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變天 共和黨大勝重掌眾議院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布: 2010-11-04 00:12    作者: 萬 維    來源: 網


  網曉微綜合報道:美國的共和黨從奧巴馬總統所屬的民主黨手中奪得國會眾議院的控制權。美國選民對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支出龐大的憤怒導致共和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大獲全勝。


  共和黨候選人在星期二的選舉中至少贏得60個眾議院議席,遠遠超過掌控眾議院所需的39個席位。此外,共和黨在參議院的選舉中也斬獲頗豐,不過民主黨仍以微弱優勢佔據參議院的多數地位。


  國會權力格局的大改變對奧巴馬總統的議程構成強大的挑戰。奧巴馬的議程之一包括今年早些時候在共和黨的強大反對下通過的一個醫療保健法案。奧巴馬政府還因為它對經濟的處理而受到尖銳的批評。


  奧巴馬總統星期二晚些時候將舉行新聞發布會來討論這次選舉的結果。早些時候,奧巴馬總統給包括博納在內的共和黨領導人打電話,說他期待著同他們合作。預計博納將成為下任眾議院議長。


  奧巴馬總統最強大的盟友之一、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內華達州的民主黨人里德擊退了共和黨候選人安格爾的強有力的挑戰。安格爾得到了有影響的、保守的茶黨運動的支持。


  美國2010年中期選舉2日晚落下帷幕。出口民調結果顯示,民主黨痛失眾議院多數地位,但以微弱優勢保住參議院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選舉結果表明美國民眾對奧巴馬的變革並不滿意,「兩院分治」將對其未來執政之路形成掣肘。


  美國輿論預期,奧巴馬在今後兩年或將調整策略,以重新贏得民心。


  「兩院分治」格局已定


  美國中期選舉通常被視為民眾對總統政績的「公投」。出口民調結果顯示,在這次選舉中,共和黨勢頭強勁,不僅奪回眾院多數黨地位,而且在民主黨原本佔優的參院也擴大了「地盤」。而執政的民主黨只保住了在參院的微弱多數黨地位,「兩院分治」格局已經形成。


  本次中期選舉改選美國國會眾議院全部435個議席,參議院100個議席中的37個以及37個州的州長職位。美國兩個海外屬地的行政長官也在這次選舉中改選。


  民調結果還顯示,在州長改選中,共和黨贏得了全國50個州長的過半職位,擊敗民主黨獲勝。


  此次中期選舉不僅是選民對奧巴馬業績的一次「公投」,也是美國政治氣候及下屆總統選舉的風向標。不過,有政治觀察家認為,民主黨失利雖然將制約奧巴馬未來執政,但對其競選連任卻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如果民主黨獨掌白宮和國會兩院,奧巴馬需要為就業、赤字等所有經濟問題埋單,而在「兩院分治」格局中,共和黨至少要承擔部分責任。


  中期選舉改變了兩黨在國會的力量對比,對奧巴馬政府未來兩年的執政將產生重要影響。此間輿論普遍認為,白宮和民主黨或將轉攻為守,重點保住現有改革成果,擱置諸如移民、能源政策和氣候變化等爭議較大的改革立法議程。


  奧巴馬上台後,憑藉民主黨在參眾兩院的多數優勢,強力推行了醫療保險、金融監管等一系列頗具爭議的改革,不僅遭到共和黨的強力抵制,民主黨陣營內部也出現分裂。分析人士認為,這次選舉結果將終結奧巴馬的單邊模式,謀求與共和黨進行跨黨派合作將成為其推動改革的唯一途徑。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選前曾表示,未來兩年,政府將以復甦經濟為施政重心,並積極落實醫療保險和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推動兩黨在教育改革立法上達成共識,但隻字未提移民和能源改革立法議程。


  奧巴馬執政以來,共和黨在一切立法議程上幾乎都不合作。有專家擔心,兩黨分化問題短期內可能加劇,使國會政治陷入僵局。


  布魯金斯學會美國國內政治問題專家高爾斯頓分析說,代表新興保守主義勢力的「茶黨」運動在此次選舉中為共和黨勝選立下汗馬功勞,並可能促其在政策主張上「向右轉」,而艱難勝出的民主黨人多為自由主義左派。對抗可能成為選后一段時間裡美國國會政治的主旋律。


