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調查顯示:九成人感嘆當下好老師不常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0-19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10月19日 10:17   中國青年報



9月10日,全國首批特級教師、被溫家寶總理稱為「把愛獻給教育的人」、「愛的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霍懋征銅像揭幕儀式在北京實驗二小舉行。圖為該校師生為霍懋征銅像獻上鮮花和紅領巾,紀念這位傑出的教育家。張斌攝(資料圖片)
  不久前,在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四名學者聯合發出倡議,希望將孔子誕辰也就是每年9月28日設為「尊師日」。

  作為名師,孔子深受世人的敬仰。他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循循善誘等教學思想影響深遠。我們今天的老師應該向孔子學習什麼?老師對學生成長的作用有多大?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對3369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3%的人認為好老師對學生具有重要影響,其中62.8%的人認為影響「非常大」。

  當問到「哪個階段的老師對學生成長影響最大」時,「初中老師」排名第一(65.5%),「小學老師」緊隨其後(63.1%),排在第三位的是「高中老師」(48.7%)。

  現在的老師最缺什麼品質

  56.4%的人首選「因材施教」

  天津某外企職員吳蘭很喜歡讀《論語》,她說:「孔子和他的弟子經常討論各種問題,他希望弟子們『當仁不讓於師』,倡導師生之間的平等。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孔子也不刻板,能夠因材施教。」

  「現在能因材施教的老師太少了。」吳蘭高中時物理成績很拔尖,但她直言不太喜歡自己的物理老師。有一次,老師讓吳蘭上台去做一道力學題,她用了一種簡便方法很快得出了正確結果。「沒想到老師不但沒肯定我,反而把我做的題目擦掉,讓同學們按照課本上的步驟來。」吳蘭認為,老師不應該以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學生。

  現在的老師最缺什麼品質?調查,56.4%的人首選「因材施教」,其次是「平等對待學生」(55.1%)。接下來還有誨人不倦(44.4%)、循循善誘(43.6%)、教學相長(35.5%)等。

  「老師普遍缺少了解學生的時間,沒辦法因材施教。」北京某中學青年老師岳珊感嘆,自己的時間都被瑣事分割了,在教學和與學生交流上的時間不夠。「學校要求我們每周參加培訓、開會,講的大多是純理論的東西,還要準備各級的課程比賽。真正給學生上課的時間,感覺很短暫,也沒時間回想學生的狀態或琢磨需要改進的地方。」

  公眾對當今老師的整體印象如何?調查中,55.6%的人認為「一般」,和其他職業沒什麼不同;26.9%的人感覺「很差」;也有17.3%的人覺得「很好」,老師值得尊敬。

  北京師範大學化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劉克文說,自古以來,我們社會形成了對教師「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道德要求,認為教師是道德楷模。但是,少數教師在工作上沒盡責或有顯著倫理缺點,比如汶川地震時的「范跑跑」,被媒體過分關注和苛責,擴大了輿論對教師整體的不良印象。

  「教師本來就是平常的職業。」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丁邦平教授認為,一個職業地位的高低,一方面取決於職業對社會的貢獻,另一方面取決於社會對這個職業的尊重程度。中國古代社會非常重視知識、重視教師,但那時讀書人的目標是「學而優則仕」。這說明當時尊師存在功利性目的。如今,一線教師工資普遍不高,這種經濟地位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社會地位。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63.1%的人首選「富有人格魅力」

  今年6月,北京某媒體工作者王小新聽了物理學家李政道的演講。「他從中國古代甲骨文開始,一直講到西方中世紀伽利略的突破,然後概括了從近代到現代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以及科技上的突破,最後落到了當前他和中國科學家一起在探索暗能源方面的研究。李先生真是充滿智慧又風趣瀟灑,雖然講述的是最尖端的物理研究,但特別通俗易懂。如果我中學時能遇到這樣的老師,說不定就去讀理工科了!」

  王小新認為,學生往往因為一個好老師愛上一門學科,所以老師的重要任務是,怎樣使自己所教課程更吸引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好老師必須德高且業精。」重慶市第八中學老師楊樺,回顧自己16年的教學生涯時表示,「『德高』往往比『業精』更重要。」為了鼓勵學生,在每次語文考試結束后,他都會為成績好或有進步的學生準備一本書,扉頁上有自己親筆書寫的句子。由於每個學生收到的書不同,贈言也不一樣,學生們都覺得自己在老師心中是特別的一個。

  老師最應教給學生什麼?75.1%的人首選「先做人,再做學問」;69.1%的人認為是「獨立思考的能力」;58.9%的人選擇「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4.9%的人認為老師應該「培養學生對所教學科的興趣」。

  「孔子培養學生的更多是做人的道理,而現在老師忙於知識傳授,為人處世之道講得很少。」岳珊說,很多學生到大學才發現人際相處的藝術甚至衛生習慣等很重要,而這都應該是小學甚至幼兒園老師的教學範疇,「但學校、家長包括整個教育體系,對老師的評價標準就是『業精』,我們也只好以課程、考試為主進行教學。」

  本次調查中,89.1%的人感嘆當今好老師不常有,原因包括:社會不良風氣對老師影響太大(68.2%),教師考核、評價、監督機制不合理(65.5%),應試教育體制制約(60.2%),教師選拔、任用機制有待改進(52.6%),具有教育使命感的教師太少(48.0%)等。

  丁邦平認為,教師職業和其他職業不同,它是育人的事業,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我們應向日韓學習尊師重教。他們從領導層到國民都有這一共識並形成社會風氣。在日韓,老師地位很高,對老師的選拔和任用標準自然也非常高。」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一個好老師?63.1%的人首選「富有人格魅力」。接下來還有「敬業」(62.1%)、「愛學生」(61.5%)、「因材施教」(53.1%)、「亦師亦友」(50.9%)、「有為國育才的責任感」(44.1%)等。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