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老實人馮小剛回應質疑:中國就沒大師 誰都別裝!(組圖)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7-31 07: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進《非誠勿擾2》劇組的前一天,馮小剛在一家咖啡廳里,獨家對話新浪娛樂。我們的本意是想讓他回應一下《大地震》上映后,引來的種種評論和質疑,在回應完關於張靜初的表演和對影片本身的質疑后,馮小剛說別跟我談電影了,我都快談吐了,聊聊心情吧。他說,覺得自己「本來拍電影是談戀愛的,到最後工作性質變了」。他說,當今的中國沒有大師沒有精英,因為這個年代不對。他說,現在簡直是在浪費時間當公關英雄,「算了,淹死我算了!」但也非都是一邊兒倒的悲觀論調,偶爾你還可以看到馮小剛其實「雄心未泯」,他說,「我不著急,180°的視野我有,現在我的電影就是一個民兵預備役,到真正發生『戰爭』的時候,馬上就可以全副武裝變正規軍,會有很大的殺傷力。」

  拍電影這個事兒,馮小剛又愛又恨。

  談精英和大師:這不是一個能產生大師的年代

  新浪娛樂:我看這幾天的報道里有一個說法,說你是中國第一個五連莊票房過億的導演,這意味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已經超過了很多當年仰視的人,是這種感覺嗎?

  馮小剛:以後可能會很多導演都做到這一點的,現在過億都是挺平常的一件事了。我們正趕上中國電影又在是一個迅猛的市場增長期,美國年票房收入現在是680億(人民幣)左右吧,中國電影市場這個空間我覺得起碼可以做到600億或者500億,你可以去想,還有多大的一個增長空間。今年賣5億的電影,到了中國電影500億的時候,就是5億乘以5,25億。所以我就算達到了5億票房,這個紀錄也保持不住。

  新浪娛樂:你按什麼在算?銀幕數的增長速度?

  馮小剛:對,就是這個中國的市場空間,我保守地說,美國是680億的話,我們真的應該本土做到500億,我覺得7、8年內,會達到這個數字。我的電影的票房,源於對觀眾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這個判斷如果不產生大的偏差失誤的話,電影就很容易有人緣。從導演的能力上來說,我不認為導演和導演之間能差多大,但是導演對觀眾的判斷力可就差很多了。也有的導演確實做了一個判斷,他誤以為這麼弄大家會喜歡,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誤會。

  新浪娛樂:你的這種不誤會,是來源於從小的經歷,還是天性,還是別的什麼?

  馮小剛:我不知道,對我來說,這事不是一個難事,我覺得挺容易想明白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創作者本身,他自己和觀眾的想法差距很大,他決定委屈自己一下來將就觀眾,這也不行,帶著很大的不情願,所謂迎合。我不是什麼迎合,我就是重合。

  新浪娛樂:我看到有評論說,看完馮小剛的《大地震》,感覺新的大師誕生了,你對所謂大師這個說法是怎麼理解的?

  馮小剛:我覺得只有很不冷靜的人才會說自己是大師,這個帽子戴我頭上不合適。

  新浪娛樂:你覺得自己不是?

  馮小剛:我不是,我不是,這不是一個能夠產生大師的年代。

  新浪娛樂:為什麼?

  馮小剛:因為我們還是面對著很多的戒律,不能觸碰。我不是「嘩嘩嘩」趟河而過,而是找河裡冒起來的石頭,跳上這個石頭,再跳上那個石頭,這麼著往前走。這中間深一腳淺一腳的,有時候你知道往那兒走近,但不行,這兒有石頭那兒沒有,就只能繞。有時候沒準一條腿掉水裡頭了,有時候甚至整個身子掉河裡了!種種可能性都有,所以我覺得,這個時代,既不可能出現大師,也不可能出現大師的作品。

  新浪娛樂:所以最多只能出現票房好的作品?

  馮小剛:只能出現……大眾電影。

  新浪娛樂:你覺得中國沒有大師?

