔8〕龔心湛(1871—?),字仙洲,安徽合肥人。歷任駐美、日、秘魯、英、法、意、比各國公使館隨員,後任安徽省財政廳長、財政次長等職。1918年任安徽省長。1919年任財政總長兼代國務總理。

  〔9〕魯森堡,今譯盧森堡。見本書第301頁注〔11〕。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