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三大鷹派掀起反華浪潮 美國被指系背後黑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0-31 0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10月29日 18:54     來源:環球人物雜誌     

【iimg]http://i54.tinypic.com/30jmy5j.jpg[/img]

從左至右為櫻井良子、前原誠司、田母神俊雄


近兩個月,原本處於「暖春」狀態的中日關係重新跌入低谷,陷入冰點。

9月7日,日本在中國釣魚島相關海域非法撞擊並抓扣中國漁民及漁船;

9月19日,中方暫停雙邊省部級以上交往,中止雙方有關增加航班、擴大中日航權事宜的接觸,推遲中日煤炭綜合會議。

9月24日,在中國的嚴正抗議和交涉下,日本釋放中國船長;

10月16日,日本右翼發起名為「包圍中國大使館」的行動;

……

這一連串事件的背後,是日本強硬派和保守勢力在不遺餘力地鼓吹反華,掀起了新一輪反華浪潮。他們當中,既有位高權重、被視為新生代政治家的外相前原誠司,也有老奸巨猾、長期煽動民族情緒的前航空自衛隊幕僚長田母神俊雄,還有為右翼搖旗吶喊的「美女作家」櫻井良子。

他們為何會頑固堅持反華立場?在他們的策動下,日本出現了哪些反華活動?這一輪反華浪潮的深層原因是什麼?本刊記者深入日本社會,揭示日本強硬派的真面目。

親歷右翼反華潮 騷擾華人生活

自從9月7日釣魚島海域發生中日撞船事件之後,記者在日本隨手翻開一張報紙都能看到,上面寫滿了與中國有關的新聞,渲染中國的反日情緒。事實上,在日本政府和檢方釋放中方船長后,日本右翼團體組織的反華活動一浪高過一浪,對我國駐日使領館和在日華人華僑進行騷擾——

9月中旬,神戶的中國人學校接到十幾個可疑電話,校舍玻璃被棒狀物打碎,還收到不明信件,內容是批評中國在撞船事件上的態度。

9月26日,位於長崎的中國總領事館被扔進了類似發煙筒的物體。警方當場逮捕了一名20歲的日本男性,據稱是右翼組織成員。兩天後,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也被投入一枚發煙筒。

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8周年紀念日,日本九州各地的右翼團體紛紛聚集到福岡市。當一輛中國遊客乘坐的旅遊大巴停靠在福岡市政府門前時,數輛右翼團體的街頭宣傳車圍堵過來,右翼分子對大巴踢打、謾罵了20分鐘。

同日,京都著名景點嵐山公園的周恩來總理詩碑上,被人噴上黃色油漆,詩碑管理部門不得不用紙板將詩碑遮蓋起來。記者近日前往京都出差時,已不忍前去嵐山遊覽。

離開京都后,記者在橫濱見到一所華人學校的校長。他告訴記者,學校接到了威脅電話。他對肇事者的行為感到異常憤怒。

回到東京,記者所住地區的日本片警主動上門,詢問記者站的安全情況,是否受到了右翼分子騷擾。

10月8日,在東京的中國大使館收到一封恐嚇信,裡面裝有可能是來複槍使用的金屬子彈,還有一張信紙,上面寫著攻擊中國的內容。

……

這些事情,讓記者親身體驗到了日本右翼強烈的反華情緒。

上演遊行鬧劇

從10月開始,日本右翼不滿足「小打小鬧」的騷擾了,他們打算組織大規模遊行。這段時間,在日本上網,能看到右翼團體製作的視頻,呼籲「日本草莽站起來」,「表達日本人對釣魚島問題的立場」。走在東京的大街上,能收到類似的書面號召。為確保效果,10月2日,右翼團體搞了一場小規模遊行當「預演」。

10月16日,日本右翼正式發起名為「包圍中國大使館」的遊行活動。他們在東京六本木附近的青山公園集會。包括前航空自衛隊幕僚長田母神俊雄和不少地方議員在內的「右翼名人」紛紛上台演講。「日本國民再不動員起來保護國土,釣魚島將被中國掠奪!」每當他們發出這種聳人聽聞的言論,台下的右翼分子就爆發出喝彩聲與掌聲。

隨後,右翼分子分為幾個梯隊,舉著用中、日文寫的「中國侵略釣魚島」、「保衛領土」標語,拿著大喇叭高喊著「反對中國霸權主義、軍國主義」口號,向中國大使館行進。記者發現,隊伍中有不少右翼分子是推著嬰兒車、抱著孩子來的。在遊行過程中,有兩名日本人手持「你們不要對中國人這樣」的橫幅,打算上前勸說,遭到右翼分子的毆打。

