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功夫海龜」青睞回國發展

[複製鏈接]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9-15 2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賣掉一套上海市中心的房子,就能換來全家的美國綠卡!

  只需存款70萬元人民幣,全家就能移居風光旖旎的「太平洋珍珠」斐濟,申請成功率近乎100%!

  12萬元,只需12萬元人民幣,就能成為一名「歐州公民」了!

  對於一個手上有不少閑錢,在國內已沒有大多發展空間,心思相對「活絡」,或者一心想著未成年子女「下一步棋」的中國公民來說,以上信息是不是具有相當大的 「爆點」,特別是身處眼下三套房貸收得「綳繃緊」、股市忽上忽下沒有活力、肉、蛋、菜、姜等基本生活用品又在無序上漲的迷局中?

  移民,會不會成為繼股市、樓市、金市、「蒜市」之後的一個新的投資熱點?

  不過,既然是投資,總都是有風險的。資金的風險,項目的風險,綠卡的風險,最最大的風險,也許還不在物質層面上。

  一邊,一撥一撥的人排著隊想盡辦法要走出國門;另一邊,一撥又一撥的人卻又滿臉深沉地鑽進機艙,從異國的土地上「迴流」。在每一個時代,這樣的場景都會循環出現。這也許便是移民的「最大風險」——心的風險!

  50萬美元搞定全家美國綠卡?

  「無學歷限制、無英文能力要求、無管理經驗亦可,門檻最低……」

  這是哪個小國的移民項目嗎?不是,是美國。初聽上去,就像天方夜譚。

  這項名為「EB-5」的美國投資移民計劃在金融危機后開始火爆,目前已經成為眾多中國公民最熱衷的選擇。難怪最近的美國投資移民申請呈現井噴態勢。

  現場熱:從3歲小孩到80老翁

  9月4日,由某移民中介主辦的一場關於EB-5的諮詢講座舉行。十點開始的講座,九點半現場的8排座椅就已經坐滿,主辦方不得不新加出5排座椅,才能滿足陸續到達的人群。

  講座現場,大多數都是30歲到50歲的男女,有的打扮入時妝容精緻,也有直接穿了沙灘褲和拖鞋就出門的。最小的小孩才3歲,被媽媽牽在手裡來聽講座,而年紀最大的吳先生今年已經80歲,這位老工程師腿腳不太方便,拄著拐來,坐在最後一排,聽得非常認真,還不是做一點筆記。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現場鴉雀無聲,移民中介、美方承辦公司副總裁和美國移民律師都輪流上台向大家介紹這個新的位於西雅圖的EB-5計劃。而到了提問時間,現場氣氛開始熱烈起來,來諮詢的人紛紛提問,從公司資質、負債狀況到項目風險、投資資金返還形式,任何一個細節都不錯過。45分鐘后,主持人不得不宣布提問時間結束,但幾位演講人依舊被前來諮詢的人群團團圍住,困在講台上不得動彈。

  主辦該講座的中介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的熱潮已經持續了近半年,下午還有一場關於加拿大移民的講座,也已經事先訂滿,「估計比上午還要火爆」。

  花費少:賣套房子就夠了

  「我對我的生活有著明確的規劃,我知道移民絕不是幻想!就在這一天,我的人生或許因為它發生改變。」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蔣英獲得美國投資移民簽證。這個名校畢業、500強公司工作、年薪35萬元人民幣的32歲上海女人,即將前往美國俄亥俄州,開始她的移民新生活。

  蔣英,和許多中國內地富裕起來的人相比,「實力」並不突出。她能夠完成移民美國的夢想,得益於美國移民局的EB-5計劃。這項計劃要求的最低投資金額僅僅是50萬美元。

  不少在美國工作多年的華裔移民律師向記者表示,中國近年來的高房價為投資移民的火爆創造了條件。移民律師岳世慶對記者說,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房價相當高,市中心100平方米起碼要三四百萬元人民幣,和這項移民計劃相比照,不是「賣棟房子就能移民」了嗎?