  馮小剛:沒有

  新浪娛樂:但影評人喜歡討論大師這個頭銜。

  馮小剛:我覺得哈,不用把電影神化。有的人經常說電影應該怎麼拍怎麼拍,什麼才是電影什麼不是電影,說某人看電影特專業,其實電影是什麼啊?電影就是一個非常大眾的藝術形式。為什麼有意思?就是每個人都能參與。你說弄一個原子彈,讓你評論評論這原子彈到底好在哪兒,你還真插不上話。但讓你說一部電影,每個人都有發言權,都能夠表達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都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和對生活的認識,在這上沒有誰高誰低。我經常聽人說精英階層、高端人群,其實中國哪有什麼精英啊?

  新浪娛樂:沒有人說你是精英嗎?

  馮小剛:那我可是很清楚,我不是,要真有那麼多的精英,中國的原創力怎麼那麼弱啊?我覺得精英應該是非常有創造力的,是先知,是有引領作用的。你說咱們中國這100多年來,咱發明過什麼啊?咱們有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嗎?有諾貝爾科學獎的得主嗎?其實是和這個大國挺不相稱的。然後我們對當代,不管是精神文明還是物質文明的貢獻,響噹噹的有據可查的有多少?所謂有影響力,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不管是精神還是物質上面的,有哪些?其實都沒有。那這個所謂精英階層就是一形式,就變成學舌的了。包括中國電影,也沒有精英,怎麼可能說突然間拍了一部大師作品呢?曹雪芹活到今兒,你讓他寫一《紅樓夢》,他也寫出不來,這就是現狀。所以我覺得大家認知的程度都差不多。我跟你說每天散在這樓里裝修的民工,他們對生活的認識,他們的智慧,可能比我一針見血得多,獨特性也不會比我差。他怎麼應付他所處的困境,肯定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和所謂的這些精英,沒什麼差別!有時候我這七繞八繞想不通的一問題,讓民工來說就倆字:扯淡!是吧,誰都別裝。誰都別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談史詩:《大地震》遠遠不夠史詩的分量

  新浪娛樂:我看還有媒體討論這部電影到底是不是史詩。

  馮小剛:我很清楚,《唐山大地震》遠遠不夠一個史詩的份量。我剛才說了這不是一個拍史詩的年代,所以相對來說我的落腳點可能會略顯單薄,和時代大事件的關係有時候會脫開——但這是現在可以走的一條路。有時候看到一些文章,說這個電影薄弱在哪兒,說的是對的。但比較慶幸的是,其實這些說法我之前就知道,這個電影一定有這樣的問題。但我們只能往這兒走,其他的路都想過,如果沒有禁忌的話,我也可以把它變得非常豐滿、豐厚。但是目前,我要對唐山負責,我要對公司的投資負責,所以我可以走的路,是必須被廣泛接受的。

  其實啊,我倒不著急,我認為180°的視野我是有的,但我更知道這邊80°別看,那邊50°別看,看來看去,就看中間這30°角可以看,所以電影也只能這樣。打個比方,現在我就是一民兵預備役,師、團營、連都有,但是它是一個骨架子。到真正發生『戰爭』的時候,馬上預備役就變成一個整編師,就和正規野戰軍一樣全副武裝,然後會有很大的殺傷力。

  新浪娛樂:您覺得《非2》以後的5部作品能等到這個時候嗎?

  馮小剛:我覺得反正時代在進步吧,再往前走,開倒車的可能性不大,應該是越往後越好吧。咱們從限制這個角度來說,現在不會比5年前限制得更緊,5年後也不會比現在限制得更緊。

  談哭與感動:有的人爹媽死了也沒哭

  新浪娛樂:除了媒體,還會通過什麼渠道去了解觀眾對你電影的反饋?