下午5時左右,遊行人群行進至中國大使館門前。日本警方在使館數百米外布置了警戒線,維持秩序。右翼分子叫囂的「包圍中國大使館」計劃落了空。

日本政壇的右翼勢力也沒閑著。10月19日,日本跨黨派議員組織了「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66名國會議員前往靖國神社參拜。民主黨參院國會對策委員長、自民黨參院副議長等人都在其中。

目前,日本右翼團體打算將遊行活動進一步擴大化,從10月21日起到月底,將在秋田縣、香川縣、大阪府、愛知縣、櫪木縣、山形縣等地舉行各種抗議活動,並每周定期在東京市內舉行示威。

前原誠司 最「鷹派」的政治家

《環球人物》雜誌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

誰是現在日本出鏡率最高的人?答案是:前原誠司。

9月7日,日方巡邏船在中國釣魚島相關海域非法撞擊並抓扣中國漁民及漁船,前原誠司當時是國土交通大臣,直接負責處理此事;9月17日,日本內閣改組,前原誠司改任外務大臣,直接負責和中國交涉。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由於前原誠司在中日關係上的強硬和囂張態度,他成了日本媒體的「當紅炸子雞」,對他的報道已經超過了首相菅直人。

「釣魚島連環計」

9月7日上午,一艘中國漁船「閩晉漁5179號」,在釣魚島海域的久場島西北偏北方向約12公里處作業。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兩艘巡邏船圍堵過來,指責中國漁船非法作業,並撞擊中國漁船。中午,日本海上保安官強行登上中國漁船。

隨後,日本海上保安廳向東京報告。「請示:該如何處理中方漁船?」東京決策層數小時沒有答覆,因為首相菅直人正忙於和小澤一郎爭奪民主黨黨首競選的選票,壓根兒顧不上處理此事。於是「皮球」被踢到海上保安廳的頂頭上司、國土交通大臣前原誠司那兒。前原誠司拍了板:「按日本國內法嚴正處理。」海上保安廳立即上船抓人,將中國漁船和15名船員全部扣押起來。

9月16日,前原誠司不遠千里,親自飛到沖繩縣石垣島基地,視察停泊在那裡的兩艘巡邏船。他指著其中一艘,顛倒是非地說:「對方漁船的塗料還清楚地粘在上面,當時他們的衝擊力一定很大。」他又高聲鼓勵圍堵中國漁船的日本海上保安官:「我從心裡感到驕傲,因為基地官兵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尖閣列島(日本對釣魚島的稱呼)是日本固有領土,(中日)不存在任何領土問題。」

第二天,贏得民主黨黨首選舉的菅直人改組內閣,前原誠司被任命為外務大臣。當晚,在記者見面會上,前原誠司再次挑釁道:「如果有中國開採春曉油氣田(位於中國東海的油氣田,日方稱其位於爭議海域)的跡象,日本不會等閑視之,必將採取反制措施。」

就任外相僅僅4天後,前原誠司突然踏上訪美之旅。日本媒體對此驚訝不已:他竟然扔下最棘手的頭等大事撞船事件不管?直到前原誠司在美國接受採訪時說「美日將在東中國海、南中國海和黃海加強合作」,日本媒體才恍然大悟——前原誠司的如意算盤,是想讓美國明確,釣魚島屬於日美軍事同盟協防的範圍。果然,在得到美國的承諾后,前原誠司志得意滿地返回日本。對此,日本媒體評論道:前原誠司上演了一出處心積慮的「釣魚島連環計」,其目的就是拉美國下水,想把日本外交引上「親美抗中」的道路。

「日本的布萊爾」

前原誠司不是第一次「算計」釣魚島。去年2月26日,在日本國會預算委員會上,他以民主黨副代表身份對時任首相的麻生太郎進行質詢:「尖閣列島是不是日美軍事同盟的守衛範圍?」麻生太郎答道:「當然是。如果它受到第三方侵犯,我們將以武力攻擊來應對。」前原誠司當即表示,他對這一回答非常滿意。

但許多民主黨議員對前原誠司不滿。成立於1996年的民主黨,在2009年上台執政前是日本第一大在野黨,一向以在政策上與長期執政的自民黨拉開距離為榮。自民黨因參拜靖國神社使中日關係陷入僵局,民主黨領袖鳩山由紀夫、小澤一郎則主張中日友好。前原誠司身為民主黨要員,卻和自民黨人打得火熱,既是出於本性,也是為了政治前途。

