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青報:漲薪,民企責無旁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1-6 14: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中青報     作者:童大煥       2010年11月05日   

  在許多人還沒有財富積累的時候,中國已經迅速走向資本理財時代;同樣,在還沒有完成最基本的人才觀念轉型的時候,中國已經迅速由資本時代向人才時代轉變。未來中國的經濟支柱,將迅速由實物經濟向虛擬經濟、向現代服務業、創意產業轉變。其依靠的不是資源,不是資金,而是人!一個城市和企業的興衰,「區別在對待人的態度」。雖然經過30年篳路籃縷,民營經濟已佔中國GDP總量66%;稅收貢獻率71%;就業人口近90%,但是,如果要問一問民營企業發放的薪酬佔多少,我想多數企業家要感到汗顏。

  《瞭望新聞周刊》多年跟蹤的數據表明,雖然內地壟斷企業員工只佔職工總數的8%,但他們的工資總額長年佔據全國工資總額的55%~60%。換句話說,加上非壟斷國企、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等等,民企佔90%的就業人口,拿的卻是遠遠不到40%的工資。雖然我們可以把這一切歸因於行政壟斷企業長期佔據優質資源,也可以歸因於財政收入在GDP的分配中佔比過大。但是,民營企業自身難道就沒有責任嗎?

  近十年來,中國產業企業盈利水平大幅進步,跨進高利潤時代,但勞動者報酬佔GDP比例不斷下降。全國總工會的問卷調查顯示:企業巨大的經濟效益,在職工收人上沒有得到體現。我國從1998年到2005年,產業企業利潤年均增長為30.5%,城鎮單位勞動報酬年均僅增長9.9%。2002年至2004年3年中,港澳台企業年均效益增長33%,而職工工資增長為零。

  從國際比較看,根據瑞士國際治理髮展學院編著的《IMP世界競爭力年鑒2002》資料,2001年各國每個製造業工人每小時全部報酬(美元)最高的是德國,為22.2美元;次之是美國,為19.86美元;第三是日本,為19.5美元;我國排在倒數第三名,為0.53美元。經濟遠不如我國發達的印度製造業工人每小時工資是我國工人的1.5倍。

  這樣一種工資福利狀況,人維持基本的再生產能力尚且不足,又如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國家而言未必,對個體而言卻是千真萬確。為社會理財,是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只顧一門心思為自己和管理層賺錢,還是讓員工一起分享企業發展的果實?是做一家只會賺錢的公司,還是做一家員工充滿歸屬感、充滿凝聚力創造力、受社會乃至全世界尊敬的公司?

  頭頂「中國最大的綜合類民營企業」光環的復星集團老總郭廣昌,在總結企業成功經驗時說,要能夠應對整個經濟的變化,一個是你自己的抗風險能力要增強;第二個,要得到社會的理解,要運作規範信息透明。企業如果要做大,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就必須更規範、更透明。

  夾縫中生存的民企,唯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才能贏得更多支持和理解;而其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尊重人,發揮人的創造性不可或缺。

  人的創造力往往來源於自由與尊重,經濟的自由、文化與精神的自由是其精髓。我們的民企,在經濟上,在文化上,在人格上,都給了員工足夠的自由了嗎?抑或是相反,在「沒有任何借口」之類的勵志幌子下,把絕對服從當成企業「執行力」的法寶,熱衷於公司專制,關起門來做自己的獨立王國?

  據西蒙·庫茲涅茨研究,西方國家國民收人中由物質資本所貢獻的份額已從45%下降到25%,而勞動對國民收入的貢獻從55%上升到75%。美國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份額,在19世紀後期佔到50%,20世紀60年代后逐漸上升,到了20世紀後期上升到74%。目前在主要發達國家中,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80%左右,遠遠超過了物質資本的貢獻率。美國政府、企業和居民三者之間的分配比例關係大致為1∶1∶8,日本三者間的分配比例大致為l∶15∶7.5。

  在高密度城市化迅速發展的中國,人的重要性將迅速超越物和資本的重要性,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因素。這樣的日子將來得比絕大多數人想象的快得多。企業企業,止於人的事業;捨得捨得,有舍才會有得。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1-6 14:17 | 只看該作者
由於中國立法程序在某些領域大大滯后,法律的真空和不健全,就給高速發展的社會帶來不應有的障礙。

比如:《工資法》和《新聞法》的制定,年年有人大代表的提案,卻沒有見到在人大有關部門列案。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11-6 14:20
習近平:我是個能夠提醒自己、約束自己的人

有人曾經這樣概括過我的從政之路,從陝北農村大隊支書做起,在河北正定正式起步,在福建政壇走向成熟,而在知天命之年,又來到浙江,踏上新的征途。無論到哪裡工作,我總是要求自己先做一個學生。

