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強硬了,贏得世界尊重給所有華人帶來自信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10-12 0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米爾網    2010-10-11

  
  發現這麼一個現象:男人對女人越好,越溫柔,女人越不把這個男人當回事;男人要是來點橫的,再加上拳打腳踢,嘿!這女的服服帖帖老老實實,有人總結:犯賤。

  過去中國對歐洲國家低聲下氣,客客氣氣,人家要不是會見個達賴,就是與熱比婭約會,再不就是煽動群眾反華,拿中國人權說事。這次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對抗中,保持了強硬姿態,和美國對著干。歐洲政客們驚呆了,原來中國不是那麼面啊,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口頭嚷著抗議抗議,到後來就不了了之了。這次中國哥們玩真的了。中國強硬了,玩真的了,歐洲兄弟們服氣了。不服也不行,美國拿著一邊拿著軍事大棒打壓中國,一邊拿著經濟大棒打壓歐洲兄弟。現實是:中國哥們很挺,歐洲兄弟挺不起來。

  一、孔孟與仁政的破滅,社會主義是西方玩意

  孔孟滿口的仁義道德,張口閉口堯舜禹湯周文王。夏商周這個暫且不說,還算是個早期國家。這個堯舜禹頂多是個部落首領,身上還帶著原始野蠻的氣息,居然讓孔孟佩服的五體投地。當時的君王沒有讓孔子他老人家主持政局,絕對是英明決策。換過來講,如果哪個瞎眼的國王真的把孔子當回事,讓他做了丞相,估計幹不了多久,就會發現那套仁政在動亂的年代是根本無法推行的。推論就是:孔子當丞相,現代無論語。孔子是中國上千年,最大的忽悠王。那個趙括的紙上談兵,在孔子的忽悠面前,又算得了什麼。

  秦朝實行孔孟之道了嗎?沒有。結果吞併六國。魯國不是受到孔孟影響最深的國家,最後不是早早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試想賴以生存的國家都不存在了,還去哪推行什麼無用的仁政之道。

  你對別人仁政,人家就對你仁政啊?漢朝往匈奴送了多少老婆,結果呢,該騷擾的還是騷擾,你好欺負,就得挨欺負。不把他們打怕了,打傻了,他騎在你頭上拉屎。

  江山是用武力打下來的,不是靠施行什麼仁政。成吉思汗懂得孔子是老幾,當初多爾袞入關認識幾個漢字?你跟他們講仁政,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些滿洲八旗們就會乖乖的回到關外?

  孔孟之道是來忽悠人的,讓你聽話,讓你不造反。這樣國家就長治久安了。打江山用不到,守江山可以用到。你把仁政掛在口頭上,手裡卻握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別人都怕你,尊重你。就像美國,也是把民主拿來忽悠人,他們靠民主來籠絡民眾,卻要靠軍事實力來維護統治。脫離軍事實力的民主,就是空話。

  如果說中國進步了,就是中國引進了社會主義。現在有人會錯誤的理解,現在的社會主義主要國家是中國,社會主義是中國土生土長的。那就大錯特錯了,社會主義不是來自中國,也不是俄國的,而是來自歐洲。如果現在有人排斥崇洋媚外的話,首先就應該懷疑社會主義,懷疑GCD。

  結果證明,在建國方面,社會主義那一套理論的確比孔孟之道實際現實的多,能用得上,而且能取得成果。GCD是進步的黨,從這點來說,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假借孔孟之道,宣揚仁政理念,籠絡一下民心,得到全世界的認可,這是必要的,而且必須大張旗鼓的去做。要是傻啦吧即,真的推行了什麼仁政,對外和和氣氣,老實巴交,而缺少軍事經濟實力做後盾,那就是自尋其辱。現在大家看到了,中國強硬了,台灣對大陸另眼看待了,歐洲哥們也高看我們了。

  二、不光明磊落,有政治附加條件又如何?