前原誠司1962年出生於日本京都。他讀初中二年級時,在京都家庭裁判所工作的父親,因投資房產債台高築而卧軌自殺。從此,失去家庭經濟來源的前原誠司,和母親、姐姐艱苦度日。夏天,他只能在沒有空調的家中,揮汗如雨地學習。1983年,他考入國立京都大學國際政治專業,師從日本著名國際關係問題專家高坂正堯。高坂正堯是一位重視海洋戰略的學者,二戰後曾提出,日本應該以英國為師,「學做海洋國家」。老師的學術觀點深深影響了前原誠司。大學二年級時,前原誠司崇拜上了日本歷史上另一位主張做「海洋大國」的人物——明治維新時期的武士坂本龍馬。他讀完了八卷本的傳記小說《龍馬來了》,立志要像坂本龍馬一樣,成為「受天命之託而改變日本的政治家」。

1987年大學畢業后,在高坂教授建議下,前原誠司進入松下政經塾,學習從政技巧。這是一家由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成立的政治訓練所,目的是培養保守派的「政策新人類」,被稱為「保守政治家的搖籃」。1991年,29歲的前原誠司成為京都最年輕的地方議員。1993年,他當選日本眾議院議員。1994年,經朋友介紹,他與在人才公司工作的愛里相識,兩個月後結婚。

為了在日本政壇脫穎而出,前原誠司為自己選擇了「民主型鷹派」的道路:沒有世襲背景,拒絕金權政治和暗箱操作,以強硬立場引起選民關注。2005年9月17日,民主黨進行新一屆黨首選舉。43歲的前原誠司與59歲的菅直人對決。在演說中,前原誠司深知自己沒有菅直人那種老政治家的根基,便獨闢蹊徑,講述了自己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的經歷。這打動了許多議員的心。「這小子是靠自己干出來的,和以前的老頭子們不一樣」,成了議員投票給他的最主要理由。他以2票的優勢險勝,當選民主黨黨首。《朝日新聞》把他和43歲就當選英國首相的布萊爾相提並論,稱他為「日本的布萊爾」,能夠在經濟改革方面走出和布萊爾類似的 「第三條道路」(指中間偏左的執政道路,其各種經濟政策介於自由市場主義和傳統社會主義之間),從而「拯救日本」。

「美國的老朋友」

2005年12月初,被稱為「民主黨之鷹」的前原誠司,開始了他就任黨首后的首次出訪。他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提出要修改日本和平憲法,允許自衛隊派兵海外,并行使「集體自衛權」;他還聲稱「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日本有必要採取毅然的態度予以對處」。這引起國際社會一片嘩然,美國媒體稱其為「日本最鷹派的政治家」。

訪問美國之後,前原誠司又來到中國。2005年12月12日,他在中國外交學院發表演講,竟然當著中方人員的面大談「中國威脅論」。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取消了他原定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見,致使民主黨推行的對華「野黨外交」遭到重挫。日本人也被他的言論嚇了一跳,因為作為在野黨黨首,他竟然替執政的自民黨在海外鼓吹「中國威脅論」。從此,自民黨和小泉純一郎就把他視為自己的「政治盟友」。

2009年8月31日,民主黨在日本大選中獲勝。由於民主黨現任黨首菅直人出身於街頭政治活動,對外交、安保等事務並不熟悉,因此他出任日本首相后,不得不倚重精通外交和安全事務的前原誠司。2010年9月17日,菅直人宣布任命前原誠司為外務大臣后,美國當即對這名「親美派」外相表示歡迎。美國副國務卿詹姆斯·斯坦伯格與日本駐美大使藤崎一郎會談時稱:「前原誠司是我的老朋友,在華盛頓也有許多熟人,非常關心美日關係發展,我們十分歡迎他上任。」

在前原誠司出任外相后一個月里,中日關係就跌入低谷。經此重挫,他為何還頑固堅持「親美抗中」的立場?這或許從他自己講述的一個故事裡可以看出端倪:1989年,他在松下政經塾就讀時,為了解中國的改革和發展趨勢,曾花一個月時間到中國各大城市考察企業改革狀況。那一趟行程中,中國不可阻擋的經濟崛起之勢,給了他強烈的刺激。回國后,他在自己的議員辦公室里,掛上了一副日本國產「F2戰鬥機」的彩照,從此再沒有取下來。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田母神俊雄 謀划包圍大使館

2010年10月16日,由於不滿日本被迫釋放在釣魚島海域扣押的中國漁船,日本右翼在東京實施「包圍中國大使館」行動。

在這次遊行中,一名個子矮小、臉頰瘦削、總喜歡把頭昂得很高的男子,引起了環球人物雜誌記者的注意。他發表了激烈的演說,而後邁著僵直的日本軍人式的步子,和一名前日本議員一起,將對中國的抗議書投入中國大使館的信筒里。

他就是日本右翼組織「奮鬥日本」的核心人物、現年62歲的田母神俊雄。這次「包圍中國大使館」行動,正是他一手組織發起的。

小學五年級,參拜靖國神社

在崇尚武力的日本右翼團體中,田母神俊雄是少數擁有完整從軍經歷的人。田母神俊雄也以此為榮,即使現已退休,每次露面,他依然重視儀錶,走軍人正步。在一群穿戴五花八門的右翼分子中,他是最醒目的,因此被右翼奉為「軍神」。

