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世紀」早已讓位於「進化論」的今天,依然有人在尋找那片人類最初也是最終的極樂之地。執著的考古學家終於挖出了一座神秘廟宇,石柱、雕像、野生小麥的遺骸……這些比已知人類文明還要早幾千年的文明,是否真的想通過諸多同《聖經》的吻合,來告訴人們這裡就是真正的伊甸園?

點擊查看原圖
遠古時代,今天土耳其東南部的密林深處曾經居住著一個原始部落,這個部落的人過著不愁吃喝的日子,生活富足。他們把石料雕刻成巨大的柱子,然後用雕出的石柱修建廟宇來紀念他們死去的族人。
德國海德堡大學考古學家克羅斯在1995 年的一次考古挖掘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建於11000 年前的龐大廟宇的遺址,遺址位於土耳其邊境的哥貝克力山地(GÖBEKLI TEPE),大殿的石柱上刻有類似《聖經》所描述的伊甸園中存在的動植物,甚至還有帶腳的蛇。消息傳出后,義大利和德國的諸多學者一致認為,這裡極有可能就是《舊約》中伊甸園的所在地。一位名叫安德魯• 柯林斯的研究人員甚至推論這裡可能就是伊甸園的入口處。
其實,在此之前英國的古埃及學家大衛• 勞爾就認為《聖經》中的相關章節為找到伊甸園的真正地點提供了重要線索,通過對比古代文獻之後,他指出伊甸園就在與蘇美爾古城遺迹相隔不遠的土耳其和伊朗的交界處,由於缺乏足夠的證據,這一設想遭到了同行的反對甚至批評,但1995 年的考古發現和後來生物學的研究結果表明,歷史可能真的被大衛• 勞爾言中了。比已知世上最老的古城還早1000 年。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這是《舊約》中的一句話。許多西方人認為,《聖經》不僅是一部深不可測的宗教典籍,更涵蓋了迄今所知最早的世界文明形成期的歷史。《舊約》記有遠早於史前的事迹,年代最早的記載以人類文明發祥之初的世界為背景。故事開始於現今的伊拉克地區,古人稱之為「肥沃新月形地帶」,在以色列歷史開始很久以前,這個地區就有著舉世矚目的文明。
通過對哥貝克力山丘廟宇遺址的研究發現,這個建築群修建於新石器時代幾千年之前,甚至更早,比已知世上最老的古城耶利哥古城還要早1000年。要知道人類從事種植業和畜牧業還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的,而植物學研究顯示早在新石器時代以前這裡就出現了農耕文明,那麼伊甸園就很有可能指的是人類文明的第一個田園。
克羅斯是這次挖掘工作的總指揮,他曾這樣描述:「在這裡可以感覺到很濃的神話色彩!」在冰川期過去10 萬年後,歐亞大陸的柔風細雨開始滋潤著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使得哥貝克力地區內的山丘開始鮮花盛開,有利的自然條件使這裡具備了成為文明搖籃的物質基礎。所以克羅斯認為這個遺址很可能如人們所預期的那樣,會為研究那個遠古的狩獵部落如何創造出了人類的第一個田園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料。「很明顯,這裡曾經居住過一些人類,而且他們還試圖用石雕這一古老的信息記載方式向後代講述什麼,」這位德國考古學家堅信這塊山地的考古學意義巨大,與具有神秘色彩的《聖經》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使得它在考古學家的眼中獨一無二。「它的魅力可以與英格蘭的巨石陣相媲美」,但卻比巨石陣要古老得多,更加的讓人神往。

