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ECFA 需要講理由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0-6-28 2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報╱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2010.06.28 02:29 am


還在繼續找反對ECFA理由的各方人士,本來應該是團結的,反而因為找的理由不同,看起來變成是對立的。他們集結在一起,本來是自然的,看起來卻不自然。簡單說,反對ECFA的動機是權力慾,而讓這個權力慾有意義,且有正當性的,就是反華的情感。如今領導反ECFA的政治力量,其間意圖固然是在延續反華的香火,靠的卻是模糊反華的焦點。
反對ECFA的人講得理由很多,不需一一贅述,甚至不需要累述任一。畢竟講得南轅北轍的理由,無論是憂慮北京不懷好心的讓步,或是質疑台北毫無所得,或反對國民黨放任自由,或批判國民黨違背自由,反正都共同反對ECFA。
這就像美軍入侵阿富汗的時候,用自由主義或現實主義都可以支持美軍,也都可以反對美軍;在辯論憲法制度的時候,從文化歷史到邏輯,都可以支持總統制,也都可以支持內閣制。在台灣,重點向來是立場,不是所用的理由。
同理,反對ECFA,主要是擺出反對ECFA的姿態,不是反對ECFA用了什麼具體理由,更不是反對ECFA會帶來的什麼抵制效果。
之所以擺出反對ECFA的姿態,主要是製造反對中國的感覺,但又不是真的要造成與大陸對抗的結果,更不是真的非反對與大陸經濟往來不可。而是要靠這種反對中國的感覺,重整因為參與了ECFA而可能喪失的警惕,彌補了因為經濟利益而淡化的政治,因此就算是因為ECFA而受益的人,也可能願意參加反對ECFA的活動來贖罪。
旁人總是斤斤計較於某個反對ECFA的理由是否正確合理,或不同的理由之間是否相互矛盾,然後很得意點出其中的漏洞或無知,以為揭穿反對者專業素養的闕如而沾沾自喜。
但是,這樣不但不能化解反對立場背後的共同情感傾向,甚至還強化了反對ECFA的情感需要。
反對ECFA的一方在沒有適當語言表達的情況下,尤其是在自己也參與或得利於ECFA的尷尬認知中,有強烈的願望要投射因為ECFA而生成的沮喪。就像現實世界裡得不到的,便要透過電影或小說情節或白日夢來滿足。反對ECFA就是應運而生的表演,讓自己相信在享受ECFA的同時,還可以反對。
如此虛偽的政治文化為何仍有必要?因為反對ECFA的立場是先驗的,是前提,不受實踐或行為的影響。那如果直接講,反對ECFA就是基於反對中國而必須奪回政權,會如何呢?難道這種直覺式的權力渴望或反華願望見不得人,必須遮遮掩掩言不由衷的假借某個可以引經據典的說法,才敢於表達立場嗎? 其結果,等於是把反華變成了罪惡,才必須利用反對ECFA來掩飾,而一旦反對ECFA成了舞台焦點,接著又會感到ECFA的掩飾不充分,還得進一步替反對ECFA找理由。離自己愈來愈遠,就愈疏離,愈焦躁,愈不在乎自己的說法,因此就愈難維持一致,不必要地淪為外界笑本。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