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袁隆平為何拿不到諾貝爾獎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10-12 04: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余曉平 余曉平的博客 2010-10-11
http://yuxiaoping.blshe.com
  袁隆平教授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人會否認這個事實,他也是一位非常值得人們尊敬的學者。但是中國人經常會發出抱怨,為什麼諾貝爾獎不發給袁隆平?公道一點講,的確諾貝爾的獎項裡面並沒有關於糧食研究發明的項目,就像是無論你數學再好也獲不上獎一樣,你不信憑自己的常識歸類一下,到底是屬於化學獎呢,還是醫學生物獎?有人會說,袁隆平教授解決了全世界人民的飢餓問題,給大家帶來和平,應該把諾貝爾和平獎發給袁隆平教授。非常遺憾的是,根據西方的價值理念並不是這樣認為的。

  我們總說西方人把自己的價值理念強行推銷給中國人,其實真要是問起來西方人的價值理念到底是什麼,肯定很多中國人不知道。你去否定一個你根本就不知道的東西,顯然是非常荒唐的。那麼下面我通過分析西方人為什麼不把諾貝爾和平獎發給袁隆平教授的理由,來深入地闡述西方人的價值觀。讓你去了解西方人怎麼看待和平的問題,同時你也會了解到諾貝爾和平獎的意義。如果在再深入一點探究下去,就會發現為什麼中國總是跑到逆行道上去,為什麼周圍大部分國家都成了自己的敵人。是不是合理,這要你自己判斷。無論你判斷結果怎樣,其實改變不了世界主流的想法,這一點你如何抵制都是不起作用的。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飢餓是不是動亂的根源?解決了飢餓問題是不是就能帶來和平?在這個地球上處於飢餓狀態的國家很多,最飢餓的顯然不是北朝鮮,至少他們還有錢搞原子彈,最飢餓的是非洲的一些國家,他們根本就威脅不到世界的和平。中國人也經歷了三年最飢餓的狀態,那麼我們回顧一下,飢餓的時候到底對世界和平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呢?顯然飢餓只能造成局部地區的動亂,而無力影響到其他的國家。反倒是度過飢餓難關以後,力主核試驗的陳毅元帥放出豪言:「中國人就是要把褲子當了,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這時候開始才讓很多西方國家不安。試爆原子彈不代表破壞和平,濫用原子彈才是讓人擔心的。

  顯然西方人並不認為解決了飢餓問題就能給這個世界帶來和平,袁隆平教授解決的只是種糧的問題,並沒有解決種出來糧食以後如何分配的問題。在一個國家裡面如果沒有解決好如何分糧的問題,那麼糧食種得越多,貧富差異就會越大,反而成了破壞世界和平的根源。我相信,假如諾貝爾獎存在關於糧食領域的獎項,西方人會把這個獎發給袁隆平教授的,因為國際上已經給這位老人很多殊榮。但是諾貝爾和平獎所獎勵的不是研究種糧問題的人,獎勵的是解決分糧問題的人。顯然到此我們已經明白了,種糧固然重要,如何分配也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說更重要。我猜這也許是為什麼把兩個最重要的獎項,和平獎和經濟獎放在最後頒發的原因吧。

  經濟的內容會牽掣到財富的分配問題,那麼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是怎麼通過他們的努力解決分配的問題呢?我給大家一個建議,你搜索出來這一百年所有和平獎的獲得者名單,以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甚至你隨機抽取其中的十位,去體會他們到底是怎麼去做的。你會發現儘管他們各自的方法不同,但沒有哪一位和平獎的獲得者是躲在家裡默默祈禱強權者實施仁政的,而是勇敢地站出來為了他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人抗爭,使他們能夠多分一些利益,通俗一點講就是讓種出來的糧食分配得更加合理一點,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縮小了強勢與弱勢雙方的差異。他們可能是一個國家的總統,也可能是一個罪犯,方式大部分都是非暴力的,或者是以更小的暴力去制止更大的暴力(警察所起的作用)。開始可能會遭到一方的反制,最後的結果是彌合兩部分人之間的矛盾。像歷史上的馬丁路德金,曼德拉,甘地等人。他們用自己的受難來換取原本弱勢的一方與強勢的一方和平相處,這就是和平獎的意義。

