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削弱對手:中美貨幣戰爭的背後原因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0-10-25 0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0-11  聯合早報

 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借口,是中國人為操控匯率,導致貿易收支失衡現象不斷惡化。中國一下子又成了美國的抨擊對象,憤怒的矛頭又指向了這個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指向了這個正在帶領全球走出金融海嘯陰霾的國家。從國會,到總統,再到財長,兩大政黨的政客們一起上陣,迫不及待之情連紅臉白臉都懶怠著扮下去了。他們似乎都一致認為,並使大多數美國人相信,中國經濟的崛起直接推高了美國本土的失業率。儘管溫總在國際場合竭力反擊,聯合利益相關者德國等歐洲國家,以圖瓦解美國的壓力,但從最近的事態發展看,美國點起的貨幣戰爭的硝煙似乎才剛剛燃起。

  國際貿易失衡,大量的貿易順差帶給中國的兩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僅是美國的麻煩,更是中國的麻煩。如此巨額的外匯儲備,是十三億中國人三十年來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血汗錢。這筆錢怎麼保值,怎麼花,反而成了中國巨大的負擔。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波,使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受到重創,政府和企業都缺乏現金,國際上各種資產的價格處於空前的低價位。從純商業操作的角度來看,此乃天賜給中國的絕佳投資機會。此時中國如果能夠利用這筆巨額外匯儲備,大量收購海外優良資產,收購高科技企業的股權,收購具有戰略價值的原材料和能源企業的股權,一旦經濟復甦,將為中國帶來巨額的收益,中國的國力也會因此更上一層樓。

  除了收購海外資產,中國還可以像在國內做的那樣,利用這些外匯儲備貸款給其他國家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這實際上是多贏的生意。中國可以為自己的外匯找到效率最高、回報率最高的投資渠道,帶動中國相關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也為當地提供發展資金和就業機會,帶動世界經濟復甦。

  可現實總是被巨大的政治勢力和各種潛規則把持著,遠非經濟問題本身那麼簡單。金融危機之前中國試圖購買美國石油公司的動議剛一提出,即遭美國國會否決。中國在澳洲參與鐵礦石開採企業的投資,也因遇到巨大的政治阻力而告流產。不是困境中的歐美國家的企業不需要中國的資金,而是他們恐懼來自中國的影響力。在西方經濟體系中,儘管中國「搭便車」三十年,經濟迅速地發展到了世界第二的規模,但中國畢竟是個從基因到外表都不同的異類。主導世界政治、經濟的核心俱樂部,還沒有中國的發言權。操縱世界經濟命脈的國際金融體系,中國不僅缺乏話語權,甚至連到底怎麼玩這場遊戲還在學習摸索之中。

  對手弱下去,正是自己強起來的絕佳時機。面對上帝賜下的超常發展機遇,中國既懼怕於外部條件的不利,又恐懼於自我準備的不足。在收購黑石基金失利后,即收手停止併購西方金融機構。收購西方戰略資源類企業時稍稍受挫,便放棄了採取任何政治與外交努力。對不知深淺的水域,採取繞道走的對策,既是聰明,也是無奈。

  於是,中國開始把觸角伸向非洲、南亞、中東和拉丁美洲,分散投資到一些西方資本不願去的地方。中國人吃苦耐勞,中國政府不干涉別國內政,想要的只是經濟互利,有錢大家賺。苦活累活都幹了,可得到的,仍然不是讚美。在非洲的投資,被西方指責為新殖民主義。在南亞的投資,被指為珍珠鏈戰略包圍印度。中國所受的委屈,就像《紅樓夢》里的晴雯一樣,空背了惡名卻沒撈到實惠。

  中國的外匯儲備,無法得到最佳的投資出口,能夠走的,只有投資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國債市場一條路。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發達國家的第一大債權人,這在整部世界經濟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迹。當初貧窮的中國希望得到西方投資的時候,中國不得不做出種種讓步以符合投資者的條件。如今中國把大把的美元買成美國的國債,支撐著遙遙欲墜的美國經濟的時候,得到的依然不是債權人應該享有的尊敬。

