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秘書力挺溫家寶政改 公開信全文曝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10-10-13 16: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毛澤東秘書力挺溫家寶政改 公開信全文曝光
亞洲周刊    2010-10-12 20:38:10

在劉曉波獲獎以及保守勢力抬頭的疑雲中,中共老人--從毛澤東的秘書李銳到前人民日報老總胡績偉等23人發起,發表公開信,力挺溫家寶,推動政改,要求執行憲法35條,廢除預審制,使民間極為振奮。 以下是公開信的全文:

執行憲法第35條,廢除預審制,兌現公民的言論出版自由!

──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公開信

李銳 胡績偉 等 10月11日,20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1982年憲法第35條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這一條文28年不兌現,被黨政機關制定的「執行」細則所否定。這種原則承認具體否定的假民主,成為世界民主史上的醜聞。

2003年2月26日,胡錦濤主席上任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民主黨派人士舉行的民主協商會上,明確地說:

新聞解禁、開放人民輿論陣地,是社會的主流意見和訴求,是正常的,要以立法形式解決。共產黨自身不改革,不改造,就會失去生命力,走向自然消亡。

2010年10月3日美國有線電視台CNN播出了訪談節目主持人法瑞德.扎卡利亞對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專訪。溫家寶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言論自由對任何國家都不可或缺;中國憲法賦予民眾享有言論自由;人民對民主自由的訴求不可抗拒。

根據憲法和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講話精神,我們僅就兌現言論出版自由之憲法權利方面陳情如下:

關於我國言論出版自由的現狀

我堂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名義上「當家做主」61年,但我們享有的言論出版自由竟不如回歸祖國前的香港,即不如殖民地居民。

回歸前的香港是英國殖民地,女王政府任命總督管理這個地方,但港英當局給香港居民言論出版自由,不是空頭的,紙面上的,是落實的,兌現的。

1949 年建國,人民歡呼解放了,當家做主了,毛澤東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但直到今天,建國61年,搞了30年改革開放,我們還沒有得到香港人殖民地時代就有的言論出版自由。現在有些參政議政的書籍,要拿到香港出版,這不是回歸祖國的福蔭,是沿襲殖民時代的舊法。大陸人民的「當家作主」地位實在太窩囊。國家宣稱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實在太尷尬。

豈止普通公民,連共產黨的高級幹部都沒有言論出版自由。最近李銳遇到一件事情:不久前《周小舟紀念文集》出版,原來收進了李銳1981年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紀念周小舟的一篇文章,但出版的書中沒有。周小舟夫人打電話向李銳解釋:「北京通知,不能用李銳的文章。」連1981年發表在黨報上的舊作也不讓收進文集,真是荒唐至極!李銳說:「這算什麼樣的國家?!我大聲疾呼:新聞必須自由!扼殺公民的言論自由是完全違法的!」

豈止高級幹部,連國家總理都沒有言論出版自由!2010年8月21日溫家寶總理在深圳發表題為《只有堅持改革開放,國家才有光明前途》的講話。談到「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新華社21日通稿《開創經濟特區的美好明天》,把溫家寶講話中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刪掉了。

2010 年9月22日(美國當地時間)溫家寶總理在紐約與美國華文媒體和港澳媒體負責人進行座談,再次強調了「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溫說:「關於政治體制改革,我曾經講過,經濟體制改革如果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也不會徹底取得成功,甚至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會得而復失。」溫家寶隨後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 6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表題為《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的講話,其中也談及了政治體制改革。9月23日(北京時間)晚間,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以及新華社通稿報導這些活動時,只報導了溫家寶談及海外華人的處境、海外華文媒體的作用等內容,提及政治體制改革的講話,都被過濾掉了。

這些事情,如果追究責任,絕對查不到具體人,這是一隻看不見的黑手。他們自知理虧違憲,通常以電話通知某人的作品不能發表、某事不能見諸媒體。打電話的官員不留姓名,叮囑執行者為其保密,但必須執行他的電話指示。這隻看不見的黑手就是中宣部。現在是中宣部凌駕於黨中央之上,凌駕於國務院之上。試問中宣部有什麼權力封鎖總理的聲音?有什麼權力剝奪全國人民對總理講話的知情權?