  名額多:每年1萬,虛額以待

  EB-5計劃的大熱同其他移民途徑艱難也有關係。華人移民律師黎亞倫告訴記者:「赴美的工作簽證很難獲准,跨國公司經理簽證要接受美國領事館的嚴格審查,中國大陸的職業移民排期需要好幾年。許多人不願意再等了,就申請投資移民。」

  之前,按照美國移民局的規劃,每年約接納1萬名EB-5投資移民申請名額,但事實上,每年批准的人數不到1000人。2009年,隨著美國經濟不景氣導致申請美國投資移民的人數增加近三倍。2009年度,美國批准的「EB-5」投資移民名額為4218人,來自中國大陸和韓國的移民者佔了70%,其中又以中國大陸人數最多,為1979人,佔總數的46.9%。雖然通過該計劃移美人數有較大增加,但仍離計劃人數1萬人有較大差距,因此未來發展勢必會繼續大熱。

  很划算:其實只要花70萬人民幣

  「在目前情況下,投資移民是獲得美國綠卡最快的途徑。」黎亞倫分析說,「許多國內的人想將子女送到美國讀書,但僅靠職業技術移民的方式是很困難的。而EB-5 投資移民只需要投資者投入規定數額的資金,經過批准,一家人就可以全家(子女要未婚而且不能超過21歲)獲得美國的臨時綠卡,而在美國享有合法的移民身份。」

  在上海居住的馬來西亞華僑曾先生有3個孩子,最大的10歲,最小的4歲。曾先生告訴記者,像他這樣有幾個孩子的人移民美國是很「賺」的。

  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兩個孩子在上海上國際學校一年要花將近30萬元人民幣,如果把孩子送到美國去讀書,花的錢更多。但花50萬美元、熬過 5年的投資期,拿到美國公民身份,三個孩子如果在美國當地上公立學校,大學以前家裡是不用為學費掏錢的。至於投資款,最差的情況是50萬美元只返還80% —90%,即使那樣,也只是花費了70多萬元人民幣。「用70萬元搞定三個孩子的美國身份,還能留學,太划算了!」

  移民迷你國:名字沒聽過,條件很誘人

  除了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這樣的移民大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富人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南太平洋、中美洲等地名不見經傳的小國。

  而在2008年取消了遺產稅的新加坡也對國內富豪們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與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對移民沒有居住時間的限制,因此許多獲得新加坡綠卡的中國富豪仍可以持續在國內經營企業,這點也對國內業務存續的企業家具有很大吸引力。許多國內富豪都在新加坡烏節路(屬於商務中心)購買公寓房,或者是聖淘沙購買別墅,形成新的生活圈。

  除此之外,一些小國也因為低稅率和來去自由吸引著富人移民客,因涉黃光裕案被調查的「深圳首富」黃茂如及其夫人的國籍便是中美洲小國貝里斯的國籍。

  小國移民價碼

  12萬 波蘭

  投資註冊資金5萬茲羅提(約合12萬元人民幣),對申請人無學歷、語言要求,55歲即可。申請人及其家屬持居留證與波蘭當地人享受同等待遇,歐盟國家身份,申根后,其他國家自由通行,申請周期僅需1到2個月。

  50萬 瓜地馬拉

  投資門檻7.5萬美元(約合50萬元人民幣),申請周期約三個月。

  70萬 斐濟

  斐濟退休移民的成功率近乎100%,申請周期約3個月,主申請人必須45歲以上,需在斐濟銀行存款驗資,全家移民需存款70萬人民幣。

  200萬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35萬美元投到當地認可的投資(包括購買房地產)。申請費用:主申請人美金3.5萬元,配偶及未滿18歲子女每人美元1.5萬元,背景調查費用:每位超過18周歲的申請人需繳付美元2500元;

  當地的入籍證書費用只需美元47元,簽發新護照亦只需美元13元。購買房地產後,便可正式提交投資及入籍申請,一般3個月內就可獲得批准。

  350萬 帛琉

  商業投資超過50萬美元(約合350萬人民幣)或其僱員中有20%以上為帛琉公民。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沙發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9-15 23:48 | 只看該作者
  移民有哪些途徑

  技術移民:靠申請人的文化程度、職業技能、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實力來申請移民。

  商業移民:種類很多,有投資移民、企業家移民、已建立生意移民等等,要有足夠的資金,有投資項目。

  親屬移民:在前往國有直系親屬,申請人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婚姻移民:與當地公民建立真實的婚姻關係,申請人須能夠證實婚姻關係的真實性。

  應聘移民:特殊能力者、傑出教授專家學者、國際公司多國業務主管和經理人員的移民;高學歷人員、能力傑出者的移民;技術人員、專業人員和非技術人員的移民。

  留學移民:畢業后在當地工作一段時間,一般大的公司可幫你辦理移民,或者找個當地配偶。

  當兵移民:美加有軍人快速入籍政策。拿到綠卡后參軍的話,可以提前兩年入籍。

  生孩子:國外法律規定當地出生的小孩可享有該國國籍的話,父母可依親名義申請居留權。

  大赦:非法移民「黑」轉「白」。

  回報打水漂綠卡「卡」住了

  如同任何投資一樣,投資移民也是有風險的。

  就拿美國EB-5投資移民這個熱門項目來說,不少中介紛紛打出「全家綠卡」、「永久產權」、「無限升值潛力」這樣具有誘惑力的廣告。然而,的確有人手捧真金白銀,最後卻未能移民成功,落得人財兩空。