田母神俊雄的身高只有162厘米,這嚴重影響了「右翼軍神」的「威嚴感」。所以他總是盡量把胸挺得很高。一次,媒體問他:「最近很多人批評你發言不慎重,你怎麼看?」他十分惆悵地回答:「我的問題,不在『慎重』不夠,而是『身高』不夠(日語中慎重與身高發音相似)。」

田母神俊雄1948年生於日本福島縣一個普通農家。其姓氏來源於當地祭祀的稻田守護神。她的母親性格嚴苛,對年幼的田母神俊雄管束很嚴。當地十分講究「棍棒底下出孝子」,田母神俊雄就是在父母的怒喝中長大的。日本一位心理學家曾分析說,長大后的田母神俊雄說話、辦事動不動就走極端,與他年少時這種壓抑、不健康的心理經歷有關。田母神俊雄聞言大怒:「正是這種逼壓式的教育,才讓我產生了責任感,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人。」

小學五年級時,田母神俊雄轉學到東京。他第一次參拜了靖國神社和明治神宮,「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從此找到了精神的寄託」,立誓要以「奮不顧身、保衛日本」為人生信條。

1971年,田母神俊雄從日本防衛大學電氣工學專業畢業,進入航空自衛隊,在高射炮防空部門服役。訓練中,他腦筋靈活。軍務之餘,他善於和政界人士建立關係。後來,他的上司一接到社會活動邀請,就會說:「讓那個田母神去吧。」田母神俊雄在自衛隊中的地位逐年上升。

戰後長達數十年的和平,使田母神俊雄的「奮不顧身」找不到實現的機會。於是,他把「奮不顧身」發泄到嘴皮上,經常發表強硬言論,成為自衛隊中典型的「鷹派」人物。

官職越大,言論越離譜

小泉純一郎上台後,對田母神俊雄十分欣賞,2002年把他晉陞為日本航空自衛隊少將,2004年升任航空總隊司令官,2007年又升任航空自衛隊幕僚長(相當於空軍參謀長)。田母神俊雄發表右翼言論的頻率,隨著官職的攀高不斷提升。

2004年,田母神俊雄提出「要建立能與中國對抗的勢力,日本作為獨立自主國家,可能存在開發核武器的必要性」。

2007年,日本自衛隊使用的子母炸彈在訓練中經常出現啞彈,對周圍居民構成很大威脅。面對媒體質問,田母神俊雄反問道:「子母彈的受害者是日本國民。但有中國的威脅,日本隨時面臨戰爭。在國民受害和日本被敵國佔領之間考慮,作為防禦手段(的子母彈)還是得用,不對嗎?」

2008年10月31日,由日本一家地產公司組織的「真正近代史觀」有獎徵文活動揭曉,田母神俊雄撰寫的《日本曾是侵略國家嗎?》獲得最高獎項,獎金高達300萬日元(約合23萬元人民幣)。文中,田母神俊雄聲稱:「『九一八』事變,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這多多少少可能不是日本人乾的;『七七』事變是在蔣介石和美國共同製造的陰謀下發生的,日本成了受害者,被迫捲入戰爭。」

此文一出,震驚世界,中韓美對其嚴詞抨擊。田母神俊雄的上級、日本防衛大臣石破茂也無法忍受了:「這是合適的舉動嗎?田母神俊雄,你不是作為個人發言,你是我的幕僚。與政府和上級見解不同的觀點,不要拿出來講。」2008年11月3日,田母神俊雄因「論文事件」被解職,並強制退休。

退而不休,組織右翼活動

解職還不到一個月,2008年12月1日,田母神俊雄就跑到東京的外國記者協會上,侃侃而談:「大家好,我是前航空幕僚長田母神。鄙人乃危險人物。不過,給我5分鐘時間,我會讓你知道我是如何的穩重。」有記者問他:「如果您是1945年時的日軍司令官,對美國也有使用核彈的能力的話,會怎麼辦?」田母神俊雄竟然肯定地說:「我應該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場的數百名各國記者無不駭然。

小泉純一郎下台後,被經濟問題深深折磨的日本社會轉歸現實,普遍對右翼的激進主張失去興趣,一度風光的田母神俊雄幾乎成了孤家寡人。此時,性格寬宏、喜歡廣交朋友的民主黨黨首鳩山由紀夫試圖接納他。有一次,鳩山由紀夫在自己家舉辦「日本葡萄酒之會」活動,遍請各界人士出席,其中就有田母神俊雄。兩人走在花園裡,相互祝酒,進行了政治方面的討論。沒過幾天,田母神俊雄就聲稱鳩山和他討論了核武裝日本的問題。這讓鳩山十分尷尬。2008年11月底,鳩山在接受採訪時澄清說,那次田母神俊雄「突然談起了和我的思想相離太遠的東西,我想中途退出又覺得無禮……他是個應該受到懲戒處分的人」。