點擊查看原圖
伊甸園是多個時期內在很多國家頗為流行的一個藝術創作主題,從這些藝術品中可以感受到人們對天堂的嚮往和對完美生活的詮釋。
神秘文字傳遞史前信息
這座古老廟宇的遺址有很多呈T形的石柱,每根高約3米,柱子的石料全都采自山頂的一塊巨石。這些T 形石柱表面很光滑並刻有動物形狀的浮雕: 狐狸、鴨子、羚羊、野豬和獅子等等。除了這些讓人驚嘆的石柱外,大殿的中央還有兩根更加高大的柱子,高約6米的石柱上面居然刻有形態精美的象形文字。這些信息使人們不得不驚嘆當時人類的智慧水平和文明程度。
這個發現可以證明當時這裡的居民已經考慮到了未來,因為可以看出他們是想通過石雕上的圖案和文字信息把他們的信仰傳遞給後世。克羅斯認為這裡不會是居住地也不會是墓地,因為在其內部既沒有發現日常使用的器皿,也沒有任何墓葬的痕迹,這裡應該是一個膜拜亡靈的朝聖場所,「在這裡,祭司們聚集在一個火堆旁來舉行祭拜祖先的宗教儀式」,克羅斯指出。
其實這些石柱的發現還不是最讓人驚嘆的,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雕像的發現——它是幾年前由土耳其的考古學家們發現的。這個雕像所展示的是一個雙手握住生殖器的男子。這件藝術品的製作年代比哥貝克力古廟還要早1000 年,從他的姿態和審視一切的不凡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應該是一位生育之神。
黏土人像暗合上帝造人
當時聚居在這座小山丘的人們以捕獵羚羊和其他野生動物為生,一片富饒而充滿生機的景象——而現在,那裡成為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的游擊區。當初的居民懂得把大片的稻穀地圍起來,防止被其他動物破壞。這塊被圍起來的田園可能就是「創世紀」中所描述的伊甸園的雛形,亞當就是在這裡接受了耕種伊甸園的任務。
耕種野生小麥也是當時居民的主要工作之一,他們實際上建造了一個最原始的田園,這一切都會令人把它與《聖經》中關於伊甸園的描述聯繫起來。而且更為巧合的是,在這附近居然發現了來自大約公元前8500年的黏土人像。這不禁更讓人聯想到《聖經》中所記錄的:「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如果有一些考古學家覺得這段《舊約》中的描述與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黏土製作有些許類似的話,那麼大衛• 勞爾就敢確定《聖經》中對人類的誕生所作的描述並不是完全的神秘故事,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忠於史實。雖然他的假設引來不少爭論,但事實是「創世紀」中的某些描述與幾千年前發生在這一區域的一些真實事件確有相似之處,包括發生的地點,在當今的土耳其南部、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

點擊查看原圖
《聖經》插畫,巴別塔,創作於1563 年。
《聖經》中的河流找到原型
「創世紀」中這樣描述:「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4 道。」這4 條支流分別是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基訓河和比遜河,現在只有前兩條為人所知。而離哥貝克力不遠的陶羅山脈恰恰是十多條河的源頭。
一位名叫雷吉諾• 沃克的英國人發現有一條名為「阿拉絲」的河流經這個區域,在公元8世紀之前這條河的名字是「蓋葷」,與它的希伯來名字「基訓」意思相同,也就是說沃克認為這條河就是《聖經》中所說的伊甸園裡的基訓河,他於1986年公布了這一結論。大衛• 勞爾也找到了一些相關資料,到此為止,基訓河的原形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了。
問題是另外一條名為比遜的河流真的存在么?沃克在他的書中指出「比遜」這個名稱來源於一個與其發音很接近的希伯來名字——Uizon,「 Uizon」實際上就是現存於這一地區的地下水。
挖掘只完成10% 古廟可能僅是入口
一個由德國和義大利的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大衛• 勞爾認為的伊甸園所在地正是人類的第一個產糧區。大概13000 年前,冰川期結束,全球氣候變暖,這一變化使猛獁象從地球上永遠消失,馴鹿不得不前往北方地區。這些本來是食物來源的大型動物的消失或遷徙,迫使這些原本以打獵為生的原始人開始收集野生的穀物和水果,以此作為新的食物。這一生活習慣的變化促使了一些石制工具的產生,比如說石頭做的杵和刀。在不知不覺中原始人類已經開始向農業和畜牧業邁進了。
研究者對當時那些小麥的後代進行了基因測試,測試結果發現,野生小麥最初的人工耕種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的,現代小麥的DNA 顯示它們的祖先就曾經生長在遺址周圍,而且全世界只有這個地方才有這種野生小麥生長。
支持大衛• 勞爾假設的不僅是植物遺傳學的研究結果。克羅斯指出哥貝克力遺迹現在只挖掘了全部的10%,他相信後續的挖掘工作會提供更多的資料,證明在這裡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田園,或者很可能就是《聖經》里所說的伊甸園。
[本話題由 自由之靈 於 2010-02-24 23:20:5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