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小學的孩子太任性,家長應該怎樣教育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0-12 05: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金戰    (2010-10-08 11:08:28)

在商場、超市裡,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因為爸媽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賴在地上又哭又鬧,任憑家長苦口婆心地勸說,孩子依然哭鬧不止,不可理喻到了極點,弄得家長好不尷尬,束手無策,該如何引導這些任性的孩子呢?

【經典案例】

貝貝8歲了,上小學二年級。由於父母工作較忙,貝貝基本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爺爺、奶奶把貝貝當作掌上明珠,百依百順,寵愛有加,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久而久之,貝貝形成了固執、自私、任性的性格。你要她向東她偏向西,她想要什麼就得立刻給什麼,如果不給就大哭大鬧,甚至賴在地上撒潑。在學校里,貝貝也聽不進老師和同學的批評意見,一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她就亂髮脾氣,又吵又鬧,根本聽不進老師和同學的勸說。老師、家長很為此而傷腦筋。

【專家診斷】

任性是兒童、特別是獨生子女常見的壞習慣,主要表現為固執、不聽從勸告,不接受他人意見,一意孤行。任性是孩子一種不正常的心態,是孩子要挾大人滿足自己某種需要的手段。養成這種不良品質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家長的遷就

不得不承認,有些孩子的任性,是我們家長慣出來的。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家長心疼孩子,不忍心拒絕,就盡量滿足遷就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心理和行為定勢。

2、管教缺乏一致性

由於是獨生子女,幾乎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父母之間、奶奶爺爺之間、姥姥姥爺之間,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處理方式或者意見難免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一方批評孩子,就會有另一方甚至是幾方護著,次數一多,孩子有了優勢、有了靠山,任性就愈演愈烈了。

3、教育方法欠妥

家長對孩子的非份要求,缺乏耐心的教育,動不動就訓斥貶低孩子,不分時間、場合,孩子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產生任性對抗行為。

【金戰支招】

怎樣使孩子由任性變得不任性呢?

1、不遷就

在孩子任性、吵鬧的時候,不要劈頭蓋臉地嚴厲批評,更不能打、罵,可以因勢利導,正面耐心地講道理,給孩子說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滿足的道理。如果孩子不聽繼續哭鬧,家長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法,不勸說、不解釋、不爭吵,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哭鬧行為是無效的。等孩子冷靜下來,家長再嚴厲地指出他任性不對,講清道理。無論孩子如何耍賴,家長一定不能心軟,對孩子無禮的要求絕不遷就。

2、管教一致

在孩子任性時,家庭各成員教育孩子的觀點應保持一致。一方批評孩子時,其他家庭成員不要出面袒護、干涉。如果大人之間遇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一定要避開孩子去商量。

3、規矩在先

如果你已經掌握了孩子任性行為的規律,可以「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孩子任性的發作。總結出你認為重要的規矩,定好孩子破壞這些規矩要承擔的後果,然後告訴孩子。如果孩子按照規矩做了,家長要及時表揚並適當獎勵;一旦孩子違反了規矩,就要讓孩子承擔任性的後果。

4、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情緒和行為容易失控,失控的怒火會影響你管教孩子的效果。因此,當孩子任性時,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用冷靜的頭腦對孩子進行管教,孩子受到尊重,才會願意按照你對他的要求去做。

5、善用「激將法」

上小學的孩子好勝心和自尊心都比較強,最不喜歡別人說他不行。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在孩子任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故意採用激將法,促使他在好勝的心理狀態下克制自己的任性行為。

矯正孩子的任性,需要家長認認真真下一番功夫,從矯正自己入手,耐心、細心的引導孩子。相信經過家長長時間的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效果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