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來西亞媒體:諾委會授獎劉曉波是「選擇性失聰」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0-10-26 0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10月21日 10:46:06  來源: 新華網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10月15日刊登兩篇評論文章,認為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無視設立諾貝爾和平獎的宗旨,在授予劉曉波和平獎的過程中「選擇性失聰」,使該獎項淪為西方的政治工具。

該報題為《諾貝爾和平獎為自救出怪招》的評論說,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是在「有意識地」進行一些「有爭議的選擇」,試圖以此來挽回和平獎的「名譽」,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文章說,去年的和平獎給了正在指揮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而今年的和平獎則給了中國的一名罪犯劉曉波,「在爭議中,和平獎確實更受關注了,但距離創立它的宗旨正漸行漸遠」。

文章認為,在這一有爭議的評獎過程中,評委們犯起了「選擇性失聰」的毛病。「當中國方面指出把和平獎授予一名罪犯有違該獎宗旨時,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之視為對其『施加壓力』;可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等人為中國罪犯爭取獎項時,該委員會又洗耳恭聽起來。」

另一篇題為《是非曲直:再談諾貝爾和平獎》的文章回溯了以往若干次諾貝爾和平獎「荒唐」的評獎結果,認為「選擇性失聰」是諾貝爾委員會在和平獎評獎時的痼疾,是西方意識形態下的政治議程使然。 「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頒發和平獎並沒有完全遵照諾貝爾的遺囑,而是有政治議程,就是站在西方的立場。」

文章說,印度民權鬥士、聖雄甘地從未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這是因為「甘地領導印度人以非暴力的和平手段抗爭、爭取國家獨立的對象是當時最強大的殖民地宗主國英國」。然而,當達賴喇嘛在1989年獲頒此獎時,委員會主席竟說這一決定是「在某種程度上紀念聖雄甘地所作的貢獻」。文章說:「這簡直是對甘地的侮辱,因為達賴是因涉及1959年的西藏武裝叛亂才被迫逃亡。而且當年頒發給達賴,是為了配合西方國家在『六四』事件之後孤立中國。」

文章還提到,南非的曼德拉被白人政權長期關押,諾貝爾委員會在此期間並沒有頒發和平獎給他。直到1993年,他才與釋放他的白人政權領袖德克勒克共同獲得和平獎,「也就是說,『受害者』必須與『加害者』分享和平獎」。

此外,美國在1961年介入越南戰爭,直到 1973年才停火、撤軍。美國對越南全境狂轟爛炸,造成300萬名越南人死亡,而諾貝爾委員會並未作出讓美國停止屠殺越南人的努力。而在美越停火后,諾貝爾和平獎被頒發給雙方的首席談判代表美國的基辛格和越南的黎德壽。黎德壽拒絕了和平獎,因為他不願與間接造成大量越南平民死傷的基辛格「分享」和平獎。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沙發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10-26 04: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惑之禍 於 2010-10-26 04:07 編輯

諾貝爾和平獎沒有受給印度民權鬥士、聖雄甘地是因為甘地在南非和印度多次違法當地法律,多次被捕,在南非和印度均被判刑入獄,聲名狼藉。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702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3
50仙 發表於 2010-10-26 05:20 | 只看該作者
該報題的評論說,
文章說,
文章認為,
另一篇認為
文章說,
文章說
文章還提到,」


我發現五毛抄作業的新模式,找一個海外五毛寫第一篇,其他五毛只要寫些「文章認為,文章還提到,,」之類的文字,就成了一篇看似新鮮,但卻讓人噁心的文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6 18:32
諾貝爾和平獎沒有受給印度民權鬥士、聖雄甘地是因為甘地在南非和印度多次違法當地法律,多次被捕,在南非和 ...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10-26 04:06



    違反了殖民地當局的法律,侵害了宗主國的利益,靠殖民起家的歐洲強盜們自然對其實恨之入骨,所以也就「聲名狼藉」了。按這個標準中國也是「聲名狼藉」的。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5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10-26 23:15 | 只看該作者
《南洋商報》
2001年5月28日, 華仁(HUAREN)管理私人有限公司――華仁控股,從豐隆集團手中收購南洋報業控股,獻議以72.35%股權收購南洋商報,交易成交價為現金2億3千12萬4千961零吉,或每股5.50零吉。華仁成功控制馬來西亞兩大中文報――《南洋商報》、中國報,標誌著在馬來西亞原本相對獨立的中文報章, 開始被執政政黨介入。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另兩大報的擁有人更從華仁控股手中購得部分股權,之後的高層調動更顯示星洲報業集團開始干預南洋、中國兩報的業務,馬來西亞四大家中文報從此被單一商業集團壟斷。[2]
2006年10月6日,擁有83年歷史的《南洋商報》宣佈改版,以新面貌面對讀者和市場。改版后的《南洋商報》以電腦字取代原本由著名書法家,南洋大學祕書長潘受書寫的報頭。許多《南洋商報》老讀者無可奈何接受了這場改變,但是,新的報頭也抹除了人們的歷史記憶。[3]
2006年10月17日,星洲媒體執行主席丹斯里張曉卿買下南洋報業20.02股權,直接或間接控制44.76股權,崛起成為南洋報業最大股東。事後遭到部分人反對,認為馬來西亞華文報業遭到張曉卿壟斷(旗下大馬報業包括《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與《中國報》)。《東方日報》東主啟德行集團董事長劉瑞源在11月6日向張曉卿獻意收購南洋報業股權,並承諾將把有關的股權分割給華社。這項新聞卻得到《南洋商報》高層職員不斷的炮轟。《南洋商報》副總編輯何財福在「互動部落格」質疑劉瑞源的收購誠意、《南洋商報》助理新聞編輯鄧麗華今日也在「互動部落格」指責劉瑞源獻購南洋是一場荒謬、沒有誠意的鬧劇,並且懷疑有關獻購目的是為了「帶入個人仇恨、摧毀南洋」。[4]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5: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