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另類聲音妖魔化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9-17 1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北歐時報  2010年9月17日   作者 何儒    轉載:亮劍網

  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拉開了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又一偉大歷史序幕!

  自08中國成功舉辦奧運以來, 09中國堅強抵禦金融風暴,成為世界最值得信賴的經濟強國,我們在海外生活的炎黃子孫同祖國同胞一樣自豪而振奮,大災大難加上西方的藐視,使得我們更加團結一致更加堅強,我們有責任向西方宣傳30年來中國改革取得的成就,我們有義務為中華崛起添磚加瓦。

  然而發展的道路總是曲折的,進步的腳步總是被阻攔,總是不斷的被西方妖魔化。如果是西方主流媒體妖魔化還可以理解,因為老外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他們對中國缺少認識,語言有障礙,只需要加強與他們溝通和開放互訪就逐漸解決。可是內訌的聲音來自同胞內部,來自另一波什麼憤青,民運,法 輪 功,藏獨,疆獨,達賴集團就顯得更為糟糕了。舊社會我們常提到的詞「賣國賊,亡國奴」,現在應該重新界定什麼是亡國奴。在中國改革開放取得那麼多進步中,我們面對真正的敵人是自己人,面對自己的內訌,面對眾多逃亡海外的亡國奴,這些人成為阻礙中國發展的真正妖魔,這是擺在海外4500多萬華人面前應當思考的問題。

  走進歐洲,我們觀察一下:

  現狀:
  在瑞典乃至全歐,一份發行量最大的中文報紙《大 紀 元時報》,號稱發行量最大的海外華文報紙,每周定期出現在華人社區,餐館和部分留學生區。近來熱衷學習中文的外國學生越來越多,可是手裡經常捧著大 紀 元時報在學習中文,這個現象糟糕到什麼地步呢?外國人從大 紀 元時報學到了一知半解的方塊字後跟中國人討論中國時事,人文,甚至跟你討論為何那麼多人退黨,中國的怪象為何那麼多,沒有一個中國人能正面回答。感覺好端端的中國改革怎麼被這種聲音閹割了,感覺那些剛啟蒙的老外對中國有那麼多負面的印象,當他們在各種場合討論中國的時事時是用《大 紀 元時報》作為參考的範本,你就覺得糟了!因為大 紀 元給他們提供了妖魔化的方塊字。筆者走訪歐盟總部以及巴黎等地,看到大 紀 元時報覆蓋面之廣真的令人咋寒。



圖1:歐盟總部比利時首都的書店裡出售的《大 紀 元時報》和另一份華文報紙《星島日報》
圖片來源:北歐時報20100101比利時布魯塞爾

  西方妖魔化的另一種解釋

  我們先看看瑞典漢學家羅多弼教授說的話:「自17世紀以來,中國在瑞典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形象,一直搖擺於理想化和妖魔化之間。」他補充說:的確,早期來華傳教士漢學家對中國的描寫,使中國以歷史悠久、文明深厚的「文化中國」形象深入西方人心。據北京大學教授孟華研究,即使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后,在法國報刊充斥著對中國完全負面報道的惡劣環境下,法國著名作家的筆下仍能找到充滿「詩情畫意」的中國形象。但到了上世紀80年代,來華旅遊的歐洲人的行囊中卻塞滿了衛生紙,他們竟然不相信中國能生產出合格的衛生紙。

  而西方另類聲音打著要民主要自由的口號,蒙蔽所在國同情弱者的心態,騙取難民身份獲得拘留。一旦拘留批下來,這些要自由的人就開始放「毒」氣了!

  在對於這一點,我們曾經和斯德哥爾摩東方博物館的館長漢學家Lars博士討論過,他的見解尤為獨到,他說,自由是人人需要的,但是你在追求自由的時候不要妨礙我的自由,一些片面追求自由的人卻妨礙了別人的自由,這不是自由,是自私。我不妨礙你追求自由,你到大街上脫褲子沒人管,這是你的自由,但是你妨礙了我們的文明自由。就像足球場上裸奔的瘋子為自身的發泄而忘記公眾的觀賞,換來的只是一場場虛驚的臭罵!當然這種自由最終都以嘲笑收場。



  圖2:2009年6月6日瑞典國慶日,在瑞典皇宮前面出現一個展台,法 輪 功的退黨服務中心,中英文介紹吸引過路群眾駐足觀看,這樣的展台經常出現在瑞典的公眾假日上,這難道不是妖魔化的中心嗎?
  圖片來源:北歐時報20090606斯德哥爾摩


  如何應對?