  與此同時,中期選舉反映出的民心所向,讓民主黨開始反思過去兩年的施政策略。民主黨在此次選舉中屈居下風,主要原因在於選民對目前糟糕的經濟現狀和高失業率不滿。


  此次中期選舉中,經濟議題成為絕對主題,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等對外政策議題並未受到太多關注。專家認為,鑒於兩黨在對外政策上的分歧,國會兩黨力量對比的變化勢必對美國對外政策產生影響。


  在阿富汗戰爭問題上,奧巴馬政府去年12月出台對阿戰爭新戰略,宣布向阿增兵3萬並從明年7月開始撤軍。多數共和黨議員對增兵表示支持,但對設定撤軍時間表心存疑慮。今後共和黨將可能迫使奧巴馬推遲撤軍時間。


  美俄兩國領導人今年4月簽署新的核裁軍條約,以替代已於去年12月到期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目前,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已批准新核裁軍條約,但該條約還需參院進行全院表決並獲得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後才能正式生效。而參院共和黨席位的增加讓新條約的通過增加了變數。


  一些共和黨議員認為新條約限制了美國在發展導彈防禦系統方面的自由,並在削減核武器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驗證措施。同時,部分共和黨議員以拒絕批准新條約為手段,要挾奧巴馬調整核政策,增加投入,以更新現有核武庫。


  在貿易政策方面,更多代表大公司利益的共和黨批評奧巴馬政府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在推動國會批准布希政府簽署的系列雙邊貿易協定方面裹足不前,制約了美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能力。


  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福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奧巴馬今後執政之路會否順暢,最關鍵還要看美國經濟形勢能否好轉。而考慮到目前美國低迷的經濟狀況和嚴峻的就業市場難以在未來兩年內出現實質性好轉,奧巴馬今後施政之路不會平坦,競選連任也存在很多變數。


  兩黨瓜分國會


  美國中期選舉局勢已趨明了,國會領導人職位之爭卻剛剛開始。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共和黨人希望不僅能在國會選舉中取得重大勝利,而且能沉重打擊國會兩院的民主黨領導層。選舉結果將引發共和黨人爭奪勝利果實,民主黨人角逐國會少數派領導人職位。


  沒有哪個執政黨的參眾兩院多數黨領袖在同一場選舉中都被迫辭職,但是民主黨參議員哈里?里德和眾議員南希?佩洛西的命運都面臨很大懸念。里德面臨獲得「茶葉黨」支持的候選人的強有力挑戰,而傳聞稱,如果選戰結果如獨立派人士所預測的那樣糟糕,佩洛西可能會辭去領導職務而不是競選眾議院少數黨領袖。


  以下是如果共和黨人能夠取得重大勝利的話將對國會領導人職位歸屬產生的影響:


  共和黨陣營


  如果共和黨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現任眾議院少數黨領袖約翰?貝納預計將獲得共和黨各派別的支持,成為眾議院議長。現任眾議院少數黨黨鞭埃里克?坎托將出任二號職務即多數黨領導人。兩人已開始為這些新角色進行籌劃,列出立法優先事務,考慮明年何時把它們送往眾議院全體會議。


  經常被人們視作是對手的貝納和坎托看上去已就如何分配權力更少一點的領導層職務達成了一致意見,以化解內部爭端。主持起草共和黨政策綱領《向美國的承諾》的眾議員凱文?麥卡錫預計將成為多數黨黨鞭這個三號職務。目前任共和黨會議主席的眾議員麥克?彭斯正在考慮競選州長或者總統,如果他作出相關決定,他將可能放棄共和黨會議主席的領導職務。角逐這一職務的熱門人選將是共和黨研究委員會前任領導人傑布?亨薩林。全國共和黨國會委員會主席塞申斯曾被認為是共和黨黨鞭的候選人,但現在的共識傾向於讓塞申斯繼續留在全國共和黨國會委員會。


  在參議院方面,麥康奈爾將能夠輕鬆連任,第三次出任共和黨參議院領導人,唯一的問題是共和黨人是否能夠贏得10個席位以使他從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成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瓊?凱爾將繼續出任參議院共和黨黨鞭。拉馬爾?亞歷山大將可能留任共和黨會議主席。約翰?科爾尼預計將再任一屆全國共和黨參議院會議主席。


  國會共和黨人真正爭鬥將最可能發生在委員會主席的歸屬方面。兩個領導層團隊正試圖緩解內部爭鬥,但數個問題仍讓他們頭疼。是否讓參議員穆考斯基?麗莎繼續擔任參議院能源委員會主席?眾議員傑瑞?劉易斯是否能在遭到保守派人士反對的情況下出任撥款委員會主席?


