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峰:東京影展兩岸風暴內情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10-30 2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報 2010-10-28


東京電影節,中方緊急召回江平,要嚴加追究這烏龍風波

一場不該發生的政治符號之爭,造成前往日本出席第二十三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開幕禮的台海電影代表團雙雙錯失了走上金光大道的機會。

中方代表團團長江平強硬要求台灣代表團要冠名「中國台灣」或「中華台北」遭到台灣代表團強烈抵制的突發風波釀成激烈對抗,令東京影展組委會驚訝錯愕。

這件被稱為「江平事件」的烏龍風波更在台灣升級為一場風暴,事件勢將影響五都選舉。亞洲週刊獲悉,江平在事發不久即被北京召回,須就事件提交書面報告。

外界有傳言稱這是東京影展組委會有意設套,讓兩岸代表在國際文化舞台上出醜,故意將中國大陸代表團和台灣代表團同時安排在六本木新城的凱悅飯店三樓的貴賓廳等候走「綠色」星光大道。而往年,台海代表團是分開安排的。但今年就在這「誤會」場合,中方代表團團長江平突然「發難」。也有人指出,這是北京近日外交強硬態度的延伸,其實這些都是不實之言。據亞洲週刊了解,這場類似烏龍的兩岸爭執,北京方面認為其實根本沒有必要,中國文化部官員也向亞洲週刊表示,中方事前對此行為不知情,對於民間性的國際文化交流場合中台灣代表團的冠名問題,已成為次原則中的次原則。換句話說,在東京影展上稱呼台灣代表團不成為違背「一中原則」的問題。

北京方面認為,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的江平,在遇到突發事件中不?冷靜,特別是在國際文化交流場合不應該直接與台灣方面發生正面衝突,不應該圍住台灣代表相互吵架。也有中國代表團成員私下對亞洲週刊說:「江平有點過度﹑過分張揚了政治意識。」

「江平事件」在台灣引發了大陸在東京影展上打壓台灣的輿論風暴。台灣總統府發表強硬聲明稱這事件嚴重傷害了台灣人民的感情。台灣甚至把江平列入了「不受歡迎的人」。「江平事件」同時也開始引起北京高層的密切關注。十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左右,江平接到北京方面的指示,要求他就此事件作出書面報告,同時還要求他盡速回國。

經亞洲週刊確認,江平已於當日下午乘飛機離開東京,以平息事件風波可能在東京影展上繼續發酵。

東京影展事務局長都島信成在接受亞洲週刊採訪時說,東京影展只是一個國際電影文化交流的場所,它應該超越「政治性標牌」的障礙,不受政治意識形態的干擾。今後台灣方面參展,東京影展方面不會改變台灣的名稱。

事出偶然,但可能有前因。去年,江平曾率范冰冰、趙薇和陳坤等影視明星耀眼亮相於東京的金光大道。台灣也有陳相霖等超強演員走上綠地毯。過去幾屆影展,中國大陸及台灣均有代表出席開幕禮,各自按順序步上金光大道。不巧的是,今年主辦方把中國團與台灣團召集到一起在凱悅酒店三樓說明在開幕上走星光大道的順序。這時中國代表團團長江平突然提出要求主辦方在介紹時要稱「來自中國」和「來自中國台灣」,這當場令工作人員不知所措,只能呼叫有關負責人來處理協調。對「中國台灣」之稱,台灣代表團團長陳志寬當場表示絕不接受,而影展主辦方也認為按過去東京影展慣例,沒有這樣的稱法,也不同意。隨後,中方又提出要按奧運會模式,稱台灣團為「中華台北」。

主辦方考慮協商後表示,只要台灣方面沒意見,組委會可以接受。但陳志寬對此提出質問:「誰同意這種稱法?」陳志寬強調,台灣當初就以台灣名稱申請參展,過去多年也都是以台灣名義參與,更不能接受在走星光大道前一刻才被告知要更名。在爭執不休的僵局中,中方遂又提出第三方案,要求用「中國大陸地區、台灣地區」的形式稱名,大陸前,台灣在後,一起入場。但陳志寬表示,台灣既沒有這樣的習慣,也不同意改名稱「台灣地區」。

對此,江平強調:「這是主權問題,絕不退讓。」而陳志寬則回敬道:「不要把政治問題拉進來,這樣我們更沒有理由退讓。」

期間,中國代表團的三十多人還曾團團圍住陳志寬,責問其是否中國人。陳志寬為此高聲喊叫:「你們人多勢眾是不是?我絕不會妥協。」結果,在對抗爭執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後,兩岸代表團最終誰也沒有走上星光大道,成為東京影展中從未有過的一場「政治風波」。

隨後,中國代表團團長江平在臨時召開的記者會上鄭重宣布﹕「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鑑於東京影展組委會執意不在『台灣』前面加上中國,等於變相承認『一中一台』,我們對此表示遺憾,只好退出東京影展,也不參加有關活動。」

現年四十九歲的江平,現任中影集團副總裁,中國國家一級導演,曾任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等職。此次是江平第二次率中國電影代表團出席在東京舉辦的中國電影週宣傳活動。

在二十五日晚舉行的東京中國電影週招待酒會上,江平在介紹電影代表團成員時,仍然高調地把蘇有朋稱為來自中國台灣的知名青年演員。在現場採訪的中國媒體記者對亞洲週刊說:「江平如此高調刻意渲染中國台灣的政治概念,實在作秀得有點過分。他看似在堅持中國政府的一中原則,其實是在幫倒忙。」

新生代台片受關注

今年東京影展是華語片競相閃爍﹑大放異彩的時節。中國大陸有兩部影片《鋼的琴》、《觀音山》殺青入圍競賽片,角逐本屆影展的金麒麟獎。影展專設台灣電影特集「美麗新世代」單元,集中播放《艋舺》、《朱麗葉》和《第三十六個故事》等六部新生代影片。

另外還有為紀念功夫片巨星李小龍誕辰七十週年而特別展映的《龍爭虎鬥》、《死亡遊戲》等經典佳作。

在亞洲單元中也有四部華語片入選。配合東京影展而特別舉辦的「東京中國電影週」,則集中推出了《十月圍城》、《人在囧途》、《杜拉拉升職記》、《孔子》等九部最新中國影片。

二十三屆東京國際影展本應是兩岸三地影視文化與演藝明星相互交流的極好機緣,也是向世界展示兩岸華語影片走向合作繁榮發展的「平台」。但事與願違,卻被莫名的「政治意識形態」損毀了兩岸文化的「美麗約會」。■
清靜無為

16

主題

275

帖子

27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3
沙發
dokodlaozi 發表於 2010-10-31 13:04 | 只看該作者
藝術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是為藝術護航的。政治無處不在,人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政治詭密的時代,一不小心就陷了進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275

帖子

27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3
3
dokodlaozi 發表於 2010-10-31 13:04 | 只看該作者
藝術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是為藝術護航的。政治無處不在,人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政治詭密的時代,一不小心就陷了進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11-1 12:18
小菜一碟,一邊過於死板,另一邊又特別敏感,所以......,我估計這種事情以後會不斷發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