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為什麼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及其修正

[複製鏈接]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11-7 0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為什麼要走社會主義道路?

概括起來當是如下幾點.

第一,毛澤東思想的基礎是群眾路線, 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 這一基礎決定了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后必然要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第二, 共產黨革命的目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鬥爭,一向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號召,來鼓舞著廣大人民。

第三, 歷史的選擇。

(一), 1929年—1933年,由美國引起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深陷經濟、政治、信仰災難的恐慌之中,資本主義的吸引力在危機中不斷下降。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輝煌成績,社會主義的影響力迅速彰顯。社會主義制度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二), 中國的歷史一向是由興到衰, 循環往複. 那麼如果重走資本主義/封建主義道路, 又是無可避免地要再次進入這樣的死循環. 所以, 毛澤東等的老一輩為了避免中國由興到衰的死循環, 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

第四, 中國的國情, 人均資源決定的. 中國人口眾多, 資源和耕地少. 要共同富裕, 必然是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修正.

社會主義的特點是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這特點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希望,而計劃經濟是可以避免資本主義生產過剩, 經濟危機的好手段. 然而, 社會主義是個新興的制度, 它缺乏成熟的長期有效的管理和競爭機制(計劃經濟是沒有競爭的). 這導致了社會主義生產力不能充分發揮. 而同期的資本主義卻是發展的快. 中國又一次進入了歷史的選擇,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修正 - 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 仍然是以公有製為主體.

重走了資本主義道路.

最初的修正仍然是公有製為主體, 改用市場經濟為競爭機制. 可是這個修正並沒有使少數精英得到滿足. 他們私有化了大多數的國有資產, 砍掉了具有社會主義特點的社會福利, 如教育, 醫療, 房產, 退休等.  完全重走了資本主義道路, 甚至是一種專制權貴的資本主義道路.

展望未來.

資本主義道路在和平的環境中走了30多年, 當然是有一定的發展. 這個發展佔盡中國近代200年來的天時地利和人和. 可惜大家不可能再看到如果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也在和平的環境中再走了30多年是什麼樣的了(注意指的是中國, 不是無資源和人才的朝鮮).

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真的行的通嗎? 短期當然可以. 長期呢? 可以預見, 會是一個由興到衰的死循環. 近來,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危機, 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頑疾. 資本的自由發展, 使得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 再發展, 再集中.  最後形成了流通上的癌症, 出現了金融危機. 雖然, 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 可危機后還是會出現危機的, 這是資本的特性決定的.

中國的國情是人口眾多, 資源和耕地少. 專制權貴資本主義的發展會導致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 這一分化將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是歷朝歷代都已經證明過了. 毛澤東曾預見過, 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終將走不下去的, 他們會回到社會主義道路來的. 我們將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