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智利礦難營救中國版本:毛澤東時代開灤千名礦工大營救,無一傷亡,黨員幹部最後出井!

[複製鏈接]

15

主題

78

帖子

280

積分

禁止訪問

積分
2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uckyice02 發表於 2010-10-18 0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0-10-21 03:03 編輯

發表於:2010-10-18 08:48:04  中華網

智利礦難領班最後出井,被運運們大肆宣揚,毛澤東時代"臭名著著"的革委會的頭頭,也是最後一個出井。

而且不要忘記,智利礦難領班最後出井,沒有危險性。賈邦友最後出井,是在1005人爬過的梯子隨時可能倒塌的情況下,那是要被活埋的。

那次營救不亞於一場戰鬥,領導和共產黨員體現出,危難時刻的先人後已革命精神,也不次於戰場上的英雄。

1976年,位於唐山的開灤礦務局呂家坨礦。唐山大地震時,呂家坨礦,當時井下工人1006名,井下的最高領導是這個礦的革委會副主任賈邦友。革委會副主任就相當於今天的副礦長。

賈邦友既是領導,也和工人一起幹活。地震發生時,賈邦友他們剛把活幹完,準備下班。發生地震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過一會他們才明白地震了。

而這個時候,井下完全斷電了,漆黑一團,工人就是靠頭上的礦燈照明;作業面坍塌非常嚴重,水也上來了,通風也停止了。

這時的賈邦友指揮有素,絲毫不慌亂,他指揮工人趕緊到425大巷裡去。到大巷集中后,又開始向井口撤退。從425大巷到井口的實際距離有十幾公里,工人們在賈邦友的指揮下,井然有序,一千多人在狹窄的巷道里一點也不擁擠,不噪雜。當時因為通風停止了,缺氧嚴重,每個人的體力都不夠用的,有的女同志,身體更是支持不住,但是他們不願意落下一個人,把身體弱的拉著往前跑。

在他們感覺呼吸很困難時,突然感到新鮮空氣到了,原來是管理通風的同志在逃生后,並沒有回家,而是用手工把風門打開了。都說吃大鍋飯,工人對工作不負責,從這裡看倒是滿負責的嗎嘛!

他們逃到井口下時,離地面還有70米,但是因為升降機不能用了,只能從一個小豎梯上一個一個地爬上去。這時賈邦友指揮:「女同志先上」然後是新工人先上,最後是幹部上。

就這樣一千多名工人在危機關頭竟然是默默地有序地爬上去了。要知道,這個時候早一秒鐘抓到梯子就有可能活命啊。賈邦友是最後一個上去的。他上去時,發現工人們都沒走,都在井口默默地等著他。他上去后,對工人們淡淡地說:「礦上不要管了,都回家看看吧。」就這樣,呂家坨礦1006名工人安然無恙,0傷亡。
  
  呂家坨礦的1006工人能全部安然無恙,除了與工人們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兄弟般的階級感情,與通風工人等強烈的責任心有關外,還與賈邦友臨危不亂,大公無私的指揮是分不開的。
  
  然而,由於近30年來的宣揚,像我這般年齡的人都認為革委會的頭頭都不是好東西,都是專門整人的,我們絕對想不到,想當於副礦長的革委會副主任賈邦友會下到井下和工人一起幹活,和工人處得像兄弟一樣。大概是從革委會主任換成礦長之後,幹部就和工人隔一堵牆了吧。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沙發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0-18 04: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0-10-21 03:02 編輯

鞍鋼憲法在抵抗強烈地震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開灤井下萬名礦工在唐山8級地震中奇迹般生還的原因解析
作者:已退休研究員 李振城   2010年10月5日

據《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龐清輝,於2010年8月19日在該刊發表的採訪報告中說,1976年唐山發生8級強烈地震時,處於震中的唐山開灤煤礦正在井下作業的萬名礦工,竟然奇迹般地生還。這個感人事件雖然距今已34年,卻仍然是值得人們回味的特大歷史新聞。在文中,記者還詳細講述了萬名礦工得以生還的各種具體原因,但是沒有點透其深層的歷史原因。其實,通過這些具體原因的分析,人們已不難發現,萬名礦工之所以能夠生還,其深層的歷史原因就在於,鞍鋼憲法在抵抗強烈地震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一)萬名礦工是怎樣得以生還的?
  
