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蔑視中國反對 美國東盟發布聯合聲明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9-25 2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王銣 熊欣 趙添         2010-09-24 18:58:38

【DW新聞】紐約時間下午6 時,白宮發布了一份美國東盟國家聯合聲明。聲明中雖然隻字未提「中國」「南海」,但是涉及到了自由航行、國際海洋法、湄公河等其它領域的合作,再一次強化了美國與東盟的關係。較之美聯社之前爆料的聯合聲明語氣有所緩和,「反對中國使用或以武力威脅,企圖加強其對南海具有爭議的佔有」。中國外交部一再反對美國插手南海事務,這份聯合聲明的發布,無疑是在希拉里7月發表的南海講話后,美國再一次顯示出力挺東盟,主導亞洲的決心。

聲明一共囊括了25點,並提出把美國同東盟的關係提升到了一個戰略高度(strategic level)。這25點內容涵蓋了美國與東盟在氣候變化、經濟、核不擴散方面的合作。聲明第18條重申了東南亞區域和平、穩定、海上安全、暢通無阻的商業和自由航行的重要性。這是依據普遍達成共識的國際法,包括聯合國海洋公約和其它國際海洋法,以及其它和平解決爭端的方法。第23條提到,雙方同意繼續開展湄公河下遊行動計劃(Lower Mekong Initiative),促進環境、衛生、教育和基礎設施發展等領域的合作;支持繼續開展美國與湄公河下游國家部長級會議」(U.S.- Lower Mekong Ministerial meetings)。第4條談到其它領域的合作,東盟歡迎美國對東盟共同體和連通性的支持,將與美國合作解決各領域問題,範圍涉及人權、貿易、投資、能源效率、農業、教育、文化、民間交流、互信對話、科技、災難、風險管理、打擊非法人口販賣以及藥品的武器走私等跨國犯罪。支持美俄新削減和限制核武器條約,加大南亞和項目合作,共同應該該地區核防擴散目標,促使朝鮮和伊朗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並承諾棄核。

奧巴馬在當日美國東盟峰會的講話,更是展現他擔任「太平洋總統」的決心,要利用東盟來牽制中國。奧巴馬承諾, 將於明年前往印尼雅加達, 參加東亞峰會。 在與東盟首腦會面的午餐會上,奧巴馬清楚表示,美國意圖在亞洲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奧巴馬錶示,這個區域有許多美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購買美國很多商品,也提供了美國上百萬的就業機會,因此美國需要和亞洲國家合作,一同來面對經濟成長上的挑戰,防止核武擴散,協商氣候變遷議題。奧巴馬特別指出,透過亞太經合會、泛太平洋夥伴協議等,美國希望達成雙贏的貿易關係。此外,美國也將持續協助東盟的發展,以促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研究員歐爾霍特(William Overholt)向多維新聞表示,這份聲明是對和平的呼籲,而絕非加劇衝突。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東南亞項目主任鮑爾(Ernest Bower)向多維新聞表示,美國和東盟小心謹慎,避免激怒中國,在聲明的語言上非常注意,並且堅定的表示會以多邊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爭端。沒有人想要處碰到主權的議題,而是都想要透過國際法和多邊體系來解決問題。

鮑爾進一步表示,美國和東盟的目的,絕對不是要激怒中國,而是希望彼此在東南亞的安全架構上,以國際法和多邊體系為基底,建立一個平衡的關係。而美國方面更是要重申7月希拉里在河內的演說,確保這個區域的和平和穩定。鮑爾一再強調,美國和東盟絕對不是鎖定中國,美國也非常希望中國不要這樣看待這個聲明。鮑爾表示,這份聲明就是著重於美國和東盟希望一同合作,專註在安全議題上。

但無論美方對此聲明做出何種解釋,美國的插手以及試圖將南海問題多邊化、國際化都是中國不能接受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多次表示,「中國反對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多邊化、擴大化」。

澳大利亞國防學院亞洲安全問題教授塞耶(Carlyle A. Thayer )認為,美國一直很聰明,美國對亞洲國家的支持做的很好,中國正在發現整個大局的氣氛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由於中國自己的行為,中國威脅論又再一次復興。另一方面,美國把注意力從中東轉移到亞洲,也是從保證國內經濟增長的長遠戰略來考慮。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e)聯合國問題專家瓊斯(Bruce Jones)向多維新聞表示,美國除了接觸(engage)之外,沒有其它的選擇。南海問題或許只是亞洲一個區域問題,但是亞洲是全球一個重要區域。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羅德(Ben Rhodes)就堅定地表示,奧巴馬政府剛上台時,對世界的關注是偏頗的;坦率的講,現在亞洲才是美國大展拳腳的地方。

中國做為東盟的鄰國和亞洲最強大的國家,怎能讓美國在自己的地盤上為所欲為。一直以來中國都在東盟施展「魅力攻勢」(charm offensive)而不是「武力攻勢」(arms offensive)。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東南亞問題專家庫爾蘭奇克(Josh Kurlantzick)就認為,中國在21世紀中期之前,在東亞,特別是東南亞,都表現出一個好鄰居的樣貌,在區域組織上,都展現出正面合作,並且是合理的態度。只是最近幾個月,中國的作為反而把東盟推向了美國,促使東盟希望美國可以重新和這個區域聯繫(re-engage with the region)。

夾在中美之間的東盟很為難,他們面對著一個巨大的機會(opportunity),但也同樣是巨大的風險(risk)。一旦衝突加劇,將給亞洲經濟的持續增長、相對的和平和未來的繁榮帶來承受不起的風險。在經濟上,東盟離不開中國。新加坡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戴尚志(Simon Tay)表示,經濟危機后,東盟國家更加意識到亞洲是自己自足的經濟體。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市場對東盟來說更有吸引力,整個亞洲都圍繞這一個「竹經濟」 (Bamboo Economy),即更多地依賴增長的中國市場。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問題上,美國與東盟難以達成協議。而中國卻非常聰明,善於了解東盟國家的利益和關心的問題,然後磋商、妥協。最終中國和東盟國家在2010年年初正式啟動了自由貿易協定。

反觀美國,雖然鮑爾表示,美國在東盟仍是領導地位,投資額也比中國大。但美國國內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處理,國會也需要討論,還要兼顧美國和東盟的利益,還有緬甸的問題,現在僅有貿易與投資架構協議(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 ,不但離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仍有一段距離,更離強而有利的影響力,有很大的距離。

24日,日本迫於中國的外交壓力,以 「考慮到了對我國國民的影響以及今後的日中關係」為由,宣布釋放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雖然有美國在背後力挺,日本最後也不得不讓步,這再一次體現了中國日益增強的國際影響力。溫家寶在紐約會見華人華僑時,強調「如果日本不放人,將採取進一步行動」。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日本問題專家唐淳風表示,中國下一步可以從多個層面反制日本,包
括外交、經濟、軍事、社會及法律等領域都有牌可出,例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可缺席11月日本橫濱APEC峰會,或終止對日資源出口等。此次中國與日本的較量,無疑給東盟國家敲了一個警鐘,即採取任何危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要三思而後行。

鮑爾向多維新聞分析,未來幾十年,中美關係會是全球外交關係上的」力學中心(central dynamic)」 。這個關係會有高潮迭起,最大的挑戰將是,如何不讓中美關係主宰國際關係。競爭無可避免,但絕對不是零和博奕。





(王銣 熊欣 趙添 撰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9: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