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死路美式民主,活證菲律賓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0-8-28 0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月23日,香港康泰旅行社的一個赴菲律賓旅遊團在馬尼拉乘坐旅遊車時,遭到一名持美式M-16自動步槍和其它輕武器,被警察局革職的前菲律賓「十大傑出警察」的匪徒強行上車劫持,由此展開了一場任何一個國家都會進行的反劫持、反恐怖解救行動。

  在10名香港遊客和領隊慘遭殺害為代價的所謂「解救行動」結束后,電視上看到一位菲律賓婦女對著鏡頭說「感到羞恥」。在全程轉播的所謂「解救行動」中,菲律賓政府、警方、特警所表現出來的無能、愚蠢、無知、怯懦、懼戰,令全世界震驚。

  尤其是中國人民,從頭到尾地看到自己的同胞的生命在這種鬧劇一般的「解救行動」中無法得到保障,憤慨之情難以平復。令人無法容忍的是,那個劫匪在整個過程中毫無防備之心和畏懼之感,好像根本就不把菲律賓的所謂「特種警察」放在眼裡,擱香港或者中國,警方、武警狙擊手早叫那歹徒死了無數回了。

  據媒體稱,菲律賓的副總統準備赴北京「解釋」,猶如那位感到「羞恥」的菲律賓婦女一樣,菲律賓政客也應該有一顆具有起碼的羞恥感的心,而不是百般辯解,輕描淡寫。

  這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突發事件」,對於菲律賓來說,綁架、兇殺、勒索已經是「家常便飯」,菲律賓早已經被稱為「世界綁架之都」。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身在菲律賓的網友舉例說,某日:當地華文大報《商報》頭版共有四條新聞,其中三條是關於華裔婦女被綁架、搶劫的案件,標題分別是:「遭綁架華裔女醫生成功逃脫綁匪魔掌」、「馬尼拉市遭綁架女華商匪徒索贖2000萬(約40萬美元)」、「(大馬尼拉)奎松市女華商錢莊被劫五十萬現金」。第四條是女總統阿羅約「會見華文媒體成員,保證在一年內致力解決治安問題」。一張報紙的頭版新聞,條條都離不開綁架、搶劫,其治安狀況可見一斑。

  除掉華裔,菲律賓本地族裔之間的血腥綁架、殺戮也不鮮見。去年11月23日,菲律賓發生了一樁同樣震驚世界的集體綁架屠殺事件,在菲律賓南部馬京達瑙省,現任省長老老安帕圖安因年事已高,決定放棄馬京達瑙省省長連任,但老省長希望自己的兒子繼任,可能是擔心自己的兒子會在選舉中敗北,於是綁架了包括對手候選人夫妻在內的51名人質,其中46餘人遭到屠殺,候選人夫妻被殺,部分人被斬首…(新華網、人民網)。其中一個關鍵詞就是——選舉,貨真價實的選舉。

  據媒體報道:安帕圖安家族是菲律賓南部馬京達瑙省的「土皇帝」。現任族長老安帕圖安度當選省長,該省22名鎮市長大多由其兒子、孫兒壟斷。老安帕圖安甚至是總統阿羅約夫人的摯交,其影響力保證阿羅約夫人在總統選舉中獲得了當地的「全票」。

  如果以為這種血腥的政治爭鬥是「封建」、「獨裁」、「專制」政治制度下的場景,那就錯了,這恰恰是不折不扣的,如假包換的美國式政治制度下的「民主選舉」中發生的慘烈爭奪,爭奪的雙方據說還是「親戚」。

  展開菲律賓的歷史,觀察菲律賓的現在,人們可以很惋惜地看到,以西方為標準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社會諸元素,在菲律賓是「一個都不少」。就政治、經濟、價值觀安排而言,被中國新自由主義迷、美國迷們所謳歌、嚮往的,以西方、特別是美國為樣板的「現代先進文明」形態、「人類(其實是西方、美國)的文明成果」、「現代市場經濟文明」,菲律賓都不折不扣地照搬了,當然,這種照搬有歷史的、人為的痕迹。獨立以來,菲律賓被曾經稱為「東方的民主櫥窗」。

  1898年之前,菲律賓屬於央視《大國崛起》中展示過的早期崛起的殖民主義「大國」之一的西班牙的統治之下,1898年美西戰爭,美國獲勝,繼承了西班牙的殖民地遺產菲律賓,從那時起,美國的「民主政治」被原封不動地照搬到菲律賓,至今已經112年了。當年,「美國以本國國會為藍本,在菲律賓建立起國民議會,規定從每個地區競選產生一名議員。」(華盛頓郵報),為什麼112年都沒有打造出另外一個「美國」呢?《華盛頓郵報》的理由是「只有在少數受過教育、擁有財產的階層才擁有選舉權,因此這種選舉制度一確立,地方政治立刻被本地區的少數地主家族所把持。此後,這些家族又通過自己掌握的公共資源鞏固家族地位。政治地位成為家族的世襲資產,政治鬥爭似乎成了阿羅約、阿基諾、馬科斯等姓氏間的鬥爭。」