此後,日本政治人物和田母神俊雄交往更加小心翼翼。失落的田母神俊雄開始組織右翼活動。2009年8月6日,廣島紀念原子彈轟炸64周年,他糾集一幫右翼分子,包圍了紀念活動的舉辦地,並發表演講:「日本作為唯一的核爆受害國,為了不再遭受第三次核攻擊,應該進行核武裝。」2010年10月,在釣魚島撞船事件后,田母神俊雄又故技重施,組織「包圍中國大使館」行動。

儘管田母神俊雄聲稱,「前往集會支持圍攻中國大使館的人數比預期的3000人多得多」,但日本媒體的精確統計表明,最多時人數不超過2600人。看來,日本人對田母神俊雄這樣的右翼激進分子,遠不如對消費稅和失業率來得關心。

櫻井良子為右翼搖旗吶喊

在日本,有些人是靠反華為生的。他們對中國可能一無所知,但總是發表反華言論和文章,百般挑剔、指責中國。櫻井良子就是其中之一。由於容貌出眾,她在日本很有名氣,這讓她所發揮的「毒性」更大。她並不是右翼組織的成員,但在反華陣營中,她比傳統右翼分子的影響力更強。

釣魚島撞船事件發生后,櫻井良子到處發表言論和文章攻擊中國。如果說石原慎太郎是反華陣營的男性代表,那麼櫻井良子就是反華陣營的女性「先鋒」。

言辭惡毒的吹鼓手

2010年10月7日,在撞船事件發生整一個月的時候,櫻井良子在自己的專欄中寫道:「在對日外交中鮮明地感受到了力量效用的中國,現在在東海以及尖閣列島海域正進一步壓迫日本。」「日本應該向國內外明確自己的對中原則,那就是日本不會容忍中國這種用力量改變現狀,歪曲事實,想要奪取日本領土領海的蠻行。中國的漁船一定會再來。中國還會憑藉軍事力量把手伸向資源。正因為這樣,日本必須抑制中國插手尖閣列島以及東海資源。為了不讓中國產生侵略日本領土領海之意,作為抑制力應該儘快在尖閣列島上駐軍。」

2010年10月14日和16日兩天,櫻井良子又接連發表文章,鼓吹日本要對中國實施強硬政策。

這已經不是櫻井良子第一次發表這樣的言論了。

2007年,當福田康夫就任日本首相時,櫻井良子立刻在日本著名的右翼雜誌《SAPIO》上公開撰文,以福田康夫是親中派為由,嚴詞批判。文章中還稱福田政權的誕生就意味著損害日本國家利益的外交開始。櫻井良子還曾撰寫了一本名為《異形大國:中國》的書。她在開篇就寫道:「相鄰之國中國的存在,就是老天賦予日本的永遠艱難。」她甚至還在一些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根本沒有和日本友好相處的意思,想要和這樣的國家友好是「很悲屈的行為」。

2007年12月,櫻井良子擔任日本國際基本問題研究所第一屆理事長,並設立了專門的網頁在上面撰寫專欄。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在一些雜誌上撰文指責中國。迄今為止,櫻井良子在《周刊新潮》上先後發表的430多篇專欄文章中,多數是指責中國的。

櫻井良子的反華言論雖然比較惡毒,卻十分空洞。對日本社會比較了解的人可以看出,日本右翼的反華有很多盲點:他們固執地自說自話,根本不去了解中國政府的對日政策,更不了解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和平的理念也深入人心。所以,櫻井良子等右翼分子對中國的指責都是既無事實,也無根據的,可信度極低。

家喻戶曉的主持人

櫻井良子1945年10月出生在越南,她的父母是在越南工作的日本人。出生后不久,櫻井良子隨父母回到日本,定居在大分縣中津市。中學時代,櫻井良子又隨全家搬到新(音同細)縣,在長岡市立東中學就讀。高中畢業后,櫻井良子考入著名的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

櫻井良子從偏遠的地方,闖進了大都會的高等學府,並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但出人意料的是,她在大學期間突然退學,直接跑到美國夏威夷留學。在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櫻井良子完全憑著獎學金和打工的報酬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堅持完成了學業。畢業后,她曾為美國一家報社打工。由於文筆出眾,她被任命為東京分部的記者。

1980年,長相漂亮、文筆犀利的櫻井良子出任日本電視台一檔重要新聞節目的主持人。從那時起,長達16年的時間裡,她幾乎每天晚上的黃金時段都會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歪曲的歷史觀