1.強震發生時萬名礦工的生命處於萬分危及之中。
  
記者在採訪親歷者的報告中說,當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53.8秒,唐山地下12公里處發生了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能量的強烈地震時,1萬多名井下礦工的生命正處於萬分危及之中。
  
那場強震垂直顛起又跌落,隨及左右搖晃,地上建築物全都酥鬆,就在極短的23秒瞬間倒塌了。唐山被夷為平地。睡夢中的人們突然與桌椅板凳混雜在一起被地震波隨意擺布,從床上拋到床下,被惡狠狠地摔來撞去,只能聽憑死神吞噬。在開灤煤礦井下那「星羅棋布的巷道,宛若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幾百米的地層深處,瞬間變成了比閉上眼睛還漆黑的境界。」「在強震來臨那一刻,先是一陣強烈震風,煤塵轟然而起,什麼也看不見。緊接著從底板方向傳來巨大響聲,由遠及近,震耳欲聾。整個巷道都在搖晃,頂板上的煤和矸石嘩嘩地往下落。鋼製的拱形支架接頭,在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中發出巨響,令人恐怖的火花四處亂濺,地下深處的礦井立即陷入地獄般的絕境。」
  
親歷者說,「從采面撤到大巷,再從大巷撤到井口,就要在那撼人心魄的餘震中走完十幾里路,攀上一千多米的陡坡。這是何等的艱難!當礦工們正在井下蜿蜒蠕動時,井下供電全部中斷,地下水往上涌,通風也快停止了,空氣越來越稀薄,呼吸越來越困難,每個人的體力都快支持不住了。」「人們以為井下震害要比地面的輕,卻不知道井下潛在的兇險。一旦斷電、停風40分鐘以上,地下水就會像猛獸般咆哮著,很快淹沒礦井,而且各種有害氣體也會接踵而至,使人們窒息而亡。」
  
2.那個時期領導幹部與礦工一起下礦井,強震剛發生就立即成立臨時黨支部指揮礦工有序地逃離礦井。
  
當時全國工業戰線上正在開展學大慶、趕開灤的勞動競賽活動,開灤幹部礦工們更是處在抓緊增產節約、創造更多佳績的大會戰活動之中。發生強震那天,開灤煤礦約有1000多名幹部與近萬名礦工一起下井採煤。
  
當強震來臨之際,下井的領導幹部當機立斷,馬上成立臨時黨支部,做好思想工作,鼓勵礦工們:「要看到光明,增強勇氣,在撤離過程中,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互助,服從指揮!」臨時黨支部要求各礦井礦工們按照婦女員工、新工人、老工人排列順序,先工人、后黨員,先群眾、后幹部,領導幹部最後撒的順序,沿著有走向風井口標記的巷道撤離。
  
呂家坨礦,當時在井下作業的1006名礦工中,有100多名是機關幹部,還有兄弟單位的打井隊員,參加大會戰的洗煤廠工人,下井不足半個月的新工人,以及40多名女同志。強震剛發生,與礦工在一起的該礦革委會副主任賈邦友立即組建臨時黨支部,由他擔任支部書記和指揮員。在賈邦友指揮下,1006人按照上述順序,歷經近5個小時,終於走完十幾里通道,並陸續向風井的梯子道上攀蹬。賈邦友最後離開風井口。呂家坨礦的井下零傷亡奇迹,就是這樣創造的。那個通向風井口的梯子豎道高達90多米,分為 14節,每次只能上—個人。如果不是指揮得當,不是大家有先人後己思想,不是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幫助,那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呂家坨礦的礦工創造了零傷亡奇迹外,位於極震區的唐山礦,震時井下作業的1600多名幹部職工也創造了零傷亡的奇迹。還有趙各庄礦,震時井下作業的3000多名幹部職工中,只有2人遇難;馬家溝礦是4人遇難;唐家莊礦是1人遇難。就是說,1萬多名井下作業的幹部職工中,只有7人遇難,全部開灤煤礦的震亡率僅為萬分之七。這與正在家中熟睡的數十萬唐山人傷亡相比,可以說是極其罕見的奇迹。
  
