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為人知的華爾街大丑聞:證券借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0-20 1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作者:Emily Lambert      2010-10-19

  證券借貸這項晦澀不明的業務,或許就是華爾街最大的醜聞。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我很欣喜地在今日《紐約時報》上讀到了一篇有關證券借貸的報道。這篇文章概述了華爾街銀行如何向共同基金和養老基金兜售一項神奇的方案,藉此既可以牟利又不用承擔任何損失。16個月前我也撰文探討過這個問題。顯然,這種討論已延續至今。雖然每天都有新醜聞浮出水面,(市場操縱!龐氏騙局!)但這個常常被人忽視的大問題或許就是華爾街最大的醜聞。

  證券借貸是項晦澀不明的業務,而這正是華爾街所喜歡的。在這項業務中,借貸的證券就是數百萬普通投資者的股票。這意味著你也牽涉其中。

  正如你所想,基金經理借貸出去的股票或許就是你的。通過高盛或摩根大通等投資機構,這些基金經理有時會將你的股票借給那些試圖拉低該類股票的對沖基金。事情到此看起來有些奇怪,不是么?你原本希望這些股票能夠升值,但它們卻被交給了賣空者。

  如果你能通過借貸股票大賺一筆,那麼這麼做也還值得。但正如《紐約時報》指出的那樣,銀行會從該業務的各種收益中分一杯羹。有人曾告訴我,這部分收益佔到貝爾斯登總利潤的25%左右。如今,貝爾斯登已經倒閉,被摩根大通收購。在《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這家公司。

  還有更多的人從證券借貸業務中牟利。那些將你的股票借貸出去的資金經理們,除了收取高額的隱藏費用之外,還常常從這項業務中提成。賣空者坐收漁利,而你呢?雖然是你的股票被借出,即便有所收穫,但你也僅能拿到九牛一毛而已。

  總而言之,這項業務令每個人都大賺特賺,只有你除外。我曾與某位分析師交談,他將這種業務稱為「灰色市場」,並表示此業務在不斷運轉,才從根本上維持了華爾街的運作,證券借貸是美國國際集團(AIG)虧損的關鍵原因。但時至今日,仍有大量資金因為這種業務而危在旦夕。我採訪過的一個人曾表示,他只同意在幕後談論證券借貸這個話題,因為他擔心其言論可能會給自己招災引禍。

  顯然,投資者承擔了所有的風險,卻幾乎得不到回報。這是不公平的。背負風險的人不能只是承擔所有損失,還應該獲得所有回報,無論是證券借貸,還是信用違約掉期交易,抑或是其他任何業務,都應該如此。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讓銀行家們干出這種勾當,一邊把我們的股票借出去,一邊又讓我們承擔損失?因為這些衣冠楚楚的人很狡猾。對個人來說,所涉金額很少,因此難以發覺。有位埃克森石油公司資深員工因為證券借貸業務虧了錢,而他僅有的線索之一,就是其標普500指數基金成員基金公司滯后了零點幾個百分點。其實,這還是其律師發現的。如今,他在一起針對北方信託銀行(Northern Trust)的案件中擔任首席原告,法官不久前表示將進一步審理此案。然而證券借貸業務仍欣欣向榮,因為華爾街能夠從中牟利,而背負風險的投資者卻沒有在乎的理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20 17:25 | 只看該作者
華爾街不勞而獲的新發明還是挺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9: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