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台灣「棄保效應」與「西瓜效應」

[複製鏈接]

476

主題

880

帖子

48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騎牆等紅杏 發表於 2010-10-26 09: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島內「五都」選戰打到今天,真的是看點不多,藍綠兩大陣營的精彩出招也是罕見。於是,人們只好努力從平淡的僵局中,試圖發掘可能蘊藏的變化,譬如,「棄保效應」與「西瓜效應」。

「棄保效應」與「西瓜效應」,是台灣選舉中耳熟能詳的兩個詞。

所謂「西瓜效應」,就是俗語說的「西瓜偎大邊」,指基於自身利益,向勢力強大或局勢較有利一方倒戈的情況,即牆頭草、騎牆派。這種效應只有跑第一或被認為篤定會贏的候選人能夠獨享。在此次「五都」選舉中,恐怕只有大台南的賴清德早早享受到了這個效應帶來的種種好處。

所謂「棄保效應」,通常指某政黨或候選人為擔憂同質性的其他政黨候選人瓜分選票,就會喊出「棄保」的口號,希望選民將選票集中在有機會勝出的候選人身上。這是台灣特殊的政治情境及特殊的選民心理,是影響投票行為的一種效應。此次最有可能出現「棄保效應」的地方就是大高雄,但最後是「棄黃保楊」還是「棄楊保黃」,現在誰都難下定論。

影響台灣歷次大小選舉的效應還有很多,像「鐘擺效應」、「衣尾效應」、「布拉德利效應」,最新的說法有前民進黨籍「立委」林濁水提出的「板塊變動效應」,可為什麼本文中只談 「棄保效應」與「西瓜效應」呢?據筆者觀察,從目前的選舉情勢來看,這兩種效應有可能在特定的敏感選區發揮作用。

以大台中為例,這次胡志強的民調之所以並不如預期的漂亮,一般認為,就是派系矛盾沒有處理好,而對手蘇嘉全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喊出「蘇嘉全歡迎所有人才」,逆勢衝擊胡的選情。但是,派系的問題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除了台北市以外,這次其他的「四都」選戰均涉及地方派系的大洗牌,因為這次選上的不只是市長,還有眾多鄉鎮長的官派大權。因此,各地方派系一定會審慎選擇,生怕選錯邊、站錯隊,直接影響到自己未來的生存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情被看好的一方,自然就容易成為傳統地方派系支持與投靠的對象,「西瓜效應」的發酵也來得比較猛烈。這就是為什麼最近圍繞著 「有爭議的民調」,國、民兩黨口水官司打不停的重要原因所在。

至於 「棄保效應」,在「三強競逐」的大高雄最有輿論市場,坊間有關「棄保」的傳言也始終沒有消停過。按照媒體最新的民調顯示,陳菊支持度滑落到31%,楊、黃二人支持度加起來上升至35%。如果這份民調準確,一旦楊、黃間的「棄保」操作成功,的確是有可能超越陳菊,贏得最後勝利。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棄誰保誰?眼見勝利的曙光出現,誰又願意主動做出退讓?

一種選舉效應的最終發酵,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純技術的分析往往不能準確地對應選舉的最後結果。幸好,「五都」選舉結果下月就將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就好。 (王煒)
雄獅聞驚雷不驚
清風遇羅網不滯
青蓮出淤泥不染
笑罵由人 我自為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20: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