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竟是如此:港媒曝菅直人突然取消訪華巨大內幕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9-28 1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軍事網    2010-09-27


  日本新首相菅直人當選不久,當地媒體就傳言說他將在本周二組閣后隨即在周六訪問中國,新首相上任后第一次外訪,選擇了中國,自然頗為引人注目。

  為此我們鳳凰衛視也布置了記者在北京和上海做好採訪準備。不料,今天風雲變化,新首相菅直人又決定取消訪華並出席上海世博會的計劃。這似乎有些令人意外,但是深入分析其內在邏輯,其實並不意外。

  菅直人首相決定取消訪華的深層理由其實並不難發現,它當然是與中美日戰略三角關係有關。我們知道日本政府首腦換馬的頻率,在全球之首,而如果在仔細觀察近二三十年來的日本政壇,也許還可以發現另一個現象。那就是:如果把首相在職時間加以比較的話,在職長命的首相都是親美的,在職短命的首相則被認為是親中的。

  最典型的就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小泉純一郎,他和美國人好到在布希的農場唱貓王歌曲,至於悲哀的典型當然就是剛剛離去的鳩山首相。鳩山主張改革長期以來的日本對外政策,要疏遠美國而回歸亞洲;主張與中國加強關係而又敢於公開對美國人叫板。在戰後中美日三角關係中,這樣的平衡被打破,當然是不會被美國所容忍的,所以鳩山走人。

  菅直人上台組閣,有意避開原來的民主黨教主小澤路線,國內聲望大升到六成,但是在外交關係上,卻有些煞費苦心,或許本來他想以參觀世博的身份訪華,來繼續鳩山前首相的安排,不過他又是想刻意低調些,聲稱訪華期間並不包含首腦會談。

  但是即便如此,這樣的中國優先姿態,顯然也會引起美國不快,於是乎不如乾脆取消,少惹麻煩。這不是,今天組閣之後,菅直人馬上強調,美日聯盟是他外交政策的基石。看來,菅直人還是有些忌憚那個魔咒,於是在中美日關係間不敢疏忽大意,以避免重蹈短命首相的覆輒。

  順便說一段野史。菅直人上台後,有人立刻從他的姓氏上推研認為,這位新首相的祖先,有可能來自於中國。因為菅直人所姓的「菅」也是一個中國姓氏,起源於中國山東省。據中國姓氏辭典稱,西元前770-476年的中國春秋時期,曾經存在一個宋國。宋國有一個菅縣,統治菅縣的封建領主後來就以「菅」作為自己的姓氏。

  在中國網際網路上,還可以找到「菅」如何成為中國姓氏的其他說法。一種基於一個「傳說」的說法是,春秋時期,一個逃避帝國法庭死刑判決的貴族家庭曾在一種名叫「菅」的灌木中藏身,驚險躲過了對他們的追捕。這個家族後來就以「菅」為姓。中國歷史上的菅姓名人有:菅禹,一位漢代的有名官員。菅崇嗣,唐代的知名官員。菅懷理,明代湖廣布政使。

  如果菅直人首相的姓確實與中國山東省有聯繫,他的祖先也是幾百年前就從中國到日本了,雖然「菅」姓在中國並不多見,但至少有一位姓菅的中國博客作者表示,自己因為菅直人的姓氏而歡迎他出任日本首相。這位博主說,他以前向首次見面的人介紹自己不太尋常的姓氏時總會遇到麻煩,但有了菅直人這位元菅姓名人,情況可能就不同了。他6月4日在自己的博文中說,「往後再介紹自己姓氏會容易一點了。」

  當然,這層關係不會對菅直人的對外政策產生任何影響。不過,在中日兩國關係日益重要之際,菅直人的姓氏卻提醒人們,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東亞最強大的國家有著歷史和文化的聯繫。被任命為首相前夕,菅直人在強調美日關係重要性的時候,也強調了中國對於日本的重要性,他稱日中關係與日美關係「同等重要」。
清靜無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