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閔良臣:「秋實」們為何就敢有「極具雄心的構想」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10-28 0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閔良臣
來源: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來源日期:2010-10-26
本站發布時間:2010-10-26 21:11:10
閱讀量:1837次

    說起來也奇怪,我們這個社會所有的人包括一些「學者」甚至是「理論權威」似乎都在追求中國人的幸福,然而他們使用的手段卻又是天差地別。所謂「社會主義」者只相信一個主義一個思想,而西方資本主義卻「包羅萬象」,更不去搞什麼「劃分」乃至「劃清」。正如有人所說,在哈耶克看來,「20世紀的社會主義者雖然也把社會繁榮和人類的自由發展視為十分可取的目標,卻沒有意識到計劃經濟與這個目標的內在矛盾」。哈耶克認為,「計劃經濟反對市場制度,並不在於它在人類幸福上有著與市場經濟制度截然相反的抱負,而是它在達到同樣的目標上採用了不同手段。這種因為對人類理性和知識能力的誤解而迷信理性的態度,不僅與個人自由不相容,而且與合理的生活秩序、社會繁榮甚至文明的發展邏輯都是背道而馳的」(見馮利克譯《哈耶克文選·譯者序言》)。

閑話少說。雖然搞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可我們不少人還是感到我們民主自由的程度較低。如謂不信,可以搞個「民意測驗」——儘管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影響很重,甚至奴隸意識深入骨髓,可現在畢竟是21世紀了,只要願意「統計」,我們的「民意」還是有的,就看有沒有人去統計,派什麼人去統計,是如何統計的,統計后又如何。

金秋時節,10月20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然後轉5版刊發署名「秋實」的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基本特徵——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一文。這篇文章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就在中共一本權威雜誌《求是》上全文刊發過。大約有人擔心中國還有很多「人民」沒看到,於是就又下令在「人民」上再摘要發一遍。既如此,那我們現在就以這篇文章來看看我們的民意吧,也就是說人民是否同意乃至喜歡這種觀點的文章。

先坦白說,這篇文章上選舉網后,由於網站將其掛在顯著位置,網民一點開這家網站自然就會看到了。然而說句心裡話,我是懶得細看這種文章的,又因為懶得看,也就懶得跟帖。但我知道,網友們一定「不放過」。正因為想到這一層,自己在四天後,也就是在10月25日下午3時52分再次點開了這篇文章。現在就容我把時間定格一下——此時顯示閱讀量:5868次;反對:885票;支持:18票;跟帖:181。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民意,但想來應該算,因為網路民意也是民意。而且早在兩年多前的2008年6月23日的中國青年報上,我們就看到這樣一條消息:《最高法要求利用網際網路等建立民意表達機制》。

既然網路民意也是民意,那麼,這篇文章後面的民意似乎至少應該能說明一點「問題」了。至於是什麼問題,從近乎眾口一詞地反對以及還有那181個跟帖中,我們應該可以找到答案。需要申明一句的是,這181帖中,沒有本人的跟帖,因為本人懶得跟帖。

那麼,求是雜誌,包括人民日報這樣在全國乃至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媒體發這種盡乎眾口一詞反對的文章幹什麼呢?我想總不能說就是為了找反對乃至「找罵」吧。為什麼要發這種遭到幾乎眾口一詞反對的文章,估計也只有幾個人知道——也正因為只有幾個人知道,我們也就不難想得出,這種文章是「授意」發的,是「安排」發的。我不知道,在發之前,他們是否就想到了這一點,想到這種文章會遭到網友也就是民意的「唾棄」。他們也許自我感覺良好——可他們也許已經想到了。如果是前者,這回收穫的可又是一個大失望——不過,我倒是傾向於他們在發之前就想到了。可想到了為什麼還是要發呢,我想也就只有下面這幾句話能解釋得通了:因為他們就是不允許中國人民向更加文明的西方學習,一學習,他們這種文章也就一錢不值;因為他們就是不允許人民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人民一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他們現正過著的「生活」也就過不下去了;因為他們要「引領」人民走「社會主義康庄大道」,而別人的天堂,就是他們的地獄。若是再一言以蔽之,他們就是要主宰人民。

至於人民買不買賬,這些人不管。

那真是沒有辦法了!天大隻由天,這話我已經說過快有一萬遍了,但現在還是不得不說。既如此,我就不想再多說什麼,只是抄幾段話留在這裡。

說起來,近日正在翻看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鄧正來的《哈耶克法律哲學》,他在這本書「代序」的一篇文章前面先放了一段類似題記的文字,而這個題記摘譯自哈耶克《自由與交流》。話是這麼說的:

「對我來說,最富啟示性的發現之一就是,越趨進西方,亦即越趨進自由制度依然比較穩固、信奉自由信念的人數依舊相對眾多的國家,那裡的人們越不真正準備對他們自己的信念進行重新考察,越傾向於作出讓步或進行妥協,也越傾向於把某種他們所知道的自由社會的偶然歷史形態視作一種終極標準。另一方面,我也發現,在那些直接經歷過全權式政制(atotalitarian regime)的國家抑或在那些類似全權式政制的國家中,只有為數極少的人從這種經驗中更為明確地認識到了自由社會賴以實現的條件和自由社會的價值。」

沒想到,當這段書抄完,忽然意識到,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好像哈耶克後面這句話對我們而言,恰恰說反了。在我們這裡,真實的情形是,「只有為數極少的人」 認識不到「自由社會賴以實現的條件和自由社會的價值」,而大多數人都是認識得到的,這從「秋實」一夥「學者」這篇大作後面的反對票數以及跟帖的內容是不難感受得到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再把鄧教授的這本書翻到第184頁, 「我始終認為,無論從近代歷史上來看,還是從當下來看,中國理論界的根本任務就在於對那些我們自以為已然理解而實際上知之甚少的東西做切實認真的研究,而從自由主義理論研究的角度上講,我們也應當對那些我們不甚了解的理論觀點做更認真的研究和分析,並在做判斷的時候慎之又慎。」我不知道這一夥「學者」能否稱得上「中國理論界」;而在我們這樣一種環境下,又是否還有真正的「理論界」——反正我不知道「秋實」這一夥「學者」讀到上面這段話會作何想。

或許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這些人覺得他們比哈耶克要有「雄心」。不信你看,連哈耶克都「認為對不同文明進行比較研究乃是極具雄心的構想,非一般學者所能企及」(同上頁)。而我們的這些所謂「學者」,嘴一張,就敢於要「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彷彿這些人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而且都已經「極具雄心的構想」了。哈哈!

2010-10-25
(轉載本文請註明「中國選舉與治理網」首發)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0-28 02:30 | 只看該作者
不買帳的人民完全可以到國外,到你買帳的政府下去生活。奇怪的是,對中國政府不買帳的人,往往不喜歡到他理想的政府下生活,比如韓寒就是一例。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3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10-28 02:36 | 只看該作者
不買帳的人民完全可以到國外,到你買帳的政府下去生活。奇怪的是,對中國政府不買帳的人,往往不喜歡到他理 ...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0-28 02:30


你放個屁把車子裡面弄臭了,還要趕別人下車?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6: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