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G20下的G2爭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0-6-26 2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6.26 03:10 am


20國集團(G20)多倫多峰會的前夕,美國總統歐巴馬24日表示,中國在宣布放寬人民幣匯率彈性上有所進展,但要判定這有限的進展,是否足以協助全球成長達到重新平衡,還言之過早。他並說,美國並非要人民幣在一夜之間升值20%,因為這對中國經濟及世界貨幣市場都會產生巨大的干擾。但歐巴馬也暗示,以一年時間評估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很合理。
美國似乎吃了秤鉈鐵了心,非在G20上提出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不可;之前,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及貿易代表柯克在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的美中貿易關係聽證會中就指出,歐巴馬總統會在G20峰會與中國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中國大陸外交部則對此回應表示,人民幣匯率不是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因,而是國際產業分工調整的結果;人民幣匯率的升貶不能根本解決中美貿易的不平衡問題,也不能解決美國當前面臨的低儲蓄、借債消費及失業等問題。
的確,若說人民幣對美元一旦升值,就可馬上改善美國貿易赤字及失業問題,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但若以這樣的論點駁斥美國,並反對美國將中國列為操縱匯率國家,恐亦無法如願。因為從駱家輝幾次對人民幣發表的看法顯示,倘若北京方面再沒有積極的回應,美國行政部門在國會的壓力下,恐無法避免將中國列為操縱匯率國家,如此勢將引發中美兩大經濟體(G2)嚴重的貿易摩擦,這絕非全球經濟之福。
雖然,人民幣升值不必然是改變美國消費行為的關鍵,但大家都很清楚,倘若人民幣不啟動對美元升值走勢,中國及亞洲的經濟發展模式就不會改變。
但這樣的發展模式,是全球不平衡成長的模式,也非美國樂見的模式。因此,唯有人民幣升值,亞洲貨幣才有可能升值,中國及亞洲才有可能增加進口消費,提升服務業的發展及需求,而這些正是美國輸出的主力。
事實上,除了美國壓力,大陸內部也開始有愈來愈多的產學人士認為,人民幣應升值,以減緩中國資產泡沬的風險;並呼籲政府應協助大陸企業,為人民幣顯著走強後的局面做好準備。什麼是人民幣顯著走強後的局面?就是低工資、低毛利的出口企業勢必被淘汰出局,或須轉型經營內需市場。
歐巴馬暗示了一年的觀察期,也提到20%的假設數據,倘若這是美國的觀察指標,其與一般預料人民幣一年不會升值超過5%,存在著相當大的落差。未來,如果中國大陸擋不住美國的壓力,放手讓人民幣升幅超過5%或更多,那麼,在歐元已相對美元貶值下,等於人民幣相對歐元或一籃子貨幣的升幅更大,這樣的雙重衝擊恐非大陸經濟所能承受。因此,未來一年,G2間的貿易糾紛恐將不會只是幾件反傾銷案而已。
就全球近年主要國家貿易變化來看,美國進口金額從2008年的2.1兆美元,降為2009年1.56兆,足足少了5,400億美元,從今年首季進口4,277億美元來推估,去年少掉的5,000多億美元進口是不會回來了。同樣的,美國在金融海嘯期間減少貿易赤字的趨勢,也將成為常態。歐洲主要國家的狀況也是類似,尤其是歐元區債信危機造成的歐元貶值,更讓擴大進口顯得不可能。 因此,無論人民幣升值與否,亞洲欲維持既有的生產規模及再擴張,開發亞洲本身及新興市場,已是不得不即刻面對的挑戰;並因新興市場的開發與過去服事國際品牌大廠的代工模式完全不同,因而關鍵又回到了產業轉型。所以說,我們雖然不知G2間的人民幣爭議將如何落幕,但產業轉型已是勢在必行。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沙發
TCM 發表於 2010-6-27 0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