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邊事端頻發,中國該如何應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0-19 07: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劉迪:2010-09-17 08:17   環球評論

  這30年,中國全球影響不斷增強。對某些周邊國家來說,中國迅速崛起,他們一時無法適應,表示擔心,這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中國常說,維持良好的周邊關係,才能為中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創造良好條件。但遺憾的是,某些周邊國家對中國迅速崛起,總希圖引入域外勢力造成「均勢」局面。這種氛圍、趨勢,既對亞洲穩定不利,也給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帶來某些變數。


  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周邊安全,怎樣開展周邊外交?筆者認為,周邊屬於中國外交研究的薄弱環境。這個問題來自於中國對周邊國家缺乏深入研究、了解。長期以來,雖然中國一直強調「周邊外交」,但真實情況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人民往來、相互了解乃至文化交流不足,中國對周邊很多國家的了解甚至不及美歐。這嚴重影響中國與其交往的質量。


  搞好與周邊國家的外交,最為重要的是要研究各個國家的歷史。回顧歷史,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存在這樣三種類型。每逢中國積弱內亂、國勢衰敗,則中國邊陲危機,周邊迷惘;中國崛起,則周邊懷疑、恐懼;中國強盛、穩定,周邊與中國靠攏、合作。當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正屬於第二種類型。


  中國應如何開展與周邊國家的外交?筆者以為,周邊外交就是要發揮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向心力」, 發揮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對周邊國家的吸引力,增強互信。當然,中國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國家,但中國的改革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一個經濟增長、政治進步、文化繁榮的國家,對周邊國家應是一個有魅力的國家。


  怎樣推進「向心力外交」?筆者以為應提倡兩個政策,一是「富鄰」,另一個就是「親情」與「文化吸收」。迄今為止,中國與周邊地區國家交往只重視政府之間的關係,中國對某些國家提供市場機會,往往受益者僅限於某些大企業,普通民眾尤其是下層貧民沒有得到實惠。今後中國也應注意了解怎樣能夠讓「富鄰」政策惠及一般企業及普通居民,促進周邊國家社會和諧。


  中國開展「向心力外交」,必須講究「親情」。歷史上及現實中,中國與周邊國家有很多跨境民族,維持著親戚朋友關係。這種「親情」「人情」決不應成為民族國家的負擔,而應視為一筆珍貴財富。歷史上,每當發生自然災害,人民常有越境,彼此相互照應。今天,雖然國際社會中民族國家的架構無法改變,但中國可考慮在現有國家框架下,尊重歷史上周邊國家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的天然聯繫,為他們提供方便。此外,周邊國家均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中國應為其在中國生根、發展提供方便,讓周邊國家的文化在中國進行傳播、受到尊敬,並贏得輝煌。


  中國應重視從人員交流、信息交流、文化交流入手。給周邊國家年輕人擁有「中國夢」,考慮增加面對周邊國家青年才俊來華留學的獎學金。對那些長期在華投資、工作的周邊國家居民,考慮給予在華永久居留資格。同時,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媒體交流,多報道周邊國家情況,實行資源共享。


  歷史上,中國與各周邊國家在人員、制度、文化等方面,有悠久的交往。今天,開展「向心力外交」要考慮周邊國家的特殊性,即周邊國家地緣上與中國相接、其人民與中國人民有血緣聯繫,經濟往來日益密切。中國對周邊外交應在民族國家構架前提下,考慮上述特殊性。為此,筆者建議不妨建立一個「周邊國家人民交往部(局)」,負責中國與周邊國家人民交往事務。


  設置這樣機構的好處是,中國可借該主體開展「向心力外交」。中國與周邊國家人民交往,「外交」不能解決問題全部。民族國家框架之外,我們還要考慮傳統親情。總之,通過這樣一個組織,可以恢復因民族國家構建被割裂的中國與周邊國家人民之間的感情及天然聯繫。▲(作者為旅日學者。)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19 20:04 | 只看該作者
還是軟實力的問題。軟實力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建立。中國才剛剛開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