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綠漆刷山,豈能遮掩住秦嶺的「累累傷痕」?

[複製鏈接]

476

主題

880

帖子

48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綠漆刷山,豈能遮掩住秦嶺的「累累傷痕」?

氣勢磅薄,巍峨俊秀,資源豐富的秦嶺,不僅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還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然而,這座博大精深、樸實無華孕育了中華民族最引以為驕傲的古代文明的山脈,在陝西省華縣境內的山體竟被亂采亂挖者弄的是「遍體鱗傷」,大大小小的採石場隨處可見,令人不忍目睹。為保護生態環境,陝西省政府明文規定:禁止在淺山外坡面、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交通道路兩側以及林木植被良好的區域開採。為掩人耳目,華縣的一家採石場居然將扒皮后裸露的山體石壁用油漆粉刷成了綠色。稍不留心,被綠漆粉飾的裸露石壁,就會被誤認為是秦嶺山上生長的綠色植被。(據2010年8月23日 西部網)


真是偉大的「創舉」!令人拍案叫絕!

  上善若水納悶:「紙里包不住火」,用這種卑劣手段就能遮掩秦嶺亂采亂挖造成的「累累傷痕」?難道華縣的有關職能部門真的被綠漆蒙蔽了眼睛?究竟是採石場私自所為,還是政府部門的授意?是應付上級檢查,還是欺騙遊客的眼睛?

  用「刷綠漆」、偽裝網來搞綠化有例可尋,不久前昆明宜良縣還把綠漆刷到祖墳上,這次華縣居然又把綠漆刷到了採石場的山體上。真是沒有「最雷」,只有「更雷」!

  根據陝西省政府的有關規定,秦嶺北麓屬於禁採區域,2003年後不再審批新的開發項目。然而事實上這裡的濫采就沒有停止過,採石場的個數也永遠超過省政府規定的數量。公安部門對爆炸物品管理相當嚴格,沒有炸藥,何以採石?採石場的炸藥從何而來?顯然是經過政府部門審批領取的。也就是說,這些採石場違規開採,當地政府是知道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每月都要進行安全生產檢查,難道不到礦區嗎?難道大家都是色盲,分不清油漆和植被嗎?同樣不可能!

  這自然又讓人想起那個生動的詞語——「行政綠帽」,用在這裡最貼切不過了。

  「靠山吃山」,採石場能拉動GDO增長,不能關。但是省政府又有明文規定,怎麼辦?當地政府處於兩難,於是想了刷漆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在有些地方,只要官員們能夠想到的,而且有利於獲得政績的,他們就會肆無忌憚的去做。就拿近年來興起的「綠化政績」來說,官員們為了應付考核,無所不用其極。雲南富民縣就曾經給荒山刷綠漆,江蘇某縣級市在大征農田搞開發的時候,為了防止國土部門的衛星監控,就採用偽裝網來應對。在城市化過程中,各地官員不斷地用高樓大廈來給官帽升級,卻大肆毀壞文物古迹;政府為了所謂的統一規劃,可以強制農民割掉將熟的小麥;可以強迫農民統一種植某種經濟作物,到後來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
   
對於秦嶺北麓的開採問題,華縣縣委和政府也是十分「重視」的。在華達盛石材廠門口,政府就豎起了「關閉取締淺山採石,治理恢復生態環境」的巨型宣傳牌,還在山腳小搭起廣告牌,在廣告牌上貼上一道道藍色的鐵皮遮擋人們的視線。即使如此,華縣依舊有「行政綠帽」之嫌。


  政府雖然戴上了「行政綠帽」,但勞民傷財,只能糊弄一些不能深入實際不明真相的領導,矇騙不了群眾;雖然賺來了一時的政績,但贏得的只是老百姓的質疑和不滿,讓他們明白政府也是會弄虛作假的,而且弄虛作假的手段還很高明,花樣還很新穎。要知道,這樣的弄虛作假是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的。

  「紙包不住火」,用這種卑劣手段遮掩不了秦嶺亂采亂挖造成的「累累傷痕」,更是蒙蔽不了人們的眼睛。華縣縣委、政府應該高度重視生態保護,真正把「關閉取締淺山採石,治理恢復生態環境」作為自己的職責,責無旁貸地抓好抓實,還秦嶺「水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美麗畫面。
雄獅聞驚雷不驚
清風遇羅網不滯
青蓮出淤泥不染
笑罵由人 我自為之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9-3 22:46
弄虛作假的思維作風,已經進入到骨髓,成爲民族的DN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