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深藏不露 胸有丘壑 習近平施政風格再引關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0-20 1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大公報     2010-10-20
|  
      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被增補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這是其政治生涯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而自其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以來,其施政風格備受外界關注,其提出的一些具有個人特色的政治理論也在坊間傳播,形成了「習式風格」。對此,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指出,這是其真性情獲得民眾好感,這在中共領導人中並不多見。以下是評論全文:

  五十七歲的習近平躋身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達至其政治生涯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自2007年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來,習近平的政治表現始終是外界矚目的焦點,其施政風格也漸漸為人熟悉。

  在2007 年成為政治局常委后,習近平出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集中處理黨務,並於2008年擔任國家副主席。在主管黨建、港澳等事務的同時,並參與外事、組織人事等方面領導工作。

  習近平對於黨建工作、幹部教育等論述頗多。當他以中央黨校校長身份出現在媒體上時,時常直陳黨內一些不良風氣。習近平要求官員切實改進文風,倡導「短、實、新」,摒棄「長、空、假」;他還痛批黨內幹部不思進取,已成為不願學、不勤學、不深學、不善學「四不」幹部。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又引人注目地提到「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要求中青年幹部樹立正確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他指出,領導幹部工作上要大膽,用權上則要謹慎,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這些講話隨後都在坊間引起強烈反響。

    在習近平出席的外事活動中,也曾有意料之外的新聞發生。2009年末,日本政府在天皇會見以中國國家副主席身份來訪的習近平之前,破例以極短時間批准這一接見活動,不僅在日本國內引起討論的同時,也令眾多西方媒體側目,稱此舉凸顯日本政府希望同中國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真性情獲民眾好感

  習近平直白、講真話的個性,也贏得民間的普遍好感。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針對西方對華的種種「雜音」,習近平以「林子大了,各種鳥都有,把會叫的鳥趕出去,那就不熱鬧了」回應,以示中國的自信,並將專註於辦好自己的事。

  有海外媒體稱,以往對習近平的印象是「持重厚道,面相莊嚴,言辭謹慎」,如今對他的評價則是「一個深藏不露、胸有丘壑之人」。也有許多人認為,這樣的性格和底蘊,才是令其走進中國權力最核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沙發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0-10-20 14:51 | 只看該作者
不管誰走進了權力核心,只要他能帶著中國越走越好,民眾都會心服口服的。對於那些整天以太子黨如何如何為託詞的人們,事實總會給歷史一個準確的答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20 17:16 | 只看該作者
  有海外媒體稱,以往對習近平的印象是「持重厚道,面相莊嚴,言辭謹慎」,如今對他的評價則是「一個深藏不露、胸有丘壑之人」。也有許多人認為,這樣的性格和底蘊,才是令其走進中國權力最核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大國領導人應該持有這種性格。我對習近平還是很有信心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0 19:38
回復 3# weihua99

馬屁精們太噁心了。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Hanxin 發表於 2010-10-20 19:43 | 只看該作者
來源: 大公報     2010-10-20
|  
而自其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以來,其施政風格備受外界關注,其提出的一些具有個人特色的政治理論也在坊間傳播,形成了「習式風格」。
laodai 發表於 2010-10-20 11:42
難得LZ對晚輩這樣肉麻的吹捧!
請介紹一下他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政治理論
都包括哪些呢?
我只知道,他在墨西哥訪問時講了幾句
含沙射影誣衊中國GCD的話
「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這個算不算,他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政治理論?


看看外國人的評價:
德國之聲:習近平既保守又強硬 中國政改或將成黃粱一夢

2010/10/20  消息來源:德國之聲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周一在北京閉幕。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會上被"增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會議公報在提到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的內容時,僅使用了常見的"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詞句,未作詳細表述。

  周一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發表會議公報。公報中提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以擴大內需為戰略的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分配關係。會前中外社會呼籲關注的政治體制改革問題在公報中僅被一筆帶過。《炎黃春秋》雜誌副總編輯徐慶全評價說,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是一場寥無新意的會議。會議在特別是涉及到政治改革的問題上沒有形成共識。"(中共)中央改革的方針背離了大多數民眾的願望。改革在一開始比較成功,是因為中央和地方以及民間的互動得比較好,民間需要什麼中央就扶持什麼。現在民間需要恢復憲法第35條-言論自由,但是中央在這方面卻恰恰不鬆口。"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也表示,會議"有些走過場的味道",沒有提出實際舉措。他說,五中全會上唯一可能引起爭論的就是"十二五計劃"涉及到的北京中央政府投資的問題。"除了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北京希望在'十二五'期間增加對中西部的投資。所以來自中西部地區的各路諸侯(各省省委書記、省長)對中央投資進行爭奪。但是其他方面,特別是有關政治、意識形態方面會議各方還是高調一致。"

  林和立分析,北京方面提出的將國家發展重點從"強國"改為"富民"以及國企改革等問題的具體政策需要等到明年春天人大會議舉行后才會公布。

  五中全會召開前,中國內地政改呼聲高漲。香港《南華早報》此前曾分析稱,中國內地媒體"似乎想要抓住五中全會召開前的機會,吹響改革號角"。但是剛剛閉幕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卻沒有傳出任何具有實質性內容的政改消息。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分析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包括胡耀邦、趙紫陽在內的中共內部改革派提出的改革目前已基本處於停頓狀態,新的討論要等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開后,第五代領導人上台之後才有可能重新啟動。"尤其是前些時間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將2010年度的獎項授予了劉曉波,還有23位大佬發表公開信要求言論自由等等,北京不可以表示軟弱的態度。那麼恐怕要等到十八大以後第五代領導人站穩腳以後,權力比較鞏固以後,才有可能提出一些新的見解。"

  中國第四代領導人胡溫在接班前,西方社會曾對中國第四代權力高層實施全面政治改革寄予過極大希望。林和立回憶說,2002年胡溫上台後曾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推出過"胡溫新政"。但是2003年年底,差不多所有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新聞改革全部停下了。"另外最近幾年胡錦濤對異議知識分子的態度非常嚴厲。對於意識形態的控制、新聞自由的控制比起江澤民時代甚至還要厲害。所以目前來講很難期待以習近平為首的第五代領導人上台後會有什麼舉措。據外界一般對習近平的了解,他對意識形態方面比較保守,例如最近幾年他以中央黨校校長身份發表幾次重要講話,講話當中還是堅持黨性教育,叫他們多讀馬列書。完全沒有提胡耀邦趙紫陽時代提出的體制上的改革。所以很難讓人對十八大以後有什麼期待,從可見的將來來看,中共高層的重點還是放在穩定上,還是鄧小平在89之後提出的穩定壓倒一切的問題的任務,所有不穩定的社會現象要消滅在萌芽狀態。"

  《炎黃春秋》雜誌副總編輯徐慶全也表示,在中國現在的體制下,除非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否則就根本不可能有所作為。改革就要打破固有的一些權利利益集團,以及固有的格局,但是打破就會像多米諾骨牌引起一連串的反應。他猜測十八大"守成的成分還是會比較多"。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