  把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美國國債市場,造成的困境在於,如果貨幣匯率大幅度波動,國債的盈利率,將遠抵不過美元貶值帶給中國外匯資產的損失。近期在由美國操縱的這一波匯率動蕩中,美元已經貶值7%,也就是說,美國國債的盈利率已經是負數。如果按美國國會議員的說法,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還要貶值40%的話,那麼中國的外匯儲備就會損失5萬億人民幣以上。面對這樣赤裸裸的掠奪,當中國試圖把外匯儲備多元化時,才發現能夠吸納如此龐大資金的市場,屈指可數。中國外儲多樣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歐元區從一誕生,就處於美元不停地阻擊之中,遠沒有擺脫美元的影響。日本經濟面臨人口老化,後續增長乏力等結構性問題,其國債市場遠不能滿足中國外匯資本的投資需求。挑來撿去美元又成了中國無奈的選擇,購買美國國債成了中國吸食毒品般的需求,已經顧不得審視投資結構是否優化,資金是否安全等常識性的注意事項了。

  中國的退讓配合,依然無法擺脫各種非經濟因素帶來的指責。例如,中國在今年頭七個月連續增持日本國債,總持有量剛剛超過兩百億美元,日本官方便認為,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持有者購買日債的行為加劇了日元升值的勢頭。更有聲音借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宣稱,中國的做法包藏禍心,意圖通過推高日元幣值來打擊日本出口,增加中國對日出口。其實中國在8月份不是增購而是拋售,在日元漲勢最凶的時候不僅沒有繼續吃進日債,反而將今年吃進的絕大部分日債拋了出去。客觀上中國不是在推高日元而在幫助日本壓低市場,其實中國的動作並沒有對日元匯率產生什麼影響。中國拋售之後,日元還是相當強勢。西方經濟學家們大惑不解,中國買賣日債究竟是為什麼?答案是大家都想得太複雜了。中國這麼做只是出於短期目的,看準了日元升值的趨勢,而加大了購買日債的力度。在日元幣值升高的時候再全部出手,從中拿獲得利潤,為自己的外儲保值而已。「搭便車」迅速富裕起來的中國,雖然手握重金卻還沒摸清國際市場的明規則,就不要說潛規則了,更缺乏操控國際金融市場的戰略人才。

  中國像一個永遠被指責的學生,怎麼做也無法討老師們的歡心,無限委屈中突然明白,老師其實關心的是他們自己的錢袋。中國經濟迅速成長的龐大身軀,已經壓迫得老師心驚膽顫,無論中國多麼想做個好學生,也已經無法消除他們的疑懼。先不說美國本身就是個匯率操縱國,以種種借口要求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本身就是一種匯率操縱,也不說世界主要經濟體沒有一個不操控匯率的,就算是中國操縱匯率了,也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

  一九九七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亞洲國家的貨幣兌美元的匯率一片狂跌,整個亞洲經濟陷於崩潰的邊緣。歐美國家皆隔岸觀火,只有中國頂住壓力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為克服危機的蔓延,並帶領亞洲走出陰影做出了巨大貢獻。那時中國自己願意吃虧,也便沒有人出來指責中國操縱匯率。

  即使此次金融海嘯發生后,奧巴馬政府也曾一再公開宣稱沒有發現中國操控匯率。同一事物,昨天和今天會有如此截然相反的結論。看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操控匯率本身,因為操縱匯率而獲罪,只是欲加之罪的借口。中美不同發展階段造成的經濟結構的巨大差異,決定了中國不得不承擔巨額的貿易順差。而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更加劇了這種趨勢。在缺乏國際經濟體系話語權的條件下,不得不擁有如此巨額的外匯順差而又沒有適合的保值渠道,對中國來說實在是禍福難料。這些簡單的事實,美國的政客們沒有一個不明白,所以當溫總動情地說,如果人民幣大幅升值,將導致中國大面積失業而引發社會動蕩時,美國似乎無動於衷,貨幣戰爭的鼓聲響得更烈。