3.那時開灤煤礦幹部職工都能以主人翁姿態出現,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具有捨己救人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前面已經提到,一旦斷電、停風40分鐘以上,地下水就會像猛獸般咆哮著淹沒礦井,各種有害氣體也會使人窒息。親歷者張慶洲告訴記者,就在此時,巷道里突然吹來一陣涼颼颼的風。原來是負責通風的工作人員,在地震時逃出礦井后,並沒有回家。沒有電,他們就用人力代替電動絞車,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打開了全部風門,從而保證了呂家坨礦井下的自然通風。
  
唐山礦負責通風的一位科長,在大地還在震動時,就從家裡逃出,顧不上親人的安危,立即奔向他負責的通風崗位,同樣用人力代替電動絞車使礦井通風,使地處極震區的唐山礦亦無一人傷亡。
  
其它幾個礦井也一樣,地面脫險人員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使井下通風,為礦工們向井上逃亡贏得了時間。
  
唐家莊礦中唯一遇難的礦工張勇,是井下炸藥庫的保管員。地震發生時,張勇距地面僅有150米,個人生命處於非常危險之中。由於擔心炸藥庫發生危險,他一直沒有撤離崗位,直到飛速上漲的地下水把他吞沒。地震發生時,林西礦的絞車房屋不斷搖晃,正在值夜班的絞車司機吳顯東,不顧個人安危,仍然按照操作規程要求,把閘把打到緊急制動的「O」位上。就在那生死攸關的幾秒鐘,車房倒塌了,把他砸在裡面。當礦領導派人把他扒出來時,他仍然坐在操作崗位上,他的手仍然緊握著閘把。
  
呂家坨礦先逃離的礦工們並沒有立即跑回家。他們都在餘震中焦急地等待後續逃離的礦工出井口,直到指揮員賈邦友最後出井口時激動地說:「礦上不要管了,都回家看看吧。」礦工們才跑回家搶救遇難者。
  
當時中央電視台及時播放了開灤萬名礦工生還的紀錄片:《開灤奇迹》。隨及,當時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和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代表已患重病的毛主席,率代表團到唐山慰問災民,還向賈邦友等生還的開灤礦工們深表慰問和敬意。
  
4.那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開灤煤礦領導班子具有為礦工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和決心,提前採取了系列過硬的防震抗震措施。
  
1974年,國務院向全國下發的69號文件提出:「要立足於有震,提高警惕,防備六級以上地震的突然襲擊。」要求切實抓好地震專業隊伍和群測群防運動,加強防震抗震工作。開灤煤礦領導班子意識到,開灤煤礦擔負著北京、上海等地發電的用煤重任。因此,他們強調,「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立足於有震、大震、早震,始終把井下的防震抗震放在首位。在震前兩年,開灤煤礦遵照國務院69號文件精神,制定了周密的防震抗震計劃,並且全部得到落實。 1975-開革震字281號文件和1976-開革震字第17號文件,已詳細地為日後井下萬名礦工安全脫險,制定了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抗震災辦法。
  
1975年9月,開灤煤礦抽調了大批人力物力對井上井下的抗震能力進行了全面檢查,並撥出專款進行加固和維修。9月4日,開灤煤礦革委會下發第646 號文件規定:「生產系統關鍵部位的抗震是必保項目,必須在1975、1976年內解決,初步計算共需134萬元;與生產關係密切、人員比較集中和存有重要設備的建築物的抗震工作,初步計算共需133萬元;在工房、宿舍中,確實比較危險的部分初步計算共需510萬元……」為了抗震,在當時花費700多萬元,確實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至今,世界各國普遍採取封閉式的防災策略。而開灤煤礦所實踐的卻是一次開放式防抗震災的成功範例。事實證明,「政府越封閉,老百姓就越恐慌。」是否發動群眾防抗震災,其效果是極不一樣的。
  