  民主黨陣營


  當地時間周二晚上和本周其他時間的焦點將是佩洛西,在民主黨失去權力的情況下,她是否會出任眾議院少數黨領袖。


  多數內幕人士稱,如果民主黨在眾議院失去的席位數達60席至70席,這將說服佩洛西辭職。如果民主黨在眾議院失去的席位數在45席至50席之間,佩洛西可能傾向於保持她的領導職務,因為民主黨人在2012年將有機會重新贏得多數席位。


  如果佩洛西離開領導職務,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斯滕尼?霍耶將是少數黨領袖的熱門人選。許多自由派人士對霍耶感到擔心,他主導著議會黨團選舉進程,他的權力可能會得到強化,但自由派沒有一個可以挑戰霍耶的候選人。


  如果里德失去了國會席位,民主黨人守住了參議院,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爭奪將是最複雜的。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舒默和理查德?德賓將開始爭奪參議院的領導職務。舒默目前是參議院民主黨第三號領導人,而德賓是參議院多數黨黨鞭。兩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舒默在2006年和2008年主持了民主黨奪取14個參院席位的工作,他有很強的籌款網路,他在過去兩年裡向民主黨參議院競選辦公室和其它州委員會捐增了4百多萬美元。一些人認為德賓是實幹家,他是奧巴馬政府優先事務的強有力捍衛者,是醫保改革等議題的激烈支持者。作為參議院的戰術家,對他的支持者來說,德賓更像是一位自然的領導者。


  舒默和德賓對決的最後議題將可能是民主黨人在中期選舉的慘敗程度?民主黨人2012年的方向?舒默是一個更具獨立性的力量,他曾私下與奧巴馬的白宮就交流行動發生過爭執。德賓是奧巴馬在參院關係最密切的盟友。這可能是一個優勢或者是劣勢,這要取決於民主黨人的慘敗程度。


  奧巴馬被迫與共和黨合作


  對政府大失所望的美國選民2日把民主黨趕下國會眾院的權力寶座,使共和黨經過四年後重掌眾院,並增加共和黨在參院的席次,嚴重打擊歐巴馬總統。不過歐巴馬錶示,只要共和黨不推翻已通過的法案,他願意與共和黨合作。
  歐巴馬總統2日晚展示誠意,分别致電給未來要合作的共和黨國會領袖貝納眾議員及麥康諾參議員,同時致電給現任議長波洛西。


  歐巴馬對貝納和麥康諾表示,一定與共和黨合作,存同化異,為國家未來發展、為民眾福祉而努力。


  2日選舉眾院所有435個席位、參院100個席位中的37個、以及50州中的37州州長。電視台預測共和黨將至少增加58個眾院席次,遠超過成為多數黨須增添的39 個席次。這是1938年共和黨大勝拿下80個席次以來,最大規模的權力轉移。據左格比民調(Zogby)2日晚發布最新出口民調顯示,共和黨至少取得 224席的聯邦眾議員,確定掌握過半優勢。


  但參議院部分,共和黨目前只確定能從民主黨手上搶到四席,即北達科他、阿肯色州、印第安納、威斯康辛等四州;賓夕法尼亞等大州的選情仍然膠著,難以判斷最後結果。


  在全美華人人口最多的加州與紐約兩大州,民主黨的州檢察長布朗(Jerrt Brown)在最後關頭,氣走共和黨的惠特曼當選加州州長。在紐約州,出身政治世家、曾任柯林頓總統內閣閣員的葛謨(Andrew Cuomo)擊敗茶黨支持的共和黨對手,繼承父業,贏得紐約州長大位。


  在歐巴馬入主白宮兩年後,選民對經濟的焦慮和對他領導能力的不滿幫助共和黨大勝,擠下民主黨眾院議長南西?波洛西,保守派眾議員貝納(John Boehner)將成為新議長,並可能對歐巴馬各項施政議程踩緊急煞車。


  歐巴馬在選舉結果出爐前似乎已預見民主黨將失去眾院控制權,表示只要共和黨不推翻已通過的法案,他願意與共和黨合作。


  歐巴馬接受芝加哥一家電台訪問時說,他願意與共和黨合作,不過還得看選舉結果才能決定妥協的程度。如果共和黨贏得眾院多數黨地位,而他們要求推翻健保改革法案或金融監管法案,那將是他無法妥協的。


