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靜心方能養生 獨家秘傳養生妙方(3)

[複製鏈接]

430

主題

2296

帖子

38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8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uxin_9605 發表於 2010-1-26 06: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二、噓呼吐故法
  噓呼吐故法是由六字氣訣簡化而來。
  六字氣訣興起於晉唐,普及於宋元,是歷代養生大家和醫學名家極力推崇的養生防病的最佳方法。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孫真人衛生歌》中寫道:
  ……世人慾識衛生歌,喜樂有常嗔怒少。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發宜多梳氣宜煉,齒宜數叩津宜咽……
  孫思邈極力主張以調氣法養生防病。有關六字氣訣的操習事宜,他在《千金要方·調氣法》中寫道:
  凡調氣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氣生得調,日中后,夜半前,氣死不得調。調氣之時則仰卧,床鋪厚軟,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腳,兩手握大拇指節,去身四五寸,兩腳相去四五寸,數數叩齒,飲玉漿,引氣從鼻入腹,足則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氣悶,從口細細吐出,盡,還從鼻細細引入,出氣一準前法。閉口以心中數數,令耳不聞;恐有誤亂,兼以手下籌。能至千,則去仙不遠矣。若天陰霧、惡風猛寒,勿取氣也,但閉之。若患寒熱及卒患癰疽,不問日中,疾患未發前一食間即調,如其不得好差,明日依式更調之。若患心病,氣即呼出;若熱病,氣即吹出;若肺病,即噓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嘻出;若腎病,即呬出。夜半后八十一,雞鳴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時四十五,已時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導引三百六十遍。
  這段文字寫得還是比較通俗的。孫思邈認為,六字氣訣法練習最佳時間是夜半之後,日中之前,因為這期間練習氣生得調,效果最佳。若在日中之後,夜半之前練習,因氣死不得調,效果不好。六字氣訣操習有立式和卧式之分,孫氏六字氣訣法取卧式,即以舒適的姿勢仰卧於床。床鋪厚軟,枕高適宜。雙臂自然伸直,兩手四指輕握大拇指節,放於離身10—15cm處。下肢舒伸,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六字氣訣的呼吸法一律採用順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自然隆起,呼氣時腹部自然放鬆。吸氣時兩唇輕閉,舌抵上齶,用鼻吸入清新之氣,用力吸足后則停止,將氣停閉在胸肺中暫不呼出,心中默數一、二、三、四……待略感氣悶,則從口慢慢將氣呼出,吐盡后再以鼻吸氣,反覆。
  孫思邈指出,六字氣訣因人因時而異:若患心病,就將氣呼出;若患熱病,就將氣吹出;若是肺病,就將氣噓出;若是肝病,就將氣呵出;若是脾病,就將氣嘻出,若為腎病,則將氣呬出。夜半后練,八十一遍;雞鳴時練,七十二遍;天剛亮練,六十三遍;7—9點練,四十五遍;9—11點練,三十六遍。
  孫思邈又說,以上所說也不是一成不變,若患寒熱病或初染毒瘡,則不受日中之後的限制,可在病未發前半小時練習六字訣。如果一次不見效,第二天可繼續練習。比如說,某些因肝盛血熱引起的頭痛常在傍晚7點左右發作,則可在下午6點練習六字氣訣。堅持數日,必有療效。
  追溯起來,六字氣訣是在《莊子·刻意》所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養生治病之訣。早在先秦之時,「吹呴呼吸,吐故納新」之法就已十分流行。《漢書·王褒傳》記載王褒曾說:「遵游自然之勢,恬淡無為之場,休徵自至,壽考無疆,雍容垂拱,永永萬年,何必偃印詘信若彭祖,呴噓呼吸如僑、松,眇然絕俗離世哉!」呴噓,皆為開口出氣。僑,即王僑,松,即赤松子,王僑和赤松子都是傳說中的古代仙人,而赤松子又為神龍時的雨師。其雖是傳說,卻從另一個角度證實,吹呴呼吸、吐故納新之法,為古代人所重視。
  歷代諸家著作如《明醫論》、《養性延命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摩訶止觀》、《千金要方》、《聖濟總錄》、《太上玉軸六字氣訣》、《修齡要旨》、《壽世保元》等對六字氣訣,都有較詳細的闡述。然而,也正因諸作紛出,故而對於六字氣訣之法,難免互有出入。一類以《養性延命錄》引《明醫錄》為準;一類則以《太上老君養生訣》之說。宋以後各書如《聖濟總錄》、《太上玉軸六字氣訣》、《修齡要旨》、《壽世保元》等均以後者為準,趨向統一。
  根據我多年臨床研究發現,身心之鬆弛,情緒之調節,靜心養生以噓呼二字吐故即可。噓屬肝,噓字吐故,去肝熱,解煩怒;呼屬脾,呼字吐故,化脾濕,解憂鬱。
  具體修鍊方法如下:首先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兩膝放鬆似屈非屈,松腰塌胯,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平目而視,並逐步進入微微綿綿狀態。
  本功法一律採用順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自然隆起,呼氣時腹部自然凹收。練習時先吐后納,以念字為吐,呼氣盡。呼氣時,開口讀字,並用提肚收腹縮腎(外生殖器)之力壓出各臟腑之濁氣。初練時,為了調整口型,可大聲讀出,待口型熟練能調動內氣時,則呼氣讀字訣,吐氣微微,不使耳聞,將濁氣全部吐盡,則兩唇輕閉,舌抵上齶,用鼻吸入清新之氣。吸氣盡可用一個短呼吸,稍事休息,再做第二次呼氣讀字。
  噓呼吐故法練習既可採用站式,亦可採用坐式,或卧式,甚至行走之時也可練習。無論何時何地,一旦你突然感到心煩或不安,即刻以噓字吐故,操習此功法,片刻就可煩去心靜。不妨試試,以形成習慣。
(ZT)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7: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