櫻井良子在擔任電視新聞主持人期間,就表現出右傾保守的傾向和歪曲事實的「本領」。1996年,她撰寫的一篇新聞報道被一名醫生起訴,告她名譽損害罪。在審判中,原告的辯護團隊認為櫻井良子的採訪方法近乎於捏造。櫻井良子因此離開了電視台,成為一名右翼作家。而她的這種捏造方法,又用到了對中國的攻擊和指責中。

1996年10月3日,櫻井良子在橫浜市教育委員會主辦的教職員研修講演中,公然否定了日本侵略軍的罪行。她說,在戰爭中日本軍隊沒有強制抓捕女性到前線,慰安婦事件只是一種商業行為。

2007年6月14日,櫻井良子所在的歷史事實委員會在美國《華盛頓郵報》上,刊登了題為《事實》的整版廣告。廣告用5個所謂的「事實」,反覆強調「沒有發現歷史資料能明確顯示女性被日軍強迫賣淫」,「二戰時日軍強征亞洲女性成為『慰安婦』的事實不存在」。同年,她還參加了《南京的真實》這部電影的簽名活動,該影片主旨就是否定南京大屠殺。櫻井良子還公開宣稱,張作霖被炸身亡不是日本軍方乾的,而是共產國際乾的。小泉純一郎執政期間,櫻井良子非常支持小泉內閣,並高度評價小泉停止對中國提供日元貸款這一行為。

其實,櫻井良子反華,並不是她和中國有什麼私仇,而是她深受日本傳統右翼的影響,形成了歪曲的歷史觀。好在大多數日本人對這位「美女作家」的反華言論沒什麼興趣,她在電視節目中已經很少有登場亮相的機會。

我與右翼分子的三次較量

中國人對日本右翼的了解,多半來自電視或網路。記者曾三次和日本右翼直接對抗,這些經歷有利於大家更多地了解這個奇特團體。

長野「武鬥」

2008年4月26日,北京奧運聖火傳遞路經日本長野。我趕到長野車站廣場時,只見100多名右翼分子駐紮在一家酒館前,打算破壞聖火傳遞。一走近他們,先是聞到衝天酒氣,接著聽到污言穢語。

一名中國小夥子從這群「大雜燴」的旁邊經過,十幾個右翼分子一聲怪叫撲上去,拳打腳踢。我大叫一聲「住手!」把筆記本電腦放到右手,左手去抓一個右翼分子。說實話,我有點「有恃無恐」,因為我戴著媒體採訪專用袖標,在日本,幾乎沒人敢襲擊記者。然而,就在我抓住那個暴徒時,右側有人拿著一根旗杆朝我砸來,我下意識地用電腦一擋,只聽「啪」的一聲,電腦蓋被砸裂了。幸好我的電腦很結實,否則這一下砸到我腦袋上,恐怕不止是一個口子了。激怒之下,我甩掉外衣,打算「血戰」。日本警察立刻衝過來,把我拖到安全地帶。

佐世保「智斗」

2010年7月,為了對北洋水師在日遺物進行調查,我與幾名中國學者來到九州島的佐世保舊海軍墓地。墓地的山坡上,有一批頭纏白帶的右翼分子,在紀念一名葬在這裡的日本海軍將官。他們注意到我們這群中國人,吶喊著朝我們衝來。

對方有10多個人,又有棍棒,我們只有6人,真打起來恐怕要吃虧。千鈞一髮之際,我忽然想到老記者說過,日本人對右翼的印象就是黑社會,所以右翼分子很重視形象,最怕被曝光。我馬上舉起相機拍照。那群右翼分子一愣,停了下來。

看到拍照有效,幾名學者也紛紛舉起相機。右翼分子沒料到有這麼多相機,以為來了一大幫媒體記者,掉頭跑了。我們這才發現,由於太緊張,沒一個相機打開鏡頭蓋,真是「假槍炮嚇跑紙老虎」。

事後,一位老記者告訴我,日本右翼分為兩類,我們在佐世保碰到的是「長期真右翼」,上次在長野遇到的是「臨時假右翼」。假右翼比真右翼更崇尚暴力。日本有3000多個右翼組織,一般每個組織只有10人左右。有重大活動時,就得雇傭閑雜人員和黑社會成員。所以,我們在長野遇到的「臨時右翼」心狠手辣,暴力性更強。而在佐世保遇到的,是真正持有右翼觀點的群體,暴力性不強,才會被我們嚇退。

靖國神社「嘴斗」

2010年9月20日,我和另一名攝影師得到消息,日本右翼要在靖國神社舉行集會,反對日本釋放撞船事件中的中國漁民。我倆決定「偷襲靖國神社」,用相機捕捉他們反華活動的現場。

