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看金門協議 求同存異之始

[複製鏈接]

476

主題

880

帖子

48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兩岸簽訂「金門協議」今天屆滿20年。馬英九總統本周的「治國周記」,特別與當年的主談人、現任紅十字會總會長陳長文對談。陳長文回憶,當時行政院長郝柏村擇定金門為會談地點,他還不敢相信,後來覺得這「真是一個睿智的決定」。

  本周「治國周記」的主題是「金門協議廿年,求同存異創雙贏」。馬總統開宗明義地說,請來當年參與協議的「男主角」,就是為了還原簽訂的場景、內容和後續影響。當時馬總統是研考會主委兼行政院大陸工作小組會報的執行秘書,也是主角。

  郝揆睿智 決定在戰地談

  「金門協議」是自一九八七年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后,處理兩岸事務所簽署的第一個協議,開啟兩岸事務制度化處理的先河,也是目前兩岸執行最久的協議。

  陳長文回憶,當時兩岸剛開放探親不久,政府對大陸偷渡客采「原船遣返」,結果發生兩次重大事故,造成幾十個人死亡;而政府並沒有和大陸接觸的管道,只好由紅十字會扮演和大陸方面溝通的角色。

  在馬總統引導下,陳長文也透露當年談判決策的秘辛。陳長文說,當台灣紅十字會向大陸紅十字會談到對話意願,對方「二話不說」就同意了;陳長文問郝柏村「究竟在哪裡談」,沒想到郝柏村說:「為什麼不到金門來?」

  金門戰場 變成和平廣場

  陳長文對郝柏村的答案很意外,因為當時動員戡亂還沒終止,金門又是戰地,且大陸紅十字會的成員大多都是共產黨員,在金門又是和共產黨員接觸,「這是何等危險的事情,涉及叛亂!」所以,他還向郝柏村確認:「是真的嗎?」郝柏村則回答:「為什麼不可以?」就此敲定地點。

  陳長文覺得,選在金門是個非常睿智的決定。馬總統也回應說,這樣一個建議,就把金門的屬性做了「歷史性的轉變」,從古寧頭、八二三炮戰的「殺戮戰場」,在金門協議后一步步變成「和平廣場」。

  互稱紅會 民國西元並用

  陳長文坦言,當時也遇到兩個技術問題,一個是如何稱呼對方,一個是紀元,當時前者的問題「比今天更嚴重」,最後決定都說「兩岸紅十字會組織」;紀元部分甚至還談到是否用「天干地支」,最後決定則是我們用「民國」,大陸用「西元」,讓問題迎刃而解。

  擱置爭議 存異重要示範

  陳長文認為,這個做法和馬總統現在「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做法一樣,所以事半功倍。馬總統也稱許,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重要的示範」,甚至兩岸簽署ECFA,兩岸很多用語不同,就各用各的,只要涵義相同,就包裹一次解決。
雄獅聞驚雷不驚
清風遇羅網不滯
青蓮出淤泥不染
笑罵由人 我自為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