  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有時候拍桌子是必要的,拍桌子比不拍桌子好。不拍不足以震懾,不拍不足以引起重視。我問當時的一個紀委副書記,300 萬人該得罪,還是這二三千人該得罪?他說那當然寧肯得罪這二三千人。

記者:從福建到浙江最開始是任命您當省長,有沒有想到一個月以後,你就兼任書記了?習近平:沒想到。一點都沒想到。

記者:那麼當時你接到這樣的一個任命的時候,什麼心情呢?習近平:一定要做好,絕不能做不好。因為我做不好的話,不是我個人的事情,是對浙江4600 萬人民的事情。組織上給你這麼重要的工作,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做好這個工作,但是我們確實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又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記者:你到任以後,一直沿襲了你在福建的作風,就是比較低調,而且從一開始,就進行調研,我想知道您都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麼樣的調研呢?習近平:到一個地方呢,就是先做學生。再一個就是吃透情況,不要盲人摸象,所以我來了以後,就是盡量地跑。

記者:跑了多少地方?習近平:我是說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我來了以後這90個縣市區,我現在才跑了69個。

記者:9個月的時間已經跑了69個?習近平:本來可以更快一點,但是現在要掌握一些節奏,反正一年肯定能跑下來了。

記者:在調研過程中有沒有讓你特別難忘的事情?習近平:在浙江來講呢,我對這裡的民營經濟發展,還是讚嘆不已的。浙江這個地方,靠老百姓的聰明智能,民營經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園地的裡面一個奇葩,這裡的各類專業市場成交額,在全國都是最多的。這個讓我感覺到確實是這裡的一個特色,也是這裡的一個優勢,我們要把握好它,弘揚它。

記者:其實您在福建呆得時間不短,整整十七年半。習近平:十七年半。

記者:心裡捨得嗎?習近平:感情難以割捨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我覺得是不解之緣吧,肯定我一輩子都跟福建聯繫在一起。十七年半,也是我最好的年華啊,我是當時人們說的三十而立,我32歲的生日那天是我在廈門當副市長的時候度過的。就是那一天,廈門市領導說給你接風,你今天上任了。我說今天恰恰是我的生日。

記者:在福建的這17年,你自己認為驕傲的業績是什麼?習近平:王婆賣瓜,我很難說哪一個是我自己驕傲的業績,因為每一個業績,都是集體創作,沒有說哪個是個人的。而且一件事情的完成,它畢其功於一役,這一役它也是,甚至是若干年,甚至是若干屆才能完成的。

記者:您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為人很謙和,而且很平易近人,那麼通常這種謙和、平易近人,說明您的性格是溫和的,那您有沒有震怒的時候?習近平:也有,這種震怒呢,我想它是兩種情況了,一種是有感而發,不可自抑,怒髮衝冠,自然地發了。另一種情況可能還是理智的選擇,這個時候,拍桌子是必要的,拍桌子比不拍桌子好。不拍不足以震懾,不拍不足以引起重視。

記者:那你在寧德治吏,是不是算是一次理智的震怒?習近平:也有這種成分,我在寧德主要是清房嘛。當時寧德的幹部佔地建房比較普遍,老百姓看到這些蓋出來的房子,看得見的腐敗,很有氣。

記者:涉及到多少人?習近平:幾千人吧。

記者:可是涉及到這麼多人,幾千人,到底動還是不動,自己心裡有沒有掂量?習近平:我就問當時的一個紀委副書記,我說你覺得老百姓意見大不大,群眾意見大不大?他說大。是不是一個當前影響積極性最大的問題?他說是。我們將近300萬人該得罪,還是這二三千人該得罪?他說那當然是,寧肯得罪這二三千人。我說那咱們就干,要干就干成,義無反顧,開弓沒有回頭箭。

記者:事後這些被處理的幹部還恨你嗎?習近平:對我沒意見,而且我走的時候,也還是難分難捨的。因為他們覺得我確實不是為了自己,我跟他們無怨無仇的,我就是來講一個公道,我們幹部不要去傷害人民的利益。從小雖然衣食無憂,但是我父親對我們的要求嚴格,日子過得非常儉樸。我們去參加一些晚會,到人民大會堂,到天安門上面,工作人員說這是誰家的孩子這麼破爛的衣服?因為我們是住校,逢年過節回家了以後,先是站一排,接受他的訓話。

記者:那時候你們家庭的生活還是比較優越的是吧?習近平:這麼講吧,就是衣食無憂,但是我父親對我們的要求嚴格,使我們過得非常儉樸。

記者:怎麼呢?習近平:因為他一個月的工資是四百塊錢,當時毛主席他們也就這個工資了,我們本身平常穿的衣服,且不說補丁落補丁,而且都要穿兄弟姐妹的衣服,哥哥的交給妹妹,妹妹的交給弟弟,我比較慘的就是上面有四個姐姐,只有一個哥哥。