  如果你還想深入往下想的話就到了我們今天中國的現實情況了。很多人都覺得只要是經濟發展好了一切都好辦,也就是說把糧食種得越多,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其實正好相反。如果沒有解決好財富分配的問題,糧食越多(經濟越發展),豈不是貧富差異就越大,這才是社會動亂的根源。如何解決分配問題,肯定不是你跪在那裡乞求別人可憐可憐自己,而是要去抗爭使對方讓步才能縮小相互之間的矛盾。政治體制改革解決的就是社會分配問題,是以建立制衡機制、消滅特權的方式減少貧富差異,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覺得關心政治比關心經濟更重要,關心分糧比關心種糧更重要。

  我們再回到糧食的問題上面。中國人覺得糧食如此重要是因為自己的國家土地緊張造成的,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就會知道,世界上很多國家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就拿北美來說,一個小農場主就能種萬頃良田,有些地方甚至為了保護這塊土地的肥性,隔一年一種,可想而知糧食的成本很低,甚至低得跟草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中國人還不放心,覺得如果自己不種糧食就會挨餓呢。是因為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很多價值理念不同,中國人視西方人為敵人,怕人家卡自己的脖子,西方人也總怕中國人亂來。關鍵在於西方人覺得,中國人要是發動戰爭幾個人一商量就定了,中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哪一次通過大家投票了?西方人要是發動戰爭,需要幾百個議員投票通過,而每個議員身後代表了成千上萬的人。這也是西方人怕把中國養肥了對自己造成威脅的原因,現在你知道西方人為什麼總是與中國為敵了,現在你知道西方人為什麼擔心中國強大了,現在你知道西方人為什麼不敢把尖端武器賣給中國了。一個獨裁者越是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打仗,就越說明他對這個國家的控制力強,危險係數就更大,因為他翻臉就可以跟你開戰。讓別人放心首先要大家的價值理念差不多,當然不能說完全一樣,至少是大家決策戰爭的方式要一樣。如果大家決策戰爭的方式一樣,那麼解決國家內部矛盾的模式也會相同,也就是大家的制度需要相同,或是起碼從本質上是相似的,必須存在制衡,否則顯然會相互不放心。

  有人會說我們寧可餓肚子也不願與那些糧食多的國家制度相同,這一定是統治者的想法。其實任何的制度都能解決飢餓的問題,但是未必能解決貧富矛盾的問題,像印度即便是沒能很好地解決貧富矛盾,但至少沒有與很多國家為敵,因為他們的制度決定發動戰爭的方式。當一個國家內部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時,就會以戰爭的方式輸出矛盾,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又一次被證明的事實。讓我們在感激袁隆平教授為我們做出貢獻的同時一起來來感激那些為解決我們國家內部矛盾而努力的人吧。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10-12 04:25
回復 1# 飽暖思自由


袁隆平為何拿不到諾貝爾獎
答:因為他是中國人,支持政府的中國人,為中國人民服務的中國人。

達賴、劉曉波為何可以拿到諾貝爾獎
答:因為他們是中國人,反對政府的中國人,為洋主子服務的中國人。
3
匿名  發表於 2010-10-12 05:29
回復 1# 飽暖思自由


    美國的前副總統戈爾已經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了,據說是由於他在防止氣候變暖方面有貢獻.
而袁隆平教授已經在解決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迄今還沒有獲得此獎.
1# 飽暖思自由 ,請你用你的標準來評評理,在他們兩人當中,誰更應該獲得此獎?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4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10-12 0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飽暖思自由


    美國的前副總統戈爾已經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了,據說是由於他在防止氣候變暖方面 ...
Guest from 99.35.57.x 發表於 2010-10-12 05:29


你沒看文章吧,裡面說的很清楚。
我的理解是:袁教授本人也許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但他背後的中國政府沒有資格。原因是人家不相信你這個政府,這也算是根深蒂固的一個恐懼意識。民主化后的中國,這樣的戒心會慢慢消失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