  業內人士指出,投資移民風險多多,下決定前一定要多方打聽,吃透政策。

  風險一:成本收不回來

  典型案例:投資挖礦空空如也

  其實,EB-5的初衷是參與投資,順帶移民,不過在國內中介和移民律師的操作下,投資是假,移民是真。所以,似乎很多人都不太在乎到底投資是不是有回報。事實上,這裡的「回報」也確實沒有任何實際的保障。

  各種投資名頭應有盡有:比如投資100萬美元在美國迪士尼世界美景湖度假村購買3套高級公寓,投資50萬美元參與美國一影視基地改建項目,投資50萬美元參與休斯頓萬豪酒店建設,甚至還有投資屠宰場的……

  然而,在美國,數百個EB-5項目沒有一個真正姓「官」或姓「國」,即沒有任何官方機構擁有EB-5區域中心項目,也沒有任何一個官方機構直接經營和管理一個EB-5項目。

  所以如果項目本身經營沒有達到移民局要求,投資人自己將承擔風險。而對項目本身經營產生的風險,任何官方機構也都無能為力。

  由於是先投資后拿簽證,投資存在一定風險性。誰也無法確保兩年後投資項目是否盈利。據長期從事移民中介工作的施先生透露,有不少投資者是收不回當初的錢款的,能收回70%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有投資就有風險,施先生介紹,其實各國的投資移民都存在著沒有回報甚至無法收回本金的情況。「曾有一個客戶投資澳大利亞的礦產,結果那個礦挖出來,什麼也沒有。」

  風險二:移民簽證≠綠卡

  典型案例:147人全部被拒

  對申請移民的人來說,錢能不能收回來也許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最終能否拿到綠卡。

  但就這一點,投資移民依舊有風險存在。施先生告訴記者,有的投資計劃是先給你移民簽證,三年後換綠卡,但很多人,就是卡在了這個換綠卡的過程當中。

  移民官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覺得你不適合拿綠卡,而如果當初投資的生意倒了,或者沒有能夠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那麼對不起,這幾年的努力就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樣的失敗案例並不鮮見,2008年8月,147位投資美國費城國會大廈項目的申請人全部被拒,涉案金額高達5000萬美元。

  同樣,在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投資移民都要接受這重考驗。在澳大利亞投資煤礦的李先生因為覺得不賺錢,轉投資超級市場,結果就在綠卡審核中因為信息不符被卡了下來。

  風險三:資金轉出難「合法」

  典型案例:紐西蘭不認「私人匯款」

  申請人要取得合格的資金證明並不容易。投資者必須證明其資產為合法取得,也就是要求投資者證明其投資資金是通過工資收入、投資、財產出售、繼承、贈與、借貸或者其它合法方式取得。如果資金來源於公司資產,則不符合規定。

  不止美國,各國的投資移民都會對資金證明做格外詳細的審查。

  一連兩次申請紐西蘭投資移民失敗的劉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他近日通過一個私有金融公司向紐西蘭轉入了250萬紐西蘭元,但他的申請仍然遭到了紐西蘭移民局的斷然拒絕。「要將這麼大筆的資金轉入紐西蘭,中國的正規銀行系統是很難受理的,因為中國有嚴格的外匯管理系統。資金的合法化證明同樣也是一個難點。但是好像紐西蘭的移民官就是一點也不明白。」劉先生的遭遇幾乎與所有申請紐西蘭投資移民被拒的人一樣——資金轉移方式不符合紐西蘭當局的規定。記者了解到,自去年 8月紐西蘭開始實施150萬紐西蘭元投資移民項目之後,移民局至少收到來自中國的兩個投資1000萬新幣和21個投資150萬新幣的移民申請,但迄今為止,無一獲得許可。

  專家支招

  美國:要看基金公司的「官方背景」

  EB-5項目中,目前主要投資項目包括加州洛杉磯市政工程、費城投資移民、華盛頓特區項目、賓州投資移民、新奧爾良投資移民等。

  其風險來源於兩方面:其一,投資的項目失敗或產生巨大虧損。其二,投資的項目達不到創造至少10個就業機會的要求,不能申請無條件永久綠卡。

  由於所有的投資移民項目都是由基金公司運作,政府對其不作任何承諾和擔保。因此移民風險的關鍵就在於基金公司。在選擇基金公司時,首先要了解這家公司有沒有當地移民局和政府授予的基金經營資質,不是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可以經營移民項目。其次要了解基金公司的規模和項目操作能力。選對了基金公司,投資移民的成功才會有保障。

