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政改:效台灣還是仿新加坡?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1-5-11 01:49    作者: 黃耀毅    來源: VOA

  美國首都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在5月9號舉辦講座,邀請多位美中學者以及前美國官員參加,討論中國的政治改革究竟該如何進行,而中國的政治改革是否可以借鏡其他東亞國家的成功例子。
  *增量改革與漸進改革*
  曾經撰文《民主是個好東西》的中國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認為,中國應該進行增量改革(Incremental Reform),而非漸進改革(Graduate Reform)。
  他說:「增量改革的卓越點,是要增加整個國家和公民的利益。增量改革,一方面是漸進的,但另一方面經常有突破性的改革。第三個就是,作為執政黨的共產黨來講,對於漸進改革,它是可以去掌控的,完全在它的掌控之中,它主動的選擇那些可以改,哪些可以不改。」
  *增量改革有陣痛*
  曾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政務官以及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的芮效儉提出警告,認為在東亞地區進行增量改革的幾個國家當中,都要經歷政治上的 陣痛期,才導致基本上的改變,最後在位者才交出政權。但他指出了唯一的例外。這個例外說明,如果領導人能主導政治方向,則增量改革可能成功。
  芮效儉分析:「唯一的例外就是在台灣。在台灣,你有一個真的為政權轉移做準備的領導人,將一黨專政,基本上就是獨裁製度,轉變成為多黨制。而在那裡增量改革進行的和平順暢。」
  俞可平說,中國政府對於新加坡模式非常有興趣,因為新加坡能夠同時保持經濟增長,但政治上依舊是一黨長期執政。
  *黨校教授認「一黨民主」*

  中國中央黨校的王長江教授認為中國可以實行「一黨民主」,只要共產黨實行「黨內民主」。而除了黨內不同意見互相競爭之外,市場經濟也會推動改革,所以他對於前景感到樂觀:「我認為,還有一個市場經濟推動力的推動,因為這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準。」
  不過前白宮亞洲政策主任李侃如認為,中國經濟力雖強,但貧富不均,阻礙了改革。他提出彭博社在今年3月的一篇報導來說明:「美國參眾兩院當中前70位最富有議員的個人財富總和,是45億美元。而中國的全國人大,前70位最富有委員的個人財富總和,是750億美元。」
  李侃如認為,富有階層同時掌握國家權力,能否真正改革令人質疑。
  美國之音記者詢問俞可平,大約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成中國的政治改革,他認為各個目標所需時間長短不同,所以總體改革所需時間難以預測。
  作者:黃耀毅    文章來源:VOA  時間:5/10/2011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11-5-12 03:38 | 只看該作者
效中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weihua99 發表於 2011-5-12 05:11 | 只看該作者
走自己的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95

帖子

886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6
4
snakek 發表於 2011-5-12 08:00 | 只看該作者
新加坡也在轉型中。后李光耀時代即將來臨。一黨專政的時代正向兩黨共立過渡。支持樓上的,中國必須走自己的路。
「寞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86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1
5
sonichen 發表於 2011-5-12 16:20 | 只看該作者
增量改革只會造成社會的動亂,最後受罪的還是人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5: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