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剛:如果日本在釣魚島駐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10-9 16: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10月09日08:16環球網

劉剛 日本沖繩大學教授

持續半個多月的釣魚島「撞船」風波本身已平靜下來,但中日關係卻似乎難以平靜。日方輿論開始議論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包括是否駐軍釣魚島等。如果日本自衛隊真的駐軍釣魚島,中國怎麼辦?

近日,日本外務大臣前原誠司在國會作證說:「日中間根本不存在領土問題,釣魚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沖繩縣議會作出決議,抗議中國侵權,抗議日本政府軟弱;更有多名民主黨議員提議,要求在釣魚島常設駐軍;日本大阪府知事橋下徹也批評日本現內閣說,為了贏得對手,必須得準備出一千套方案方能奏效……

整個日本上上下下,媒體民間忙得不亦樂乎。下一步怎麼辦,似乎日本全國都在討論。其中一個核心動向就是議論駐軍釣魚島,或者開放周圍海域,或者開發登島旅遊。日本的目的很明顯,哪怕釣魚島主權之爭這盤生米還沒有被日本煮成熟飯,夾生飯也要吃下去。

有猜測說,中日軍方相互之間都不想動武,但問題就在於,如果日本硬要把自衛隊與釣魚島扯上關係,日本難道沒有想過會產生更大的連鎖反應嗎?

中日領土紛爭需要剖開面子看裡子。這次事件看似偶然,其實必然。這是中日關係長期互動失衡導致的結果。日本看透中國的大國心態、看重友誼、不傷感情、重面子或給面子等文化心態,總是看準了時機戳一下,然後對國民說,看看,中國就是這樣容易激動,不像一個大國。而一旦得不到好處就退一步,讓中國滿足了大國心態,然後再伺機進一步乃至幾步也難說。

這次也是迫於形勢走向,覺得對「船長」起訴、判罪比起日中交惡的後果,有一些「不值得」。在這種判斷下,不得不釋放了船長。表面看日本政府此次服軟了,但實際上反映出日本國家和日本文化的特色和柔軟性。試想一下,戰敗后的日本昭和天皇為了達到保存日本國體,一段時間裡不惜屈尊每日前往盟軍統帥部麥克阿瑟住處前朝拜。

現在,日本民間完全一邊倒地認為,釣魚島1895年確認其為無人島后開始正式編入了日本帝國版圖,並一直依據法律程序實施了管理(比如從私人所有到國家租借),符合聯合國《海洋法》歸屬原則。他們還錯誤地認為,中方(含大陸和台灣)是上世紀70年代前後因為知道此海域海底有油氣資源才又提出主權要求。所以最好是在釣魚島常設駐軍才能徹底斷了中國民間的登島願望。在這種錯誤認知下,釣魚島問題很容易成為中日關係中的一個死結。長期這樣下去,連相互理解與溝通的平台都將喪失殆盡。

對此,日本方面必須有基本的國際風險認知,而中國方面也需要未雨綢繆。

外交很多時候是力爭,通過折衝樽俎達到平衡、平和地共處。為了中日友好的長遠大局和利益,中國是否可以在全局上加強友好交流的同時,開誠布公地向日方明確主張,將釣魚島問題具體化、項目化、時限化,有計劃、有步驟地明確解決問題的一攬子計劃,掌握主動權。當務之急是需要全面而具體地,通過所有外交手段和民間管道,讓日本國民知道中日間有釣魚島爭執及其事實真相,與對方把話說清楚。

與中方一直是側對、被動應對相比,日本一直是面對、琢磨及積極操弄,一直在加強實際控制,強化此地區「正當、合法」及常態地「國有化」的契機和借口。這種局面必須改變。對此,中國政府可以負責掌管大全局,友好為重;民間交往作為輔助,利益為重。而各地的人大、政協都可以在有事時發出談話、聲明之類的抗議聲音。只有這樣,中日交往才有可能避免最壞的結果發生。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10-9 16:56 | 只看該作者
可惜中國人還不能自由的愛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