  有專家給中國支招,適時大量拋售美債,可給美國帶來超過核子爆炸般毀滅性的打擊,從而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使美國屈服而不再擠壓中國。也有專家稱,美國不怕中國減持美債。中國的外匯儲備中,近萬億的美債如果行大規模的置換,美元匯率將會立即大幅下跌,從而使美國經濟獲得一種與出口相關的提振,同時歐洲或日本會出口崩潰、進口飆升。但歐洲和日本幾乎肯定會對中國的貿易採取強烈報復措施,首先遭受巨額損失的將是中國。

  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承接中國拋出的巨額美債的盤子,在缺乏其他投資渠道的前提下,中國不可能把美元現金背回家。中國既缺乏經驗又缺乏人才,這是一場根本無法進行沙盤推演來預測勝負的戰爭,對中國來說,別說輕啟戰端,就是自衛反擊,也打得極為艱難。當年美利堅合縱國大量拋售英鎊,從而一舉擊垮大英帝國統治地位的金融戰爭,還不可能在中美之間上演。

  中美間由中國生產廉價商品供美國消費,中國再用外匯盈餘來購買美債而支撐美國經濟的詭異平衡,被中國平均年10%以上的增長率和中國的巨大規模迅速打破。中國三十年來積累的龐大外匯儲備,已經成了中美兩國共同難以承受的重負。這個經濟合作模式本身的不可持續性,與現實中因為缺乏更好的替代方案,雙方誰也不願自損而打破這個平衡之間的矛盾,已經把這個隨時都有可能爆裂的可怕氣球吹得越來越大。

  金融海嘯爆發之初,美國本能的反應是結好中國,以便取得中國龐大美元儲備的支持。可兩年過去,中國經濟自身的巨大潛力再加上中國政府迅速的救市措施,已經使中國經濟脫離金融危機衝擊所造成的危險期,並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火車頭。反觀美國經濟,和日本和歐洲的經濟一樣,其復甦過程仍處於痛苦的緩慢發展中。

  中國經濟結構面臨調整的困境,美國同樣面臨經濟結構的瓶頸。本世紀初高科技泡沫破滅之後,美國經濟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持續發展的動力。格林斯潘只是製造了房市的虛假繁榮,延緩了美國經濟衰落的步伐,卻因此釀成了更大的金融危機。美國更無法預估到的是,由發達國家倡導並給西方國家帶來巨大利益的經濟全球化運動,由於中國的加入並迅猛發展,反而給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被封鎖壓抑已久的中國經濟,像一個被激活的巨大黑洞,把所有可能自由流動的經濟資源和商業機會,在短短十幾年間,統統吸進了中國。一向以自由貿易推動者自據的美國,朝野充斥著保護主義傾向,而中國反而成了自由貿易的捍衛者。

  全球化帶來的國際經濟分工體系決定了美國不可能再走回靠製造業來支撐經濟發展的老路。中國一再強調即使人民幣大幅升值,中國所有的出口企業都倒閉,也無助於美國經濟的復甦。這樣的常識美國不是沒有聽懂,可即使聽懂了,也沒用。因為困擾美國的,是它一時還無法找到足以引領美國經濟前進的源泉。靠科技創新帶動美國自身,從而引領世界發展是國際經濟分工體系賦予美國的責任。網路經濟泡沫破滅后,美國經濟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方向。奧巴馬政府上台伊始,曾經寄希望於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但寓於各國對石油利益集團現實利益的妥協,奧巴馬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無功而返。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技術自身高成本的劣勢,也使其難以立即承擔起引領新經濟的重任。