  但是,《華盛頓郵報》恐怕忘記了,美國的政治制度,恰好是在家族門閥掌控的「民主選舉」中產生和運作的,菲律賓無非是有樣學樣而已。新華出版社出版過一本書《從華盛頓到奧巴馬——美國200 多年來的家族政治》(作者 管虎子),書中描述「表面上每一個美國人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真正融入美國社會的人們就會發現,每個人享受到的憲法賦予的人人平等的權利的比例是不一樣的,而且其差距比美國的貧富差距還懸殊…迄今為止的43位總統中居然有兩對父子、一對祖孫、一對堂兄弟…其中有24位總統與另外一名總統有親戚關係,… 其餘22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佔總數的51%,有30位(70%)有政治背景,其中有20位是政治人物的兒子,2位是政治人物的侄子或者孫子,只有不到 1/3的總統沒有政治背景…」,作者認為,特別是在華盛頓們創立美國「民主制度」的初期,基本是各州的門閥家族之間討價還價和勾心鬥角的結果。

  菲律賓政治如此,經濟亦如此,郎咸平先生在90年代關於國企改革的一次會議「資產流失與國有經濟發展研討會」上舉菲律賓為例「在我們心目中,我們對美國經濟有一種幻想,我們總認為像新自由學派談論的,我們只要實行自由經濟、民營經濟,甚至民主自治我們就像美國一樣的富強,但有一個國家是富國的殖民地,承襲美國所有的制度,包括議會等等所有。是1950年代亞洲超級強權,它叫做菲律賓。可是經過40年的運作,官商勾結,席捲了全國的財富,所以現在菲律賓的女人要到別的國家做女傭、保姆。為什麼繼承美國所有的制度,卻不能像美國這樣富強?」

  根據資料,菲律賓的確是曾經風光過的,上世紀五十年代,菲律賓是亞洲以內僅次於日本的最富裕的國家,被稱為「亞洲之星」。菲律賓成人識字率高達95%,在首都馬尼拉,成人識字率差不多100%,小小的菲律賓有五十多所大學,是全亞洲大學教育最普及的地區,就高等教育而言,也是承繼了美國的傳統。但經濟就是搞不上去,現在已經淪落為亞洲的三流國家。有人認為「一個永遠存在但永無建樹的反對派,誤解民主、亦強用民主。未有生存權,何來人權?因此政治的動蕩,亦扼殺了經濟的動力,變成有菲律賓特色的經濟發展。」(香港大公報)

  從1565年西班牙侵佔菲律賓起,可以說原生態的菲律賓就在被動地被西方強加了「改革」,西班牙統治300餘年,美國自1898年統治48年,美國從經濟到政治加強了西班牙前任的「改革」,1946年菲律賓獨立之後,菲律賓離任政客也一直在強調和實行「改革」,當然,是符合世界「主流(西方、美國)價值觀」的改革。如今,社會動蕩、財富寡頭、政治寡頭瓜分國家權力和財富,貧富差距巨大,盜匪四起,證明了那條走了 300多年的從完全殖民地到經濟殖民地的路是走不通的。

  世界上另外一個完全照搬美國模式的,也是戰亂不已、極度貧窮的國家,是海地。這說明一個問題,其它國家,特別是發展中窮國,照搬美國模式,走「美國化」的改革道路,是一條死路。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沙發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8-28 03:01 | 只看該作者
民主稱號下的菲律賓 / 閭丘露薇
2010-08-27

去過幾次馬尼拉,印象最深刻的,是機場入境處那裡,為外出打工的菲律賓人專門設的通道。這個九千多萬人的國家,在世界各地打工的有一千多萬人,他們大部分做的是低技術工種,家庭傭工,建築工地勞工等,倒是這些年,有不少專業人才去了美國,做護士,幼兒園老師等,畢竟他們和印度人一樣,有英語優勢。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也不想背井離鄉到世界各地打工養家。就拿在香港打工的菲律賓女傭們來說,一年只有一個星期的年假,而為了節省機票開支,他們把假期積攢起來,兩年才回去一次,因為僱主在第二年合同終止,會支付來回機票。他們無法家人團聚,除非夫妻兩人都在外國找到工作,但是孩子,在成年之前,只能留守當地。不過在國內失業率高企,收入不高的情況下,海外打工相當有吸引力。這也就是在香港的這些菲佣當中,不少是大學畢業。

