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將針對「十二五」規畫提出建議,擬定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對大陸民眾來說,他們最關注的議題,在住房、教育與收入分配。也有人認為在「十二五」期間應該優先考慮還富於民。中新網報導,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蔣選認為,「十二五」規畫最重要的是在消除分配不均。實際收入差距不是主要問題,而是壟斷、灰色收入等分配製度不公、政策不合理、操作不合法等情形的存在。他認為中央政府未來要給民眾一個社會穩定發展的期望,給企業一個市場確定的期望。
報導指出,房市問題是大陸民眾最在乎的,但對於中共當局提出的樓市調控政策,他們抱持樂觀,因為他們相信當局能拿出滿意的解決方案,住房問題可以在未來的五年獲得舒緩。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已是公司中層的他,拿著不錯的薪水卻始終沒辦法買房。他認為,五中全會是改革的座標,因為當局不會讓他住不起房子。更有民眾認為,住房保障獲得具體的實施辦法,會讓他們有在北京打拚的勇氣。
教育問題是大陸民眾第二關心的議題,家住海淀區的郭女士為了兒子幼稚園教育傷透腦筋,還花了大把的鈔票,她認為中共當政者能讓孩子的教育費用少一些,就算是給大家的一種福利。
正在北京就讀的小雷則認為,去除教育行政化能讓中國大學教育有更好發展。大陸校長普遍都身兼領導官員之職,去行政化能讓校方更全面投入教育的發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倡高等教育改革,民眾普遍相信,未來這個問題能獲得改善。
收入分配問題是大陸民眾最後一個關注項目, 家住北京西城區展覽路的李女士表示,物價的變動會影響她的生活品質,但一些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政策,照顧到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讓她維持高品質生活。
此外,大部分民眾希望解決資源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過大等問題,特別是壟斷、灰色收入是他們最不樂見的情形。
第一財經報報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癥結,是包括城鄉、地區、收入分配、投資和消費等在內的社會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由此也使得粗放式的發展方式遲遲得不到實質性轉變,從而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造成許多不應有的後果。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看,「十二五」規畫應該著重解決的問題主要有: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協調區域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推進城鎮化和戶籍制改革,放鬆對服務業與民營企業的管制,推進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表示,「十二五」規畫肯定會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放在非常高的位置,基本的調子、方向和「十一五」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