靖國神社的氣氛明顯比平時緊張,門外多了很多警察,挨個盤查行人。進門后,遊人不多。當年「赫赫威名」的靖國神社,經過幾任日本首相的「不參拜」后,如今冷清了許多。突然,我看見一個穿黃色衣服、上了年紀的人正在指揮保安,面孔十分眼熟。我想起來,他是一個右翼組織的高級成員,於是毫不客氣對著他拍起來。保安發現了,舉起對講機,準備找援手。而那個右翼分子直接朝我走來,質問我為什麼偷拍。

我假裝生氣:「我拍的是大門!你不喜歡?那刪啊,我才沒興趣拍你!」說完舉起相機「啪啪」一陣狂刪。眼看遊客圍過來,他不想把事鬧大,只好說:「我就是問問,就是問問……」便迅速消失了。我心中竊喜:右翼老傢伙們雖然難纏,但對現代化的東西一無所知,這種比較好的相機,有反刪除功能。一分鐘后,我就把照片恢復了。

他們為何如此瘋狂

王屏(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日本出現反華浪潮,歸根結底是因為其右翼勢力沉渣泛起。近日,一位旅日時事觀察家指出,「日本政壇、文化及民間這三個層次的右翼勢力,正形成共生和呼應關係的趨勢」。一系列反華浪潮的背後,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美國是一隻背後的黑手

二戰後半個多世紀,作為勝利者的美國,就像緊箍咒一樣套在日本人頭上,日本很多方面都在美國的調控之下。一直以來,「沒有美國的支持當不了日本首相」這一觀點,基本成為日本政治家的普遍共識。2009年至今,日本政壇出現的多次震蕩,就很能說明這一點。去年日本大選,眼看時任民主黨幹事長的小澤一郎有可能上台執政,卻突然爆出其「政治資金」醜聞。人們普遍認為他是遭到美國的暗算。後來,民主黨的鳩山由紀夫成為首相。可是,看他主張「日美對等」和「亞洲外交」,美國很不痛快。結果,鳩山沒走多遠就被美國拉下台來。同樣,在處理和中國的關係方面,美國也成了日本背後的一隻黑手。在中美關係走冷的「背景」下,中日關係的僵化也就「理所當然」了。

事實上,釣魚島中日撞船事件的走向,一直就在美國的控制之下,說得確切一點,該事件就是中國在與美日聯盟鬥法。事件一發生,日本首相、外相就暗示:釣魚島屬於日本管轄的領土,在《美日安保條約》保護框架之內。也就是說,有美國在後面撐腰。果然,美國幫腔的論調也由低到高開始發揮作用。美國政府輿論一開始就指責中國:衝撞事件不是偶然的,是在中國政府默認下發生的「有組織事件」,「表面上偽裝成漁船,實際上是與軍方聯手行動」。緊接著,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與日本新任外相前原誠司會面時竟然不顧事實,顛倒是非稱釣魚島系「日本領土」;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也表示,釣魚島撞船事件一旦衝突升級,美國會履行防衛盟國日本的義務……

事實已很明顯,中日關係的背後,美國是只不可忽視的「手」。

右傾文人煽風點火

日本一批右傾文人,在中日關係問題上一直起著「思想主導」的作用。他們主要在歷史觀與中國觀兩個領域煽風點火,誤導民眾。除了前文提到的櫻井良子,還有不少人。

如在認識歷史,特別是在南京大屠殺等問題上,日本上智大學教授渡部升一就是誤導民眾的代表人物。他曾連續出書,極力鼓吹「南京大屠殺是幻覺」、「滿洲事變不是侵略」等錯誤論調。他的所謂「研究成果」對日本前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起了很大作用,對日本政治家和普通民眾造成極大誤導。

除了「歷史認識問題」,日本右傾文人還重點鼓吹「中國威脅論」。首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日本研究中國軍事問題的學者平松茂雄。他在《中國吞併日本》這本書中危言聳聽地說,「在中國建國100周年時,將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這一國際秩序與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將形成對峙」;「未來,東海將成為中國的『戰略邊疆』,以此為據點,中國將把台灣、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他認為,「每當中國處於四分五裂狀態時,近鄰各國及民族就能擺脫中國的強大壓力,獲得一種『解放』的喘息之機;每當中國統一強大時,近鄰各國及民族就會被置於這種強大的影響之下」。他妄稱,日本在其中面臨「二者必居其一」的困難抉擇,或「屈服於中國」,或「顯示與美國堅固的同盟關係」,2010年將是日本命運的轉折點。平松還在他的書中大談中國海軍的戰略發展目標是「越過從日本列島到台灣、菲律賓的第一島鏈,進入從千島群島到小笠原群島、硫磺島、馬里亞納群島的第二島鏈,即進入西太平洋海域」。平松茂雄關於「中國威脅論」的叫囂,在日本民眾和軍隊中極具煽動性。