  過去老說我們的援助是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說這話是傷害自己,不給自己留後路。別的國家援助都帶附加條件,人家覺得合理,就接受。現在沒有附加條件,反而會覺得很不爽。還自以為做的很受歡迎。過去常常批評美國胡蘿蔔加大棒,人家這套就管用。我們捧著手送錢,人家過後,翻臉不認人。

  現在中國購買希臘國債,希臘說服其他國家對中國解禁沒什麼說不過去的;現在中國花錢幫助歐洲渡過難關,歐洲承認中國市場地位,沒什麼不應該的。禮尚往來嘛,我們老是送禮,人家都不領情。送禮了,得到點回報,人家這禮收了會心安。

  好了,假如我們再一次表現大方,沒有什麼要求。現在這屆政府,人家對我們感恩戴德。可沒過幾年人家換屆了,執政黨都換了。新上任的執政黨沒得到中國的好處,他們過去怎麼對待中國,現在還是怎麼對待。法國希拉克德國施羅德的時候,中國和法德關係多好,誰知一下台,法德紛紛對中國發難,這種教訓不能再重複。

  三、89武器禁運和大清拒絕與英國進行軍火貿易

  有人一提到中美同盟,就會被扣上漢奸的帽子。事實上有些人很健忘,二戰時期的中美同盟,80年代的10年的准同盟關係。現在從美國購買的那幾架黑鷹直升機還一直服役。我們既不能用現在的眼光看過去,也不能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未來,只有把握住歷史的來龍去脈,才能有更好的預測。

  蘇聯解體對中國來說既是幸運又是不幸。幸運的是這個虎視眈眈注視中國,時刻想著敲打或者消滅我們。不幸的是,當美國唯一的對手倒下,美國把注意力轉移到中國身上。可以毫無疑問的說,如果蘇聯還存在,中美的關係會更好。但同時中蘇的關係卻比不上今天的中俄關係。事實上一種乖巧的做法是,我們不要做這個世界老二,在老三的位子上我們憋著,一直憋到我們成為世界第一。

  我們想買武器,別人不想賣給我們。可在大清的時候,英國想買武器給中國,皇帝與官員們卻不屑這些玩意。大清的官員是夠有骨氣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壯烈殉國的要比漢奸多得多,而現在呢?並不是一開始漢奸在清朝就有市場的,而似乎清朝真正的漢奸為數並不太多。反而到了民國,罕見就多了。也許戰爭有多大,漢奸就有多多。

  結果,大清被這些不屑的武器,不屑的夷人打的落花流水。清朝也是夠暈的,要是乾隆爺長眼,能夠認清西洋武器的厲害;要是嘉慶能把和珅的家財弄點買軍火;要是道光能夠和英夷自由的進行軍火貿易。現在的中國即便不像美國那麼強大,至少可以像俄國那樣,雖然經濟上不能與美國平起平坐,但是拳頭很硬。

  是的,經過了上百年,我們終於明白了武器的重要性。當我們不需要的時候,別人送來我們都不要。當我們需要的時候,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是得不到。在這個日益開放的世界,顯然單單依靠本國的科技是無法稱雄的。想想吧,那個身上揣著上百萬美元卻無法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種滋味是怎樣的?

  即便有一天我們強大到足以不需要國外的武器,但是別國依然對我們實施禁運,我們的自尊心就受到嚴重的打擊。為了恢復一種正常關係,為了倡導平等自由的貿易,對華武器禁運應該取消。

  四、對武器解禁的預測

  現在歐州有求於中國,中國也有求於歐洲,中國幫助了歐洲,歐洲順著這個台階對中國武器出口解禁,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所以,這是對華武器解禁的最好時期。歐洲對中國出口武器,換來美元,還能夠緩解經濟壓力,何樂而不為。美國現在自顧不暇,哪有實力再來拯救被自己陷害的歐洲經濟。

  1、貨幣戰爭與歐洲債務危機,美歐是真干,還是假干?

  自從歐元橫空出世,成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貨幣,美國人就坐不住了。歐洲試圖挑戰美元霸權,原本聽話的小兄弟突然說我們得平起平坐,美國人不幹了。在經濟學領域有一個共識「誰控制世界貨幣,誰就控制了世界」,這個世界是由美國控制的,誰都甭想惦記,即便最鐵的哥們也不行。

  乍一看,2003年伊拉克戰爭,法國和德國等老歐洲和咱們中國俄羅斯一道反對美國單邊戰爭,老歐洲挺夠哥們,誰知道他們壓根不是挺我們,而是為了扞衛歐元地位。石油是用美元結算的,而歐洲石油大多數是從中東進口的,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貨幣話語權。伊拉克戰爭使得歐元一敗塗地,老歐洲轉變態度,像過去一樣服服帖帖。