  共和黨即使只控制國會一個議院,就可能使立法陷入僵局,削弱歐巴馬對延長減稅的抗拒,也很難通過全面能源或移民法案。


  在肯塔基州贏得參議員選舉的茶黨候選人保羅 (Ron Paul) 向支持者說:「我們將要回政府。」


  在參院,佛羅里達州的魯比歐 (Marco Rubio)和保羅成為贏得參院席位、首批獲茶黨支持的候選人,確保老成持重的參院將有保守派的聲音。獲茶黨支持的另一候選人克莉絲汀?歐唐尼爾 (Christine O'Donnell)敗選。


  民主黨保住西維吉尼亞州去世參議員勃德 (Robert Byrd)的席位,而且看來可能保得住差距縮小的多數黨地位。共和黨搶到原屬民主黨的印第安納、北達科他、阿肯色和威斯康辛州等四個席位,並且保住俄亥俄和新罕布夏州的席位,但仍需贏得六個關鍵選舉,包括在傾向民主黨的加州和華盛頓州,才能奪回參院控制權。


  歐巴馬兩年前當選總統,大家希望他領導美國脫離深重的經濟危機,但是失業率偏高不下,預算赤字日益嚴重,民主黨又通過昂貴的經濟刺激法案、金融業紓困、健保和金融監理改革,使得很多選民反對他和民主黨。


  推動公共政策團體「華盛頓交流」 (Washington Exchange)的分析員西格 (Ethan Siegel)指出:「新當選的國會共和黨人將認為他們的任務不是與歐巴馬總統妥協、達成協議,而是摧毀他剩餘的議程,推翻健保和金融改革。」


  選民擔憂經濟左右選情


  根據一份2日在投票所出口進行的初步民調顯示,約有六成選民認為經濟是美國當前最重要的問題,而且所有人都認為經濟情況很糟,有八成以上選民對未來一年的經濟走向表示憂心。
  約有四成選民宣稱在歐巴馬主政下,他們家庭的財務狀況更加惡化,而他們大多投票給共和黨。約有六成選民表示美國走向錯誤,其中大約四分之三支持共和黨。


  這份民調顯示,選民非常擔心經濟前途,並對歐巴馬總統和國會的施政方式感到不滿。受訪者普遍顯露失望,並把怒氣發洩在民主黨身上。


  連向來傾向民主黨的婦女,這次支持兩黨的都各佔一半。這對民主黨非常不利,因為男性選民顯著傾向於支持共和黨。


  就整體而言,選民對共和黨或民主黨都沒有好感。約有四分之三選民不滿國會的表現,約有一半選民更表示強烈不滿。這些選民約有三分之二支持共和黨。


  有過半數選民不認可歐巴馬的施政,同樣多的人認為他的政策會損害美國。


  有三分之一以上選民表示,他們藉著這次投票反對歐巴馬,只有四分之一藉此表示支持總統。獨立選民有六成不認可歐巴馬的施政表現。


  絕大多數選民認為美國的經濟問題是華爾街那些銀行家造成的,只有大約四分之一選民怪罪歐巴馬。


  65歲以上選民約有六成支持共和黨,30歲以上年輕人則有將近六成投票給民主黨。非裔仍為民主黨的基本票倉,支持民主黨的西班牙語裔也比支持共和黨的多出一倍。白人則有六成支持共和黨。


  茶黨初試啼聲即引起強烈反響。約有四成選民表示支持這種草根運動,而他們絕大多數投票給共和黨。這些選民都希望國會推翻新的健保法,也希望減少聯邦預算赤字和減稅。


  相形之下,2008年投票給歐巴馬的人,大多繼續投票給民主黨,也仍然支持歐巴馬的健保改革和刺激經濟計畫。


  這項民調由美聯社及多家電視網委託Edison Research進行,共在全國訪談了1萬2800位選民,其中有1萬1231人是於2日在國268各投票站外進行,誤差率為正負一個百分點。


  網    2010-11-03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11-4 01:24
支持共和黨!
反對社會主義民主黨。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1-4 03:56 | 只看該作者
選來選去都是爛蘋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4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11-4 04:14 | 只看該作者
選來選去都是爛蘋果。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1-4 03:56


某些政客是爛,但他們制定出來的政策可不爛,影響很大。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5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11-4 07: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11-4 07:46 編輯
某些政客是爛,但他們制定出來的政策可不爛,影響很大。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11-4 04:14



美國變天? 從紅色變成藍色還是從藍色變成紅色?這種換湯不換藥的選舉也叫變天? 作者太會欺騙人了,把網友都當成小孩耍了?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