開灤煤礦地處唐山極震區,八個礦區和一個建設中的礦區都處在9~11烈度區內,360萬平方米的建築中,80%都遭到嚴重破壞;整個礦區,除了范各庄礦、呂家坨礦、荊各庄礦外,建築物幾乎全部倒塌,變成了一片瓦礫廢墟。運煤的鐵軌彎曲變形,有的豎起兩米多高,運送工人上下井的井架扭成了麻花。供電、排水、通風、通訊、提升、運輸系統全部中斷,百里礦區陷於癱瘓狀態。但是,從當時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開灤奇迹》畫面中可以看出,強震后那些圓木支撐的狹窄主巷道基本上沒有被破壞,那些豎井、斜井都沒有脆弱到威脅礦工生命的地步。這正是開灤煤礦在震前已對基礎設施和公用房進行加固維修起了保護作用。
  
除此之外,震前已向全體礦工宣傳有關防抗震災的知識,並且使幹部熟悉礦工撤退路線,在密如蛛網的坑道里標有逃生的標記,早已準備好在斷電後用柴油發電機,等等,都對礦工安全逃生起了重要作用。由於震前掌握了防抗震災知識,當巷道不斷抖動,發生斷電、斷風時,各礦區負費人在井下就能很快地斷定是地震,而不是瓦斯爆炸,必須立即指導礦工向有標記的巷道撤出。范各庄礦採煤一區副區長王同煥至今還記得,他和礦工們在半尺多深的涌水巷道逃離時,巷壁上用粉筆畫的 「去風井」大箭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強震中的開灤萬名井下礦工得以生還的奇迹表明,鞍鋼憲法威力無窮
  
新聞周刊記者採訪報道的上述事實,正是鞍鋼憲法六大基本規則在防震抗震中得到實施的生動體現,正是鞍鋼憲法威力無窮的生動體現。
  
前面已經指出,大慶經驗是對鞍鋼憲法的繼承和發展。而當時的開灤煤礦又是全國工業戰線學大慶的先進國營企業。正是由於開灤煤礦領導班子和全體職工切實認真貫徹落實了鞍鋼憲法的六大基本規則,即堅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和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堅持維護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黨的領導,堅持「兩參一改三結合」,堅持開展「雙革」群眾運動,堅持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首長負責制,堅持工人階級當家作主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才使防震抗震的各項有效措施得到了全面落實,為萬名礦工生還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和精神、政治、組織制度保障。
  
下面再以李玉林為代表的礦工們的無私奉獻為例,來說明鞍鋼憲法在抗震救災中是怎樣發揮巨大作用的。
  
42歲的李玉林,是當時開灤唐山礦的工會副主席和黨委委員。震前的7月26日晚9點到27日下午6點,李玉林在礦井下工作了21個小時,走出礦井后已經精疲力竭。可是他又到生產一線查看一遍,晚11點才回到辦公室,接到黨委書記電話,他又與黨委書記談心一個多小時后,才與黨委書記分手,回到家裡只睡兩三個小時。強震發生時,他把3個孩子和妻子放在空地上,立即光著腳跑回礦區,只見房倒屋塌,黨委書記也不幸遇難。此時他想到只有解放軍才能應對眼前的局面,必須儘快向黨中央彙報災情。此刻,礦區司機開著救護車迎面而來,還有曹國成、袁慶武兩名礦工要一起到北京報信。他們4人闖過唐山與外界的唯一通道――一座木架橋(其它橋已被震垮),直向北京飛奔。到了玉田縣,電話拔不通。到了薊縣,電話還是打不通,卻意外遇到國家地震局派出查找震中的人馬。簡單交流情況后,袁慶武陪同地震局人員返回唐山,地震局的一位同志上救護車與李玉林一起去北京報信。他們於當天早上8點多到達國務院接待站,立即受到華國鋒等6位中央領導同志接見。李玉林已在路上想好,向中央領導彙報災情后提出3條建議:

①「得派解放軍,不怕多呀!」

②從全國各大礦務局,抽調礦山救護隊。

③從全國各省市抽調醫療隊。
  
當李玉林彙報唐山地區和煤礦災情時,6位中央領導同志都流淚了。當把災情報告生命垂危的毛主席時,毛主席嚎啕大哭一場。當李玉林剛提出第1條建議時,陳錫聯將軍立即一聲斷喝:「命令」趕來開會的陸海空三軍的軍官:「XX軍、XX軍、XX軍……接到命令,不集中、不宣講,目標———唐山!」李玉林等3人回到唐山後,才知李玉林大家庭中已有14人遇難。這就是遵照鞍鋼憲法,用毛澤東思想培育起來的一代幹部礦工和人民軍隊的崇高精神境界。這是敢於面對任何艱難困苦和任何頑敵的無堅不摧的革命隊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1568

帖子

93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4
3
眼過留聲 發表於 2010-10-18 08: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uckyice02

這在以前的共產黨是能做到的,現在是:讓領導先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10-18 08:58
[別看你今天貪官污吏一大串,
別看屁民今天拿著你們沒法辦,
人在做,天在看。
5
匿名  發表於 2010-10-18 09:54
[別看你今天貪官污吏一大串,
別看屁民今天拿著你們沒法辦,
人在做,天在看。
Guest from 75.2.218.x 發表於 2010-10-18 08:58


這種帖子,五毛就銷聲匿跡了!!!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6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18 19:08 | 只看該作者
那個時代有很多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7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10-18 22:23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80后90後上學時有沒有學過《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也非常感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匿名  發表於 2010-10-19 11:26
毛時代的共產黨員才是貨真價實的人民的代表!

5

主題

573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9
yantes 發表於 2010-10-20 01:38 | 只看該作者
給樓主澆一瓢冷水:
http://comment2.news.sohu.com/viewcomments.action?id=241797166
轟轟烈烈的「大躍進」年代,中外採礦史上最悲慘的煤塵大爆炸在中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大同礦務局發生了。事故死亡677人,連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5人,共死亡682人。這起被列為絕密的慘案,在塵封了30年後首次向國內外公開。


  
  1960年5月9日13時45分,大地驟然抖動,老白洞礦15號井口噴出強烈的火焰和濃煙,威力不亞於12級颱風。隨即,從16號井口也噴出濃煙,巨大的風力把打鐘工和跟車工摔成重傷,井口房屋被摧倒,地面配電所由於掉閘而停止運行;井上井下電源全部中斷,電話交換指示燈一齊閃亮后全部中斷電源。此時,正是井下交叉作業時間,交班的職工未上井,接班的職工已下井。兩個班的職工全被困在井下,905名職工生死不明。
  
  在發生「5·9」煤礦爆炸事故的1960年,陷入「左」傾冒進狂熱的人們安排生產計劃層層加碼,逐級下壓。當時,大同礦務局老白洞產量猛增到152萬噸,超出設計能力90萬噸的52%,但大家仍單憑主觀感情,不尊重科學、缺乏嚴格的管理,盲目蠻幹。誰也未曾料到,大巷內積聚的煤塵正在集合動蕩,淡薄的安全觀念使事故隱患嚴重到甚至可以在井下舉行電焊大比武的地步。
  
  在這種形勢下發生事故本來不足為奇,可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一場人為的「反事故抓敵人運動」在某些人倡導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他們把該下井而沒有下井的工人、主管事故的工程師,通風、供電、運輸段的技術員都捲入了這場運動,就連事故后回鄉的礦工都被列入重點懷疑對象。
  
  儘管1961年的結案報告中說:「反革命直接點火的線索至今尚未發現。」但事故處理后,在運動中確定批判和鬥爭的人員就多達709人,撤換幹部398人,調離了「不純」人員462人。這又不能不說是一場觸目驚心的災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匿名  發表於 2010-10-20 02:06
回復 4# 眼過留聲

同志們,富起來容易,精神起來難啦!
小平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對中國人還不知是富是禍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1: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