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享:霍爾巴赫(Holbach)簡明基督教辭典節選

[複製鏈接]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10-26 2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詞條 A~B

安慰  基督教是信徒們獲得無限安慰的源泉。它減輕他們這一生的痛苦和折磨,教他們和善良的上帝打交道。上帝在這個短暫的世界里懲罰他們是為了他們好,他出於聖潔的溫柔才能想出經常從下面用火燒他們。這對怕冷的人是很大的安慰。

奧秘  不可能理解的、但必須絕對相信的東西叫做奧秘。這對有信仰的人來說是易於接受的。慈悲的上帝對人們的無知深感煩悶,決定啟發他們。他特意走下自己的寶座,以便把人類全然不能理解的真理教給他們。每當在宗教領域內碰到與健全理智相矛盾的、教士不能解釋的東西,就可似說,這是奧秘。教會的秘訣就在於此。

奧秘的意義  《聖書》中有一些章句,在因信仰不堅而不能登上放棄理性的神聖道路的人看來,是毫無意義的;神學家卻常常在其中發現奧秘的意義。

板凳  是木製的坐物,神學家放置自己的神聖屁股的地方,當他們進行友好、文雅、有關宗教問題的談話時,也常常用來彼此投擲。

被鬼附的人  以前鬼常常附在人身上。我們在《聖經》中甚至還看到鬼附在豬身上。現在僅僅偏僻地區才能看到被鬼附體的人,而且還得給鬼報酬,才能使它附在某某人身上。

鞭撻  是最完美的基督徒為了禁絕自己的肉慾,為了使自己的精神愉快,使仁慈的上帝開心而採取的神聖的救度手段。每當把鞭痕縱橫的背嵴或者屁股給上帝看時,他總是莞爾而笑的。

辯論  是永遠不會錯的、解釋上帝之言的人之間常常進行的、富有教益和雅趣橫生的爭辯;問題在於上帝關心自己教會的利益,不願過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擔心教士們將不因此而彼此爭吵。

捕魚者  耶穌基督答應自己的使徒:他們將得人。這就是為甚麽我們的教士千方百計地力求把水攪溷,以便把網張開並大撈一網。但是,他們也用釣竿;希望,這就是引我們上釣的誘餌。(得人,參看《馬可福音》,第1章,第17節)

佈道者  是神聖的演說家。人民付錢來酬勞他們的無休止的和各種腔調的說教。他們反覆向人民申述絲毫不能理解的、但人民卻希望通過經常的重複而理解的事物。佈道是非常有益的事;對此不可有任何懷疑。大家知道,上帝本人曾向亞當和夏娃佈道,不過他們還未聽完,就作了蠢事。

不變性  上帝是不變的,儘管我們在他留下的公文中發現他不止一次改變自己的意圖,背叛朋友,甚至宗教。但是,所有這一切都沒有破壞他的不變性,就像一切不能破壞他的教士們的不變性一樣。他們從來沒有改變自己愚弄俗人的堅決意圖。

不記恨  是福音書傳給俗人的一種非常值得讚揚的行為。對教士來說,不記恨是絕對不應該的:他們決不能饒人,因為受辱的不是他們,而是上帝。如果人們饒恕了侮辱上帝的人,特別是僧侶,仁慈的上帝是決不會饒恕他們的。上帝眷愛僧侶,認為反對僧侶的罪就是褻瀆聖靈的罪,是此世和彼世都不會饒恕的罪。但是僧侶可以寬恕已經被他們消滅的人而不見罪於神,只要被消滅的人身後沒有留下兒女、親人或朋友,據《聖經》法典,對這些人可以更殘忍。

不可理解的東西  是任何宗教的基礎。凡是無法了解的和使老實人瞪著眼睛、側著耳朵而不知所云的東西,都是不可理解的。對於不信教的人來說,這個世上只有兩種現像不可理解,一是人類的恭順,一是不知羞恥的僧侶的粗暴。

不明確的東西  在《聖經》以及得上帝啟示的宗教中常常會碰到意義不明確的地方。它們常常使非教徒感到困惑,但是信神的人卻默然順從一切不懂的東西。如果宗教不令人困惑不解,也許早就垮台了。如果上帝表達得一清二楚,那末,我們的神聖的詮釋者有何事可做呢?

不謬性  是神賜給教會的唯一特權。主教的歷屆會議在信仰問題上是不會弄錯的,甚至當它們作不出任何決定或沒有足夠力量執行自己決定的時侯也是如此。某些基督徒認為,教皇是不謬的,但也有許多基督徒大膽懷疑這一真理。一般可以說,當與所有教士、所有牧師、所有拉比和所有阿訇發生分歧時,應該承認他們是不謬的。任何掌權的教士都是不謬的。

不死  是我們的靈魂的固有特性。大家知道,靈魂是非物質的,而神是實體。關於這一實體,我們僅僅知道:與我們所知道的那些實體不同,它是不會消滅的。教會必須使我們的靈魂不死,不然我們沒有僧侶完全過得去,而僧侶卻要徹底破產了。

不信神者  神學家們把每一個不像他們那樣想見神的人,或者每一個認為神不像在他們完全正確的頭腦真空中那樣存在著的人稱為不信神者。一般說來,凡不信僧侶的上帝的人都是不信神者。參看「上帝」。

不朽性  上帝親自向教會許下諾言:將使教會永葆其魅力,永不衰老,不顛三倒四,地獄的大門不能制服它。可是,教會不管這些諾言,一當聽到一點不合心意的話,就裝腔作勢;這並不是由於信仰不足,而是由於害怕不付給它錢,不貸給它款,因為它沒有錢是很難培養自已的信仰的。(參看《馬太福音》,第16章,第18節)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沙發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10-9-30 07:07 | 只看該作者
恩!我是看到網上有提,就下了看看,覺得太有才了。就貼了,連帶他的序也貼了。那個序非常幽默。諷刺的力度很大,一針見血,血流不止。
無言的傾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