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日懵了:中國下死手越南乖乖聽話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10-14 1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國一份報告今天指出,由於中國大肆修建水壩,對湄公河流域的未來構成了最嚴重的威脅。湄公河是世界主要大河之一,也是該地區的主要水源。湄公河在中國境內名叫瀾滄江。 中國目前正在湄公河上游(位於雲南省境內)修建8座水壩,其中包括最近竣工的小灣水壩。它高達292米,是全世界最高的水壩。聯合國的報告說,它的蓄水能力相當於東南亞所有水庫的總和。


  與此同時,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幫助國家擺脫貧困,寮國已經開始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修建23座水壩,預計將於2010年竣工。柬埔寨和越南也制定了宏偉的建壩計劃。
  報告指出,建壩計劃的影響包括"河水流量發生變化,水質惡化,生物多樣性降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說,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跨界河流的利用和保護,實行開發與保護相平衡的政策。
  建壩計劃將增大湄公河的壓力。這條河流經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整個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棲息著數十種珍稀鳥類和魚類,是6500萬人口的衣食來源。湄公河及其支流原本已經面臨污染、氣候變化和早先修建的水壩的威脅。
  日媒:中國在湄公河建水壩管理下游國家
  儘管中國快速崛起,中國說它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從某些角度來看,它如今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第二大出口國。無論怎樣來衡量,中國顯然是一個越來越有影響力及衝擊力的國家,特別是如果你生活在東南亞附近的話,感受更深。
難怪這段時間人們把當地的麻煩歸咎於中國。對中國的最新指責出現在泰國北部和寮國發生災難性洪水后。洪水是因為東南亞最大河湄公河泛濫,淹沒村莊河和稻田,所造成的破壞可能需要很多錢才能修補。
  一些受洪水衝擊的泰國人和反對修建水壩的非政府組織說,湄公河上游的中國三大水壩水庫放水,令熱帶風暴和季風降雨造成的徑流增大。
  但湄公河委員會(MRC)在9月25日的聲明中指出,中國水壩釋放的水量太少,不足以成為洪水的重要因素。MRC由柬埔寨、寮國、泰國和越南在1995年成立的,以協調東南亞湄公河盆地的管理。
  世界第12長河湄公河流經六個國家--中國、緬甸以及四個MRC成員國。儘管湄公河開始於中國青藏高原,並且超過三分之一的長度(總長度超過4300公里)位於中國境內,中國並非MRC成員。隱遁的緬甸也不是。它們是"對話夥伴",不時和MRC成員碰頭,分享各自境內河段的一些信息。
  MRC聲明的結論可能是正確的,但下游的東南亞國家有理由顧慮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的大壩建設。為了發電,中國的水壩會放水驅動渦輪。下游國家擔心中國在雨季釋放太多的水助長洪水,而在東南亞國家需要用水的旱季卻放水量不足。
  中國將在2013年完成中國境內湄公河段的第四個水庫,下游國家的顧慮會加重。這個小灣水壩將有 292米高,是世界上最高的水壩之一,發電量超過4000兆瓦,至少相當於四座核電站的發電量。中國官員表示,它190平方公里的水庫將蓄水150億立方米,差不多是現有的三個水壩蓄水量五倍。他們說,在洪水季節,水庫可以減少17%流入東南亞的水量,在旱季可以增加流量40%。
  雲南的湄公河段再計劃另外的四個水壩,其中一個蓄水量和小灣的相當。要灌滿小灣水壩的水庫預計就要五到十年,需要湄公河上游一半的水量。顯然,一連串這種規模的水壩將影響下游國家可以獲得的水的數量與質量。在旱季,中國的政策特別重要。
  如果中國認真承諾與東南亞建立合作與互利的夥伴關係,它應該加入MRC成為正式成員,與鄰國分享所有的水文信息,並把它的雲南水壩納入下游湄公河盆地的發展藍圖。這將加強MRC發展並應用一個整合的湄公河盆地管理計劃的工作。
美驚呼中國在湄公河上遊興建水壩,東盟國家危險!