  美國打美元牌打的最精彩,80年代末期搞垮日元,97年掀起東南亞金融風暴,現在又弄得歐洲來了債務危機。美國通過不停的印刷美元,洗劫了日本、東南亞和歐洲的財富,現在又把矛頭對準中國。

  從貨幣戰爭和歐洲債務危機來看,美歐是針鋒相對,看來不是演什麼雙簧。問題是美歐關係能夠由經濟矛盾來決定嗎?並且會由經濟上的對抗,轉而到政治層面和軍事層面的對抗嗎?目前,依然看不出任何端倪。即便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和老歐洲鬧得不可開交,但戰後老歐洲和美國關係又迅速恢復。使得我們無法相信歐洲真的能夠走到美國的對立面上。我們寄希望於歐洲和中國站在一道對抗美國,那是很不現實的。

  但國家綜合國力的演變是從經濟方面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就是頭號工業大國,可當時的軍事排名還要在英德法俄之後。即便二戰開始之前,美國雖然早就鞏固了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和貿易大國的地位,並且拿到了和英國平起平坐的海軍地位,但美國總的軍事實力,尤其是陸軍實力還是較其他主要國家落後。只能說美國是潛在的第一軍事強國,而不是事實上的軍事強國。

  所以,即便美歐在政治上和軍事上不能走向對立面,在經濟上的矛盾,還是能夠和中國有共同利益的。這就給我們分化美歐同盟,找到一個合適的點。

  2、既然美歐不可能在政治層面對抗,解禁困難重重

  談到解禁,人們不禁想到中國和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交易,結果美國硬逼著以色列撕毀了這個項目,並對以色列進行威脅。法國和中國交好的時候,解禁差點成為現實,最後也是美國的強烈反對而流產。可以肯定的是,在解禁問題上,美國一定會加以干預。解禁是否成功在於歐洲對中國的需求大小。

  歐洲距離中國遙遠,不存在戰略衝突。對華武器解禁,不會危害到歐洲的安全。並且對華出售軍火能夠增加收入,歐洲各國何樂而不為。問題是中國有了先進武器,會使得美國緊張,美國不會坐視不理。

  是否取消解禁,取決於歐洲對中國需求的大小,取決於歐盟的強大,而這種強大的一個表現就是不受美國的干擾可以獨立自主的做出抉擇。歷史將證明,再沒有一個時間能比現在更合時宜。我們用稀土和對歐洲的經濟援助換來對華武器解禁,這算的上是合理的交易。

  如果非得讓我進行一個預測,我的結論仍然是令人失望的。這就預示著,我們仍然是處在美國霸權時代,而不是美國霸權衰落時代。

  五、一個強硬的中國,還只是開始

  強硬並沒什麼不好,大陸人希望看到一個強硬的中國政府,台灣人也希望看到強硬的中國,「強硬」給所有華人帶來自尊和自信。

  強硬,是中國轉變形象的開端。上百年來,在外交上我們一直示弱,現在我們強硬了,敢採取行動了,不再空喊口號了,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強硬了,別的國家都看得起。就好像一個軟弱的男人,很少有朋友,因為他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朋友。我們強硬了,朝鮮會更依賴咱們了,越南老實了,緬甸和巴基斯坦和我們更信任我們了;我們強硬了,在上合組織,在國際社會上,咱的說話分量就重了;我們強硬了,美國及其走狗們在採取行動的時候不得不顧慮中國的意見。

  強硬是好事,但我們不能過分的濫用這種強硬。一個打著和平旗幟,但內在野心勃勃,只行動不說的國家才會實現更多的利益。

  結論:我們期盼著歐洲恢復對華出售武器,不僅涉及到貿易中的自由平等,不僅在於能夠提高我國的軍事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時我們能夠通過軍火貿易來發展兩國間的關係,是的中國和歐洲走的更近。有了中國的支持,歐洲會距離美國更遠。

  中國在外交事務態度的轉變,是歷史一個重要事件,將深深的影響著未來的國際格局。中國將無可避免的崛起,中美共治在不遠的將來不再是個神話。

  當然強硬並非完全是好事,不引起戰爭的強硬才能獲得更多的國際利益,引發了戰爭,強硬就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清靜無為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10-16 08:21
不怕戰爭的強硬才是真正的強硬,否則就是紙老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3 17: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