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網民推出「血房地圖」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10-28 0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布: 2010-10-26 04:35    作者: 石 山    來源: 自由亞洲

  中國大陸網民最近製作了標記中國各地暴力拆遷事件的電子地圖,受到網民追捧。官方媒體認為,這一血房地圖折射出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的報道

  一位中國大陸網民最近在博客上推出名為「血房地圖」的電子地圖,以谷歌電子地圖為基礎,加入了中國大陸發生的暴力拆遷事件的標示和說明,目前在這個電子地圖上標明的暴力拆遷事件總共有五十個左右。

  官方新華社在報道這一新聞時表示,這個事件折射了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其他官方媒體也報道說,到處發生的暴力拆遷事件是中國正在經歷城鎮化過程之痛。血房地圖推出幾天,受到了不少中國網民的追捧,顯示出暴力拆遷已經成為民眾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中國冤民大同盟代表,現在美國紐約的葛麗芳女士表示,中國大陸的暴力拆遷是官方搶奪民眾財產,侵犯公民財產權的過程,涉及全體民眾的利益,受到關注絕不意外。

  「這個是民生最基本的問題。一個人連住房都沒有了,還要受到中共的迫害、非法的搶劫、想盡方法的不惜一切手段地搶劫老百姓的財產。在國內是暗無天日的。共產黨的那些謊話已經欺騙了幾十年了。沒有一件事是真的為老百姓的。」

  中國官方媒體在報道血房地圖新聞時,對暴力拆遷的施害方和受害方語焉不詳,報道往往暗示,這是房地產公司和老百姓的糾紛。葛麗芳表示,在中國大陸,幾乎所有的拆遷都由各級黨政部門推動實施,房地產開發公司只是代罪羔羊而已。

  「這是欺騙百姓的,其實暴利拆遷都是中國政府的行為。像我們上海市就是市政府的行為。開發商其實都是幌子。比如說上海市的楊浦區的到其他區拆遷,黃口區的到楊浦區去拆遷。他們就是區與區之間搞互相拆遷。其實就是政府行為。」

  受到關注的 中國「血房地圖」自稱是一個開放型的電子地圖,但各地網民並不能完全擁有編輯權。有報道解釋說,血房地圖的發起人制定了「血房」上榜和下榜的標準,凡是經 過媒體公開報道有暴力拆遷事實的,即可上榜,而經過媒體公開報道,事件解決,被拆遷戶獲得道歉的事件則可以從地圖上下榜。目前,該地圖不接受網民直接報 案。目前血房地圖上的暴力拆遷事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尤其是長江下游地區。

  在美國的中國學者程曉農表示,雖然這個血房地圖只是根據媒體報道標示中國大陸的暴力拆遷事件,但仍能反映出目前中國大陸民眾所受的暴力拆遷之苦。

  「目前中國房地產開發是遍地開花。在很多地方房地產開發的強制拆遷都是一個普遍現象。」

  最近十多年 來,中國大陸暴力拆遷愈演愈烈,雖然中國有《物權法》,但地方政府以暴力拆遷,無視房產所有者私有財產權的行為有增無減。有評論認為,中國地方政府為了增 加財政收入,通過征地拆遷,收取土地轉讓款,大興土木。程曉農認為,中國暴力拆遷的利潤主要是供地方黨政官員的不當花銷之用。

  「中央政府 確實稅收拿多了。地方政府被刮窮了。但是中央政府通過轉移支付又補給了地方政府一部分收入。但是中央政府所提供的收入只管地方政府的最低限度的開支,各種 預算外的開支。比方講不能在預算內報銷的公費吃喝、公費旅遊、還有地方幹部蓋樓的各種開支、地方政府要想搞各種公共工程設施、搞政績工程,這些開支全部要 從靠房地產中間的差價里撈取財政收入。」

  官方媒體的報道也批評地方政府「簡單粗暴」的工作方法,並認為目前的情況是「中國城鎮化之痛」。對此程曉農認為,暴力拆遷和城鎮化沒有關係。

  「所謂的『城鎮化之痛』是一種假話真說,推諉責任,轉移民眾的視線。它試圖逃避政府的從中謀利的責任。所謂的『城鎮化之痛』似乎就是說只要有城鎮化建設,那麼政府就一定要撈錢,被拆遷戶就一定要出血。這個邏輯完全是不成立的。」

  中國的這個血房地圖發起人表示,他並沒有想通過這個地圖向政府傳遞什麼信息,只是在盡一個公民的責任而已。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