  馮小剛:報紙、網路還有大街上遇到的人,口口相傳。主要是網路,你看微博(http://t.sina.com.cn)就可以看出來,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大概有一個比例。倒沒去數,大概是8比2。10個人里可能8個人是喜歡的,兩個人是不喜歡的。其實我覺得這個比例就算是5個人喜歡5個人不喜歡,都非常高。因為心裡堵得慌也可以往你這撒撒氣,但是誇就會覺得確實有必要誇才誇。

  新浪娛樂:大家特別愛討論的就是「你哭了沒」,哭是一個衡量大地震的有含金量的標準嗎?

  馮小剛:我覺得衡量它的標準就是觀影人次,有多少人去,我覺得這是最過硬的。

  新浪娛樂:也有人說,《唐山大地震》只是催淚,並不感動。

  馮小剛:流眼淚有很多種,比如說你手被門掩了一下你疼會流眼淚,你抹了風油精也流眼淚,演員演戲哭不出來,使勁兒盯著燈芯最亮的部分也會流眼淚,迎風走你都會流眼淚。當然還有一種是傷心、痛苦。所以大致可以把流眼淚分成一種是心裡來的,一種是外部物理刺激。就《大地震》來說,電影院裡頭,沒人挨揍,沒人打針,也沒人掩了手,也沒撒風油精,這些刺激都不存在,所以有的人說「只有眼淚沒有感動」,這個不太成立,咱們可以試試,找100人關在黑屋裡頭,你給講一事兒,把大家都弄哭,但是說沒感動,那我就覺得太佩服你了!把觀眾都弄成演員了!我倒同意有的觀眾說「我不感動我沒哭」。別說一部電影了,有的人爹媽死了也沒哭啊。他不哭也不見得不孝順,他就是善於克制。所以我可以說,沒有哭也不見得不感動,但是哭了一定是因為感動了。

  談張靜初的表演:換一個人來也這樣。

  新浪娛樂:對於張靜初的表演,我看到很多詬病,覺得她的表演弱了。就我個人來說,一個很簡單的衡量是,按照年齡和經歷,我覺得看電影的時候,我應該跟著她的情緒走,但事實上,我整個情緒卻是被徐帆帶著走。我其實覺得張靜初還是會演戲的,她是不是太緊張,太想演好了,思想負擔重?

  馮小剛:我覺得靜初非常地努力。說實話,方登(張靜初飾演)這個角色,本來就被兩個演員分擔,她(本身)就吃了一個虧,然後劇本在李元妮這條線上,張力大,台詞實在,事兒也實。但在靜初這條線上,相對薄弱,演員容易吃虧。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導演應該給她一個中肯的評價。就目前的這個情況來說,張靜初能夠把這個角色完成成這樣,實屬不易。

  新浪娛樂:你滿意嗎?

  馮小剛:我滿意啊,我不滿意我會跟她說。她今天做成這樣,換另外一個人來,也是這樣。

  新浪娛樂:如果是劇本的問題,那為什麼她這條線會寫得薄弱呢?

  馮小剛:把方登養父養母設定為軍人這個身份,就已經讓編劇不敢撒開了寫,因為畢竟審查的時候是要聽總政的意見的,所以寫這人就偏正面的多唄。同時,這個家庭必須不能有太多的問題。人和家庭都必須正面以後,編劇會有很多的顧慮。這個顧慮就導致本來可以寫的很多東西,就給捨去了。比如張靜初為什麼不回家?父親內心的衝突到底在哪兒?要是可以撒開了寫,我馬上就可以給他非常充分的理由。最後張靜初再帶著自己的女兒回家的時候,和父親的那種和解,就會非常的感人,非常結實。

  新浪娛樂:那你為什麼要把這個家庭設定為軍人家庭呢?

  馮小剛:我對部隊非常有感情。我們國家自然災害非常多,部隊也是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再加上我原來那麼多年當兵,而且軍隊對唐山人是絕對有恩的。而且我地震的部分又沒有更多的篇幅去表現部隊,所以我就更願意在主人公里加一個軍人家庭,讓大家能夠感覺到軍人的善良。

  新浪娛樂:就是說你感性的一面佔了主導?

