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權利遠未成功 我輩皆需努力

[複製鏈接]

476

主題

880

帖子

48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這是在2006年,網民成為《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之時,該周刊編輯說過的一段話:「這是多數人從少數人那裡奪得權力,互相無償地幫助,同時也改變了世界改變的方式。使這得以發生的工具是網際網路,它是使數百萬人作出的小貢獻放在一起並使這數百萬人變得重要的工具。」我們總有機會一再地重溫這段話,一再地發現它總是這樣直抵人心,一針見血。而當我們面對這場發生在中國江西、因拆遷自焚而引發的公共事件之時,同樣發現除此之外,再沒什麼更能演繹其時代特徵了。這的確是一次技術的勝利,並且它也僅僅是一次技術意義上的勝利。

在相繼上演了宜黃鐘氏一家兩人自焚悲劇、宜黃官員與當事人「女廁攻防戰」、搶屍大戰、監視與反監視之後,這一場本被宜黃地方官員嚴防死守的拆遷悲劇,隨著鍾如九、鍾如翠姐妹開通微博,局面發生了些許逆轉。17日晚,江西撫州市委對宜黃縣「9·10」拆遷自焚事件作出處理,宜黃縣委書記、縣長被立案調查;率隊拆遷常務副縣長被免職。其他相關責任人一併作出處理。撫州市陳副市長向鍾氏承諾,從今以後再也不監控他們。「拆遷事件正朝著良性方向發展」,輿論評論道。眾多的聲音則表現出對這一「初步勝利」的欣慰之情。

我們關注事態的變化,但必須對這些欣慰之聲保持沉默。斷言「9·10」拆遷自焚事件已獲得了良性發展,顯然為時過早。宜黃事件已經被分為拆遷與上訪兩個組成部分,鍾氏姐妹通過網路所獲得的,只是她們將不再受到監控的承諾,乃宜黃事件之上訪環節的處置,遠未具體涉及拆遷自焚環節。至於宜黃官員被處理,難道會是對拆遷事件的根本解決嗎?鍾家房屋最終要不要拆,鍾家自焚而死的人將得到怎樣的公正待遇與賠償,尚未可知。更重要的是,當多數人一旦開始淡漠於對某一事件的「互相無償地幫助」,那麼更多與鍾氏同樣遭際者將怎樣直面他們的命運?

僅僅是技術的勝利,實在是乏善可陳。事實上,甚至對於宜黃事件之上訪環節,我們的收效也同樣微乎其微。媒體如實記錄了自9月18日凌晨1點至19日下午6點半左右鍾家兄妹遭遇圍追堵截的「驚魂17小時」,我們發現,在這場截訪敘事中,宜黃縣委書記邱建國仍是主要的指揮者。而我們知道,早在此前的17日晚,撫州市委已決定對宜黃縣委書記進行立案調查。已經被立案調查的地方主官仍然堅守在截訪一線,何其怪哉。調查固然不代表有罪,未嘗不可以工作,但慮及截訪所指向的對拆遷自焚事件真相與正義的遮蔽,立案調查難道不應拿出一些誠意來嗎?這無疑使得所謂的處理,更多是對輿情的一種敷衍。

所謂權利,必在於公民意識的得寸進尺之中,必在於不舍追問的不拋棄不放棄之中,必在於健全的法律與堅定的法治之中。在網路微博對宜黃事件的海量關注與思考中,最得吾心者是評論人笑蜀寫的一段話,他說:當務之急當然是放人,鍾家人,都能夠獲得絕對的人身自由和安全;第二步,就是公益律師的介入,使鍾家能夠得到相應的補償和公正待遇;第三步,就是組織更高級別的調查組,江西省甚至中央政府,徹查此事件;第四步,則是聯合有識之官員,學者、意見領袖以及民意輿論之合力,推動拆遷變革;第五步,法治之信仰,權力之制衡……如此,才算得是民意之勝利,權利之勝利。
雄獅聞驚雷不驚
清風遇羅網不滯
青蓮出淤泥不染
笑罵由人 我自為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