此外,日本還有一位令人關注的右傾文人,叫古森義久。他號稱「著名評論家」,在其《外交崩潰》一書中,多次就日本政府對我國保釣人員登島事件的處理上大放厥詞,說日本政府對中國「卑躬屈膝」,導致日本「外交崩潰」。他還指責曾向中國駐日大使館提抗議的日本外交官不應面帶笑容地和中國駐日大使握手,說「這不像抗議倒像祝賀……」

這些日本右傾文人,對中國的政治制度、外交政策以及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習慣,都一概不放過地加以抨擊和醜化。但不要小瞧這批人的作用,他們對中日關係的破壞程度甚至大於右翼組織,也讓右派政治家感到「自愧不如」。

「鷹派」政治家興風作浪

日本右派政治家雖然煽動能力不如右傾文人,但是,由於他們參與決策和領導,其所起的實際作用是最大的。每當右派政治家在日本政壇佔主導地位時,中日關係就進入困難時期。

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說要把中國「大卸七塊」的夢話,胡說什麼「中國應以滿洲族、支那族、西藏族、新疆族、印度支那族、蒙古族和台灣族為統治區分成7個國家」,這樣「便於管理並能提高效率」。他一系列主張被稱為「石原慎太郎主義」,其反華面目在中國廣為人知。

近些年,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和安倍晉三都是右派政治家的典型代表。其實,戰後日本的右派政治家理念並不一致。戰後初期,前首相岸信介是親美反共右派政治家代表;到了上世紀80年代,新保守主義出現,中曾根康弘與其後的小澤一郎又成為代表人物。他們主張對戰後政治進行「總決算」,使日本能夠成為「正常國家」。這兩個人也被稱為「民族派」戰略家。不過,他們的反華色彩不特別明顯,且主張與亞洲國家搞好關係,尤其是小澤,其思想理念以及防衛安保思想都有與時俱進的變化。小泉純一郎是個「新自由主義派」政治家,安倍晉三則被稱為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右派政治家」。

日本政壇上,「親美」與「自立」的右派政治家輪番登台表演。當主張民族自立的政治家登台後,尤其是「鴿派」政治家出現后,中日關係就有了改善之機;而當「鷹派」政治家,尤其是「親美」的右派政治家登台後,中日關係就面臨嚴峻考驗,目前正處於這樣的時刻。現任日本首相菅直人雖然屬於「鴿派」,卻不敢和美國人叫板,結果只能是跟在美國後面亦步亦趨。更關鍵的問題是他「用人不當」,偏偏用了一個鐵桿「親美派」外長前原誠司,給中日關係帶來了災難。其實,前原誠司還有一個陰謀,他企圖製造中日危機,為自己登上首相寶座打基礎。另外,菅直人團隊的另一員幹將,民主黨幹事長代理枝野幸男,也是一個反華「鷹派」分子。他竟滿口胡言地說中國是日本的「亞洲惡鄰」。被「鷹派」分子攪亂的日本政壇,在掌控和修復中日關係方面,已顯出了「力不從心」。

右翼組織「看風使舵」

除了上述國際因素、政治因素以及輿論引導外,來自社會下層的所謂「民間反應」,也對中日關係產生著重要影響。百年積怨,易長難消。當中日關係處於平穩發展時期,民眾之間有點怨氣也許不難控制,但是,如遇風吹草動,特別是涉及到國家核心利益相互碰撞的時刻,「民意衝突」就不可避免。

二戰後,日本的「行動右翼」(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右翼組織)曾有幾次反華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上世紀50年代,以親美反共右翼組織為主;第二次高潮在80年代初期,也就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之後以及「歷史教科書」問題出現時期;第三次高潮在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期間。當然,除此之外,一遇突發事件,「行動右翼」的宣傳車都會出來走一圈,以顯示其存在價值並乘機發泄對社會的不滿。右翼組織既無權力亦無雄厚資金基礎,但其帶來的影響以及對社會造成的破壞能力不可低估。不過,這次右翼分子組織的名為「包圍中國大使館」的行動,其領導者卻是極端保守派的政治組織及其對「歷史問題」耿耿於懷的反華分子。他們雖然不是日本社會的大多數,但其與「行動右翼」勢力匯合則會在日本社會產生更壞的影響。

右翼組織畢竟是社會底層組織,它只會「看政治的風,使自己的舵」,要消解中日兩國民間的積怨、對立和摩擦,日本執政黨和政府應該先檢點自己的行為,把心態和思路調整到有利於兩國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只有這樣,才是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外交之路」。

(編輯:姜來)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0

主題

114

帖子

14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5
沙發
於洋 發表於 2010-11-1 06:14 | 只看該作者
為了早日能打一仗,我支持日本「友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0: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