  馮小剛:多種因素組合吧。就算不是一個軍人家庭,我又能怎麼寫呢?說不定最後還會損失我對軍隊的感情。比如說,我就給寫成一個老百姓家庭,有些大家都知道的共同記憶的大事件,張靜初作為一個學生,她是否會裹挾在這個大的事件之中?作為父親在這個時候會對孩子有怎樣的保護?也許這個孩子會和自己的父母辯論,而父母會告訴她你涉世不深,一定要聽我的話,千萬不要摻和那些事兒……我想過因為這樣的衝突造成的靜初的離家出走,跟養父養母情感上的隔閡。你想改革開放30年我們走過的這些路,是有一些點,可以輻射到每一個家庭裡面去,甚至在家庭內部製造很大的衝突。如果這樣去弄的話,電影會變得更豐滿一點兒,也會幫助到演員這個角色,比現在更準確更有勁。但我兜不住這些,對不對?

  新浪娛樂:傳說中張靜初和李晨有姐弟相見的戲,拍了又刪掉了,說是因為演得不夠好?

  馮小剛:沒有,沒拍。第一我覺得這一部分觀眾是可以想象的。另外母女相認和姐弟的重逢挨得太近,這個電影的核心是後面的母女的和解。所以要抓住這一點,給它預熱,不能把能量分散了,之後兩場戲都毀了。

  談馮小剛之累:算了,我淹死得了

  新浪娛樂:你說過不太喜歡現在工作的娛樂圈,很累。

  馮小剛:不是說我受夠了,而是我覺得很多事兒不對。比如說很多投資的老闆就認為,一個剛入行的孩子,馮導演你只要用他他就一定紅!怎麼可能呢?他不是這塊料,我也不是金手指!不用把演技說得那麼神,一個演員還不能很自然很真切地演出一個角色來,但已經是媒體的寵兒了,很紅了。經紀人制度,其實也是一個挺討厭的制度,一演員什麼都不是也得跟一助理。我看著這些事時候我覺得,不喜歡。這些現象其實還有很多。

  新浪娛樂:你說的都是別人,你自己呢?我覺得有時候,你做的很多事情都超出了一個導演需要做的範疇,例如說所謂的平衡各種各樣的關係。

  馮小剛:人吧,年齡越大,越嚮往簡單。但是我所處的影視圈,是越來越複雜,所以我有抽離的慾望。我覺得不光是我,每一個現在還在站在那個焦點中間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想法,然後也會感嘆——這樣的想法是很奢侈的。舉一具體例子,電影拍出來了,最好導演也別說那麼多廢話,就是交給觀眾看,觀眾覺得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說再多話都是無濟於事的。然後精力馬上投入到下一個創作裡邊去,也不用那個,考慮到方方面面的關係,或者說,讓我說一回就行了。這點有時候我挺羨慕張藝謀的,你看他的電影出來,他很少四處說去。

  新浪娛樂:但是《三槍》他說了很多。

  馮小剛:跟我比差得多了!我現在面對的是個什麼情況呢?所有的人,我都得面面俱到地去說。最後這「說」已經變成是什麼了呢?變成了別得罪人了!你跟他媽的A說了,你他媽的就不能跟我們B再說一遍啊?怎麼著,你是覺得A比我們厲害?我趕緊說,哎別別,一樣的啊,我再跟你說一遍。我要不說就變成,「行,你不說行,我要說那可就是不好聽的話!」這一切,實際上,超出了導演的工作範疇,最後我也是心力交瘁。所以當遇到這種時候,我有時候就是在會問自己,你是不是浪費了好多時間在做這些公關的事兒?最後就變成了一個公關英雄?其實我覺得這應該是製片公司老闆做的事,導演就應該專註於工作,因為我不是靠說話來說話,我是靠作品來說話。我不知道別人,我就覺得自己有時候,有點兒像一雞,本來拍電影是談戀愛,是我跟電影的戀愛,但怎麼最後身份變了,工作性質也變了?但這種局面是我無力改變的。我能做到的,要不然就在這裡頭奮力地游泳,因為我還有一個野心,不行,我得游!我得游到那邊去!要不然就是非常消極的,看哪邊近,往哪邊遊了趕緊上岸,再不行就是說,算了,我淹死得了!