  前無出路,后又追兵,當奧巴馬在其國情咨文中大聲宣告美國絕不做老二的時候,美國向中國的戰鼓已經擂響。在競賽場上無勝算時,「削弱對手」便成了保持優勢的必然手段。今年美國在東海、南中國海的一系列軍事動作,均是在這陣陣戰鼓聲中打出的一套組合拳。經濟上的一籌莫展,逼迫美國不得不動用軍事機器來執行「削弱對手」的頭號使命。而人民幣匯率問題,則是美國刺向中國經濟的利刃。正是因為美元兌人民幣如果突然大幅貶值,將會帶給中國乃至世界經濟致命的打擊,將會給中國的外儲資產帶來巨額損失,美國才會在這裡開刀。美國的戰略家們,不缺利用匯率手段摧毀對手經濟的成功戰例來參考。有媒體認為,美國逼人民幣升值,是為了國會中期選舉而操縱議題,轉移視線而籠絡選民,實乃低估了美國戰略家們。

  面對美國一波波的軍事、外交和經濟攻勢,中國實際能打出的牌非常有限。被迫與美國打一場貨幣戰爭實非中國所願,可事關生死又不得不應戰。儘管中國從總理到央行行長一再聲明,中國絕不屈服於美國的壓力,絕不以犧牲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為代價,使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儘管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呼籲緩解貨幣緊張局勢,避免爆發貨幣戰爭,防止陷入保護主義泥淖,重蹈大蕭條覆轍。美國國會依然決定要對中國商品採取報複製裁。

  可以預見,中國不會像日本那樣接受美國為中國準備好的類似廣場協議那樣的東西,而戰鼓已經擂響的美國未有斬獲前也絕不會輕易罷手,以操控匯率為由對進口中國商品的懲罰法案已進入立法程序。美國聯邦眾議院上月底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旨在懲罰人民幣低估的法案,授權政府對人為操縱匯率國家的產品,課徵報復性關稅。就算中國強硬地頂住美國的攻勢,勝得也必然慘烈。殺人一萬,自損八千,美國已經極度虛弱的經濟,也根本無法承受中美強硬對抗而爆發貨幣戰爭和貿易戰爭的後果。如果雙方最終能避免一場把世界經濟引向深淵的金融和貿易戰爭,各退一步的妥協是必要的。因為從一開始這便是一場旨在削弱對手,不會有真正贏家的賭博。

  此次金融海嘯的內在原因,乃是世界經濟結構深層次的失衡所致。反思中國經濟的困境,要真正解決外儲安全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握適當時機,加快匯率制度的改革,以減少外儲增加的速度。這樣可藉以擴大內需,促進中國經濟向科技創新型轉化,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低端地位。而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新秩序的建設,促成人民幣早日成為國際流通貨幣,則是中國不可迴避的緊迫課題。

  阿輝 洛杉磯
《聯合早報網》
沙發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0-10-25 10:12 | 只看該作者
既然中國有大把的美元花不出去,何必非得去買美國的國債呢?買些實惠點的東西不行嗎?比如買點資源現貨存在國內,中國那麼大的地方,想造幾所倉庫應該不難吧。就像美國和日本那樣,不管自己國家有沒有,先使別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25 1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佛也跳牆
你要買的他不賣。其它投資花不了那麼多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5 22:48
中國是錢多的花不完?
環境保護是不是投資?國民教育醫療養老和社會福利是不是要錢?石油鐵礦等戰略資源儲備是不是要錢?

回復  佛也跳牆
你要買的他不賣。其它投資花不了那麼多錢。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25 18:17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5
11nn93n9 發表於 2010-10-25 23:52 | 只看該作者
似是而非。最後的結論竟然是和美國如出一轍,要中國加快匯率改革。改革有他的節奏,人為的加快必然帶拉更大的風險。
再說了,你有產業,你怕什麼。如果進口的不用,你還有辦法強行出口么?生產的一方大不了少生產,但進口的也必然得少消費。消費的一方基本上是賒賬,出口的一方少出一些,也未必就是壞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6
11nn93n9 發表於 2010-10-25 23:5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是錢多的花不完?
環境保護是不是投資?國民教育醫療養老和社會福利是不是要錢?石油鐵礦等戰略資源儲 ...
Guest from 69.166.114.x 發表於 2010-10-25 22:48



    外匯儲備並不是政府的財政收入,政府不能隨便就給花掉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