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正視中華民國 一中失依託!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9-15 1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報╱李允傑/空中大學公行系主任(北縣蘆洲)】 2010.09.15

  
聯合報兩岸關係民調結果,對於「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北京當局來說,是一份極有參考價值的民調。

兩岸交往,大陸強調民族大義,常說兩岸是一家人;但聯合報民調顯示台灣人民更在乎的是民生與民權。台灣人民歡迎兩岸經濟合作,因為台灣需要大陸市場;但有過半的台灣人民希望政治上維持現狀,保持距離,因為對大陸政治體制仍有疑慮。這說明台灣民眾在兩岸關係的理性選擇:政經分離。

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負面印象,反映兩岸之間在民主治理上的落差,也成為台灣人民選擇不統或拒統的對照指標。兩岸交流帶來印象改觀,有助於兩岸社會的理解與融合,但這需要時間。兩岸在經濟上有共同利益基礎,但政治與社會價值仍存在巨大的鴻溝,這是進入政治談判關鍵障礙。

兩岸關係的發展應該從線性思考,轉為非線性思考:亦即藉由中華民族(文化)這個大框架,讓兩岸社會深入交流與相互理解,逐步縮小兩岸民主治理的落差,建立兩岸和平發展的「精神基礎」;若急於求成,直接過渡到敏感複雜的政治議題,反而欲速則不達。

經過一甲子的隔閡,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在台灣人民的中國情感;而中華民國是台灣人民與與中國情感的臍帶。中共過去長期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試圖消滅中華民國,非但無法強化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認同,反而助長台獨勢力抬頭。大陸應該理解:中華民國如果被消滅,一中框架在台灣即失去依託。北京應在九二共識與中華民族的基礎上,正視「中華民國的定位問題」。

大陸應思考如何構建台灣人民在理智上與情感上比較能接受的一中框架與和平發展路徑。ECFA是以經濟吸住台灣,使台灣走向法理台獨的成本墊高;但兩岸未來要進行政治談判、建立新的政治關係,還有許多基礎工夫要做。

兩岸應有耐心,通過了較長的和平發展期,等待政治社會、民主治理等條件成熟後,才是進行政治談判的適當時機。

【2010/09/15 聯合報】@ http://udn.com/
清靜無為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9-15 14:52
大陸應該理解:中華民國如果被消滅,一中框架在台灣即失去依託。

這是一個台灣人自己製造出來的困擾,甚至是「偽」困擾。

「正視中華民國」本來不是問題,問題是哪個「中華民國」?是曾經的歷史的「中華民國」,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還是主權獨立於「一個中國」之外的「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有意識地把「中華民國」的概念漂移化,現在自己都說不清楚了,如何正視?正視什麼?

所以說到底,是台灣——不是大陸——不能正視「中華民國」。

211

主題

2644

帖子

392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27
3
珍惜眼前 發表於 2010-9-15 19:24 | 只看該作者
不正視中華民國 台灣失依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1

主題

2644

帖子

392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27
4
珍惜眼前 發表於 2010-9-15 19: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