我們的核心要求是取消審批制,改行追懲制

把憲法第35條言論出版自由變成可望而不可及的牆上畫餅,是經過《出版管理條例》等具體執行細則來完成的。這些執行細則,為而言之就是深文周納的審批制。有數不清的清規戒律限制言論出版自由。制定新聞出版法,廢除審批制,已成為當務之急。

建議全國人大立即著手制定新聞出版法,廢除《出版管理條例》和地方當局管制新聞出版的那些條條框框。落實憲法第35條給予公民言論出版自由,從體制上看就是從黨政機關直接控制到媒體相對獨立,從「黨的喉舌」轉變為「社會公器」。因此,新聞出版法的立法基礎必須是實行追懲制,而不能再以「加強黨的領導」的名義強化審批制。所謂審批制,就是出版物在出版以前須經黨政機關的審查,批准了你才能出版,不批准出了就是非法出版物。所謂追懲制,就是出版物不必向黨政機關報批,總編輯通過了就開印,出版發行完全自由。出版后如有不良後果和糾紛,政府再介入,根據法律判斷是非對錯。世界各國新聞出版法制的發展,走的是由審批制向追懲制過渡的道路。無疑,追懲制比起審批制是一個歷史性進步,對推動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推動社會和諧歷史進步起了偉大的作用。英國早在 1695年即廢除了預防檢查制。1881年法國廢除了預防檢查制,報紙、刊物出版前的手續僅僅需要一份簡單的聲明,由報刊領導人簽署,郵寄共和國檢察院即可。我國目前實行的書報審查制度,比英國落後315年,比法國落後129年。

我們的具體要求

一、取消媒體的主管單位,由主辦單位獨立負責;真正落實出版單位的社長、總編輯負責制。

二、尊重記者,樹立記者 「無冕之王」的社會地位。記者報道群體性事件,揭發官員貪污腐敗,是為民請命的神聖事業,應受到保護和支持。立即制止某些地方政府和公安機關隨意抓捕記者的違憲行為。追究謝朝平案的幕後操縱者,渭南市委書記梁鳳民必須下台,以申黨紀,以儆效尤。

三、取消限制媒體跨省進行輿論監察的禁令,保障中國記者在全中國領土上採訪報道的權利。

四、網際網路是社會信息和公民意見的重要交流平台,除確實涉及國家機密的信息和侵犯公民隱私的言論之外,網路管理部門不能隨意刪除網帖和跟帖,取消網特,取消「五毛黨」,取消對「翻牆」的技術限制。

五、黨史無禁區,中國公民有權知道執政黨的罪錯。

六、允許《南方周末》和《炎黃春秋》改製為民營報刊作為探路試點。報刊民營化是政治改革的方向。歷史的教訓是:施政者與評議者高度一體化,政府和媒體都姓 「黨」,自己搭台唱戲,自己鼓掌喝彩,是很難和民意溝通實現正確領導的。從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大陸所有的報刊雜誌、廣播電視,從來沒有反映過真實的民意。黨和國家領導人耳邊聽不到不同的聲音,就既難發現、更難糾正正在發生的全局性的錯誤。執政黨和政府拿納稅人的錢辦媒體為自己歌功頌德,這在民主國家是不允許的。

七、允許已經回歸中國的香港、澳門的書籍報刊在大陸公開發行。我國加入了WTO,在經濟上已經融入世界,企圖在文化上閉關鎖國,是違背改革開放的既定方針的。港澳文化是送上國門的先進文化,觀之於港澳報刊書籍備受群眾歡迎而益信。