  從投資的行業來說,市政工程、房地產等傳統行業相對穩定,創造的就業機會和投資回報比較有保證,高科技、新興行業的潛在風險比較大。

  紐西蘭:申報資產白紙黑字

  和加拿大等國要求資金來源證明必須由全球五大審計機構做出,費用高,且需申報個人全部資產相比,紐西蘭的要求相對寬鬆:只要由有資質的獨立審計機構作出、且只需申報投資移民所需資金額度即可。但這其中同樣大有學問:一是要證明資金來源的合法性,如正規稅單、銀行對賬單等,一切都得白紙黑字;二要確定到底申報哪些資產。如有的申請人以房產申報,儘管價值總額「過關」,但日後往往產生「後遺症」,這些都必須提前考慮。

  就轉款的相關規定而言,有兩個要點:一是資金必須始終在申請人名下,二是通過銀行系統轉入。需要提醒申請人的是:由換匯公司轉錢,或其他不能通過法律證明的途徑,都不會被移民局認可。

  各國投資移民條件一覽:

  美國:

  申請人必須年滿21歲

  無特定學歷、管理經驗、英文能力要求

  申請人必須合法累計達100萬美元左右之資產(含配偶)

  申請人必須投資50萬或100萬美元的實質資金,且此投資必須負擔正常商業風險

  創造至少10名美國人的就業機會

  加拿大:

  加拿大各省有不同的申請條件,以曼尼托巴省為例:

  家庭凈資產只需要35萬加幣,包括主申請人和配偶名下的資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3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9-15 23:49 | 只看該作者
  移民后在曼省投資15萬加幣以上,或者創辦企業,或者收購企業,或者對現存企業注資並佔33%以上的股權並積極參與企業的管理;

  至少有3年以上經營實體企業的經歷(股東並在公司兼職)或類似高級商業管理經驗(副總以上);

  年齡在55周歲以下,性別不限。

  紐西蘭:

  紐西蘭投資移民申請人的基本條件

  1.至少投資100萬紐西蘭元(近400萬人民幣),投資方式可以是銀行定期存款方式2.兩年以上經商經歷

  3.年齡小於85歲

  4.現在移民分數線是12分

  5.雅思考試成績:聽、說、讀、寫均是5分以上

  西班牙:

  1.18歲以上;

  2.財產證明(只需要主申請人提供):取得此類簽證的關鍵是提供足夠的財產證明。有兩種選擇,選其一:

  銀行存款證明(無需凍結):200萬人民幣,每增加一個附屬申請人,增加200萬人民幣,全部存款須在主申請名下;

  年收入證明(包括房租收入、公司分紅、保險收入等,月薪收入除外),請提供至少近一年的銀行對賬單及收入來源相關證明。

  黃皮膚「外國人」越來越多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近日發表《加拿大與中國人才流動報告》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吸引很多已取得加拿大公民資格的中國移民迴流,令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居住的加拿大人,已達到25萬至30萬人,是整個溫莎或沙斯卡通城市的人口總和,其中高學歷者佔大多數。

  高學歷華裔移民迴流已成主流,他們的選擇背後,有著怎樣的思考呢?

  回國派大多高學歷

  根據亞太基金會研究員郭世寶完成的「在北京的加拿大人」部分,北京20萬外籍人口當中,有10%來自加拿大,即2萬人;報告訪問迴流或移居在北京的加拿大居民,其中52%擁有加拿大國籍,其餘是未入籍的加國永久居民,他們在迴流前於加拿大居住時間平均為5年。

  報告顯示,迴流北京的加拿大公民或居民學歷很高,30.8%擁有學士學位,47.7%有碩士學位,21.5%有博士學位,65.6%在中國取得最高學位,26.6%在加拿大取得最高學位,8%是在其他國家取得。

  「真功夫海龜」青睞回國發展

  章力算得上是堅定的「迴流派」。本科畢業后,他赴加拿大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並沒有入籍,而是回國找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審計工作。「憑藉在國外有經歷,很多企業在同等條件下更願意接受我們這樣的人,懂語言、眼界開闊、海外學習生活經驗豐富……這些都為我們成功就業增添了不少砝碼。」

  章力告訴記者,海歸的優勢在於有獨立的生活能力、接受能力比較強、溝通能力比較強、性格比較開朗,這是許多企業選擇海歸的原因。但是對於國內的企業來說, 「海外的學歷還是要分等級的,如果是名牌大學,那麼一切都OK。如果是一般的大學,國內的企業還是很看中你的出身。高中畢業去國外讀書的,一般不如國內本科畢業的,企業會覺得是因為考不取國內的大學才選擇出國混了個文憑,含金量不高」。