記者:那你穿你姐姐的衣服?習近平: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記者:花衣服?習近平:花衣服,花鞋子,我絕對不幹,但是也不得不穿。逢年過節了,我們也都去參加一些晚會,到人民大會堂,到天安門上面,工作人員說這是誰家的孩子這麼破爛的衣服?知道的人就說這是習家的孩子。那時候受教育就是革命教育,因為我們是住校,逢年過節回家了以後,先是站一排,子女站在牆根上,接受他的訓話。

記者:他怎麼跟你們訓話的?習近平:也就是講他自己怎麼參加革命,你們今後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麼回事,我們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有的時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煩,但是也不敢不聽,這些東西也就潛移默化了。29000 名北京知識青年在延安,我是第一個大隊部記的。我覺在我的一生,對我幫最大的是兩種人,一種就是革命老前輩,一種就是我那個陝北老鄉。

記者:後來你當了大隊的支部書記?習近平:而且據我了解可能有29000 名北京知識青年在延安,我是第一個當大隊支部書記的。

記者:這種歷練對你今天有什麼影響?習近平: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看到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會,這個是最根本的。很多實事求是的想法,都是從那個時候生根發芽的,以至於到現在每時每刻影響著我。

記者:從被迫下放當知青,到你自己主動地選擇要到正定去,你覺得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嗎?習近平:有關係,就是從自在到自為了,我確實開始不是共產黨員嘛。那我從陝北出來,我已經是一個經過一些歷練的共產黨員了。過去講信仰,好象是一種很虛的東西。我覺得我們當時那一代青年成長履歷就是紅衛兵時代跟著激動,那是一種情緒,那是一種氛圍;到了文化革命理想破滅,最後變得甚至是一種虛無。最後在那種年齡段,以及在那種時代變成是一種叛逆性,或者說是一種批判主義色彩,最後看書呢,都是批判地看,看那個社會都是批判地看,其實自己呢,鑽進去再走出來,最後感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共產主義理想是偉大的,要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這個理念是從這麼一個過程建立的,不是一個很一帆風順的一個理想的成長的過程,它是一個坎坷的成長過程。但是我覺得從被動到主動,但這個時候是扎紮實實的,真正是自己的,不會受別人的影響,在關鍵時刻是經得住考驗的。

記者:自從你到正定開始,你走上了從政之路,從這個時候開始,你和你父親的這種交流是不是也很多,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麼?習近平:我跟他的共同語言更多了,我覺得在我的一生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兩種人,一種就是革命老前輩,一種就是我那個陝北老鄉,他就是總是覺得我應該在群眾中,不要脫離開群眾。你可能有的時候很高明,你的看法高出群眾,但是群眾一時不理解你的看法,也沒有跟著你走,你怎麼辦?你是走你的路,脫離群眾,還是跟著群眾一起走,你應該選擇後者,他們願意跟著你走,否則雖然你對了,你們感情也是疏遠了,他也不會跟你走。

記者:如果現在對你自己做一個評價的話,你會怎麼評價你自己?習近平:我覺得我還是一個比較努力的人,還是一個能夠自己去提醒自己、約束自己,為了一個目標去實施的人,而且現在還在繼續堅持著。我也希望我一輩子能夠堅持下去,做成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而這個事情,我覺得不多,最多就是這麼一件事。我想就是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摘自《西安晚報》)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習近平簡歷

    習近平,男,漢族,1953年6月生,陝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黨校校長。

    1969-1975年 陝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知青、黨支部書記

    1975-1979年 清華大學化工系基本有機合成專業學習

    1979-1982年 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秘書(現役)

    1982-1983年 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

    1983-1985年 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兼任縣武裝部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

    1985-1988年 福建省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

    1988-1990年 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兼任寧德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

    1990-1993年 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兼任福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

    1993-1995年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兼任福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

    1995-1996年 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兼任福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

    1996-1999年 福建省委副書記,兼任省高炮預備役師第一政委

    1999-2000年 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兼任南京軍區國防動員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省高炮預備役師第一政委

    2000-2002年 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兼任南京軍區國防動員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省高炮預備役師第一政委(1998-2002年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職研究生班學習,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2-2002年 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兼任南京軍區國防動員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

    2002-2003年 浙江省委書記、代省長,兼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南京軍區國防動員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

    2003-2007年 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兼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7-2007年 上海市委書記,兼任上海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7-2008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

    2008-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央黨校校長

    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4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1-6 18:4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不從外向型的出口經濟向內向型的消費經濟轉型,工資的大幅度增加是很難的。只有當企業主知道,工人的工資增加有利於他的產品銷售,並投入再生產時他才會增加工資。外向型經濟不可能做到,只有內向型經濟才有可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匿名  發表於 2010-11-7 04:51
五毛黨升級為一元黨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2: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