  坐而待斃任其病毒泛濫嗎?否也,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在海外生存發展,包括不斷更替的留學生,我們有必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健康向上的聲音,通過華人族群向身邊的外國朋友輸送中國的聲音。海外言論和網路媒體是完全開放的,可以綜合收集更多信息,當然我們無需正面與那些妖魔對著干,我們尋求中國的幫助,團結廣大學人,依靠海外華僑的力量在各國華人多的地方創辦華文媒體,大力宣傳中國的成就和國際形象。在北歐地區,在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地,我們急需一份華文報紙,我們需要國家資助把當前的報紙辦得像樣有規模的報紙。前期支持是必要的,今後絕大多數需要市場化運作。

  中國現在最重要的問題不是採取一些很積極的措施,而是不要有一些負面的消息。現在中國政治在國際舞台上做得還是比較好的,關鍵還是要注意避免一些錯事,並且在國內要處理好民生問題、農民問題、腐敗問題,貧富差距問題,信仰問題,環保和經濟同步發展問題,這些對在國外的形象有很大作用。中國的「毒奶粉」事件在瑞典就人盡皆知,影響很不好。一些瑞典人原先就有這種「妖魔化」傾向,再經媒體渲染,後果就更嚴重了。

  獻言獻策

  中國對外宣傳遠遠不到位,資金雖投入了,但是收效甚微,看到一些國家辦的報紙海外版也有零零散散的發行,基本上直接寄到華人家裡,大部分當成垃圾扔了,在華人聚集的地方包括超市就沒有見到那些報紙。沒人看的原因可能是報道的內容與當地華人的生活毫無相干。很多內容都是表面作秀的文章。

  其實,中國的媒體已經算開放的了,但是開放不到位。我們每一天打開電腦,國內那些從網路上直接跳出來的新聞很多都曝光得比西方還露骨,反腐倡廉,殺人放火的新聞比國外媒體還要直接。只可惜很多文字沒有直接形成外文,老外總以為中國媒體報喜不報憂,這是錯誤的。最近地震,水災,中國的媒體都是搶在第一時間大範圍的播報,以致中國政府和人民在任何危難的時刻都可以及早果斷的抉擇,戰勝各種災難。所以中國的媒體應當結合實際與當地華人主流保持良好溝通合作,辦出來的媒體就有聲有色了。硬塞給別人看是無效的。



  圖3:2008年4月26日3000多瑞典華人留學生自發在斯德哥爾摩,哥德堡,隆德,馬爾默城市舉辦反西方媒體,支持北京奧運大遊行,這是瑞典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華人大遊行,給西方了解中國的另一種反映。當天一面藏獨雪山獅子旗出現在遊行隊伍中,被瑞典警察友好勸走。
  圖片來源:Ronin 2008年4月26日斯德哥爾摩


  從西方社會大眾的角度看問題,使他們更好的接受認識中國

  藥方:公開與透明,加大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投入。對海外異類媒體不打壓,不理睬,但要投入真正中國文化的東西,邀請中國高水平的藝術家出訪演出,連續作戰,利用市場化手段弘揚中國文化。

  從國家戰略角度規劃,每年邀請中國文化藝術界赴歐洲主流音樂廳舉辦文化活動,各類文化節。像挪威中國文化節每年都搞一些特色的節目,邀請挪威當地人和大多數華人參加,中國的形象就搞得很到位。但是由法 輪 功主辦的全球《神 韻》晚會,已經連續搞了近10年,老外被洗腦後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在斯德哥爾摩一些流亡作家,每到神 韻晚會時都出來接受各種媒體採訪,他們甚至呼籲如果每一個中國人都看神 韻晚會,看裡面內在的功力,中國就有希望了。這真是無稽之談,中國5000年的精髓文化就這樣被顛覆了。

  瑞典經驗:早在240多年以前,瑞典就已經頒布了一個規定,讓所有的政府文件,只要不涉及軍事機密這樣的內容,都必須向民眾公開。在1769年,瑞典就頒布了一個規定,要求所有政府官員公開他們的資產以及收入情況。當然,瑞典最有力的兩個武器還是瑞典的新聞系統,以及在瑞典全國實行的選舉機制。媒體通過賣報紙和做節目賺錢,每一個記者也都很希望能夠揭開一些腐敗案的黑幕,所以瑞典的媒體總是想找出腐敗現象。

  今天在瑞典人心目中,中國由一個很邊緣的位置慢慢往中心來了,雖然了解不多,但很重視,願意了解中國的人非常多,想學中文的人也很多。瑞典大部分的企業首選在江蘇投資設立分公司,每四天就有瑞典一家公司在中國誕生。瑞典孔子學院一年只能招收不到100個學中文的學生,受眾的群體微乎其微。最近幾年,瑞典近30多所中學開設中文課了,成為了瑞典的第二外語。

  在這樣的時候,我們中國人尤其需要一種文化上的自覺,我們要了解國際視野中的『中國形象』,知道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們要介入各種研究中,把真正屬於中國的東西介紹給世界。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