  所以,在章力眼裡,有本事的「海歸」才會選擇回國工作,因為國內經濟的高速增長給他們帶來了遠比加拿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留學時積累的知識與人脈能夠幫助他們更快地在國內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

  綠卡不入籍,「留一手」國內

  相對於章力,許青算得上是「候鳥」的典型,賺國內的錢,享受加拿大的福利,兩邊跑。「加拿大是個適合養老的國家,生活安逸,空氣好,人際關係單純友善,工作的性價比高。」許青告訴記者,當時選擇去加拿大讀書,就是為了能留在加拿大工作,獲得移民身份,「我在讀書時就遞交了申請,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耽擱了,學生簽證和臨時工作簽證也到期了,就回到上海。後來我的移民又被審理了,我補上了上海的工作經驗,申請立刻被批准了」。

  終於拿到移民身份,許青卻沒了那份自豪:「後來,我選擇了加拿大移民身份,不入籍,這就意味著每5年中我都要回加拿大住滿2年,且持有中國護照,其他待遇和公民相同。」

  為什麼不選擇加拿大公民身份呢?許青有自己的道理:「如果是公民,也就是改了國籍,不受每五年要去住兩年的限制。但這樣我就是『外國人』了,回國就變得很不方便。如果我保留中國國籍,在中國工作就很方便。」

  還有一種極端情況:由於加拿大默認雙重國籍,有些中國公民削尖腦袋,在申請入籍時隱藏了自己的中國護照。想回中國時,便拿加拿大護照先飛香港,從香港入境時 「變」出一本中國護照,這樣,他又可以享有中國公民的一些待遇福利。同理,他要從中國回加拿大時,也得先到香港「中轉變身」一番。

  等完綠卡 立馬回家見爸媽

  3年前,在巨大的浦東機場瘋狂找藥店,想帶幾瓶中成藥帶上飛機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如今,Amanda居然要回國了,隨身的行李也許依然差不多,只是口袋裡多了一本美國綠卡。

  和不少80後年輕人一樣,Amanda和她老公的移民之路從留學開始,當拿到綠卡之後,他們又選擇了迴流上海,賺中國人的錢,享受美國人的福利。

  在和老公Kevin在拉斯維加斯登記結婚後,Amanda順理成章開始申請綠卡。

  「關上門,這裡跟我在上海的家沒什麼兩樣,說中文、吃中餐、在網上看內地連續劇。食材唐人街都有得賣,調料大部分都是國內帶來的。出了門,我們過著標準的老美生活,老公開車上下班,順路把我帶去學校上課。」Amanda說,等候綠卡的日子裡唯一的煎熬,就是「坐牢監」,在等候批准的日子裡不能回國,「見不到爸媽,特別想念」。

  6月,捧著綠卡從移民局出來,Amanda用手機修改了自己的MSN狀態:「我要回國啦!」跟Amanda一起回國的,還有老公Kevin,他辭去了收入頗豐的工作,打算回國開公司,自己創業。

  留或不留,都為了孩子

  堅定的移民派,通常都是投資移民者,屬於國內社會的精英或富人階層。加拿大移民局數據顯示,去年共吸收2055名全球投資移民,中國就佔了1000人。

  黃安妮就是其中一個,她丈夫曾是國內企業高管,今年全家正式辦理完成移民手續。當地時間清晨7點,黃安妮已經為7歲的智障兒子做好了早餐。兒子出生在上海,因為分娩時臍帶繞頸導致窒息而影響了智力。全家4年前移民去加拿大,目的很明確:為了給智障的兒子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在加拿大,他可以得到完善的醫療和教育方面的照顧,費用政府全部負擔。

  對於黃安妮這樣目前常年居住在加拿大的最典型的華人移民家庭來說,留守的全部意義,就是為了孩子。

  而劉浩然一家選擇回國,也是為了孩子。女兒蘭蘭在加拿大出生,去年,夫妻倆帶著7歲的蘭蘭回國看望爺爺奶奶。當時的蘭蘭已經完全說不來中文了,這氣壞了劉浩然的爸爸,二老立即勒令兒子和兒媳婦帶孫女回國讀書。

  經過一個暑假的協商,劉浩然和妻子雙雙辭去了在澳大利亞的工作,帶著女兒回國上小學。

  他說:「現在國內的生活過得也不錯,想等到女兒讀到初中再考慮到底是不是繼續在國內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9-21 08:35
錢多,人傻,快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