  這對我內心造成的影響是非常負面的,我現在的心情是悲觀大於樂觀,而且隨著片子拍得多,年齡往上長,悲觀的情緒會越來越強烈,無可奈何。我還算好的呢,有時候我性格使然還掙巴兩下,叫兩句板,還想說一理,我覺得像張藝謀,他都懶得說這理了,你想當一個人他不生氣的時候,那他得多麻木啊,他得讓自己變得多麼地麻木,才會懶得生氣,懶得解釋,懶得較真,懶得講理了。

  談微博:起碼幫你認識一半的我

  新浪娛樂:你是不是訪問做得都想吐了?

  馮小剛:影片上映前15天,我在公司的安排下,開始和各路媒體接受訪問,影片上映前10天開始我帶著演員上路,走了10天去了9個城市,我回來這電影上映,在這期間,一直說,一直說到昨天,昨天我連續說了5個小時,《鏘鏘三人行》2個小時,《面對面》仨小時。今天跟你說完算是完事了,我明兒要到劇組拍戲去,我要再在北京呆著,還得說。其實採訪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關鍵是反覆說一個話題,我痛苦啊!我知道這個躲也躲不過去,這是我合約里的一部分,但是每一次到差不多結束的時候,我基本上是崩潰的邊緣,都會想:哎喲我操,要不然不拍電影了。

  新浪娛樂:你可以今後通過微博表達自己的觀點。覺不覺得微博挺適合你玩的?

  馮小剛:對,其實那時候是真正的我自己,剩下的所有的訪問都是我代表著一個項目在說話。你們那微博上,是真正的我自己,沒有人要求我在微博上幹什麼。我沒有這樣的負擔,我是說我想說的話,有感而發。

  新浪娛樂:會看全部的評論嗎?

  馮小剛:全看做不到,我覺得這玩意兒特別快,跟傳銷似的。一瞬間100多條就來了,我就大概瀏覽一下。

  新浪娛樂:在微博里看到比較有意思的評論是?

  馮小剛:有,挺好玩的。你像我轉述韓寒雜誌上那個事兒(馮小剛曾在新浪微博上轉述韓寒雜誌上一篇小說的主要內容),有一個人寫了一評論,我一眼就看見了,他說:女人做了母親就變天使。這句話就讓我覺得特別智慧,而且有溫度。我最近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辭彙,「溫度」,我老用。評價一事兒吧,我就說:這事兒有溫度,這事兒沒溫度。有溫度都對,沒溫度都不對。

  新浪娛樂:那你怎麼形容自己現在整個工作的狀態?

  馮小剛:就是說我一旦投入到下一個攝製組之後,我覺得我就都對了,一旦宣傳開始又全都不對了。其實我得說好多言不由衷的話,但是也只能這樣。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想認識我,就看我的微博,起碼幫著你認識一半的我,另一半的我,你們不需要認識。

  新浪娛樂:有沒有看到特別無理的人,謾罵式的評論?

  馮小剛:我覺得還真是挺少,我就看到過一次,就是罵人罵得好像很生理衛生那種,剩下的那種罵都不叫罵,我閱讀評論的時候很好玩,其實我想知道我說了一段話,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然後當我看到有的時候有的人,被我說的話氣得簡直是暴跳如雷的時候,其實我也是有快感的。

211

主題

2644

帖子

392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27
珍惜眼前 發表於 2010-7-31 15:48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實,老實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wazhh 發表於 2010-7-31 20:35 | 顯示全部樓層
都是一樣一樣的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7-31 20:37 | 顯示全部樓層
wazhh: 都是一樣一樣的哈
so so onl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9: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