  中國最近提出向東盟國家提供1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和150億美元的信貸。這一表明中國願與東盟國家共渡難關的義舉卻在美國引起擔憂。


  一些美國學者認為,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力上升對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造成了負面影響。為此,他們專門召開研討會,討論如何應對中國在東南亞的"擴張"。有中國專家表示,美國國內時不時搞這種渲染中國威脅的討論,表明美國一些人仍然對中國的崛起疑慮重重。
  據"美國之音"28日報道,美國華盛頓傳統基金會本月24日舉行了題為"美國在東南亞的領導地位與來自中國的挑戰"的研討會。
  在會上,美國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教授奧特說,中國正通過外交、經貿以及發展海軍軍力等綜合手段系統性地"擴張"在東南亞地區的勢力。與中國的東南亞戰略相比,美國沒有具體和前後連貫的戰略方案,這就無法保證美國在包括東南亞在內的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的固有戰略利益。
  奧特還把中國在西南部地區修建水壩稱為是控制下游東南亞國家的一個手段。
  他說,中國在湄公河(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上遊興建15至18個水壩,這就使得中國控制了湄公河下游國家的用水權,"中國現在手中握住了對東南亞國家施加影響力的新工具",東盟國家處境比較尷尬和危險,將會被中國控制,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將會被削弱的所剩無幾。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韋德寧對奧特的觀點表示贊同,他還認為美國必須保持強大的軍力應對中國的崛起。韋德寧說:"維護東亞和平的途徑是美國維持強大的軍事力量,以便讓中國不會試圖欺壓它的鄰國。"韋德寧還稱,美國除了應該在東南亞推行"民主政治",還應推行自由貿易,以"宣示"美國對該地區的承諾,防止中國"乘虛而入"。
  美國企業研究所一名專家也說,雖然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駐軍費用昂貴,但駐軍仍是必要的,能避免"災難性的衝突"。
  對於奧特提到的中國修築水壩的指控,一名分析人士表示,雖然下游有些國家確實對此持有疑義,但各方一直在積極協商尋求對策。中國修築水壩也不是出於政治目的,更不會以此"控制"下游國家。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專家陶文釗對記者表示,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增大,與包括東南亞在內的鄰國交往隨之密切是事實,也是大勢所趨,而且這種交往還會不斷增加。長期以來,美國政界、學界經常比較中美在東南亞的政策,並曾批評政府對東南亞不夠重視。他們是擔心美國在亞太地區力量被削弱,並最終威脅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陶文釗說,對中國力量的重重疑慮在美國一直都有,並將長期存在。但這並不會影響中美兩國的正常交往,因為這種聲音並非主流。對於中國來說,在對這種疑慮有足夠心理準備的同時,仍要繼續擴大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建立互利雙贏的睦鄰關係,這種政策也在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理解。另外,中國也應不斷宣傳自己的政策,讓美國做好思想準備,調整心態,接受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原題:中國霸佔水資源最近,美國在南中國海做出一些堅決舉動,北京焦慮地注視著這一切。顯然美國確實「重返亞洲」了。不過,該地區還有另一個更微妙的問題尚未引起華盛頓重視,而它其實更能令北京心神不安———美國插手湄公河地區。
  不久前,希拉里與柬埔寨、寮國等四國外長會晤,承諾對湄公河下遊行動計劃提供援助,以改善教育、醫療和環境等,該計劃殺傷力不能跟軍事訓練演習相提並論。但中國國防部幾名官員私底下對筆者表示,這種更溫和的新路線可能取得所有海軍夥伴關係都不能達到的效果。
  湄公河沿岸國家指責中國在上游築壩蓄水,致使下游忍飢挨餓。眼下尚無證據表明下游低水位跟中國大壩有關。但北京拒絕外界核查其在上游的活動,且對這些不太重要的抱怨置之不理。因而,這些國家不相信會得到北京的公平對待。
  一旦涉及本國利益,北京往往蔑視和恐嚇較小國家。但中國在亞洲許多地方基本著眼於爭取人心。它向其他亞洲政府,特別是菲律賓和泰國等不時脫離華盛頓懷抱的國家,提供大量不附加條件的貸款。
  中國的外交官在整個亞洲是人數最多、最努力的,他們散播某種地區性的「亞洲價值觀」,目的是排除美國的影響力。北京的政治官員和戰略家越來越多地談到逐步躍升至地區霸權,通過經濟和文化的力量說服亞洲精英相信決定未來地區繁榮的是中國而非美國。
  因此,若華盛頓願介入湄公河爭端,可在這個數千萬人仰賴該河流維繫生存的地區,對中國的戰略構成近乎無懈可擊的制衡。亞洲幾乎所有國家(除朝鮮和緬甸外)的政治精英都傾向於歡迎美國而非中國。
  但亞洲國家之間已簽署40多個雙邊和多邊自貿協定(包括中國-東盟自貿協定),而美國的自貿協定只跟新加坡一國有關。因此,如果美國能在湄公河問題上牽制北京,亞洲數以百萬人會意識到美國在地區的主導地位仍不可或缺。
  顯然,美國介入事關地區「麵包和黃油」的問題,有助於為華盛頓爭取數百萬的新朋友,同時牽制中國這個野心勃勃的競爭對手。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10-15 09:43 | 只看該作者
一江春水向南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7: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