港府規定每個月最低工資是3580港元,而如果在菲律賓做同樣的工作,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五百港元左右,就算做公務員,老師和護士也就是一萬披索,大約一千六百港幣,而做警察,則有一萬三千披索,兩千多港元。

由於菲律賓照搬美式民主,很多人總是喜歡拿菲律賓來作為民主的壞例子。比如民主並沒有為菲律賓人民帶來經濟上的好處,菲律賓現在是東南亞經濟增長最慢的國家,至少百分之三十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每天的花費不超過一美元。總統是民眾選出來的,但是這些總統,最終都背負貪腐的指控。

和很多轉型中的國家一樣,菲律賓面對的問題在於,貧富差距巨大,經濟成長掌控在大約百分之十八的人身上,儘管一人一票,但是菲律賓依然維持著寡頭政治和家族政治的傳統,有研究顯示,菲律賓1946年獨立到現在,有198到210個家族曾經統治過這個國家。就好像因為貪污而下台的前總統埃斯特拉達,雖然他競選總統失敗,但是他的兒子,他的私生子分別進入國會參眾議員,他的情人當選市長。

其實民主除了架構和選票之外,更重要的是實質的東西,如何來約束政治腐敗,如何來制約權力。而這兩點,菲律賓還沒有做到,同樣在民眾可以投票選出總統的很多非洲國家都沒有做到。即便是被視為亞洲民主典範的台灣,也還存在缺陷,比如司法。

在菲律賓,由於民眾並不相信司法的公正,轉而變成對暴力的迷戀,相信只有暴力才能夠解決問題。因為對於底層民眾來說,如果看不到任何一個解決問題的渠道,他們又可以怎樣?菲律賓還有反對黨,還有獨立的媒體,但是如果這些不公和不滿在曝光之後卻最終還是沒有一個讓公眾信服的解決問題的機制,那末,就會產生劫持巴士的門多薩這樣的人物。這樣的事情,這樣的小人物,同樣存在於中國。

在劫持事件發生之後,在香港的菲佣都收到了菲律賓政府的簡訊,提醒她們在這個敏感的時刻,處理好和僱主的關係。對於菲律賓的政客來說,這些菲佣是強大的票倉,不容忽視,03年的時候,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就宣布過暫停向香港輸出傭工,抗議香港政府削減外佣的最低工資。

在權力缺乏約束,以及政治資源被壟斷的情況下,這些拿著選票的民眾,很容易淪落為投票工具。

EDSA 是馬尼拉一條大道Epifanio de los Santos Avenue的縮寫,1986年2月,一百多萬名菲律賓人聚集在大道上祈禱,推翻了馬科斯政權,2000年底,用同樣的方式趕走了埃斯特拉達,05年,有民眾嘗試掀起EDSA III趕走阿羅約,不過最終阿羅約選擇和丈夫切割,讓他一個人去了香港,熬過了這個危機。

這個被稱為EDSA人民力量革命的運動一直是菲律賓人感到自豪的。但是現在,一些菲律賓曾經參與過運動的知識分子反省之後公開表示,這些群眾運動往往有背後的策劃,人民反而成了傀儡,人們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人民力量。因為說到底,都是既得利益的再分配結果。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3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8-28 03:05 | 只看該作者
你這個是典型的」三無「帖子,我們來看看版主是如何表演雙重標準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4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0-8-28 03: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8-28 03:07 編輯

回復 2# 飽暖思自由


逗士語錄節選:


記者:請問民主有什麼好處呢?


逗士:國家發達,人民生活富裕,有車開,有大別墅住,吃飯看病都不花錢。

記者:那咋樣能實現這一切呢?

逗士:要有多黨制,人民有投票權、持槍權就可以了。

記者:我聽說非洲不少戰亂國家國民也有多黨制、持槍權和投票權,但生活很差嗎。

逗士:他們那是假民主!

記者:為什麼?


逗士:因為他們窮。

記者:那您能不能舉出一個窮國很民主的例子呢?

逗士:沒有,民主國家會窮嗎?!民主國家都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國都是民主國家。

記者:那中國是發達國家嗎?

逗士:當然不是啦!

記者:那中國咋樣能發達呢?


逗士:要實行民主

記者:怎麼實行民主呢?

逗士:要有多黨制,人民有投票權、持槍權就可以了。

記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2925

帖子

78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83
5
無敵小子 發表於 2010-8-28 03:47 | 只看該作者
8 ...
zjd713 發表於 2010-8-28 02:4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2925

帖子

78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83
6
無敵小子 發表於 2010-8-28 0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飽暖思自由


逗士語錄節選:


記者:請問民主有什麼好處呢?


逗士:國家發達,人民生 ...
zjd713 發表於 2010-8-28 03: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209

帖子

5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3
7
遛狗人 發表於 2010-8-28 1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zjd713


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8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8-28 2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zjd71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