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朝鮮半島與N個美國總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0-15 1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2010年10月1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0期


  扳起手指頭倒數,奧巴馬、小布希、柯林頓、老布希、里根、卡特、福特、尼克松、約翰遜、肯尼迪、艾森豪威爾、杜魯門……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那場戰爭爆發已整整60年,上述的風雲人物也有多半已作古,但在心理層面上,半島卻依然處於戰爭狀態,鐵絲網依然在,瞭望哨依然在,戰爭的陰魂依然不散。

  60年來,美國換了N個總統,沒有改變的是對朝鮮領導人和政權深深的不信任,是半島局勢的複雜多變,是和平機制的脆弱以及時來時去的半島危機的延續……

  2010年是朝鮮戰爭60周年。雖然已經過去60年了,但參與和涉及這場戰爭的國家都沒有忘掉,也不可能忘掉這場戰爭。

  他們彼此之間的政策更是依然深受60年前這場戰爭的影響。尤其在美朝之間,無論是華盛頓還是平壤,都還沒有從戰爭的陰影中真正走出來。審視美國的朝鮮政策也是不可能不從朝鮮戰爭開始的。

  從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簽署之日起,半島的槍聲沉寂了,美國的朝鮮政策也從「熱戰」轉向了全面冷戰。從1953年到冷戰結束的1991年,美國的朝鮮政策如同半島始終存在的三八線上的南北對立一樣,始終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全力保持對韓國軍事同盟、防止朝鮮對韓國發動軍事入侵、加強美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存在、保持朝鮮戰爭時期的聯合國軍司令部為代表的停戰機制、遏止朝鮮「任何形式想要破壞和顛覆韓國」的企圖,一直是美國對朝政策的核心。

  然而,在美國的眼中,朝鮮在冷戰時代的東亞地緣政治對峙中只是一個「次要角色」,和蘇聯與中國在東亞進行冷戰對峙是美國東亞戰略的優先事項。維持半島現狀、遏制朝鮮的挑釁和軍事冒險是美國對朝政策的基本方針。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之後,美國保持在東亞防止共產主義擴張的戰略重點轉向了越南,半島政策以對朝「防」、「堵」為主。期間,雖然在三八線曾出現過零星的軍事衝突和美軍軍官被朝鮮砍死的事件,但冷戰格局的穩定,讓美國也沒有興趣通過直接對朝軍事行動來解決所謂「朝鮮問題」。

  1991年冷戰結束和蘇聯的瓦解,使得東亞地緣戰略格局出現了自朝鮮戰爭結束以來的最大變化。與此同時,近50年朝鮮與韓國發展歷程的不同完全改變了半島北南雙方軍事對峙的基本態勢。從1986年開始,韓國的軍事力量在總體上開始超越朝鮮,當年朝鮮戰爭中「北強南弱」的局勢已經出現了歷史性的變化。

  為此,老布希政府支持韓國政府尋求與朝鮮對話、開展北南接觸的「和解」政策。老布希政府的朝鮮政策希望通過韓國與朝鮮的接觸和合作,打開朝鮮的大門,讓朝鮮在經濟發達和民主化的韓國引導下,演變成亞洲的「東德」。最後,讓「三八線」也能成為1989年10月7日倒塌的「柏林牆」一樣,實現韓國對朝鮮的瓦解和統一。

  然而,1992年半島局勢開始突變。朝鮮秘密的核計劃迅速取代了美國對朝鮮「和平演變」的幻想,成為了美國對朝政策的首要關注。由於冷戰結束后,美國已經失去了當年最大的戰略對手蘇聯,美國全球安全關注的重點轉向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反擴散和防擴散。一直擁有秘密核武器研製計劃的朝鮮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

  1993年3月,朝鮮拒絕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特別核查、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半島局勢再度惡化。這就是第一次朝核危機,朝核問題也直接促成了美朝直接對話。1993年6月,朝鮮外交部副部長姜錫柱與美國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加盧奇開始紐約對話。1994年6月,美國前總統卡特訪問平壤。幾經周折之下,1994年12月21日,美朝在日內瓦簽署《框架協議》。

  柯林頓政府的朝鮮政策可以說是「對話」與「壓力」並舉。美國希望通過直接關注朝鮮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力求改變朝鮮。2001年1月小布希政府上台之後不久,2002年10月第二次朝核危機爆發。隨後就有了「六方會談」。布希政府第一任期的朝鮮政策是同意六方會談、不同意美朝直接對話;第二任期白宮政策「大迴轉」,美國直接啟動與朝鮮的雙邊會談,希望達成朝鮮最終棄核、增加美國對朝援助和美朝關係正常化等一攬子協議。

  然而,美朝關係和六方會談由於朝鮮拒絕全面核查,而在2008年11月陷入停頓。奧巴馬政府堅持布希政府的「全面核查」原則,力爭重啟六方會談。但2009年4月5日朝鮮的火箭試射和5月25日的第二次核試驗,談判努力遭受重挫。美朝雙方開始了新的一輪「討價還價」的政治角逐。

  總的來說,冷戰後美國的朝鮮政策已經從冷戰時期防範朝鮮再度成為「侵略者」,出現了解決朝鮮作為「搗蛋者」的實質性轉變。美國更多擔心的是朝鮮追求核武器對地區與全球核不擴散體制的衝擊和破壞,擔心朝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技術擴散對中東政治和國際反恐局勢的影響,擔心朝鮮核問題加劇東亞區域的核擴散。

  在策略上,美國在維持駐韓美軍和強化美韓軍事同盟的同時,出現了組織區域合作、分擔責任、共同應對朝鮮核武器威脅的變化。在政策實施的手段上,出現了既主導國際制裁和鼓勵進程、又推動美日韓對朝制裁協調、同時鼓勵和施壓中國積極影響朝鮮棄核與朝鮮行為的變化。美國在半島的軍事行動方針,更是出現了以威懾朝鮮的軍事挑釁行動到強化對韓國的「核保護傘」、有可能在朝鮮挑釁時實施軍事懲罰、以及協調美韓軍事行動、共同對朝鮮崩潰前景進行軍事干預的轉變。

  只是,朝鮮戰爭爆發60年以來,美國沒有改變的,是對朝鮮領導人和政權體制深深的不信任,是對半島和平機制建設必須與未來無核化進程以及朝鮮政權變革過程必須同步進行的認識。美國更沒有改變的,是繼續在維持和增強美韓軍事同盟主導下的半島局勢演變。朝鮮半島在美國東亞戰略構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樣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朝鮮半島仍然是美國維持在東亞安全局勢中主導地位不可替代的「棋子」。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0-15 20:46 | 只看該作者
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年的武器,還是朝鮮人民軍的主要裝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15 21:08 | 只看該作者
朝鮮半島局勢穩定,對中國有利。不穩定對美國有利。太不穩定對中美都不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