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台灣已是台灣人的台灣 重回中華民國的程序清楚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10-31 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0/26  消息來源:多維

   正值台灣代表團在東京影展遭打壓,台灣總統馬英九也引用開羅宣言文件強調,「台灣已是台灣人的台灣,回到中華民國懷抱,它的程序是非常清楚的。」他更以台日之間即將啟航的松山-羽田機場直飛為例,強調台日雙方往來,將更和平繁榮,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亦復如此。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稱,「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及台灣光復六十五周年特展」10月25日舉行,紀念特展是由台灣省政府、台北市政府共同舉辦,於中山堂光復廳展出歷史文獻資料。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以及多位駐華使節受邀出席。

  台灣已是台灣人的台灣

  馬英九致詞時表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與台灣光復,他內心百感交集,日本當年對台殖民高壓統治,不是要製造仇恨,「侵略的錯誤可原諒,但血淚的歷史不能遺忘,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在教訓基礎上往前邁進,轉化成建設台灣的力量。」希望大家能以台灣為榮,「台灣已經是台灣人的台灣,是中華民國的台灣,大家為中華民國前途共同奮鬥。」

  台灣回到中華民國懷抱

  馬英九也指出,大家不要只是記得戰爭的仇恨,而應以和平為最主要的力量。台灣與日本要更進一步改善關係,台北松山與日本羽田機場即將對飛,希望雙方人民能永遠生活在和平繁榮境界,同時希望台灣與中國大陸也是如此。

  對台灣光復,總統也列舉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書等歷史文件表示,這3個文件合起來,已經構成了中華民國收回台灣,是光復台灣最重要的基礎,這些文件都是有拘束力的。

  他進一步指出,前美國總統杜魯門也在1950年發表聲明,強調各國都接受中華民國在台灣行使主權,所以「台灣回到中華民國懷抱,它的程序是非常清楚的,每一個文件、每一個行動都有法律與政治的意義」。

  台聯:大中國意識不利台灣

  針對馬英九總統引述開羅宣言、中日和約等文件論述台灣回到中華民國懷抱的程序非常清楚,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昭堂25日表示,馬英九的這種詮釋,正反映出其大中國意識形態,這對台灣的現狀反而不利。

  黃昭堂指出:「馬英九所謂台灣回到中華民國懷抱的程序非常清楚,這樣的詮釋,與美國、日本乃至歐洲政府及學者的見解都不一樣,其實,這正是中華民國政府及親政府的學者們一貫的主張。」

  他說,馬英九的上述詮釋,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即儘管當時依據這些國際宣言,有許多重要的決定,但應該在和平條約中實現,可是,1951年簽訂的舊金山和約中,卻沒有實現。

  黃昭堂指出,依據舊金山和約,日本聲明放棄台灣,但並未提及台灣的主權歸屬,就在舊金山和約簽署但尚未生效時的1952年,蔣介石與日本政府簽訂了中日和約,在這項和約中,把台灣的住民看作中華民國的住民,打個比方說:「當作是媳婦,但事實上,還不是媳婦。」

  黃昭堂表示,如今,馬英九的詮釋,究竟是要為台灣找出路,還是朝向與中國的統一之路?他個人認為,馬英九的說法,對台灣的現狀及台灣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此外,中共統戰部25日也在北京舉辦台灣光復六十五周年研討會。中共統戰部副部長尤蘭田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正確的道路,必須堅定不移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向前邁進,而在北京舉辦的抗日圖片展也邀請台灣原住民長老,共同紀念台灣光復。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0-31 22:40 | 只看該作者
1951年簽訂舊金山和約時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代表在場嗎? 是那一個人去了?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