八、轉變各級宣傳部門職能,由制定多少個「不準」,轉變為保障信息準確、及時、暢通;由幫助貪官污吏壓制封鎖批評揭露的稿件,轉變為支持媒體對黨政機關發揮監督作用;由封報刊、撤總編、抓記者,轉變為對抗強權,保護媒體和記者。宣傳部門在黨內、在社會上名聲很臭,要做幾件好事恢複名譽。在適當的時機,可以考慮宣傳部更名,以符合世界潮流。

迫切陳情,敬希亮察。

2010年10月1日

發起人(23人):

李 銳(前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中共十二屆中央委員,十二、十三屆中顧委委員。)

胡績偉(前《人民日報》社長、總編輯,第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新聞學會聯合會會長)

江 平(原政法大學校長、終身教授,七屆人大常委、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

李 普(原新華社副社長)

周紹明(原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鍾沛璋(原中宣部新聞局局長)

王永成(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研究院通訊院士)

張忠培(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原院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

杜 光(原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郭道暉 (原《中國法學》雜誌社總編輯)

蕭 默(原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

庄浦明(原人民出版社副社長)

胡甫臣 (原中國工人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張 定(原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

於 友(原《中國日報》社總編輯)

歐陽勁 (香港《太平洋雜誌》總編輯)

於浩成 (原群?出版社社長)

張 清(原中國電影出版社社長)

俞月亭 (原福建電視台台長、高級記者)

沙葉新 (前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現為回族獨立作家)

孫旭培(原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

辛子陵(原國防大學當代中國編輯室主任)

鐵 流(民刊《往事微痕》總編輯)

法律顧問:

宋 岳(中國籍公民,美國紐約州執業律師)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14

主題

269

帖子

6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7
沙發
fantasyfun 發表於 2010-10-13 17:48 | 只看該作者
啊 這個消息是真的么?
民主派反擊了?
不過如果國內媒體看不到的話, 就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
如果國內媒體大批報道的話, 就是一輪腥風血雨.
如果重點報道的話, 還真有點意思呢.
rya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10-16 10:41
民主的希望,寄托在老一輩共產黨人的身上。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4
cenote 發表於 2010-10-16 10:44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秘書力挺溫家寶政改 公開信全文曝光
亞洲周刊    2010-10-12 20:38:10

在劉曉波獲獎以及保守勢力 ...
mahoupao 發表於 2010-10-13 16:2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5
jedi_xie 發表於 2010-10-16 10:51 | 只看該作者
kumar
發表於 2010-10-16 09:17 | 只看該作者
溫家寶不是曲高和寡的佈道者,胡錦濤也不是優柔寡斷的掌舵者。很多期待改革的中國人相信:胡錦濤與溫家寶共同擁有耀邦情懷,表明他們的努力不是各行其是、各自為政,而是在分進合擊,要共同擊倒政治改革路上的攔路虎,共同開啟中國變局的大幕。」

遊客 24.25.x.x
發表於 2010-10-16 09:44
    溫家寶不是曲高和寡的佈道者,胡錦濤也不是優柔寡斷的掌舵者。很多期待改革的中國人相信:胡錦濤與溫家寶共 ...
    kumar 發表於 2010-10-16 09:17

國內有點層次的,吃飯喝酒都在談論這事呢,我是伺候有點層次的,所以也知道點。「

瞧,這麼多內幕消息說總書記跟總理一條褲衩,為啥需要這老人來摻和呢?

還有,本壇的民主人士教育說:

  老人政治讓中國走不出朝代更替怪圈         時事述評         風雨瀟瀟 2007-5-16         9 / 333         fsspider 2007-5-17 11:11
  老人政治早結束 誰在中國阻政改         時事述評         DDT001 2007-1-18         3 / 198         phtsl 2007-1-18

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Fear is the path to the dark side.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4
6
kumar 發表於 2010-10-16 13:08 | 只看該作者
寫的好呀,振聾發聵!
不實行政治改革,中國不可能真正強大,中國人民不可能真正有尊嚴,中國也不能真正地崛起。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